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体育教学要将“育体、育心、育情”有机结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以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为平台对教师进行访谈,听课以及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状况问卷调查,经过总结分析,总结出关于高职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状况和原因的几点结论。
  关键词:高职 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a)-0128-02
  1 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现状及原因
  笔者以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为平台对教师进行访谈,听课以及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状况问卷调查,经过总结分析,总结出关于高职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状况和原因的几点结论。
  1.1 高职体育教学实施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1)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目标认识与理解都不够深入,没有制定一个全面的、有效的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和体系,从调查中显示,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指标中把教学能力、技术技能和工作态度摆在了前三位。
  (2)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意识薄弱,没有意识到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也较为常规化,主要包括了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师生关系和自身表率;实施德育的方法也过于简单,不能达到真正的德育效果;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内容设置较多,基本上能体现出多元性和全面性,但是,主要还是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运动参与的评价排在了前三位,而学生德育水平排在了靠后的位置。
  (3)高职学生大多都认为自己上体育课的最大感受是掌握了运动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身的身体素质,认为体育课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品质的占20.1%,培养竞争意识占15.6%,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占12.3%,培养责任感占10.5%,培养规则意识占9.4%,说明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对培养大学生的德育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不太明显,没让大多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切实感受到德育教育。此外,学生对体育课德育效果的满意程度不高,认为教师空洞说教太多,德育内容不能满足其需求、兴趣和身心要求。
  1.2 对高职体育教学实施德育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德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根据调查,高职院校没有从根本上把德育教育作为“教育常态”,没有作为衡量体育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标准,没有把教师的德育工作作为考核、评聘、奖惩的重要内容,还是将教学能力、技术技能作为对教师的主要评价,对教师的德育工作没有提出明确要求,导致教师对德育工作的忽视,忽略了将德育教育实施在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
  (2)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意识不强。
  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体育教师虽然认识到德育工作实施的必要性,但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主动性不够,实施意识较为薄弱。
  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职体育课程的开设一般为“选修课”的授课模式,总学时为32学时,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体育教师对课程的关注点都放在了技能学习和提高学生体质上,对德育教育的实施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没有意识到德育教育可以贯彻到每个教学环节,教师只需要从中提炼出德育的思想,并对其加以总结,学生就能“感同身受,深有体会”。第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考核、奖惩等激励教师进步的机制中,没有明确将德育工作列入其中,也影响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教师的教育观念相对滞后,且水平不一,认为德育教育是辅导员的工作,与体育教师无关。总所周知,教书与人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放弃了“育人”的责任,也就失去了“教书”的真正本质。
  (3)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缺乏“实效性”。
  调查研究显示,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过于空洞,方法过于简单直接,学生都能理解,但是“印象不深刻”,并且不能与课堂教学环节融合,过于孤立。有68.3%的学生认为影响体育课德育效果的主要原因是空洞说教多,56.3%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说教内容不能满足其需要、兴趣和身心要求,这也说明体育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时,没有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所教授的德育知识与学生的思想相脱节,与课程的内容相脱节,将德育教育“孤立”的传授,使学生被动接受。
  2 提高高职体育教育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2.1 设定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类教学目标、技能类教学目标和情感类教学目标。情感类教学目标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兴趣、态度和意志的目标,德育教育目标属于情感类教学目标的范畴,在实践教学当中,这些目标往往偏向“抽象化”,无法像认知类目标、技能类目标一样做到具体化、量化,但如果与体育课程的特点相结合,也不是不能够表述的具体和明确,可以说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目标包括5方面内容。(见表1)
