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色茶会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r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爱吃,朋友圈里出了名。尤其是下午三点,倘若没有甜点,我便会凭空生出诸如“这个世界实在太过无趣”、 “不要和我说话,我的声带已经不知去向”等念头,不一而足。
  所以,看《扬州画舫录》的时候,我是饱含着口水看下去的,甚至有过一种恍惚,一滴唾液差点就从紧闭的嘴角涌出。
  那是我看到“烹饪之技,家庖最胜,如吴一山炒豆腐,田雁门走炸鸡,江郑堂十样猪头,汪南溪拌鲟鳇,施胖子梨丝炒肉,张四回子全羊,汪银山没骨鱼,管大骨董汤、鱼糊涂,文思和尚豆腐……”这一段的时候——无法想象当年扬州的普通盐商,在一顿饭上可以下这么大一盘棋。
  这简直就是饮食史上的可望不可及。
  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我就将在吃的路上一去不回。不过书中还写道: “扬州诗文之会,以马氏小玲珑山馆、程氏筱园及郑氏休园为最盛。至会期,于園中各设一案,上置笔二、墨一、端砚一、水注一、笺纸四、诗韵一、茶壶一、碗一、果盒茶盒各一,”会期品茗,吟诗听曲,以茶代酒,称为“茶宴”或“茶会”。
  很典型的古代茶会,与之前的每场茶会都相仿,与今天的茶会相比较,则多了文化,少了体验。
  最早的茶会出现在唐朝,大都由寺庙的僧侣发起。就和现在约着烫火锅一样,每年春天,僧人们便相约聚会饮茶,并谈玄伦佛。在这点上,茶会与中世纪欧洲的葡萄酒文化类似,都是被僧侣设计并发扬光大的。
  想来这与寺庙幽独的环境有关,尤其是春天,古代僧人受不了阴雨天气窗外雨打芭蕉、白菜豆腐,所以他们发明了茶会这种植物卡拉OK-可以饮,可以谈,可以歌,可以咏。
  对于崇尚“唯英雄能本色,是名土自风流”的古人来说,这样的形式简直就是他们的毒药,其程度不亚于《食神》中看见撤尿牛丸的厌食症患者。
  那是风雅得多么令人发指的事情呀!
  于是,茶会便在整个士大夫阶层中被发扬光大,领导们不但在这里品茶、待客、搞聚会,还用茶会给首长儿子送行——“幸有茶香留稚子,不堪秋风送王孙”。
  比较起来,当今的茶会倒显得无趣一些,多数是就喝茶聊天,从一水之隔的台湾还兴起了沉默不语的“无我茶会”,在不怎么参加茶会的人看来,倘若要孤独喝茶,就压根儿没了参加茶会的必要,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时候不要说茶,连千年参汤都喝不下两口。
  对于绝大多数的茶客而言,茶会是渴望交流的。大家都寄希望于茶会,能找到志同道合者。茶喝到一定段位,大概真的孤独吧。茶者心气平和,不求一下高低,但求过招切磋。
  在这点上,苏州的“本色”茶会就要做得好很多,每年犹如侯鸟飞到苏州的茶人们,除了喝茶,还有琴瑟和鸣,箫笛双奏,丝竹悦耳,禅舞应和。
  “本色”让茶会上升到了一种剧场的形式,内涵丰富了,场景宏大了,仪式感强了。
  个人而言,我很欣赏这种形式。
  每当孤独感犹如一件湿衣上身的时候,还好有茶会可以去。
  2018年,本刊的新年“茗读会”已经举办了八届,这期主题我们和你一起记录。
其他文献
深秋某天的上午九点钟,福州城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南后街,正在迎接今天它的第一波参观旅行团。热闹的旅行团和淡然的本地人一同叫醒了这条古老而又崭新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从路口那棵守望了数百年的老榕树下走过。  路边那位中等身材的男子,好奇而愉快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不时地转动身边万向轮的超大行李箱。一身布衣和背上的那只帆布袋已洗地发白。除了身边那只最大尺寸的行李箱,他显得再普通不过,随便的一位路人而已,没人
期刊
2018年第八届《茶道》全球茶友迎新茶会的主题是“岩骨花香-飘香五洲”,即在1月6日当天,全国20多座城市及四大洲六个国家同时开泡一杯武夷岩茶,品赏“岩韵”,传递祝福。  也許,有人会问,在名优茶品类如此丰富的福建,为何独钟武夷岩茶?  原因有四,有古亦有今,有内亦有外:  其一,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武夷茶备受历代文人雅±的喜爱。其二,在当代,武夷岩茶消费热持续升温,以其独特的山场气息和品种特色赢
期刊
