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信息传播机制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baq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国封建社会历经2000多年,其间虽有分裂,但是统一时间远大于分裂时间,其原因值得深思。以汉朝为例,通过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分析,认为在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古代,畅通的传播体制是保证封建王朝维持统一的基础。信息传播体制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面,具体表现在象征性符号的塑造、统一的思想理论体系、自上而下贯通的沟通渠道、举孝廉、派刺史、设驿站、收集民谣等信息传播方式。

关键詞:封建大一统国家;信息传播体制;纵向;汉朝

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8-0015-03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始于何时,学界一直颇有争议,但人们多把“以专制集权和地主——自耕农经济为特征的秦汉至明清的两千多年社会称之为‘封建社会’”[1]。中国封建社会最为人关注的地方在于其“分久必合”的特性。从组织的有效性的角度来看,信息在组织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通信技术、社会交往不发达的时期,古代中国如何做到信息的有效上传下达,从而帮助维系统一局面如此之久,这是值得研究的。因此,探讨封建社会如何构建畅通的信息传播机制,对于理解中国的稳定和统一以及治理信息杂乱的网络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秦代虽然仅短暂存在了十多年,但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有利于社会交往。汉朝更是构建了一套完备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机制,“信息发布手段是汉帝国政府与不同阶层联系的重要工具,正是它们的及时的公开化传达,才使(统治的)触角从中央延伸到地方,从城市延伸到乡村。”[2]但是现今大部分论文多集中于宏观描述汉朝的传播制度,或仅从细节处描述某一具体传播工具,对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系统全面地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封建大一统国家形成的文章比较缺乏。因此本文将具体论述汉朝的新闻传播机制,力图再现当时的信息传播情况,探讨信息传播对于封建王朝形成统一的重要意义。
  一、交往方式统一:塑造象征性符号、构建统一的价值系统
  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实行“焚书坑儒”的秦始皇迈出了思想统一的第一步,它帮助修剪了历史长河中思想的枝桠,但同时秦朝灭亡的教训也在告诉后代手段偏激带来的问题。于是,从汉朝统治者开始,实行各种手段来塑造一种象征性符号,同时在社会上构建统一的价值系统,让沟通和交往变得更为顺畅。
  (一)通过符号制造和使用巩固统治秩序
  首先,塑造象征性符号。符号尤其是政治性符号的出现,是权力实践的产物,它对塑造社会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具有直接作用。在西汉政权创建之际,统治者就已经注意到塑造象征性符号的重要性。因为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为了给缺乏王族血缘的汉政权增加社会信服力,于是有了“醉酒斩白蛇”,编造传播“所杀蛇白帝子,杀者赤帝子故”的神话故事,来暗示汉取代秦是天授之意,皇权开始被架上了神坛,后期的祭祀、法令的实施是巩固“皇权天授”的举措。
  其次,控制符号解释权。在传播工具的控制上,封建王朝逐步强化对文字的控制权。汉代除了官学外,私学也十分发达,它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的状态。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以化于邑”的主张,使得私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普通人即使习得了文字,最终还是会被统治阶层收编,特别是进入私学的第三阶段“读经”,其目的就是为了进入仕途,学习“经学”成为做官的重要途径。文字是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文字习得者把控社会各阶层的权力和社会财富,统治阶层对文字进行了把控,有助于其控制住整个社会。
