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堂村:盐碱地上“移”出漂亮新村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wenxing8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苏堂村村民开启了土地“小块并大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探索。经过不懈努力,村民们在昔日的盐碱地上建起了漂亮新家园。
  5月的豫东大地生机盎然,一望无际的小麦壮实浓密,颗粒饱满,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5月23日,记者走进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观堂乡苏堂村新型社区,已建好的100多栋红瓦白墙“小洋楼”错落有致,让人眼前一亮。不远处,还有更多新型民居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
  观堂乡党委副书记马效魁站在一处占地26亩,刚开工建设的工地旁向记者介绍:“这是苏堂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的‘幸福托老院’,建成后可容纳附近几个村的400名老人。”
  苏堂村是河南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要说有什么特别的话,就是这里的土地属于盐碱地,农民生活艰难,耕地显得更为珍贵。
  正是在这片盐碱地上,发生了4名党员、6名群众代表与180多个手印催生一个新型农村社区的故事……
  为改变“种地方式”,村民们摁下了手印
  2007年麦熟的时候,一台台收割机从村旁驶过,但任凭苏堂村村民苦求或给出高价,机手们都不愿进地。一扬镰就能划进别人家的地块,收割机掉个头都很难,连阴雨还让麦子倒在地上,谁费这事?麦收拖拖拉拉半个月,老老少少都脱层皮。
  农业机械推广的前提是拥有成方连片的土地,但苏堂村一户群众有大小20多块耕地,小的不足一分,大的一亩多。有形无形的田埂给大型农机耕作带来了一道道难关,也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
  这一天,老党员苏绍伦对徐广尚、苏思亭嚷嚷:“农机进不到地里,村民又不舍得撂荒,想外出创收又走不掉,在家实际上是在守贫,必须改变种地的方式。”
  他们萌发了土地调整、小块并大块,重新分地的设想。
  渴望,激起了全村人的共鸣,你传我我传你,大家都在商量土地到底该咋办?共产党员苏绍伦、苏思亭、苏绍坤、苏绍军和声望较高的群众徐广尚、徐长海、徐永州、徐永福、徐长发、苏学平被推选为村民的代表,要他们为自己找一条顺应时代发展的路子。
  于是,村民代表找到村党支部书记徐士民,反映了群众的心声。徐士民又及时把群众的意愿反映到乡党委,得到了鼓励与支持,但也给他画了一条红线:好事办好!
  “开始就想着通过调整,把每家的地合在一起,便于机械化耕作。后来想到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有建新房的打算,并且都想往路边、村口建,村里的旧房还舍不得拆,这样太浪费土地。”苏绍伦回忆说:“我们就考虑为何不借这次分地的机会,统一规划、建设新村呢。”
  于是,新村建设和调整土地一起,被提上了村里的议事日程。
  “大家的事,大家办,大家说了算。”徐士民连续几个日夜与党员、群众代表反复探讨可行性方案。中间有分歧,也有争执,但有一个共同点:土地调整要适应机械化,新村规划要几十年不落后,群众利益不受损害。
  7月,统一整村规划(每家并成两块地)、统一两层楼设计、统一基础建设、自找建筑队、自筹资金的模式一摊牌,当时180多名户主要求签约、摁手印,占全村总户数的96%。
  任何新生事物从设想到具体做都不会一帆风顺。苏绍伦激动地说,在他们拿尺丈量地块时,有的人就像演戏,这边锣鼓家伙锵锵响,那边却跑了调。调整后地好坏、离机井远近……问题都出来了。甚至这边刚埋完地界,那边就有人拔桩。
  徐士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用村头大喇叭喊:“车在半山腰,往上开,早晚能见到太阳;后退,有可能摔倒翻不了身!”他算了一笔账:全村耕地825亩,187户610人;土地调整成大块后,便于机械化耕作,全村能解放200多个劳动力,每年外出打工可增收600多万元;老村占地373.5亩,新村建成,占地102亩,村里能新增土地270亩,搞种植、养殖或办企业,代代受益不说,生活环境变好了,生产条件也能改善。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让党员、群众代表紧紧地聚在一起。他们互相鼓劲:抵触不怕,思路会越辩越清晰,道理会越说越明白!渴了,他们从井里打桶水,咕噜噜灌一通;饿了,各回各家吃饭;玉米叶把胳膊剌肿了,抓把沙土一擦……就这样,地量了下去。
  土地流转后,村民原有的土地面积不变,并在一起成了大块,浇地、耕种都方便多了。于是,有村民编出顺口溜:“搞好土地流转,方便了生产。多块并一块,麻烦少一半。”
  村民互助建新村
  苏堂村一位长年在外打工的小伙子说:“设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外地新型农村社区大都临近城区,或有产业支撑,或有政策扶持,咱这偏僻的传统乡村钱从哪里来?”
