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的微生物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f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Mir)的轨道运行已到第12年,开始出现老化迹象,停电频繁、电脑故障、气候控制系统泄漏等等,都是时不时会遇到的问题。然而,当宇航员们展开研究,对与他们共享生活空间的微生物类型进行评估时,却得到了十分意外的发现。
  他们打开一个检查面板,发现了几个浑浊的水滴——每个都有足球那么大。后来的分析显示,水滴中充满了细菌、真菌和螨虫。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些微生物大量繁殖,已经开始侵蚀空间站窗户周围的橡胶密封件;还有的微生物会分泌酸性物质,正慢慢地腐蚀电缆。
  从地球向和平号空间站发射的每一个太空舱模块都是近乎“无瑕”的,由戴着面罩和防护服的工程师在洁净的房间里组装而成。然而,来自各国的男女宇航员进驻空间站实验室,也将众多不受欢迎的生命带到了轨道上。
  我们与微生物共享身体,它们也伴随我们一生。据估计,我们身体里一半以上的细胞都不是人类细胞,而是由各种微小生物组成,从肠道里的细菌,到啃噬我们死皮的螨虫。大多数微生物不仅无害,而且是保障健康所必不可少的,使我们能够消化食物并抵御疾病。无论去到哪里,我们都会带着微生物群。到了太空中,它们也会像人类一样,不断学习并适应太空生活。
  克里斯汀·莫伊斯尔-埃辛格是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的微生物学家,于近期领导了欧洲空间局(ESA)的一项研究,利用宇航员在空间站上采集的样品,对国际空间站(ISS)的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太空是一个非常紧张的环境,不仅仅对人类而言是如此,”她说,“太空飞行会给宇航员带来压力,而我们想知道这些微生物是否也会受到压力,并做出不好的反应。”
  她的研究很及时。2000年11月,首批宇航员登上国际空间站,到今年11月时,人类在国际空间站上的连续工作时间就将达到20年。当全世界都在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背景下,这项研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何使空间站免受有害微生物的侵害?
  在和平号空间站的微生物研究之后,生物学家一直在担心空间站上可能还生活着其他生物,特别是某些可能危及空间站甚至威胁宇航员生命的微生物。莫伊斯尔-埃辛格说:“我们希望看到微生物群落的基因组成及变化,因为它们必须经历适应的过程。”
  科学家发现,国际空间站已经稳定地培养了大约55种类型的微生物。尽管没有重力,但这些细菌、真菌、霉菌、原生动物和病毒都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太空环境。
  “它们并没有表现出对抗生素更强的抵抗力,也没有其他对人类有潜在危害的特征,”莫伊斯尔-埃辛格说,“但我们确实发现它们适应了所有的金属表面。”这些能够吞噬金属的微生物被称为“嗜技术微生物”(technophile)。与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微生物一样,它们可能会对国际空间站的各个系统构成长期风险。“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给空间站的合理和安全管理带来困难,”莫伊斯尔-埃辛格说道。
  宇航员需要帮助控制国际空间站的微生物种群。每周,宇航员都要用抗菌湿巾擦拭物体表面,并使用真空吸尘器吸走所有散落的碎片。这是最重要的日常“家务”,可以保持厨房区域清洁,并防止沾了汗液的运动装备和实验设备发霉。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要依赖宇航员来做家务,”欧洲空间局生命支持系统研究负责人克里斯多夫·拉瑟尔说,“但我们也通过技术手段来过滤空气,保持水的清洁。”和平号的经验教训已应用于国际空间站的设计和运作,包括让环境更干燥(生命喜欢水),空气更加流通,并且通过持续的微风将灰尘吹向过滤系统。
  “在家里和在国际空间站的主要区别是,这里的灰尘不会沉积,而是会积聚在通风口,”拉瑟尔说,“而且,其他任何物体,比如铅笔或眼镜等,也会被吹向空气过滤器。”事实上,任何没有固着在墙上的东西都有移动的趋势。
  国际空间站的经验表明,人类可以与自身的微生物群共存,几乎没有不良影响。科学家们现在担心的是,当我们离开相对安全的近地轨道,前往月球和火星时又会发生什么。“目前空間站位于范艾伦辐射带内,因此辐射暴露较少。”拉瑟尔说,“当我们穿过范艾伦辐射带时,辐射暴露的程度就会更强,微生物(通过基因突变)的进化可能就会更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目前正在开发下一个空间站,作为前往火星等目的地的中转站。这是一个月球轨道实验室,称为“门户”,宇航员将在那里生活几个星期,之后可能会将其空置几个月。“我们必须确保宇航员在离开和返回时,不会留下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拉瑟尔表示,“因为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对火星探测而言,人类本身就成了一大难题。要清除宇航员体内所有的微生物痕迹是不可能的,甚至可能是致命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阻止自己污染原始的火星环境,或者将火星微生物误认为是我们从地球带来的?欧洲空间局的行星保护官员格哈德·克米内克说,“宇航员将穿着宇航服以维持生命,并将任何污染都留在宇航服内。”
  目前的挑战是如何防止宇航服外的人类微生物污染火星环境。当然,更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将火星上的微生物带回地球。目前,一项将火星土壤和岩石样品带回地球的任务正在进行中,这些样品中可能含有生命。对科学家来说,将太空微生物带回地球确实存在着不可知的风险。尽管最新的研究表明,国际空间站上没有任何危险的微生物,但了解空间站上微生物群的进化将有助于确保第一批从火星返回的宇航员的安全。
  ◎ 来源|新浪科技(有删减)
其他文献
