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爱·善良·倔强的史诗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首先本书开头这样评价田苏菲的人生:一颗好心,满脑糊涂。她活泼纯净,稀里糊涂地投身了革命;她不怕羞,纯粹的理直气壮大大方方,在革命队伍里活的真切;她对待爱情热烈执着,对英俊清高的理想主义者的欧阳萸强势出击;她不求实惠,奋不顾身踩那个不爱自己的人的影子,放弃了原本可以被呵护的一生;她从不始乱终弃,文革时期也以自己的力所能及的物质,精神给予丈夫莫大的支持;终其一生不离不弃,这就是田苏菲形象所凝结的独特的女性价值观。
  关键词:女性;爱情;价值观
  《一个女人的史诗》本书讲述了1947解放前夕到1980“文革”结束时期,历史风云变幻背景下的女性爱情史诗。它源于严歌苓至为熟稔与哀伤的童年记忆,刻画出一名生存在“爱我的人我不爱,我爱的人不爱我”的感情冲突与红色历史双重困境中的女性角色,置身于大历史,在一个女人的小格局里左冲右突,演绎着无悔无怨的感情史。[1]
  她追求浪漫,却是个现实主义者,这样的矛盾促使她在见到欧阳萸的第一眼便彻底沦陷。始于的是颜值,她欣赏欧阳萸年轻俊雅一股贵胄气的美男子形象;陷于的是才华,她崇拜欧阳萸学問渊博,才华横溢;忠于的是人品,她怜他生处乱世却依然坚持崇高的革命理想,铅华不染。这一切的一切都契合了她追求浪漫的朴质个性——革命就是要荡涤一切污秽,正如她懵懵懂懂的投身革命一般,欧阳萸的出现刚好填补了她对浪漫无头苍蝇似的追求的空白,对革命似懂非懂的热衷。于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她开始了不顾一切的大胆追求,不考虑实惠与否,不考虑对方是否爱自己,也不考虑将来能否得到幸福,她只渴望浪漫而更有激情的生活,仅凭着自己喜欢就不管不顾的勇往直前,这就是一个女人的爱情史诗的开始……然而这样的痴爱放在那样一个大背景下却依然持续了长达一生,历经沧桑而不变,荡气回肠、轰轰烈烈;最终的结局也让田苏菲独特的女性价值观上升到了最极致的地步,欧阳出轨,她反来开导他,一个女人的史诗,大抵也就是这样了。
  一、田苏菲对待爱情倾其所有的现实与痴笨
  田苏菲就是那种浑身散发着对生活的朝气,踏踏实实扎根于土地的女人,是常见的追求浪漫与现实主义的“矛盾统一体”,就是这么一个世俗,简单的女人却爱上了一个清高的、有才气的理想主义者。分明从一开始就是两个世界的二人因为特殊的红色历史背景以及小菲热烈的爱而被绑在了一起。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不平等的,是小菲自作多情的飞蛾扑火,自讨苦吃,她却始终不疯魔不成活,甘之如饴。张爱玲说过:“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了花。”这句话用在小菲的身上恰到好处。纵观全文:从一开始的把欧阳的每个呼吸每个心跳都想成与自己有关;到为了欧阳一句话证明自己有娜拉的勇气做了所谓第四亿零一个人造旅长的反;再到后来未婚先孕也乐在其中;文革时期,欧阳因为文章而被批斗,在他名誉事业最低谷的时候,所有人都远离他的时候,偏偏田苏菲这个时候最爱他,当她看到欧阳在台上被人用牛皮带打的时候,她疯了一般往台冲,她宁愿苦了自己天天吃青芹菜团子饿肚子也要欧阳顿顿有肉,她真诚而又掏心掏肺的成全了自己爱情上的功德圆满,忍受住了生活上的种种糟心,这样的深情是让人动容的。然而她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情至上的现实主义者,自私的感叹 “四清”时好,因为清掉了欧阳萸的狐朋狗党,对欧阳萸身边的女人有着极其强烈的嫉妒心,几近“疯狂”的怀疑欧阳折磨自己,对女儿的爱也来自对丈夫爱而不得的补偿。为爱情妥协的生活,是不幸的;没有自我的小菲,是可悲的。她的爱一方强求,一味付出,像个悲情的孤胆英雄,坚守到所有的对手都默默退出。
  二、田苏菲在革命历史洪流下的幼稚与赤诚
