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政治法律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或者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适时适度地进行恰到好处的品德教育,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科、每个班级、每个家庭,以确保付诸实施。
关键词:班级管理;渗透实施;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6;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0-0022-01
一、抓住适当时机,强化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要从小事入手,突出针对性,有的放矢地采取恰当方式及时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或不正确的认识。比如有一次,我走进教室正准备进行习作指导课,突然发现教室后面有一个损坏严重的凳子。犹豫片刻之后,决定改变以往的处理方式,随即将原来的习作题目改为《凳子在哭泣》,并提示学生:人四肢健全,是有感受的,凳子残缺不全的时候会像人一样愤怒吗?半个小时后,学生的写作已近完成。通过交流发现,他们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人性化”气息,习作内容有发生经过、自我认识、自我剖析和反思等详细过程。损坏凳子的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不当,并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这样也达到了教育学生爱护公物的目的。再如:一次室外活动课上,有两位同学因道具使用问题而发生争吵,甚至动起手脚。我及时制止,并列举了某个学校因学生矛盾而造成双方家长动手打架的恶性事件。经过教育,两人都做了自我批评和检讨,表示改正并彼此向对方道歉。以上案例,说明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选取恰当的方式是必要的。采取一个合适的、能针对性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让学生深刻领悟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真正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二、开展有效活动,内化品德教育
班会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班会活动,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中,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结合社会文明行为,举行“舍己为人”的班会活动。活动时先播放一段视频:郑州铁道警官学校学生李博亚在天津昌黎火车站维持秩序时,看到一名男子卧轨自杀,紧急之时奋不顾身跳下去救起这名男子,而自己永远失去双腿。然后,组织学生谈感受、写心得,唱响“爱的奉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奉献爱心的高尚情感。
品德教育离不开活动。开展实践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懂得遵守社会生活规则。比如:组织学生参加以“尊老爱老,助人为乐”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定期去老年公寓给爷爷奶奶读报纸、洗衣服、演出节目等。诸如此类的活动,还有“爱护环境”宣传、给灾区“义务捐献日”,等等。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触动情弦,激活思维,内化品德。
三、提升自身素质,影响学生品行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学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教师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模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都应起到表率作用,做到为人师表。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做到不骂人、不乱扔废纸,那么教师平时就应该做到,为学生起带头作用。再如,当发现地面有废纸等垃圾时,就要自觉拾起扔进垃圾箱,发现学生课桌椅歪了就主动扶正,等等。久而久之,学生也会自主学习老师的模范行为。总之,要以教师自身的表率影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四、组织家校合作,深化品德教育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成长成才。但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在家庭中受到良好教育的儿童,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就比较困难,甚至还会变坏。例如:老师追问某生因何没有完成作业时,学生回答:父母整天和朋友一起玩牌,吆三喝四,烟雾缭绕,根本没法写作业,更不用说给我辅导了……出现诸如此类的情况,教师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采取召开家长会、个别座谈、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家长共同研讨教育子女的方法。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道德品行、思想观念等方面素质,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生活环境,并为他们做出良好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样,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协调,汇集成一种合力,就能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良好的思想品德需要学生自身的长期努力,更需要教师不断督促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采取恰当的方式、组织开展有效的活动、提升自身素质、紧密家校联系等措施,将学生的品德教育不断强化、内化和深化,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使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日军,周飞.班级管理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01).
[2]魏长锋.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3]李冬松.如何搞好班级管理[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05).
[4]蒋红军,眭春花.班级特色文化催开诚信之花[J].班主任之友,2008(03).
关键词:班级管理;渗透实施;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6;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0-0022-01
一、抓住适当时机,强化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要从小事入手,突出针对性,有的放矢地采取恰当方式及时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或不正确的认识。比如有一次,我走进教室正准备进行习作指导课,突然发现教室后面有一个损坏严重的凳子。犹豫片刻之后,决定改变以往的处理方式,随即将原来的习作题目改为《凳子在哭泣》,并提示学生:人四肢健全,是有感受的,凳子残缺不全的时候会像人一样愤怒吗?半个小时后,学生的写作已近完成。通过交流发现,他们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人性化”气息,习作内容有发生经过、自我认识、自我剖析和反思等详细过程。损坏凳子的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不当,并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这样也达到了教育学生爱护公物的目的。再如:一次室外活动课上,有两位同学因道具使用问题而发生争吵,甚至动起手脚。我及时制止,并列举了某个学校因学生矛盾而造成双方家长动手打架的恶性事件。经过教育,两人都做了自我批评和检讨,表示改正并彼此向对方道歉。以上案例,说明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选取恰当的方式是必要的。采取一个合适的、能针对性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让学生深刻领悟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真正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二、开展有效活动,内化品德教育
班会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班会活动,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中,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结合社会文明行为,举行“舍己为人”的班会活动。活动时先播放一段视频:郑州铁道警官学校学生李博亚在天津昌黎火车站维持秩序时,看到一名男子卧轨自杀,紧急之时奋不顾身跳下去救起这名男子,而自己永远失去双腿。然后,组织学生谈感受、写心得,唱响“爱的奉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奉献爱心的高尚情感。
品德教育离不开活动。开展实践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懂得遵守社会生活规则。比如:组织学生参加以“尊老爱老,助人为乐”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定期去老年公寓给爷爷奶奶读报纸、洗衣服、演出节目等。诸如此类的活动,还有“爱护环境”宣传、给灾区“义务捐献日”,等等。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触动情弦,激活思维,内化品德。
三、提升自身素质,影响学生品行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学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教师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模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都应起到表率作用,做到为人师表。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做到不骂人、不乱扔废纸,那么教师平时就应该做到,为学生起带头作用。再如,当发现地面有废纸等垃圾时,就要自觉拾起扔进垃圾箱,发现学生课桌椅歪了就主动扶正,等等。久而久之,学生也会自主学习老师的模范行为。总之,要以教师自身的表率影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四、组织家校合作,深化品德教育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成长成才。但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在家庭中受到良好教育的儿童,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就比较困难,甚至还会变坏。例如:老师追问某生因何没有完成作业时,学生回答:父母整天和朋友一起玩牌,吆三喝四,烟雾缭绕,根本没法写作业,更不用说给我辅导了……出现诸如此类的情况,教师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采取召开家长会、个别座谈、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家长共同研讨教育子女的方法。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道德品行、思想观念等方面素质,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生活环境,并为他们做出良好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样,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协调,汇集成一种合力,就能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良好的思想品德需要学生自身的长期努力,更需要教师不断督促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采取恰当的方式、组织开展有效的活动、提升自身素质、紧密家校联系等措施,将学生的品德教育不断强化、内化和深化,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使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日军,周飞.班级管理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01).
[2]魏长锋.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3]李冬松.如何搞好班级管理[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05).
[4]蒋红军,眭春花.班级特色文化催开诚信之花[J].班主任之友,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