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德育工作创新举措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83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不仅需要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明辨是非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力,更要求学校的德育工作开拓创新,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社会。信息化背景下,可从重组德育队伍、完善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和改进德育工作模式等方面入手,提高高职院校德育质量和学生道德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9-0033-03
  【作者简介】胡红,江苏省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32)党委副书记,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管理。
  在社会飞速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于个人意识已经觉醒的高职学生而言,网络对其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因此,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不仅需要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明辨是非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力,更要求学校的德育工作开拓创新,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社会。
  一、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举措
  (一)重组德育队伍,利用网络教育抢占德育制高点
  与传统的德育管理队伍组织不同,在信息化背景下,应该建立一支由专职、兼职德育工作者以及社会监督、技术保障人员构成的网络德育工作队伍,这就给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德育管理专职队伍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学校学生工作、宣传工作和网络技术工作的负责人任组员。这支队伍主要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的总体规划,能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思想、用先进的方法引导学生、用高雅的文化熏陶学生、用丰富的活动吸引学生。兼职队伍可以从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干部中选拔产生,这支队伍要熟悉德育工作和网络文化特点,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信息化专业知识,能够熟练应用网络技术,还要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正确引导,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社会监督队伍由学生家长及亲友、社会各界人士等多元主体组成,通过网络监管,开辟新的德育工作渠道。不仅如此,还可聘请行业及企业等社会人士作为德育兼职教师,把他们请进学校举办德育讲座。技术保障队伍则由信息中心的网络技术人员构成,对各种主题思想教育网站进行构建和维护,对网络言论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
  (二)丰富德育内容,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德育平台
  高职学生好奇心强、自控能力较弱、认知水平有限,无法对庞大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辨别,从中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因此,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利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复杂网络环境中道德辨析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向学生普及正确的道德知识和观念,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教育,让学生学会剔除不良网络信息。
  同时,高职院校需要建立校园德育网,并实现不同高职院校之间德育网资源的共享。这样既可以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又可以让师生借助校园德育网的平台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使现代德育观念深入学生心中。学校可以借助校园德育网进行法制教育、政策教育和信仰教育等,增加高职院校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创新德育方法,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德育模式
  在信息化发展迅猛的今天,传统的说教方式已不能教育学生。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创新和选择德育工作方法,在实施中,不仅需要向学生传递正确的道德知识,而且需要培养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果断的道德行动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来拓展德育工作的途径和载体,改进德育工作服务模式。
  二、信息化时代我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实践途径
  我校根据学校专业特点提出“魅力旅商、幸福旅程”的文化追求和培养“专注现代服务业,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教育目标,建设以信息化为依托的德育工作校园网络模块。该模块集思想性、知识性、时代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实施了以“三大平台、七彩空间、两个拓展、一个追求”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工作信息载体建设工程,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学习环境。具体而言,主要有如下几种途径:
  (一)搭建三大信息平台,使育人无处不在
  在德育工作信息化载体建设过程中,我校逐步找到信息化背景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素质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德育模块建设体系,形成校、系(班)、个人三级文化信息平台。
  1.基于学校和系部网站的宣传平台。