  再次,强调通过仪式改变意识。汉朝礼学开始逐渐复兴,《汉书》中就记载到:“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其中复兴礼乐的一个典型现象就是祭祀制度的恢复。早在周朝时期的祭祀活动,就已经和以前将“天”奉为至高无上的神、对它进行无意识服从的态度有了本质的区别,神权开始掌握在王权手中,并已经成为建立统治者威信的工具。春秋时期祭祀活动的地位有所下降,直至汉朝再次将祭祀活动系统化,制定政策进行严格的管理。汉朝时,皇帝即位、开展重大军事活动前都进行祭祀,并通过设置郡国庙等手段,强化“天”的权威。其本质是通过仪式塑造共同行为体系,强化臣民们对国家的政治信仰,对统治手段进行神圣化,进而维护自身的统治秩序。在礼仪中,“受令者最初接受了约束性的礼仪语言,这意味着他同时也接受了处在高位的施令者[3]”。
  (二)构建统一的儒家价值体系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但此刻的儒家思想与早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有所区别,它融合了法家、阴阳家、道家有关理论,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主张。除了把君权构筑于上天眷顾之下,还为人们制定了一系列为人处世的准则,以满足统治者加强君权的需要。将儒家思想列为唯一正统思想,为民众思想统一化奠定了基础,且它带来的必然是民众的无意识服从,可以说这是“社会教化”的体现,这种过程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逐渐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于是,在统治者的教化下,人们默认了以儒家典学为内容的考核,默认了以“孝”为基础的推举,认为三纲五常、君权神授是真理,天子是天下人都要尽孝的“父母”,也是天下人都要尽忠的领袖。“独尊儒术”所塑造的统一价值观让皇权在民众心中如神祇一般,这为封建社会的统一和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政令传播的机制
  汉朝延续秦朝制度,坚持以皇帝为中心,并通过各种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稳固皇权,从而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等级明晰、权责分化的塔形结构[4]。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实施的各项改革,政治方面如“推恩令”的颁布、沿袭三公九卿设置的同时进一步巩固集权。经济方面将铸币、盐铁等经营权收回中央,实施“重农抑商”的政策充实国库,为小农经济的维系创造条件;在军事上,培养一大批以卫青、霍去病为代表的名将,大破匈奴,扩大国家版图。这一系列有利于大一统的举措,使得民众对于“国家”的认知更加一致,也使得以皇权为中心的塔形结构自上而下的传播更加顺畅。   综上所述,汉代通过一系列手段塑造出标准的象征性符号,构建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价值体系,这为信息在科技不发达的环境中完成自上而下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塑造自上而下的传播体系
  汉代拥有较为完备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系统。其传播内容主要是政令法规和军事信息。其中,政令法规多用“布告”“露布”“书壁”“挂壁”等方式,将重要的消息在固定地点公示,以昭告天下。这种信息公布形式有着严格的审查系统,各级官员层层把关,检查其是否符合当前的政策和统治者的意图,只有通过“把关人”的审核,才能面向民众发布。除此之外,政府还会派遣官员对诏令、法规进行巡回宣讲,将朝廷的意识通过口头的讲述灌输给民众。据史料记载,汉代拥有发达的驿传系统,每三十里就设置一所驿站,以保证政令传递的畅通。军事信息传播则多用“檄文”和烽火系统,使重要军令能够及时上传下达。
  汉朝中央政府在各地派驻刺史、督邮进行监督,并设置“循吏”一职(在《汉书》中就提及“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他们扮演着地方管理者和思想教化者的双重角色,实现消息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推进,主要用来替统治者传播思想,教化安抚百姓,普及礼仪,帮助稳固政权。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发布的主动权一般掌握在政府部门、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公司财团及公众名人手里,普通民众对新闻发布会只是渴望而不可及,只有被动聆听和观看的资格[5]。上述所提到的政务和军事信息传递系统都掌控在统治者手中,从信息层面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当时向下发布的信息内容多数为皇帝诏令、国家政策、皇帝功德、灾难祥瑞等,这些都或多或少带有统治者的意识,百姓们缺乏获取“新闻”的渠道,自然对政府发布的信息深信不疑。这种信息发布方式同时对百姓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灌输,以完成精神上的教化,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服从皇权,服从统治者制定的伦理准则。这样,对老百姓来说,王朝统治的存在是合理的,封建大一统的标准理念开始形成。