  《一个女人的史诗》的主人公田苏菲是一个经历过中国革命的话剧演员,简单朴质,美丽率真。她是个挺着胸脯演样板戏,大大咧咧嘴无遮拦的彪悍姑娘,像是少见的未经雕琢的生活本态。她糊里糊涂跟着小伍离开家乡投身革命,逃离了她所厌恶的阴暗下贱弥漫贪嘴懒惰人欲的小城。她永远忘不了第一次在皖南山里感受到的快乐干净的一切,那一刻她突然想到人是可以博大的,于是从那开始小菲这辈子就有了最大的理由坚持纯真的纯粹。她眼中是非黑白分明,待人处事善良单纯,在经历战士抛弃吴大姐自保并被当 “逃兵”后她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她开始明白革命是残酷的,革命风气纵然高尚却并不一定会渐染到每个人身上。
  小说塑造了这样一个女性形象,政治的强权主义与主流意识形态泯灭不了她淳朴善良的本性。她用憨笨执拗的个性摆脱了世俗与政治强权的围剿,主动大胆地寻求自己的爱情,捍卫自己的婚姻,展示了红色激情年代一名女性对政治与男权话语的消解。她从自身的情感出发,去诠释革命的“私人”意蕴。她在革命洪流中,不但没有放弃个人的情感追求,而且更以革命为媒介,培育自己的爱情。 [2]
  “个人的历史从来都不纯粹是个人的,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从来都属于个人。” 小菲对历史似乎总是不那么敏感和关注,甚至表现出幼稚和淡漠。对田小菲而言待国家政治气候的风云变化以及历次运动社会反响等就是家庭物质生活的变化和欧阳萸的失意和得意,早已演化属于成女人独特的历史记忆。革命就这样走进了小菲的生活,历史就这样介入到小菲的生命。 [3]
  三、田苏菲形象的意义
  一个独立思考的女性,才是完整的人格。田苏菲终其一生都没明白欧阳这句话,无论事业还是爱情甚至是人生她都只会围绕欧阳的喜怒哀乐,她的目标只是他,家国天下跟她一个小女子无关。她以自己的生活智慧和母性的奉献、包容、博大在婚姻中支撑起全家的生活。在爱情与婚姻里,她出奇地卖力,爱得亢奋,不遗余力,哪怕,她永远也不能成为丈夫的谈话对手。田苏菲,是一位在爱情的征途中不断挣扎奋斗的悲情英雄。 [4]因此田苏菲这个人物形象讲述的是人类永不厌倦的恒久主题——爱情,其根本意义是女性对个人价值观应有的思考。作为一个受过高中教育的当代女性,田苏菲既不是传统意义上需要等待男性拯救的小鸟依人;也不是跟随精神导师引领的乖学生;而是痴心爱情的奉献主义者,是追求浪漫的现实主义者,是红色历史下的情感自述者,革命洪流下的爱情艰守者。若是生在和平年代这样的两个人根本不会走到一起,正是因为革命,欧阳萸才被带到了小菲身边。一开始的不平等让小菲在爱情面前极为不自信,而欧阳萸也只有在苦难中才会珍惜小菲的好,因为那是别无选择的将就,精神上的门不当户不对让两人或许说是小菲一厢情愿的爱情充满坎坷,不过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样简单的愿望也成了女主人公倾其一生的诉求,这样的爱情是可悲的。   纯洁的追求浪漫的田苏菲生长在普通的小市民之家,盡管她厌恶世俗的小城,但她终究是现实平凡的,她渴望简单纯粹美好的一切,她以为革命涤荡了一切污秽,她也遇到了欧阳萸,可是她不明白他们之间总是隔着一扇无形的窗子的。欧阳出身上海世家,清高孤傲,有教养,他不忍伤害对每一个投怀送抱的女性。单纯执拗的田苏菲,一腔孤勇爱上了他,为自己谱写了爱情史诗,尽管谁也不知道这一切究竟值不值当。或许这是盲目的对爱情的痴迷,或许这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决绝,我认为那其中还有一种跨越出身的勇敢,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对理想的化身黛西的执着追求。小菲喜欢欧阳也喜欢孙百合,她喜欢这一类人身上独特的气质,她读字典,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只要是欧阳萸提到的她似懂非懂的东西她都会去研究,这或许可以解读为她渴望成为欧阳萸谈话的对手,但也可以理解为她对知识对涵养对深度的渴求。女性不仅仅只有爱情可以追求的,她同样有自己的独特人格和社会价值。