  的确,苏堂村村民世代以种地为生,没有可以发家致富的优势资源,而盐碱地上庄稼的长势往往也不理想。“王甫打席张,苏堂苏小庄,十年九年荒,生个小子愁得慌。”这句流传很广的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苏堂和附近的王甫、打席张、苏小庄四个村的贫瘠。
  上世纪80年代,苏堂村村民大多靠编席打篓,养活一家几口。如今,除了种几亩菜椒这样的经济作物挣点钱外,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天南地北,只要能挣到钱,村民们都会大胆前往。
  苏绍伦与村里的党员商议:资源不是等来的,当年互助组能搞生产,咱建新村为啥不能互助?他们组织群众结对子,组团外出打工,家里的粮不少产,打工挣的钱今年盖一家,明年盖一家。当时,他们提出一个口号:愚公移山,我们移出新村!
  2008年3月,宅基地规划好,自愿报名建,一统计就有40多户。据徐士民介绍,为了能一碗水端平,村里规定,调整土地、分配宅基地,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一律参加抓阄。徐士民家抓在第四排。徐广尚抓在最后一排,为此,孩子没少埋怨他:“70岁的人了,整天慌得不轻,话没少说、难没少作,摸恁好个地方,啥光也没沾上。”
  申报各种手续时,徐士民带着徐广尚、苏绍伦三天两头往市里跑,饿了买个包子,渴了讨点免费汤,累了困了背靠路边的树打个盹。
  2009年春天,在大家疑惑的目光中,苏绍伦、徐广尚等人点燃鞭炮,在新村盖起第一座楼。
  接着,第二座、第三座……   由于当时新村路不通、水不畅,人心摇摆,甚至出现冷嘲热讽,2010年年底,才建成10多座小楼。苏绍伦、徐广尚等人心很凉,但还是不停地动员大家鼓足勇气向前看。
  2011年年初,时任梁园区委书记马富国、区长孟庆勇感受到苏堂村党员和群众代表的挚诚,安排有关部门为新村修路、修下水道。观堂乡党委、乡政府也多次现场办公,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徐士民说,基础条件改善后,村民的热情像发面,“噗”的一声膨胀了起来,现在已经盖好140栋新房,80多户搬进了新村。“以前,每到冬天,村里尽是打牌、喝酒的人,懒不说,还惹事。如今,村里没闲人,都想法挣钱去了。如果不进新村盖楼,不仅脸上没光,将来孩子也不好找媳妇儿。”苏绍伦补充说。
  新型社区建设之困
  采访中,记者参观了苏堂村村民苏远柱的新家,气派、大方的两层“小洋楼”,每层有四个房间一个厅,共232平方米,外带有一个50多平方米的小院。屋子里各色家具、电器一应俱全。“现在日子越过越好,能住上这样的‘洋房’,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儿。”苏远柱抱着小孙女,满脸的幸福。
  马效魁介绍说,为了让更多的村民过上和苏远柱一样的幸福生活,今年,苏堂村被规划为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示范村(苏堂新型农村社区),附近的苏小庄、打席张、王甫、张店、前张店、曹庄、刘楼、陈留庄将合并到苏堂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安置1100户,建成后总人口达4500人。
  为了加快新型社区建设进度,观堂乡本着“农民买得起,公司有利益,政府有形象”的原则,改变以往苏堂村自找建筑队的方法,公开招标大型建筑公司入驻苏堂村建设新社区。
  “以前建筑队都是本村人,建房费用可以欠一两年,现在费用要一次性付给建筑公司,村民有些压力。”徐士民说。15万元的建房款,对仅靠外出打工的普通农民家庭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这都是苏堂新村建设耗时这么多年的原因所在。
  记者出村时,碰到刚吃过午饭站在自家房前的小苏,以前他一直在苏州打工,今年经济不景气,找不到好工作,就在家闲住了两个月。小苏说:“我家的房子是2008年第一批建好的,现在还欠着5万元的外债。等收完麦子,就要再出去找工作挣钱还债。”
  徐士民告诉记者:“村里还没建新房的40户,都是因为凑不够钱才一直拖着。”此外,建新社区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和几位村民代表:在规划建设新社区之前,村里先富起来的10多户村民在老村宅基地建了楼房,如今没有钱在新社区建房,也一直没有搬过来。“建新型农村社区没有可供借鉴的办法,政府也没有相关政策说如何解决好这部分村民的问题。”徐士民为难地说,如果上级政府能够给他们一些补助,事情就好办了,也能加快新型社区建设的步伐。
其他文献
河南省巩义市涉村镇涌泉村村民魏红在丈夫翟红英遭遇飞来横祸时不离不弃,生死相依。他们从容面对灾难,执著追求幸福生活的行动,生动诠释了人间大爱和患难真情。  有人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很多时候确是如此,然而在河南省巩义市涉村镇涌泉村,有一对夫妻在飞来横祸面前不离不弃,生死相依,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这对夫妻,丈夫叫翟红英,妻子叫魏红。  5月18日,记者带着深深的敬意,走进这对夫妻
期刊
吴志鹏怕接到老家的电话,怕看到“见字如面”的二指宽的字条儿,所以不断地向远处逃离。但根深蒂固的乡情在他的周围挥之不去,他心底深处又是惧怕又是爱的这片土地是那么的神秘。这些文字能唤回我们久藏心底的记忆,唤醒我们心中的安静——  我说过,无梁的风是很染人的。  风无处不在。可风又是看不见的,风只有结果,没有形态。  在这里,风还有一个优雅的称呼:“西伯利亚”。这是无梁人从上世纪60年代村中的大喇叭里听
