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Brenner腺腺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ww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runner腺腺瘤又称布伦纳瘤,是一种临床上十分罕见的良性肿瘤。其病因不清,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普通内镜检查与肿块活检亦较难确诊。现就Brunner腺腺瘤的病因、病理解剖、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窄带成像(tlarrow—band inlaging,NBI)技术在2003年由日本工程师Gono首次提出^[1],NBI内镜使用了优化的蓝色和绿色窄谱滤光片,使光源的波谱范嗣变窄、波长变短,通过对与人胃肠道黏膜具有可比性的人舌黏膜的血管形态的观察,确定蓝光(B)滤光片的中心波长为415nm,谱宽30nm,
除直肠息肉和皮肤浅表肿瘤外,一个器官内有多个孤立的肿瘤比较少见,随着内镜检查技术和外科手术水平的提高,食管多源癌病例数明显增多并引起关注。本研究拟对内镜下食管多源癌、癌前病变进行临床分析,以期减少常规内镜遗漏癌前病变、早期癌及多源性病灶,指导手术、内镜下治疗和放疗,减少治疗后复发率。
1961年萨尔莱斯等首次报告了因自身免疫而引起的慢性胰腺炎症性硬化,1995年日本学者义田等正式提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概念。AIP作为慢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分类已为人们所接受,它是由自身免疫介导、以胰腺肿大和胰管不规则狭窄为特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
近年来,我们对ERCP乳头插管失败的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percul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与ERCP对接技术,使13例治疗成功,现将对接操作及配合技术总结如F。1.临床资料:2006年至2010年在我院行ER治疗的患者,14例因乳头插管小成功采用了PTC与ERCP 对接技术,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46~82岁,平均65岁。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探头引导下乙醇瘤内注射治疗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原位胰腺癌裸鼠20只随机表法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行95%乙醇注射治疗,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24h血清淀粉酶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行超声内镜探头测量肿瘤大小,计算相对肿瘤体积和相对肿瘤增殖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肿瘤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治疗后24h血清淀粉酶出现轻度增高[(2873
目的探讨经食管后壁内镜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食管后壁行POEM,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吞咽困难的积分、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变化、手术并发症等。结果2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入选研究,其中26例患者顺利施行经食管后壁的POEM,平均手术时问68.8min,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危及生命的手术并发症。26例患者术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较术前平均降
2013年3月,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京、沪、穗三地隆重发柿两款面向中国市场的高端医疗内窥镜新品,以“全新高清内窥镜处理系统EPX-4450HD”和“Cellvi—zio共聚焦微探头影像仪”开辟凝聚富士胶片独创技术的“高消数字化医疗影像新视界”。
胰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极高,起病隐匿,早期发现困难,易发生转移,其中可行根治性术者仅占10%-20%,中位生存期不足6个月。对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目前治疗方法很有限,主要包括放疗、化疗或联合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以及采用包括旁路手术(如胃空肠吻合术)、ERCP放置胆道支架等治疗在内的姑息性治疗,以减轻胆道及胃流出道梗阻,改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治疗导致十二指肠穿孔的发生率极低,然而一旦发生则死亡率高,需紧急处理。消化道穿孔传统的治疗原则是急诊外科手术修补,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治疗消化道穿孔有时可获得与外科手术类似的疗效,而且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2012年2月至5月,我院采用经内镜钛夹封闭治疗医源性十二指肠穿孔2例,均取得较好效果。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以大肠镜及大肠疾病诊疗为特色,曾多次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连续10年举办了国家级“大肠镜及大肠疾病诊断治疗进展学习班”,受到广泛好评。第11届国家级“大肠镜及大肠疾病诊断及治疗进展学习班”将于2012年11月19日至11月23日在华东医院举办,届时我们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病例讨论等。学习班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能有更多互动交流机会,欢迎从事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