  田苏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我想我们通过她,通过《一个女人的史诗》,应该可以深深的来思考当代中国女性应有的价值观。首先,我们应该有勇气自己选择生活,对自己负责:我们身上,有没有田苏菲不顾一切跨越阶级鸿沟成全 “爱情”的决心呢?还是像小伍一样罔顾亲情爱情,玩弄政治手段呢?田苏菲没有成为时代的产物,反而让大时代成为了她爱情的陪衬,她是纯粹而又坚定的。我们懵懵懂懂长大,投身义务教育,仅凭自己的喜好阴差阳错的做出选择,不考虑过程艰辛,不考虑结果如何。那我们是否依旧勇敢的承担后果,坚定不移的走好选择的路呢?其次,我们应该拥有独立的人格:家国天下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不应该只活在自己的小格局,生活的出发点都来自他人的只言片语,不应该像田苏菲那样让女儿成为自己爱情的牺牲品。一位合格的女性,应该是思想独立的,应该给予自己的孩子和家庭带有个人色彩的积极正面的影响。第三,我们应对社会负责,创造女性的独特价值: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应树立坚定理想,投入工作,扮演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承担责任。田苏菲的话剧演员的身份无疑是成功的,但她对自己工作的成果的理解却偏离了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努力工作也成为了她获得爱情的途径,这是造成她的悲剧的重要原因。
  我们应该反思如今我们的生活是勇敢还是孤注一掷,是独立自主还是要人匡扶,是理想主义还是脚踏实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女性,田苏菲的人物形象带给我们了对于爱情和生活中应有的女性价值观较为深远的联想和启示。
  参考文献
  [1]一凡.一个平凡女人的爱情史诗:黄河口晚刊,2013年06月21日:版次:[C7]
  [2]谢耀基,陈炽洪主编.藟缘论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02:第47-50页
  [3]李如春.论《一个女人的史诗》的女性叙事:文学教育,2012.07:P143
  [4]张华 张永辉 .《一个女人的史诗》中的田苏菲: 《名作欣赏》, 2012年33期:P1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元白诗笺证稿》为例,探究陈寅恪“诗史互证”方法的运用,主要从“知人论世”的切入视角、“事必究底”的考证方式和“字必究源”的诠释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诗史互证;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  “诗史互证”是陈寅恪的一种重要的文史研究方法,但这并非陈氏的首创,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存在着“以诗为史”的观点。后世学者不断进行各类讨论,至清代钱谦益初步确立了这一方法。而陈寅恪则是对“诗史互证”
期刊
摘要:《西游记》中取经三兄弟出生入死,表面上和睦互助,实际上八戒和沙僧长期对孫悟空存有“嫉妒之心”,如在孙悟空因打白骨精被赶走时不予劝阻,还煽风点火。这种情况存在的外部原因是孙悟空出身乡野、性格招摇、唐僧倚仗和人缘甚好,内部原因则是八戒沙僧存在微妙的不满和嫉妒心理,担心自己的本领被埋没和压制。但三兄弟虽有芥蒂,又彼此依赖互助,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纷乱。  关键词:《西游记》;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嫉
期刊
摘要:《控方证人》这部电影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短篇小说。完美的原著加上改编后的编、导、演,形成强大的逻辑体系。庭审戏最佳,几乎未有思考的空间,全然跟随影片发展。比起那句流传已久的主旋律金句,“就像一个溺水的死人,抓住剃须刀片”,更令我记忆犹新。无知的爱言之凿凿,自行审判处决起来,却也锋利无比。一切细节服务人物,写人物的极致。各条线索汇聚一点,结构美而富有力度。  关键词:细节;雪茄;反转 
期刊
摘要:艺术在当代社会中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虚影,也不再是少数人独享的东西了。它更接近于普遍大众的生活,如今我们只要有一点精神余力想要去了解,各大艺术馆、博物馆、网络资料、书籍资料上面应有尽有。对于观者来说艺术是拿来享受和欣赏的,但对于艺术家来说无论在学习阶段还是后期的创作阶段,不停的重新理解、剖析、诠释、表现艺术是永远不可停止的任务。探寻艺术的同时更是发现自我价值证明自我的过程。本文是作者在学习创