  2.2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方法
  德育教育方法必须避免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说教”,而必须是与体育教学实践相结合,融入教学的每一环节,发挥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功能。
  (1)团队协作法。
  体育教学从内容到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团体性。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让学生意识到:作为团体的一员,不管在团体中扮演的角色如何,不管是练习团体,还是比赛团体,都要意识到团队的力量,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意识到团队的成败不是靠一个人而决定,需要他人、团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需要合作,需要分工,需要理解,需要互助,需要共同承担成功与失败等等。让学生通过团队的合作配合,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2)技能展示评比法。
  体育教学的实践中,通过技能的展示,可以更好的督促学生自觉练习与提高,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力争上游的竞争意识。体育教师在组织技能展示评比时,应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以积极的、勇敢的心态进行展示,并通过讲评对学生进行技能上的辅导,心理上的鼓励,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发现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在技能展示中互相学习,形成“比中学,学中帮,帮中超”的体育学习风气。   (3)成败激励法。
  体育游戏、体育比赛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有比赛就有成败。通过比赛不仅能检验教学成果,也能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感受,体育教师通过比赛的结果要指导学生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正确看待荣誉,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挑战和挫折,胜不骄,败不馁,对成功的同学在给予鼓励和赏识的同时,还要客观的提出下一个奋斗目标,让学生保持不骄不躁的作风,激励学生再接再厉,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勇于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质;对失败的同学也要给予鼓励,进行心理的安慰和疏导,客观指出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胜负观念,引导学生面对失败也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4)行为规范法。
  体育教学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规则要求下进行的,这对利用制度和规则作为行为规范来教育学生提供了有力条件。规章制度也是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主要体现在课堂常规的制定、练习要求的规定、比赛规则的制定等。有了制度才能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才能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为了发挥制度和规则的教育作用,体育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公平执法,落到实处,否则制度规则将沦为虚设,失去教育意义。体育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行为,对符合规范的行为予以肯定,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指正,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制度和规则。
  (5)挫折磨练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结合技术特点,根据学生的技能层次,有目的、有计划的设置“困难环节”,促使学生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突破“生理极限”、突破“心理障碍”,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数量、重量以及动作的完成次数和难度,变化动作节奏,增加动作幅度等方式,加大训练难度,并在训练过程中用激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增强信心,引导学生的心理朝坚持不懈、不放弃的走向发展,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畏困难的精神。
  2.3 强化体育教师“育体育人”观念
  德育教育固然可以通过语言直接传授,但作为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方式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身上所体现的亲和力、威信力、技术的表现力、形体的展现力等,还有体育教师开朗、热情、机智、直率、果敢的性格,对学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今体育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技术、技能,还要将“育人为本”作为根本目的。体育教师要认识到,自己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是体育学科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名教师所应有的师德修养,在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下,随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4 健全体育教师德育工作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的教师德育工作考评体系制度,定期对教师德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把体育教师的德育素养、德育工作实施落实情况等与德育工作相关的指标,作为对体育教师考核、任用的重要内容。并将此评价体系与奖惩、晋升职称等结合起来,以激励和督促体育教师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2.5 健全学生德育评价体系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将体育课程的成绩与德育教育评价结合起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如上课的课堂常规、责任心、团结协作的精神、竞争意识、意志品质等作为德育评价的定性指标。把其作为体育课程平时成绩的一个评分标准。把技能的定量指标和德育的定性指标相结合,并关注学生间的差异性,客观公正的给出每一位学生的体育课成绩。
