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武乡县教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高度重视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积极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其中,蟠龙镇蟠龙小学积极开展的“人人做校园小戏迷,班班开展戏曲文化传承”的做法,取得了较好效果,是武乡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优秀代表。2018年1月,蟠龍小学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该校是一所两轨制寄宿制小学,现有学生474人,设教学班12个,在编教师34人,其中,省市骨干教师2名、学科带头人3名,专业音体美教师各2名。
政策引领办戏曲特色学校
蟠龙小学校位于八路军抗大总校旧址蟠龙村,创办于1966年、誉满太行的“红孩子”宣传队,就是由当初的蟠龙学校的师生自发组织的。为了进一步传承弘扬戏曲文化精髓,培养学生戏曲素养,营造校园戏曲文化氛围,推进戏曲艺术发展,自2011年曹爱文任该校校长以来,学校以“创新求发展,特色铸名校”为办学理念,开设戏曲传习课程,开办戏曲培训班,深入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活动。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后,武乡县教科局在同年10月出台了《关于创建“3+X特色学校”的指导意见》,该校加大对戏曲教育传承投入力度,同时,该校以戏曲传承为特色的教育得到了县教科局以及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艺术传承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2017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指出:“应加强戏曲通识普识教育,到2020年戏曲进校园基本实现全覆盖。”该校全体师生在新政策的引领下,开展戏曲文化传承的信心更大,干劲更足。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实践,该校逐渐形成了“人人争做小戏迷,班班开展戏曲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精心组织传统艺术显生机
戏曲文化是中华艺术文化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该校艺术展演舞台上多了一种特别的节目形式———戏曲。由胡志红老师指导、音乐教师杨晋丽协助编排的戏曲节目豫剧选段《朝阳沟》展现在全校师生与广大家长面前,别开生面的表演,铿锵大气的唱腔,让所有在场的观众顿感耳目一新,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学校领导决定趁热打铁,把“戏曲”作为本校的特色,安排胡志红与杨晋丽两位老师专门负责全校优秀戏曲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他们一个班一个班选人,一字一句地教唱,在摸索中搞创新,在发展中创特色。开展此项工作,还需要更多教师的参与,他们利用课外时间,从说、唱、念到身、法、步,都是先学后教,同时,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工作中。2014年,在武乡县校园艺术展演活动中,学生们向观众展示的戏曲舞蹈《俏花旦》,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更新了人们对节目形式只有唱歌、跳舞、小品的认识。毫无疑问,良好的开端为该校戏曲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凝心聚力让戏曲艺术入心
把戏曲作为学校特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任何现成的做法和经验可以借鉴。为了让学生对戏曲产生兴趣,杨晋丽老师不断出新招、创新意,采取多种途径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把戏曲列入音乐课程计划,开设课外戏曲爱好者辅导班,免费加班为学生们授课、排练,与各班班主任老师一道在全校范围内挑选出品行好、唱腔好、有戏曲兴趣的好苗子组建戏曲社团。学校利用每周一节的校园社团活动课时间,对戏曲社团学员进行重点辅导和培养。
杨晋丽老师说:“与戏曲亲密接触后,很多孩子改变了对传统戏曲的印象和态度。学生们谈论说过去总觉得戏曲是爷爷奶奶辈才喜欢的,现在觉得戏曲不仅‘有学问’而且‘很好看’,自己也成了戏曲粉丝。‘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懂得了很多戏曲常识,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扎下了根,他们的文化气质也得到提升。每一次的戏曲展示活动和参加艺术展演活动,节目编排都是学生们最期待的,每次表演的戏曲节目也是让所有观众最回味的,这应该就是戏曲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吧!”
薪火相传戏曲国粹放异彩
蟠龙小学开展的戏曲特色学校“传统薪火传,戏曲手牵手”活动,增进了学生们对戏曲艺术的热爱,推动了戏曲文化的传播。学生一批一批在毕业,毕业学生对戏曲学习不间断,戏曲社团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进行一次严格的筛选补充,让戏曲艺术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在传承发展中,该校注重走出去看效果,多次联合武乡县蟠龙镇政府、蟠龙村委参加各级展演活动,同时,在县教科局的大力支持下,由乡镇唱到县里、市里、省里。每到一处,都受到观众的好评。从2014年开始,蟠龙小学的戏曲表演成为武乡县教育系统消夏晚会的必选节目;2015年7月,编排的戏曲节目《梨园新蕾》,参加武乡县学生艺术展演,获得二等奖,蟠龙小学获“优秀组织单位”奖;2016年1月,曹宇辉同学选唱《朝阳沟》选段参加“中国出彩少年”山西赛区比赛,获优秀奖;2016年7月,戏曲节目《菊坛花蕊》参加武乡县学生艺术展演,获得一等奖,杨晋丽老师获“优秀辅导员”奖;2017年8月,曹宇辉同学选唱的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和刘锦校同学选唱豫剧《新女驸马》选段,代表武乡县参加长治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曹宇辉同学获“新苗演员”奖,节目在长治市教育电视台进行了展播;2017年11月,戏曲节目《薪火相传》,参加武乡县学生声乐舞蹈大赛,再次获得一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单位”奖,杨晋丽老师获“优秀辅导教师”奖,节目作为特色学校创建优秀代表被选中参加武乡县首届校园春晚;2018年1月,经县、市教育局和省教育厅层层选拔推荐,该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曹爱文校长说,通过这几年戏曲特色校的创建与发展,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提升。一是让教师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二是促进了学校音、体、美、劳等课程的全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更加充实,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三是让学生享受到了成长的快乐,素质教育得到更有效的实施。今后,全校师生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力争使“戏曲特色学校”更有魅力,就像当初的“红孩子”宣传队一样,闻名太行,誉满三晋!