期刊
摘要:本文回想藏族叙事长诗的演进历程,以及探析藏族叙事诗的起源,主要浅谈萨迦与崩智、甘丹頗璋等藏族历史上的三大嬗变时期所流行的叙事诗歌。  关键词:藏族;叙事长诗;演进历程  一、寻找藏族叙事诗的起源  藏族叙事长诗的演进来回想,以前有很多藏族智者的专著亮相大地,可以说数量及质量方面确实有进步。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作家认为藏族叙事长诗的处女作是格萨尔王史诗,也是很多智者把理论性的考擦来决定的。亚理
期刊
摘要:中国的艺术歌曲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流行,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20世纪20-40年代是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第一个重要时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研究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和中国艺术歌曲的特点为论点。通过文章的阐述,对学习中国艺术歌曲的同学有更好的帮助。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艺术特征;历史发展  艺术歌曲的名称起源于18世纪后期,德国起源于19世纪。 鉴于当时欧洲文学的发展已进入
期刊
摘要:延安剪纸文化历史绵长,在时代促进下不断变更,是具有民俗学价值的文化产业。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革命基地建立后,红色文化涌入延安,延安剪纸除自身民俗特质外与革命性和战斗性并存,为物资匮乏的战争时代提供多方面的艺术服务并有力的支持抗日战争的胜利。本文从延安剪纸的艺术特征出发,探究红色剪纸文化的时代特征与革命性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剪纸;红色文化;延安民俗  一、红色延安剪纸文化的艺术特征  中国
期刊
天地无心而有象,春夏秋冬四季,每一季都有不同的物什、不同的风景。或许只是女孩子们喜欢的搭配不同时节的漂亮衣服,或许是玻璃杯里跟随季节转换浸泡的不同口味的花果茶。武汉的桃花醉在春天会提供鲜嫩的小白龙;蜜桃小姐甜品店会在香衫裙影的时节推出诱人的草莓冰激凌蛋糕;到了秋天啊,可以吃到新鲜肥美的螃蟹,稻香村推出的金秋糕点也很不错哦;冬天的时候,一片白茫茫的紫禁城,纯糖稀熬的糖葫芦无疑是一抹最生动的存在。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的是现代中国画的特殊技法与运用。当代中国画坛正处在多方面艺术碰撞之后的融合时期,尤其当代艺术创作者的思维变得更加跳跃,创新精神愈加强烈。在继承"创新"之上创新,但是创新并不代表摒弃历史。回望,很多有成就的画家也曾在他们的时代创新,只不过属于他们的“创新”在今天被我们称为“传统”。  关键词:特殊技法;传统;创新;继承  一、传统笔墨技法与运用  我之前的学习中都是以传统笔墨技法为
期刊
摘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我国著名南宋词人辛弃疾于晚年时期所作的一首爱国主义代表词作,该词以豪放悲壮和大气磅礴的语句,抒发了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壮志难求的无奈之情。这首著名的宋词被我国近代作曲家黄自先生谱曲,改编成为一首经典咏传的艺术歌曲。  关键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艺术特色  一、作品简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我国南宋著名大词人辛弃疾于公元1204年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