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愿画画的心理因素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爸爸给儿童心理专家的来信:
  我女儿今年4岁,上幼儿园小班,已经学了一个学期的绘画。按理说,她应该画的不错了。可事实上,她画的画简直是糟透了,像小动物、树木、花草、太阳这些简单的事物,她拿起画笔来东涂涂、西画画,轮廓还没有画好,就急着涂色。小兔子的眼睛应该涂成红色,她偏要涂成黑色,小草应该是绿色她偏要涂成蓝色,颜色还常常涂到轮廓线外面,看起来就像是一把一把的小刺刀,很难看。然后,她很快就把画拿给我说:“爸爸,你看,我画好了。”我看她画得一点也不像,颜色涂得跟真实的事物相差甚远,心里真是又急又气,不断地批评她画得不好。现在,她坚决不去上画画课了,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专家解惑:
  做为孩子的父亲,能够坐在女儿身边看她画画,说明他还是非常重视孩子的才艺学习,但父亲的态度却给女儿的画画热情泼了冷水。孩子听了父亲不断否定自己的话,她还能够保留多少创造的愿望和热情呢?
  孩子的画反映了儿童心理发育和生理发育的状况,所以,我们常常用儿童的画来测试儿童的心理发育情况。但是,测试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儿童的成长在不断地改变和发展的,我们成年人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画。所以说,重要的是父母用怎样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儿童画,真诚地接受儿童的实际年龄,接受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尊重儿童画画时的热情和其作品。因为,画画是一个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的艺术,它受到作画者的年龄、阅历、生活经验、综合修养等各方面的影响。4岁孩子的生活经验决定了他们画的画只能以4岁的年龄看待世界、以4岁的经验理解世界、以4岁的心智再现他们眼中的世界。
  针对孩子现在“坚决不去上画画课”的情况,父母首先需要肯定孩子画画的热情,肯定他为此付出的努力。的确,画画对4岁的儿童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他们手指和手腕发育的实际状况和手眼协调的能力去控制画笔的方向、速度、力度和距离,这些都需要一个逐渐发展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在孩子学画画的问题上,专家还给出了以下建议:
  ※培养孩子画画的兴趣
  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培养兴趣,鼓励孩子画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小动物、树木、花草、太阳、月亮等等。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他们会愿意画出来。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多数仍处于涂鸦期,还没有明确的意识去表现自己希望表现的主题。这也是儿童画画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越过这个过程对儿童的心理发育未必是好事。
  ※引导孩子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
  让孩子多接触、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对它们的形态和神态有感性认识,对事物呈现的各种颜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头脑中留下初步的印象,他们才有可能用画笔再现这些事物。
  ※用欣赏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的画,轻易不要用“像不像、好不好”来评价儿童的画
  父母对孩子的画真诚地欣赏和接受,这对孩子的热情就是最好的添柴加油,孩子的热情之火就会越烧越旺,快乐地用画笔创造他们眼中的世界。技巧的掌握和主题的表现只是时间问题。否则,孩子就会像现在这样“坚决不去上画画课”。
  总之,对于孩子画画而言,父母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画画的热情和兴趣,在快乐的基础上学会表现主题和技巧。
其他文献
