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

来源 :海南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13-2017年面板数据为样本,以北京大学互联网研究中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以泰尔指数度量的城乡收入差距为核心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构建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AR)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DM)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本省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对相邻省市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本省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缩小作用,同时对邻近省市的城乡收入差距也具有缩小作用。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空间溢出;城乡收入差距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20.01.008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20)01-0068-09
  一、引言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我国城镇人均收入是农村人均收入的2.74倍,与2018年相比有所缩小,但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仍高于国际警戒线,寻找城乡收入不均衡的解决方案迫在眉睫,而普惠金融成为破解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
  因传统普惠金融基于自身成本和趋利性不能有效满足农民和城镇低收入人群的金融需求,而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普惠金融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降低了运营成本,缓解了金融排斥,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缓城乡收入差距。
  二、文献综述
  Xu&Zhang(2014)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呈现长期均衡关系,普惠金融水平的提高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Zhang&Chen(2015)使用SVAR模型研究了1978—2013年间中国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一个处于金融发展初期的经济体将表现出日益严重的不平等,只有在发展的第二阶段甚至第三阶段不平等才会减少。Fei(2017)以吉林省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发展农村金融,提高农村金融的转化效率及降低农村资金的溢出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Liu等(2017)以1996—2012年我国23个省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动态广义矩阵方法研究了金融发展和结构对中国不同行政区(城市、农村和整个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可以缩小城乡收入不平等,且金融发展和结构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减小效应要强于对城市收入不平等。Tan等(2018)以湖北省1990—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应建立包容性农村金融体系以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Su等(2019)研究发现在华东地区存在金融库兹涅茨曲线,即该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先随金融发展的提高而增加,而后减少。Chen&Ni(2019)以2007—2017年贵州省的数据为样本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负向影响。熊凯军和刘琼(2018)研究表明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减缓城乡收入差距,且这种减缓作用在发达的沿海城市更加显著。刘金全和毕振豫(2019)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分析得出普惠金融不仅可以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可以通过减缓贫困和经济发展间接减缓城乡收入不平衡。顾晓安等(2019)通过构建门槛模型分析我国29个省市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先平缓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再明显扩大,最后缩小,呈现双门槛效应。余鑫辰(2019)通过建立普惠金融指标评价体系,分析甘肃省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议拓宽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提高其服务质量以便更好地发挥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孙继国和赵俊美(2019)以我国31个省市2011—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变异系数法测度普惠金融指数,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可以缩小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但扩大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认为普惠金融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极少部分学者认为普惠金融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数字平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分解进行研究。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的统计年鉴、wind数据库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报告(2011—2018)》。样本为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13—2017年的面板数据。
  (二)变量说明
  从表3估计结果的Hausman检验值可以看出對于三种模型固定效应比随机效应更为合适。三种模型的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均为负且显著,表明实证结果较为可靠。LR检验和Wald检验结果表明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不能简化为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和空间误差面板模型,因此下文以空间杜宾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分析。
  空间杜宾面板模型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弱化了金融排斥,使农村低收入群体也能享受到金融服务,帮助农民获得资金支持,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降低城乡收入差距。
  从空间变量回归结果中可以得到,数字普惠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受教育程度和城镇化这四个指标的空间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说明这四个指标的增大会缩小邻近省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政府支出的空间变量对邻近省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空间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不显著。
  (三)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数字普惠金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系数分别为-0.0377和-0.0267,均在10%水平上显著。控制变量中,城镇化、受教育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显著为负值。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为0.1385和0.1449,分别在1%和10%水平上显著,说明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会扩大本地和邻近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府财政支出应该调整结构,减少一些城市化倾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四)稳健性检验
  本文通过选取球面距离的倒数构建地理权重矩阵,进一步对上述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地理权重矩阵设定如下:
  从表5可以看出,Wald检验表明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可以简化为空间滞后面板模型。LR检验表明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不能简化为空间误差面板模型。结合Hausman的检验结果,故以空间滞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为负,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这与邻近空间权重矩阵的估计结果一致。其余控制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符号与显著性也与地理邻近空间权重矩阵的估计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文的结论较为稳健。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区2013—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数字普惠金融和城乡收入差距分别为核心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并加入其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控制变量来构建空间面板模型,使用地理邻接矩阵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并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检验了结果的稳健性。估计结果表明:本省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对相邻省市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本省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缩小作用,同时对邻近省市的城乡收入差距也具有缩小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受教育程度和城镇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均有显著的负向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政府财政支出对本地和邻近省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估计结果不显著。
  (二)政策建议
  一是在制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时,应当考虑到各省市城乡收入差距和数字普惠金融在空间上的关联性。二是加大数字普惠金融覆盖面。政府应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政支持,帮助欠发达地区引进数字化网络设备,加快建设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提高网络覆盖率,从而平衡各省市区的设施差异。三是提高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及数字支持服务。政府应该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网络知识和数字金融的教育活动,指导农民如何规范使用数字普惠金融产品,最大程度地使数字金融的便利性惠及到群体;同时注意培养农村居民的支付安全意识以防止网络诈骗,保障财产安全。金融机构应以能够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创新金融服务和数字化金融产品,使金融服务通过数字化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进行传递。
  (责任编辑:孟洁)
  参考文献:
  [1]李红,梁炳礼,龙雨.对外开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9(10):1-8.