C919、AG600、运-20——国产大飞机“三剑客”代表着中国航空工业的跨代式发展,也蕴含着几代中国人的蓝天梦。近年来,随着“三剑客”在蓝天聚首,大飞机研制喜讯不断。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大飞机“三剑客”各显其能、彰显担当——大型客机C919迅速复工,进入“六机四地”大强度全新试飞阶段;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备战海上首飞,飞行保障突击队千里驰援;大型运输机运-20首次亮相非军事行动
期刊
2019年C919国产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进行试飞。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这标志着我国民用航空领域的一次重大跨越。  从上世纪70年代国产“运十”客机停止研发以来,我国的民用航空业一直处于“买进口货”的状态。  我国的民航旅客周转已经从90年代初期的230.48亿人公里,急速攀升到2015年的7270.7亿人公里,涨了30倍,年复合增速达到15%,
期刊
飞行超过17800个小时后,“老飞”张大奇还有一个“大愿望”——驾驶着国产客机直冲云霄。  作为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以下简称“东航”)的资深飞行员,张大奇执飞过军机、民用客机和公务机,拥有湾流G280、巴航工业EMB145、莱格赛650(EMB135)、波音B737等多项资历證书。  不过,飞行生涯中最让张大奇记忆犹新的,却是3年前的一次特殊“伴飞”经历。  “当时,我隔着舷窗远远看到C919的白色
期刊
从ARJ21飞机103架机在稻城亚丁机场完成最大起降高度扩展试验试飞返回上海到首架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山东青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同一时间,航空工业复材民机项目突破了机身壁板自动化制造和大型壁板装配技术,按节点完成了CR929前机身右/左/上三块全尺寸大型壁板交付,交付其他试验件3500余件;突破了CJ1000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一级风扇叶片制造和无损检测关键技术;以C919方向舵
期刊
洞庭湖风光。  曾经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的洞庭湖,一度拥有无边无际的水面。然而现在的洞庭湖早已不复当年烟波浩渺的身姿,不但蓄水量大为减少,而且连湖泊本身也同咸海一样萎缩成了三大部分。  除了自然环境下的泥沙淤积外,当地群众日复一日的围湖造田活动,无疑是洞庭湖萎缩的重大因素。洞庭熟,天下足  洞庭湖围垦农业的具体出现年代已不可考,但据学者推测,至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湖区垦殖便已初具规模。当时中原战乱频
期刊
半人深的大水塘南岸,一群蒙古马扬鬃奋蹄飞奔而来,踏溅起数人高的水花。水塘北岸正中,几位摄影人紧张地按动相机快门,记录精美瞬间。相机咔嚓嚓的连拍声尚未停止,马群便“兵分左右”闪电般从他们身边掠过,疾驰向广袤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凤凰马场的这一壮观场面,常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影友。奔腾的马群势若蛟龙出水,令人不由想到铁马金戈时代。铁马金戈  马是地球上的一个古老物种。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马化石——
期刊
我舅舅伯纳德1932年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医学的时候,他已经目睹过1918—1919年的大流感。他数着巴尔的摩街上缓缓走过的灵车,那时他才7岁。此前3年,他的父亲差一点儿死于伤寒热,是在巴尔的摩市中心得的病。后来,他的祖父死于结核病。  12岁时,伯纳德得了所谓的“夏季病”,躺在家里,熬过马里兰漫长、炎热的夏日,像他母亲说的:“懒得动弹。”直到1938年他在旧金山加州大学医学院实习期间,志愿充当X光
期刊
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是经济发展不能按下暂停键,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建设,有序复工复产尤为重要。  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安全复产还是要依靠科技。  只有拿出更多“硬核”技術,才能对抗疫情,有序开工,维护好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财富。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之下,科技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期刊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圆满成功,迎来了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飞行任务的"开门红"。按计划,我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成为国家级的太空科学实验室。网红的"胖五"火箭及其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有哪些"黑科技"?中国空间站的建造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已在轨运行20余年的国际空间站又是如何建成并运行的?人类在对太空的探索上还在进行哪些尝试?
期刊
疫情危机之下,人类“被隔离”,  地球获得了“喘息”,  但气候变化的红色预警并未因此有丝毫改变。  一個又一个“史上最热年”接踵而至,  我们所看到的极端气候现象也可能“更极端”。  山火频发、“怪病”来袭、旱涝无常……  种种看似并无关联的突发自然灾害,  与气候变化有着怎样的因果关系?  人类又该做些什么来修复地球的“创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