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有之镇

来源 :江南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你一座临水小镇。一座小镇上的房子
  給你黑色屋瓦,朱红色的轩窗。
  给你一座孤岛。无边环绕的海水。给你日日夜夜
  涛声的轰鸣
  给你夜雨。风雪。一盏既昏至黑
  西窗内的灯火。
  给你孤独的渔火。熄灭的灯塔和守塔人
  衰老的背影
  给你一个想像中的归人。一叶
  不系之舟
  给你一座乌有之镇。不存在的岛屿
其他文献
独行无人小路  走过多年前走过的荒冢小路,  像在转角处,遇到散失多年的朋友。  微风拂过路旁的竹林,荒草,  呢喃窸窣,类似亲密的耳语。  密集的蚊蝇飞舞,  像袖珍的龙卷风,卷过我脸面。  一种停止前行的念头,瞬间萌生,  在迟疑片刻后,又即刻取消。  屈服于这条无人小路的魅力,  出于内心舒适的需求。  活在这世上,谁都不傻,  找乐是人们无法避免的天性。  偷欢纵酒于尘世,与小路上独行, 
期刊
父亲的沉默  都不说话,就这样坐着  像听着,空空的风声  他一个个停在半空的  咳嗽,一直落不到地面  期间,有小狗匆匆地进来  亲人似的,卧在父亲的脚边  如守着父亲孤寂的时光  这时草长莺飞,时光飞转  与消失的声音折叠在一起  开在树上的星光,飘进老屋  在空中滑了一下,轻轻地  跌落在我的手上,我听见体内  有月光断裂的声音  母 亲  屋前的石榴树  是我儿时的家园  拥有和我一样的根
期刊
夜,以黑暗为本心  寂静是它生长的节奏  时间裹挟它们旅行  众生自潮湿的春天点划弧线  潜入水中的流淌,和伸出地面的光芒  总是重复重力的感应  人顶着更大的树冠,不规则的停息  不规则的尘土里获取信息的秘密  如一枚枚落叶翻飞的个体  摇摆不定的,那些内心深处的悲喜  被填满整个空间,左右碰撞  向未来倒长果实,它们或他们  择取生存前的迁徙之路  反复酝酿  夜的终点,黎明到来在恰如其分的位
期刊
火车上  随着月光下的枕木驰向原野  星辰在砂砾中投影  可以预知的远方,让我  眼睛焕发神采  像往事被孜孜不倦地追述  列车在翻山越岭  故园愈远,逝去的光阴如  汽笛声的循环,经久不息  心绪如不倦的火车,沿着  我的内心,寻找到光源。沿着  我的眼眶,寻找到泪水  桥边的傍晚  仿佛年老的游子还乡  我们并肩而坐。看那些  运沙船。风尘仆仆地返回  夜色覆盖江岸,灌木  鸟巢,桥墩  高压
期刊
用梦幻编成的绒毛  这些绒毛都是爱情与梦幻编织成的  所以它们很轻  轻得你只能对它们说甜言蜜语  态度柔和 语速调慢 呢呢喃喃  不能粗门大嗓  不能带半个脏字  或者凶险 暴烈性质的词语  要细心呵护这些绒毛  它们经不起任何挫折与人生风雨  它们都有一颗玻璃做的心脏  一阵惊雷都能打碎它  蒲公英把内心话当作好酒窖藏  蒲公英把全部心思都托付给绒球  情窦初开的少女总是含蓄的  即使遇见中意
期刊
冯娜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青年诗人。她的写作虽非众体皆备,但也有多种尝试。虽然更多涉及对一个诗性异域的书写,但她偶尔也会有对现实的焦虑。虽然她并非典型的女性主义写作者,作品甚少涉及“女性主义”诗歌所常见的性别场景和内在深渊,但她偶尔也会写下这样的性别宣言——“惟有一种魔术我不能放弃:/在你理解女人的时候,我是一头母豹/在你困顿的旅途,我是迷人的蜃楼海市/当你被声音俘虏,我是广大的沉默/你是你的时候,我
期刊
泉子品读:  诗歌恰恰是一个人的音容。《峡谷记》让我望见了一个沉静的中年人。  语言如此自然地发生(声)。“峡谷空旷。谷底,/大大小小的石头,光滑,像一群/身体柔软的人在晒太阳。”这个沉默的中年人是另一块石头。枯水季,时间获得珍贵的“慢”,“石缝间,甚至长出了小草。”这慢还在继续呈现,“时间,/像一片新芽在悄悄推送它多齿的叶缘;又像浆果内,/结构在发生不易察觉的裂变。”  一切都是静谧而悠长的,直
期刊
我素来认为,在任何一种文学创作中,文学的积累与独特体悟都是不可或缺的。而读马小贵的诗,很难不被他巧妙的布局和富有张力的抒情方式所吸引。這就是文学积淀能给文字带来的魅力。他的诗歌带给人一种稳重感,像一件陶器,历经西北风沙的洗礼,即使是日常平淡的事物,也能在字里行间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那么这些事物是什么呢?譬如说夜色下轻盈的猫的身形,譬如雨中的清真寺,譬如萦绕在校园中意味深长的静寂:那是平平淡淡的学
期刊
对于那些接受了良好诗歌教养的年轻练习者,他们懂得,如何借鉴一种成熟的语言形式迅速地将自己的情感转化为可分享的诗歌声音。他们对中国古诗和西方经典都熟稔于心,在写诗的开端处就表现出朝向古典-浪漫主义靠拢的努力。不用说,选择以回归溯源作为写作的依据培养了他们较为“纯正”的口味,这在意象的运用中表现为对文学经典的援引和化用。青春的忧郁可以在浪漫主义的诸多自然意象中找到落脚处,它不必寻求像现代派那样过分沉沦
期刊
泉子品读:  没有比《孤鸟》更适合做一首献诗的题目了。  献诗就像情诗一样,几乎是排他性。鸟作为自由的精灵,而孤独的,甚至是唯一的那对翅膀,确保了激情的浓度不被稀释。  万物起于相互之间的吸引,诗更不例外。  “我醒来。我轻唤你:孤鸟。”这是一个诗人对另一个诗人的呼唤,同样是一个诗人对另个诗人的召唤。  “为何要轻唤你孤鸟,在语言的泡沫里?”这里是孤鸟那最初的居所吗?在语言的泡沫中,还是“一个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