  [2]史怡好.我国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
  [3]陈智昊,余国新,冉锦成.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数据[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6):109-118.
  [4]Xu M,Zhang X.The Impacts of Inclusive Finance on Urban-Rural Residents' Income Gap[J].Finance Forum,2014(9).
  [5]Zhang Q,Chen R.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An application of SVAR approach[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15(55):774-781.
  [6]Fei J.Urban and Rural Financial Disequilibrium and Urban and Rural Income Gap——Taking Jilin Province as An Example[J].Taxation and Economy,2017(2):17.
  [7]Liu G,Liu Y,Zhang C.Financial development,financial structure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J].The World Economy,2017,40(9):1890-1917.
  [8]Su C W,Song Y,Ma Y T,et al.Is financial development narrow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A cross-regional study of China[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19.
  [9]熊凯军,刘琼.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2005—2016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金融发展评论,2018(12):130-144.
  [10]刘金全,毕振豫.普惠金融发展及其收入分配效应——基于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双重视角的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40(4):37-46.
  [11]顾晓安,庄晓栋,沙一心.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门槛效应分析[J].海南金融,2019(7):3-13.
  [12]余鑫晨.普惠金融對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9.
  [13]孙继国,赵俊美.普惠金融是否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传统和数字的比较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0):179-189.
  [14]张勋,万广华,张佳佳等.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J].经济研究,2019,54(8):71-86.
  [15]李海峰,彭家生,何微.数字金融服务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理论基础与经验证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40(6): 139-145.
  [16]王少平,欧阳志刚.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度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J].经济研究,2007,42(10):44-55.
其他文献
摘 要:地方债务管理问题的研究不仅包含债务风险方面,还涉及到债务使用效率及分析二者间的关系。本文运用Cov-AHP和SBM模型分别测算全国30省市地方债务风险系数和使用效率,并根据灰色关联度模型测算地方债务风险与使用效率间的灰关联度,研究结果显示:全国30个省市地方债务风险程度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地方债务使用效率具有两极分化的差异性特征;全国地方债务风险与使用效率综合灰色关联度高,表明全国地方债务风
期刊
摘 要:本文在现有金融周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判断金融周期位置和金融危机概率的分析框架,即对金融周期评判要有短、中、长周期的视角,短期看流动性周期、中期看信贷周期和房地产周期、长期看杠杆周期。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目前处于流动性周期上行期、信贷和房地产周期峰值、杠杆周期下行期“三期叠加”的状态,三种周期结合能更好地判断当前金融风险的程度,建议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平稳实现适度通胀去杠杆,确立金融回归服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NSS方法编制了深圳地区大中企业及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曲线,并对贷款利率与货币政策工具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深圳地区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所好转,但贷款期限过短易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大中企业贷款利率与货币政策互相影响,但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对货币政策变化不敏感。建议从优化贷款期限结构、构建多元便利化融资渠道、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加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地方金融在地方经济发展及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也出现地方金融过多地强化跨区域经营,甚至脱离地方金融本源与初心进行所谓的金融伪创新。本文在厘清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的的历史渊源及发展逻辑的基础上,分析地方金融“本土化”的必要性,建议地方金融坚持“本土化”和回归本源本责,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小微金融、农村金融,持续进行金融创新等措施,地方金融才能走向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地方
期刊
摘 要:富国银行是美国最成功的社区银行之一,在经营理念、客户群体、网点设计、营销策略、风险管理等五个方面有成功经验。为推动我国社区银行可持续发展,结合富国银行成功经验及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现状和问题,建议我国监管部门从政策上对社区银行的发展加以引导;社区银行不是做“大”做“强”,而是做“小”而“好”;社区银行应依靠金融科技实行线上线下双渠道运营,建立更灵活的小微贷款审批机制和风控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发创
期刊
摘 要:金融发展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用机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本文从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探究金融发展的三个维度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金融发展过程中,规模和结构的合理增长和配置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溢出效应和相邻区域的作用关系显著;而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金融市场的金融发展效率会阻碍和抑制產业结构调整。  关
期刊
摘 要: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创新正在微观层面变革传统的金融模式,既可能是对金融机构主体布局的重塑,也可能是对金融产品功能的优化。对于金融控股公司而言,金融科技的运用在提高其效率和拓展其业务的同时,也相互层叠其固有风险,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建议从监管对象及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进行监管转型,构建并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制度,从而对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有效的规制,防范发生系统性
期刊
摘 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受多种因素影响,普惠金融发展是否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值得研究。本文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并以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分别选取普惠金融指数和泰尔指数作为解释和被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双门槛”效应,先平缓扩大、再明显扩大最后显著缩小的“倒U型”特征;我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山东省432份小微企业调查问卷数据,从企业、企业家和信贷合约3个方面选取8个指标新旧动能因素,借助Logistic-ISM模型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困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与盈利能力、是否属于新动能领域、文化程度、借贷经验、授信条件、政府支小政策正相关;与资金需求量、贷款利率、抵押担保情况负相关。解析上述约束因子的递阶结构发现,银行机构授信条件是表层因子;贷款利率、担保
期刊
摘 要:实现经济绿色转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我国现阶段经济改革的重点。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在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的基础上,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和中介效应方法实证研究了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动态影响及中介路径问题。实证研究表明:上海市绿色经济质量持续提升,金融集聚呈现略微下降态势;资本投入和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力投入与经济质量负相关;金融集聚的变动短期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