(作者单位:武乡县教科局)
政策引领办戏曲特色学校
蟠龙小学校位于八路军抗大总校旧址蟠龙村,创办于1966年、誉满太行的“红孩子”宣传队,就是由当初的蟠龙学校的师生自发组织的。为了进一步传承弘扬戏曲文化精髓,培养学生戏曲素养,营造校园戏曲文化氛围,推进戏曲艺术发展,自2011年曹爱文任该校校长以来,学校以“创新求发展,特色铸名校”为办学理念,开设戏曲传习课程,开办戏曲培训班,深入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活动。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后,武乡县教科局在同年10月出台了《关于创建“3+X特色学校”的指导意见》,该校加大对戏曲教育传承投入力度,同时,该校以戏曲传承为特色的教育得到了县教科局以及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艺术传承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2017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指出:“应加强戏曲通识普识教育,到2020年戏曲进校园基本实现全覆盖。”该校全体师生在新政策的引领下,开展戏曲文化传承的信心更大,干劲更足。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实践,该校逐渐形成了“人人争做小戏迷,班班开展戏曲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精心组织传统艺术显生机
戏曲文化是中华艺术文化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该校艺术展演舞台上多了一种特别的节目形式———戏曲。由胡志红老师指导、音乐教师杨晋丽协助编排的戏曲节目豫剧选段《朝阳沟》展现在全校师生与广大家长面前,别开生面的表演,铿锵大气的唱腔,让所有在场的观众顿感耳目一新,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学校领导决定趁热打铁,把“戏曲”作为本校的特色,安排胡志红与杨晋丽两位老师专门负责全校优秀戏曲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他们一个班一个班选人,一字一句地教唱,在摸索中搞创新,在发展中创特色。开展此项工作,还需要更多教师的参与,他们利用课外时间,从说、唱、念到身、法、步,都是先学后教,同时,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工作中。2014年,在武乡县校园艺术展演活动中,学生们向观众展示的戏曲舞蹈《俏花旦》,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更新了人们对节目形式只有唱歌、跳舞、小品的认识。毫无疑问,良好的开端为该校戏曲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凝心聚力让戏曲艺术入心
把戏曲作为学校特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任何现成的做法和经验可以借鉴。为了让学生对戏曲产生兴趣,杨晋丽老师不断出新招、创新意,采取多种途径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把戏曲列入音乐课程计划,开设课外戏曲爱好者辅导班,免费加班为学生们授课、排练,与各班班主任老师一道在全校范围内挑选出品行好、唱腔好、有戏曲兴趣的好苗子组建戏曲社团。学校利用每周一节的校园社团活动课时间,对戏曲社团学员进行重点辅导和培养。
杨晋丽老师说:“与戏曲亲密接触后,很多孩子改变了对传统戏曲的印象和态度。学生们谈论说过去总觉得戏曲是爷爷奶奶辈才喜欢的,现在觉得戏曲不仅‘有学问’而且‘很好看’,自己也成了戏曲粉丝。‘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懂得了很多戏曲常识,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扎下了根,他们的文化气质也得到提升。每一次的戏曲展示活动和参加艺术展演活动,节目编排都是学生们最期待的,每次表演的戏曲节目也是让所有观众最回味的,这应该就是戏曲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吧!”
薪火相传戏曲国粹放异彩
蟠龙小学开展的戏曲特色学校“传统薪火传,戏曲手牵手”活动,增进了学生们对戏曲艺术的热爱,推动了戏曲文化的传播。学生一批一批在毕业,毕业学生对戏曲学习不间断,戏曲社团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进行一次严格的筛选补充,让戏曲艺术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在传承发展中,该校注重走出去看效果,多次联合武乡县蟠龙镇政府、蟠龙村委参加各级展演活动,同时,在县教科局的大力支持下,由乡镇唱到县里、市里、省里。每到一处,都受到观众的好评。从2014年开始,蟠龙小学的戏曲表演成为武乡县教育系统消夏晚会的必选节目;2015年7月,编排的戏曲节目《梨园新蕾》,参加武乡县学生艺术展演,获得二等奖,蟠龙小学获“优秀组织单位”奖;2016年1月,曹宇辉同学选唱《朝阳沟》选段参加“中国出彩少年”山西赛区比赛,获优秀奖;2016年7月,戏曲节目《菊坛花蕊》参加武乡县学生艺术展演,获得一等奖,杨晋丽老师获“优秀辅导员”奖;2017年8月,曹宇辉同学选唱的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和刘锦校同学选唱豫剧《新女驸马》选段,代表武乡县参加长治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曹宇辉同学获“新苗演员”奖,节目在长治市教育电视台进行了展播;2017年11月,戏曲节目《薪火相传》,参加武乡县学生声乐舞蹈大赛,再次获得一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单位”奖,杨晋丽老师获“优秀辅导教师”奖,节目作为特色学校创建优秀代表被选中参加武乡县首届校园春晚;2018年1月,经县、市教育局和省教育厅层层选拔推荐,该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曹爱文校长说,通过这几年戏曲特色校的创建与发展,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提升。一是让教师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二是促进了学校音、体、美、劳等课程的全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更加充实,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三是让学生享受到了成长的快乐,素质教育得到更有效的实施。今后,全校师生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力争使“戏曲特色学校”更有魅力,就像当初的“红孩子”宣传队一样,闻名太行,誉满三晋!
(作者单位:武乡县教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