  以学校门户网站、系部网站、校内各大数字宣传电子屏及校园信息景点为载体,构建学校系统的宣传平台。通过每日一句励志的口号、每周一个爱生的故事、每月一次大型文化巡展、每季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以及校园各景点数字化的文化介绍和展示,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文化宣传教育氛围,通过图文并茂的数字化手段形成强大的文化冲击力,向师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向能量,进一步传承和积淀学校文化,在文化建设中彰显信息化的魅力。比如我们在学生的“三立”主题教育园(立德园、立志园、立能园)中布置大量的文化信息点,学生只要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即可了解该景点的文化内涵和相关专业知识。这些遍布在校园各处的数字平台不仅可以提高校内外资讯的传递效率、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校形象,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信息,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2.基于班级网站和微博互动墙的交流展示互动平台。
  以班级网站、微博电子墙、家校QQ群等为载体,构建班级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信息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通过这些信息化互动平台建设,将家长会、家长学校作为德育生活的延伸部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比如学校以系部为单位,在每个节庆或重大活动中开设师生、家校互动微博电子墙。微博电子墙具有使用简单、互动性和实时性强等特点,参与用户只需要发送短信至相应SP号码或使用新浪微博发送带有相应关键字的消息,经后台审核即可在微博大屏幕上进行显示,整个过程简单快捷而又独具特色。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活动中,同学对老师的祝福不断在大屏幕中刷新,当老师们走过红地毯入场时,同学们还用手机拍下老师入场瞬间,并通过新浪微博客户端把照片发送到微博墙上,新鲜出炉的图片配上温馨真诚的祝福,让活动现场处处洋溢着爱的温暖。活动当天收到了超过1000条祝福,因为同时向全球开放,还收到500多条海内外校友和家长的祝福。一个小小的微博墙传递的是师生的真情,积聚的是团结、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   3.基本专题数据库的个人学习平台。
  以人人通学习空间、青春旅商等专题平台为载体,构建时时学习、时时反馈、时时展示的个人学习信息空间。通过个人信息学习平台,使时下教育界推崇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为现实。学生课外时间可利用专题学习网站教学资源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课堂变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交流展示、答疑解惑和知识拓展的场所。这样的育人方式的变革,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和学习平台资源的开发,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成长提供广阔的时空。
  (二)构建七彩空间,让德育浸润校园
  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要,学校针对未来社会商务交流等需要,构建一个功能完备、体系开放、持续更新的跨界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七彩空间实现人人学习与成长的全方位智能信息服务和文化传递。
  七彩空间指的是智慧实训空间、智慧互动空间、校园文化空间、文化生活空间、班级文化空间、个人成长空间和服务管理空间。通过数字化通信、多媒体技术、光影数控平台等多项国际领先技术为教学体验、兴趣培育、成果分享提升层次。每个空间都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专业学习,注重文化内涵建设,注重信息化的载体建设,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例如智慧实训空间的文化旅游项目就是结合常州市地方旅游资源特色,同时结合旅游行业人才的要求,开发了“三维模拟导游系统”,为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提供一体化服务在线平台。该平台将常州的历史文化与景点介绍结合起来,将校园各文化景点与专业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立体、随时可见的综合模拟系统。在餐饮文化项目中,我校充分利用“常州菜体验中心”实体运营经验,在校园内将该项目做大做强,开放一千平方米的实体店,配以信息化的手段,实现校中店、店中校,内厅与后厨时时互动,有利于更多学生观摩、实训。
  七彩空间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发布平台显示学校各种通告和工作安排等信息,提高了信息发布速度,扩大了信息覆盖范围。该信息化载体建设追求为人人提供智慧信息服务,从而带动学校信息化道德教育载体整体发展。
  (三)实现两个拓展,成就一个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创新的终极目标
  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凸显我校校园文化特征,不仅能满足学生、教师的学习、教学需求,更能提升、拓展学校的文化内涵,达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总体目标。
  1.建构校园德育文化,打造校园德育环境。
  通过信息网络发布、视频在线观看,营造蕴含道德伦理、富有人文气息、高雅文明的校园德育文化氛围,有效发挥校园环境文化育人的功能。这样既推进了校园硬环境文化的建设,又推进了校园软环境文化的建设,使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趋于协调,创出自己的德育特色。同时,我校还发挥职业性特色,使最有优势的职业技能通过文化载体得以体现,引进相应行业及企业文化,建设真实或仿真的行业企业职业道德、职业文化、人文素养等环境文化,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实现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德育无缝对接,提升我校德育工作水平。
  2.多方借力,挖掘校外道德文化资源。
  道德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便以其独特的方式,对置身其中的校园人进行教育,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它还会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作为学校文化场所,它对社会文化场所的辐射具有其他文化无法比拟的功能优势,这种辐射主要是通过校园精神的影响力和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合格人才得以实现。正因如此,在拓展创新道德文化活动载体形式时,除了深入挖掘校内资源,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的作用之外,还要善于多方借力。重视校园周边的社区及资源优势,通过网络信息的搜集,梳理现有的社会和家长资源,广泛争取各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和家长的支持。将社区教育资源重新整合,设立校园、社区道德网络讲坛,筹建家校协同教育网上视频会,定期开展家长微信沙龙等,社区、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多方互动,家校合育,让学生在群体协同中学会共处、学会交往。