  三、构建自下而上的信息搜集和报送系统
  在制度和体系完备的情况下,封建朝廷构建了一个自下而上的信息搜集系统,及时把握着底层的舆论风向。
  汉代统治者通过派遣刺史、计吏访查、设立风俗特使职位来对民间的乐府民谣进行采集,以收集掌握民间舆论。“古有采诗者,击铎乡间,采风而献之,以正听”描绘的就是这一场景。此时的乐府民谣多为百姓对社会的针砭时弊,包括对政策得失的评价、民生疾苦、官吏是否贤良等。这些乐府民谣也是百姓之间交流的方式之一,形式主要以民谚为主,多用于民众相互交流农业生产状况。通过对民谣的采集,让统治阶级掌握民声,这也是儒家思想中民本思想的体现,朝廷根据舆论调整政策,进一步教化百姓、维护统治。
  此外,在当时的选官制度察举制,特别是“举孝廉”,也是自下而上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当时对后备官员的考察以德行为先,在学问上以儒学为主,其中“孝”是评定一个人是否有当官资格的重要标准。这就使清高的读书人为了入朝为官,逐步自动放弃“百家争鸣”的思想,开始为通往官僚社会的门票而悬梁刺股,同时这种手段让少数有“反抗思想的人”处于“被监督”之中。这种监督是自愿且被纳入国家体系之中的,“被监督者”的一举一动,经由各个层级被上报至统治者。这自下而上的信息收集,保障汉朝建立起畅通的信息传播系统,且使后备官员从源头上开始认同封建秩序,为了获得社会认同,形成了一种自发的共鸣,必然也会为了维持它而做出努力。
  四、对非主流传播内容和方式的排斥
  在汉朝,官方对非主流传播方式进行排斥。首先,表现在对内容的排斥上,早在《礼记·王制》中,就提到著名的“四诛”:“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巧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主张对用邪道扰乱政令、靡靡之音蛊惑民心的人实行死刑,在汉代依然维持这一做法,尤其对“假托神鬼招摇撞骗”的人进行严惩,汉武帝后期的“巫蛊之祸”就是典型而极端的一个例子。
  其次,表现在对传播形式的控制上,就是对横向传播的排斥。孙旭培认为:“中国古代社会信息传播的特点是:纵向传播发达,横向传播薄弱。”[6]汉代的信息传播也显现出这个特点。比如上文所提到邮驿系统,也仅仅用于下级向朝廷呈递奏折,是皇帝为了控制地方、了解地方情报的一个渠道。《华夏传播论》评价到:“它是一个封闭的、树型的系统,只允许信息在规定的路线内高效地上下流动,保持上传下达的通畅,信息的横向流动是受到限制的。汉代官员间相互通信受到限制,尤其是交通王侯,要受到法律制裁。”[7]这足以说明,汉朝时期消息的传递局限于纵向的流动,横向的沟通交流是受到阻碍的,虽然百姓间可以互通,但更多的是局限于没有威胁的经济社会层面,其发展远远落后于纵向流通。
  五、结语
  即便技术不发达、交通不便利,汉代依然构建了一个畅通有效的信息传播体制,但不论是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还是自下而上的信息收集,都是被局限在统治者的意愿之内。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否,也正是通过对拥有组织、金钱和知识资源的人进行控制而体现的:中国古代长期重农抑商,将拥有金钱的商人排除在社会上层之外;通过选官制度和对文字的控制,将“士”控制在统治者手中,在儒家伦理道德体系的影响下,“子民”源源不断地产生,从而保证传统社会较为稳定地运行[8]。同时,当时的社会主体农业基本保持不变,也必将让中国古代社会更加稳定。即使有分裂,也绝大多数是农民起义,农民乱了,士人自然跟着暴动。因此,每一次朝代更替都是一次反思,统治者反思统治的方式,从而一步步加强中央集权,強化信息沟通和控制手法,完善信息传播体制,从而把控各个阶层。
  综观汉代信息传播制度和内容,不难发现强化信息传播的调控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的意义。当前,信息技术发达,网络无界,信息传播对社会制度有着重大影响,强化网络治理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而且有利于形成网络边界,维护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中国“封建社会”再认识[J].史学月刊,2008(3).

