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分析的跨学科研究效度探讨r——以刘志丹题材革命历史民歌为例

来源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ou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润洋先生提出的“音乐学分析”旨在追求更高层次上的、具有综合性质的专业性分析.该研究方法的包容性、辩证性、有效弥合音乐内外勾连鸿沟的关联性等,使之具有超越西方音乐史学方法论的特性,可延伸拓展至其他音乐学科研究,其延伸的意义与关键在于,该分析法可在一定程度助力其他学科解决研究中存在的如“音乐与音乐外文本相隔离的\'两张皮\'”等问题.本文以刘志丹题材革命历史民歌为例,探讨将音乐学分析方法运用于民族音乐学的问题,以期彰显音乐学分析向外延伸的意义.
其他文献
初次接触刘振强的人可能都会觉得他不够“现代”,在他身上,看不到光鲜的衣着,看不到口若悬河的谈吐,看不到执著名利的追求,他就像一个埋头走路的行者,只是认真做事,默默行走。    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一分钱恨不得掰开了花”,这句话用在刘振强身上很是贴切。“在生活上,刘振强一直是只要吃饱了、穿暖了就行。”姜春梅副校长这样说。  有一段时间,学校装修电工实训室。因为平时得按时上课,刘振强只得趁着课余
思维导图在口腔医学教育特别是高职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多聚焦于单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及效果反馈,缺乏对不同课程间思维导图应用的衔接与系统研究,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以高职口腔医学教学现状分析为基础,对思维导图在高职口腔医学课程体系中的持续应用提出具体建议,希望为思维导图在高职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创新意识的论述如下:“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同底数幂的乘法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创新自己
利用“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数据,比较东北地区、珠三角、长三角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状况,指出东北地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机构尚显年轻,规模、经验和能力不足,专业人才和管理者缺乏,服务领域有限,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对外联系有待加强,社会认知度不高。进一步分析了东北地区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不足、社会治理体制滞后等深层次原因。提出促进东北地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相关策略:构建政社分工与合作的新型治理机制,政府积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购买服务的资金支持力度;机构要着力进行能力建设,以
针对无人值守充电场站,开发设计了基于STM32、远程数据库、VB界面的远程监控系统,系统主要由远程终端单元(RTU)、数据传输单元(DTU)、VB上位机监控程序及云服务器和数据库等组成.通过安装在充电桩内部的RTU对CAN总线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分析,由DTU对数据进行汇总,并由上位机监控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及上送云平台.实际安装了一套最小系统,实现了本地及远程对于充电桩的状态监控及异常报警.
文章分析了变电站电磁辐射的传播特性,对比研究国内外多种用电设备和作业环境的电磁辐射的标准,对一种新型的嵌入式附建变电站内部和室外电磁辐射进行现场检测:实际测点处的电场强度是国家标准值的2.3/10000~5.8/10000;磁场强度范围是国家标准值的0.01/100~1.47/100,结果显示,不管是在附建变电站内部还是外部,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都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是安全的.
闽台南音与南音戏既有密切联系,又有较大的区别,它们的音乐关系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吸收、融合,相互促进发展的。闽台南音与南音戏在唱腔体系、方言基础与模式化音乐形态等方面表现出彼此的特色。
耶鲁大学音乐理论教授理查德·科恩的专著《无畏的和谐:半音化与三和弦的第二属性》重新审视了协和与不协和、调性空间的远近关系.此书通过对和声二元论、双重语法等问题的剖析,以新里曼理论的视角展现了半音化和声的历史脉络和内在肌理.科恩融合杜塞特、伯雷兹等人的新近理论,使用了多种与音网(Tonnetz)有关的几何图形,透过声部进行距离这一视角将三和弦进行规律直观地展现出来.
“弦索十三套”传世三弦曲谱中唯一一首宗教音乐风格的套曲《普庵咒》,在《普庵咒》这一庞大的乐目家族中也具有其独到之处。《弦索备考》中对“弦索十三套”《普庵咒》有注曰:“即琴之《释谈章》”,这一点在爱新觉罗·毓峘所传三弦谱《普庵咒》中也有所印证。“弦索十三套”三弦谱《普庵咒》除主体“身”部外,套曲首尾各联缀了两首或世俗风格、或宗教风格的曲牌,所联缀曲牌的特性也体现了该套曲与其他乐种《普庵咒》套曲之间的差异。本文对“弦索十三套”三弦谱《普庵咒》联缀的【垂丝调】【佛头】【金字经】和【五声佛】四首曲牌从曲牌溯源、器
本文以库塔克的“Microludes”(微型片段)作为观测方向,以作曲家作品《木管五重奏》为主体,从音高设置、节奏结构等方面作详尽分析,以此来看作曲家创作中“微观风格”的体现.此外,文章将同时例举库塔克的其它三部作品,选取其中分别代表不同表现阶段的局部作“微观风格”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