  3 结语
  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自然的渗透于各科教学活动之中,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对一种途径和方式,是对学校德育工作对有力补充和加强。当然要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就要不断探索和总结德育教育的新经验,拓宽工作思路,努力塑造具有良好社会道德素质的高职人才,实现高职教育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地方高校“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具体情况,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方法的相关改革。首先分析了该课程教学方法现状;其次针对湖南文理学院长期以来在该课程教学方面的具体理论与实践经验,从比较法教学方面、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运用真实案例为主线进行课程教学三个方面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方法的具体改革研究内容及已经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课程教学方法 信号与线性系统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中图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发展,新时期专业教学资源库模式也在不断的革新,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学资源库也应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中职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践过程中,努力探索适合新时期中职校本资源库模式,确立搭建三级校本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库分级存储利用,最大限度发挥了校本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 校本化 教学资源库 世界大学城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该试验研究了萘乙酸溶液、生根粉液、清水对照三个不同药剂和250 ppm、500 ppm、750 ppm三个不同浓度和河沙、蛭石两个不同基质对紫叶矮樱嫩枝扦插生长状况的影响。不同药剂对紫叶矮樱嫩枝扦插生长状况影响不同。用萘乙酸药剂处理过的紫叶矮樱插穗长势最好,而清水对照处理的紫叶矮樱插穗生长状况最差;不同浓度对紫叶矮樱扦插生长状况影响不同。浓度为250 ppm药剂处理的生长状况最好,浓度为5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为了避免学生简单机械地模仿师傅或老师的有限操作,把自己在“做”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系统化,进而上升到专业理论高度,内化成自己真正的技能本领。尝试用新的方法教学专业理论。为探索中职专业课“在新形势下”的教学,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网络 教学 中职 专业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a)-0153-0
期刊
摘 要:可满足性问题(SAT),最大可满足性问题(MAX-SAT)与最大团问题(MC)都是典型的基本的NP-难解问题。该报告概述了这些难解问题的实验算法方面的国际研究现状和国内研究进展,并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最后讨论和展望了难解问题求解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可满足性 最大可满足性 最大团问题  Abstract:AT, MAX-SAT, and Maxclique are typical
期刊
摘 要:该文采用公路和城市道路的竖曲线设置理论探讨了机场跑道、滑行道的不设竖曲线最大允许纵坡差取值。基于飞机行驶于纵向变坡上乘客的运动轨迹分析,推导了纵坡差的计算式。通过对现行公路和城市道路规范的分析,确定了临界离心加速度的合理取值,并由此计算出了不设竖曲线的纵坡差一般最大值和极限最大值,最后对其实际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跑道 滑行道 加铺 纵向变坡 纵坡折断 最大允许值 竖曲线 离心加速度
期刊
摘 要:样品经过混合酸分解后,样品中的铀以铀酰离子(UO32+)状态存在于溶液中,在pH为7~8.5条件下,铀酰离子与荧光剂形成稳定络合物,在激光的激发下,发出波长为500 nm,546 nm,520 nm的荧光,荧光强度与溶液中铀的浓度成正比。该方法研究了熔矿温度、测定酸度、荧光增强剂用量等实验条件,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pH7~8.5、熔矿温度250 ℃、荧光增强剂用量0.5 mL。用此实验条件测
期刊
摘 要:从压电晶体的频率温度特性方程出发,计算了旋转Y切(yxl)石英晶体在参考温度T0=25 ℃时的一阶、二阶、三阶频率温度系数随切角的变化曲线,研究表明,一阶频率温度系数在θ取-49和35.2(o)具有零点值,分别对应AT和BT切的切割角度。AT切和BT切石英晶体频率温度曲线分别表现为三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曲线形式。AT和BT切石英晶体频率温度特性曲线随θ的变化以一定规律变化,θ的变化对AT、B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对新能源利用的不断探索,对水利资源的利用不断发展,通过兴修各种水库大坝,更好地利用水利资源,但是这些大坝由于时间以及气候变化的不断冲击,大坝本身的安全性存在着很多隐患问题,容易引起许多的安全事故,因此,这个时候迫切的需要针对水库大坝的安全评价技术来对水库大坝的安全性做及时的安全监测。据此,该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水库对安全和风险监测研究现状,提出当前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技术与方法的缺陷,并对
期刊
摘 要:校本研训集校本“培训”和“教研”于一体,如何改革校本研训方式,使走班教育模式下的教师更智慧呢?该校在结合该校实际的前提下,提出了“分层导学,伙伴合作,集体沙龙”三项合一的“社团式”校本研训方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该项研究试图通过对该校“团体式”校本研训的阐述,对其现阶段实施方式进行分析,思考其在今后走班教育模式下实施的价值。  关键词:“社团式”校本研训 走班教育模式 教师更智慧 模式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