其他文献
导读:   职业启蒙教育不仅是个体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必由之路。实施职业启蒙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规避未来升学、择业的盲目性,还有利于个体职业意向的形成。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尝试建立中小学职业启蒙课程总体规划,基于协同理念进行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实践探索,通过“互联网 职业启蒙教育”个性化定制路径实现普职渗透,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适
职校学生不能顺利毕业涉及的因素很多。从学生角度看,可能是入學基础较差,不能达到教学要求;可能是学习态度不端,旷课逃学现象严重,造成学业荒疏。从学校角度看,可能是课程老化、方法僵化,无法匹配当代年轻学子的学习风格;或者是评价体系呆板,考核方式陈旧,与当前社会的需求标准相距甚远,不能激励学生成长发展。倘若将未能顺利毕业的原因一味强加于学生身上,没有从校方视角进行思考校正,就有逃避推卸责任之嫌。学校对学
【摘要】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从产生到发展、壮大的实践历程,既为江苏推进职业教育优质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又形成了“两个需要、三个特性”的功能定位特色,“两权分离、集团办学”的办学模式特色,“委托授权、多维立体”的管理体制特色,“五年一贯、中高融通”的教育设计特色,“初中起点、差异突出”的教育基础特色,“突出校本、明确标识”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关键词】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
在农业职业教育一片低迷的发展态势下,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以创业教育来引领专业教育改革”,找准方向深挖洞,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径。   首先,选择用全方位360度的接触让学农的学生“重新认识农业”。学生进校第一学期就去参观现代农业基地。谢志远副院长说,“就是想让学生感受下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不同,发掘现代农业的商机与机会”。此后的几年学习生活中,7个不同的農业专业实践项目“轮番上阵”,以袁隆平为代表的
【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是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但已有的教学方法很难在知识与技能传授过程中注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知识建构理论(Knowledge Building)为指导,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度变革,抓住课程内容的重构、课堂时空的重建、教学评价的重组三个关键点,使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关键词】职业核心素养;知识建构;中职学校;课堂教学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实现差异化发展、打造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精英培养模式落实到大众化教育之中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澄清校本课程为谁开发、谁来开发和如何开发三个问题,以技能大赛视角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位、主体和平台,并以中职组电气安装与维修赛项为例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技能大赛;电气安装与维修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
【摘 要】教诊改工作已从试点走向全面铺开,并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的重点工作之一。但广大职业学校仍存在教诊改工作定位不准确、工作重点不突出、诊改方案缺少个性特色、未能形成持续改进机制、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等问题。对此,职业学校教诊改工作须进一步明晰求真、求善、求美的价值追求,以保证形成机制、提升质量、凝聚共同愿景的工作初心不动摇。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价值追求  【中图分类号】
2014年,在江苏省教育厅、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的大力支持下,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常熟中专”)结合地方产业经济结构特征,借助和长三角地区大型外资企业合作的优势,主动求“变”,与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联合开启中英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几年来,常熟中专不断学习英国现代学徒制的框架、课程体系、教学组织模式等,深化校企合作。中英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至今已成功开办五届学徒班,第一、二届学徒班的学
【摘 要】实现有效教学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必须深入探索和持续推进的根本性问题。高职教育有效教学有着自身的意蕴内涵,推进有效教学需要遵循系统性、主体性、科学性原则。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有效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保障四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系统实践。  【关键词】高职教育;有效教学;意蕴内涵;系统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增加人文知识,教师必须加快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课程作为重要的交际课程,是中職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掌握必要的基础技能和逻辑思维是学习本课程的重要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中职语文教学,本文分析了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 课堂教学 现状 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