煮茶,大抵是爱茶之人每到秋冬都心心念念的事吧。三五好友,无论是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理,还是从闲语八卦到我不语,你也懂,都是不错的!  林清玄在《煮雪》中写,传说在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就结成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地烤来听,故事美的动人心魄。待沸水发出噗噗声,茶叶上下翻卷,便能听见从壶口飘荡出的词句,那是泡茶人酝酿了一冬的独白,文火一烧,就烧出了下一个春天。其实,煮茶品茗,不论贵贱
期刊
那天,只是赶上了老友们茶聚的尾声。  晚到的人,自是手脚勤快些,这勤快当然是杯中茶的一口不落。  即便如此,也只能从那茶的第六道开始。  茶汤一入口,心里的悔意就更深更重了许多。果然,临时起意的茶聚绝不容错过,更何况是只因这一款茶而起的茶聚。  一直固执的认为,了解一泡茶最好的办法之一是亲手冲泡。当天,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从第七道开始由我主泡。籍由此,我得以细致地感受到了这茶尾味的变化。—直泡到第十
期刊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写贾母来到栊翠庵,妙玉请茶,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段话道出两种名茶:六安茶和老君眉。  有人曾以贾母此话贬六安茶。其实,六安茶能入大观园让挑剔的妙玉收纳,本就说明了六安茶是绿茶中的佳品。只是贾母要喝的这款“老君眉”,究竟出自哪路?一直以来各有说法。一种认为是武夷山的名丛,另一种则以茶学专家庄晚芳为代表,认为“老君眉即湖南洞庭湖君山所产的银针茶
期刊
12位有志于茶叶创业的年轻人,在高校进行学习特约后的茶会,茶会设了九个茶席,由12位同学中的9位担任泡茶,其他3位负责行政工作。  茶会的主题在介绍九种茶,每个茶席泡一种。就茶会的特质而言,如果是专心品赏“茶汤作品”的茶会,是要求不讲话的,无论泡茶者还是品茗者都要专心于泡茶、奉茶、以及喝茶,要求要把“泡茶、奉茶、喝茶”当作是一件艺术作品,泡茶者在呈现,品茗者在品賞,泡茶者不要给予太多的解说,品茗者
期刊
我泡茶时不说话,是没时间说话,是无法分心说话。泡茶奉茶喝茶过程要顾的除了测量水温、称茶叶、按计时器——这几项技术在学习时需要用仪器协助,做熟了之后则是心神与生活体验的结合运用,比如嗅闻么就得闻出所谓的香与臭、以及其他一些化学刺激的气息,眼看时要分辨各种形态、颜色、外貌、大小、轻重和方向,耳要听懂高低、长短的声音,触感中的冷热、软硬、粗滑和痛痒不能含糊蒙过去,舌头须辨别層次不一的甜、酸、苦、辣、咸、
期刊
茶源自中国,茶业亦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茶叶的营销史不仅将中国与世界连接,更让世界因茶而改变,茶成为风靡全球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历史沉浮中,中国茶业与时代的更迭一并兴衰荣辱。新中国成立初期,茶叶被列为二类农副产品,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产供销之间分离脱节,市场机制得不到发展,茶叶企业缺乏竞争力。  改革开放后,自由交易的茶业市场体系逐渐形成,茶产业的振兴真正迎来了春天。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茶业
期刊
很多人知道印度尼西亚,是因为猫屎咖啡,不是茶。与人工加工制成的茶不同,猫屎咖啡的生产者是麝香猫。据说这种咖啡一年的产量不超过500磅,每磅的价格则由300美元至800美元不等,视年份而定,因为并不是每一年都有固定的产量的。  当年的咖啡界,将这种以“猫屎”为名的咖啡当成一种笑话。细细想来,这款咖啡真的不适于品饮。一来是麝香猫的排泄物,二来量少且名字难听。可意料不到的是,“猫屎咖啡”竟然会成为世界上
期刊
中国是茶的祖国,早在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表明在距今4700多年以前的神农时代,古代的医学专家对茶的营养保健功效就有深刻的认识;我国饮茶方法先后经过煎茶、点茶、泡茶以及当代饮法等几个阶段。  唐以前的生煮羹饮  在神农时代,古人开始咀嚼鲜叶,后又用鲜叶煮做羹饮,饮用或解百草之毒。如《晋书》中记载: “吴人采茶煮之,日茗粥。”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就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