[2]黄春平.汉代信息发布手段探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1(6).

[3]张荣明.汉代儒学与政治信仰[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3(5).

[4]戴利朝.20世纪以来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11).

[5]邱新有,叶旭洋,余秋雨.网上民间发布会的概念建构与社会意义——兼论文明维权新模式[J].贵州社会科学,2016(8).

[6]孙旭培.纵向传播强劲,横向传播薄弱[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4).

[7]孙旭培.华夏传播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8]邱新有,吴佩芝.舆论表达与协商民主——基于古代中国议政的分析[J].现代传播,2015(1).

其他文献
摘要:潘文年教授所著的《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研究》综合运用全球化理论、“软实力”理论等学科理论,采取文献阅读、专家咨询、考察调研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制度安排,进行了相关现状分析,总结了当前“走出去”的基本模式,以及面临的主要风险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对“走出去”的发展、机制的完善、法律法规的健全、风险的规避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该书把定量研究
期刊
摘要:《河东著述考》是一部清理考订山西运城地区自先秦至清末乡邦著作的通代地方文献总目。此书目以“辑考体”展现近千种河东著述的概貌,填补了当地古典目录事业的空缺。《河东著述考》具有简明的分类体例、全面的书籍收录、详实的解题考证、严谨的佚书著录四方面特点。此书目可作为研究山西运城历史文化的导引,为查检古籍提供便利,且对地方文献书目的编撰工作具有参考借鉴意义。关键词:运城;地方文献;地方文献书目;河东;
期刊
摘要:小城镇是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的发展状况,对于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费孝通关于小城镇研究的思想脉络的梳理,认为小城镇在城乡关系中具有中介、缓冲和平衡功能。只有在城乡关系视角下来看待小城镇的功能,才能看到小城镇的价值所在。关键词:小城镇;城乡关系;费孝通;功能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5-01
期刊
摘要:对琥珀镇的调查表明,秦腔文化在当地农村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弘扬和继承了秦腔文化,同时也实现了公众的经验与意义的共享,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维护村落的友好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秦腔庙会实际承担着本地公共空间的角色,是具有交往行动重要的意义空间,满足琥珀人不同的需求。然而以秦腔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正受现代文化的冲击,逐渐消逝在历史的场景中。关键词:秦腔;琥珀镇;仪式传播;文
期刊
摘要:《耶路撒冷》和《北上》是70后作家徐则臣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两部作品故事发生的背景均为江苏淮安的运河沿岸,“运河”意象在徐则臣笔下有着多重的象征内涵和文化意蕴:作为路的运河,联通着历史与当下,勾连古今人事,承载着无数乡民“到世界去”的朴素愿景;作为指南针的运河,不仅指示着世界的方向,更标示出一种“向世界”的精神力量;作为镜子的运河,映照着个人的内心波澜,展现着时代的风云变幻,承接历史,面向当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论断。现阶段我国存在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是区域资源禀赋差异致使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社会政策导向致使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群众需求多样化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的差异致使区域诉求多样化、社会阶层分化致使群众需求多样化、群众个体差异致使社会需求多样化。江苏大走访活动具有点对点的党群沟通、面对面的政社互动的特点,是创新运用群众路线化解新时
期刊
摘要: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通过对在校师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广大师生对学术文献的实际需求,以及对学校图书馆未收藏文献的获取路径和满意程度。调查发现,读者对图书馆提供的文献传递服务利用率偏低。高校图书馆应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文献传递服务平台,设计“傻瓜式”用户端界面,实现“一键式”文献申请操作,完善文献传递服务体系,培养读者通过文献传递获取馆外文献的习惯。关键词:高校读者;文献传递;学术资源;满意度
期刊
摘要:以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时下热门的微信红包,认为“发抢红包”重在仪式及其氛围的创造。成功的红包仪式能增强群体凝聚力、提升自我形象;失败的红包仪式会消耗群体凝聚力,降低自我形象。通过红包的“互动仪式”,可以建构个体自我形象,增强群体的团结性和凝聚力。“抢红包”不是一次孤立的仪式,而是需要周期性反复的“互动仪式链”。关键词:微信;红包;互动仪式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以“真假美猴王”故事为切入点,从儒、释、道三教的核心观点出发,对“六耳猕猴”与“孙悟空”两个形象及其联系进行溯源、考证、分析解读,对“六耳猕猴”这一形象的象征性、隐喻性及其背后的隐在含义进行阐释,认为是师徒四人各自的妄念、动荡信念与矛盾所化。《西游记》主题以宣扬“三教合一”化了的心学构成理论支撑,指出心学、内丹道、禅宗三者内部在注重心性修养、强调“本自俱足”、追求“断念去欲”的空无状态等层面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一带一路”学术研究热潮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相继涌现,传播学亦然。本文以CNKI(中国知网)中“一带一路”传播学研究成果为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尽管对于“一带一路”泛传播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直至2013年前后新闻传播学科领域中的“一带一路”研究方才渐成气候。按照文献的时序和词频分布,我国的“一带一路”传播学研究业已形成了几个比较重要的热点聚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