当女儿和她的表姐痴迷童真世界时,我除了感受到自己被疏离,还多出一丝嫉妒来。为什么子桐不像迷恋表姐那样迷恋我?表姐到底有什么魔力?认真审探她俩的相处点滴,我渐渐明白了一些奥妙。  小表姐比妈妈更尊重人  即使像我这样比较有耐心的妈妈,大部分时候也没能认真听子桐的讲话,脑袋里总在想其他的事情,回答不是南辕北辙,就是“思”、“啊”之类的应付。和我不一样,表姐每次都看着子桐的眼睛,非常安静地听她说完,再发
时光是那蔚蓝的夜空,精彩就是那夜空中绚丽的星辰,而《孩子》无疑是我夜空中最璀璨的那颗。  从偶然结缘到深深爱上她,转眼已经四个年头了。每天和可爱的宝宝、温馨的插图打交道,让我越来越像个孩子一样享受这份快乐。《生日祝福》、《童趣瞬间》、《孩子的画》……在这些栏目里我看到了许多让人感动的瞬间、一张张活泼可爱的宝宝笑脸还有那充满童真和想像力的涂鸦……这些精彩的片段都是我工作的动力。  在此要衷心谢谢为我
孩子间互送礼物,原本是一件单纯的事情。孩子上幼儿园后,社交需求会进一步激发,希望在团体中认识更多的朋友,得到更多人的喜爱,而礼物,正是孩子表达好感、寻求认同的最好载体。但是目前孩子的送礼已经不再单纯,价格越来越贵、次数越来越多,孩子之间的示好行为变成了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攀比活动。这股歪风越吹越盛,不是由单方面原因造成的,仔细考究,大致有如下几个原因:    传统观念,中国式社交潜移默化  中国文化素
“洋洋,你好了没有啊?校车已经来了,要不然会赶不及的……”姥爷一声声地叫唤着,而穿戴整齐的洋洋却一直跟在我身后,不停地说:“妈妈,你送我好不好?送我好不好嘛……”由于起晚了,手中还有活儿没干完,我只能对洋洋说:“你先和姥爷出门,妈妈收拾完马上赶上你。”于是,洋洋才不情不愿地下楼去了,边走还边在楼道里念叨着:“妈妈,你一定要追上我啊!”  忙完后,我匆匆忙忙冲到小区门口,校车正在缓缓启动。坐在车内的
我的女儿并不聪颖过人,也没有出众的天赋,但有一点令我十分欣慰,女儿做事比较认真专注,尤其在倾听方面表现较好,这对于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裨益。我没有在这方面刻意对她进行训练和辅导,但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意无意对她渗透点滴教育因素,涓涓细流汇成大海,逐渐使女儿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成为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在无意的观察接触中,有意提问,使孩子主动关注周围事物。  我
2005年,我意外地看到了《孩子》杂志,当时我还没怀孕,当看到同事的桌子上摆着一本叫做《孩子》的杂志时,就随手翻了一下,没想到立即就被杂志丰富的内容给迷住了,向同事打听了一下情况,同事也说不错,我就开始通过邮局订阅了,这一订就订了五年。刚开始当妈妈的时候,我也很紧张,幸亏有《孩子》杂志,给了我很多育儿知识,我觉得《孩子》在同类杂志里性价比特别高。  现在我的宝宝已经开始上幼儿园了,《孩子》对我来说
周日,婆婆过生日,老公的弟弟妹妹带着孩子齐聚我们家。  孩子们聚到一起,最感兴趣的莫过于玩具。儿子烁烁过生日时,我们给他买的那辆遥控玩具车,很快成了焦点。刚开始,他们三个还客气地轮流玩,不一会儿后,年龄最大的哥哥就开始掌控局面了。他将凳子和积木横七竖八地摆好,然后拿起遥控器一阵狂按,想看看小汽车能否成功越过障碍物。谁知这时烁烁突然不干了,一把从大哥哥手里抢过遥控器,护在手里就是不松开。  两个孩子
周末在家,看到一档亲子互动节目——  比赛进入了高潮,主持人指着摆在3个家庭面前的汽车轮胎,宣布了比赛规则:“这个环节,需要孩子坐在轮胎里,父亲利用纤绳拉动轮胎,把十米之外的西瓜运送到身后的筐内,以3分钟的时间为限,运送数量最多的家庭获胜。”场上,三位父亲摩拳擦掌,三个孩子兴奋异常。这时,主持人接着向观众进一步说明:“轮胎的重量加上孩子的重量,大约在160斤左右。”主持人话音一落,现场观众纷纷瞪大
许多家长在刚刚让孩子接触英语的时候,都喜欢从字母表教起,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只为让孩子书写二十六个字母。这种做法不能说是错的,但是有点舍本逐末。  语言学习和儿童认知学学者认为,幼儿时期是学习语音语调的最好时期,比如孩子常常会模仿保姆或爷爷奶奶的语调。与此同时,幼儿语言系统的发育已经准备好了,但是手指小动作的协调能力还在发展,过快要求书写反而勉为其难。再者说,英语启蒙阶段的发音很容易形成习惯,所以比
国际象棋比赛、围棋比赛、少儿英语口语大赛、钢琴考级、舞蹈考级、讲故事比赛……在孩子身边,这样那样的比赛几乎充斥着每个大小长假、节日、典礼。这些参赛的孩子很大一部分还在上幼儿园,有的甚至才刚刚开始“学艺”,身、心、智还懵懵懂懂,这一场接一场的“比赛”,对他们到底是福是祸?  竞争之弊细细数  竞争是挫折的重要来源之一。我们让孩子参赛,目的是希望通过比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想法虽好,但实际情况却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