期刊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是对中原人群体性格的精炼概括,是河南精神内核的生动展现,也是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本期刊发的三位河南人堪称“三平”精神的优秀代表。  被称为中国红枣产业的领跑者、中国传统红枣文化的弘扬者、“民间红枣专家”的农民企业家石聚彬,一手打造出闻名全国的“好想你”品牌,使红枣从一个可有可无的饮食配角,变身为一个时尚消费品,直至裂变为一个产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品牌农产品”这一特有的新农业发展趋势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商标品牌,从大处来讲,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体现,可以有效地提升国家、地区、城市的形象;从小处来说,是企业占领市场的立身之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据统计,科学的品牌应用能够为农产品带来50%以上的附加值竞争力,同时,品牌要素在形成消费者好恶
期刊
安乐镇地处河南省洛阳市新区与老区的交会处,早在隋唐时期,这里方圆数十公里曾是文化与经济的聚集区。而今,昔日风流已成为历史记忆。因大遗址保护工程,城市框架的延伸并未给这个小镇带来太多现代化的改变,农业依然是这里的重要产业。  如今,这里的村民既是农民更是商人,他们悟透了——转变思路,发展现代农业,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安乐镇郑村农民张克斌,是农村由传统耕作向规模种植转变群体中的一员,是从“食”
期刊
小小一枚商标,牵引着农产品生产、销售方式的改变,牵引着规模经济的发展,牵引着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10月22日6时许,河南周口扶沟县柴岗乡梅桥村的富民蔬菜合作社门前,一箱箱包装精美的黄瓜整装待发,一辆辆挂着外地牌照的货车正排队等候装车……这里每天上午都要发出30余吨黄瓜,当天就能在郑州、上海等大中城市的超市上架销售。像富民蔬菜合作社这样生意兴隆的果蔬合作社和果蔬批发市场在扶沟还有40多
期刊
原阳大米、信阳毛尖、西峡猕猴桃、灵宝苹果、宁陵酥梨、洛阳牡丹、鄢陵花卉、焦作四大怀药……   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大批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农副产品。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家庭生产、分散经营的模式,导致特色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存在“多、小、散、乱”现象,无法做到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阻碍了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品牌带动能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使河南地方名优特农产品实现由农
期刊
河南民权县胡集回族乡通过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小块并大块”工作,2010年年底,该乡13个行政村全部完成“小块并大块”工作,流转整合出新增耕地1600多亩。按正常年份、普通作物种植计算,仅新增耕地一项带来的收入,全乡每年将增加大约260万元的经济效益,使群众人均增收130多元。  通过查阅承包档案资料、实地走访勘查等各种手段,摸清自1998年二轮承包以来的详细情况,并进行了张榜公布,
期刊
河南电视台历经两年精心打造的8集大型纪录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于2011年11月22日至25日晚在卫星频道隆重推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拍摄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村镇,是中国社会组织、行政组织的最基层单位。从2003年起,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启动评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工作,目前已开展5次评选。截至2011年,我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出的数量达350
期刊
乘着大中原经济区的东风,国字宋河,正以圣人之礼遇、皇家之礼遇、盛世之礼遇,礼遇天下有阅历之人。     有一位研究汉学的西方学者曾深情地说:“中国的文明史,几乎是蘸着酒写成的。”对此,相信所有到过河南的人都会有同感。中原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就连白酒的历史,也充满了智慧和传奇的色彩。即使我们无意间叩开这扇大门,偶尔窥其一斑,也能感受到这部历史的厚重和伟大。也许就在这推杯换盏之间,我们的文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