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见日雨后彩虹

来源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i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是对小学里“图形与几何”知识的进一步探究,是初中几何学习的入门知识。下面为同学们解读本章学习中的几个难点。
  难点一:时针、分针的夹角
  确定时针、分针所转的速度:时针转一圈360°需12小时,所以时针的速度为每小时360°÷12=30°;化成分钟12×60=720
  (分钟),所以时针的速度为每分钟360÷720=0.5°;分针转一圈360°需60分钟,分针速度为每分钟360°÷60=6°。
  例1时钟在2时4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的度数是。
  A.180°B.170°C.160°D.150°
  【分析】分针每分钟转6°,时针每分钟转0.5°。因此要得到40分钟,分针从数字12开始转了240°,时针从数字2开始转了20°,于是2时4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度等于240°-20°-2×30°。
  解:2时40分时,分针从数字12开始
  转了40×6°=240°,时针从数字2开始转了40×0.5°=20°,所以2时4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度=240°-20°-2×30°=160°。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钟面角。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钟面角:钟面被分成12大格,每大格30°;分针每分钟转6°,时针每分钟转0.5°。注意:如果二者之差大于180°,则要用360°再减去二者之差才是最终结果。
  难点二:相关计算中的分类讨论
  解答有关点和线的位置关系、线段条数或长度、交点的个数、比较大小等问题,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图形,而根据题意又可能出现多种情况,我们就应该不重不漏地分情况加以讨论,这种思想称为分类讨论思想。
  例2已知线段AB=40cm,点P在直线AB上,AP=24cm,点Q是线段PB的中点,求AQ的长。
  【分析】本题没有给出图形,在画图时,应考虑到A、B、P三点之间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再根据题意正确地画出图形解题。
  解:本题有两种情形。
  (1)当点P在线段AP上时,如图1,
  因为PB=AB-AP,AB=40cm,AP=24cm,
  所以PB=40-24=16(cm)。
  因为点Q是线段PB的中点,所以PQ=8cm,
  所以AQ=AP PQ=24 8=32(cm)。
  (2)当点P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时,如图2,
  因为PB=AB AP,AB=40cm,
  AP=24cm,
  所以PB=40 24=64(cm)。因为点Q是线段PB的中点,所以PQ=32cm,
  所以AQ=PQ-AP=32-24=8(cm)。故AQ的长为32cm或8cm。
  【点评】在未画图的问题中,正确画图很重要。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考查思维的严密性。我们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
  难点三:简单推理
  简单推理是推理的入门,也是这一阶段学习的难点。用“因为......所以......”的方式进行简单推理,弄清楚“因”与“果”的关系至关重要。复杂的推理实际上是由若干个简单推理题组合而成的,所以对推理的表达要有条理,要明白“因为......所以......理由是......”。解决此类问题要特别注重审题,明确题目中提供了哪些条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捋清楚要解决该问题需要什么,题目有了什么,还缺什么,需补什么条件,与问题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
  例3如图3,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E,∠AOD∶∠BOE=4∶1,求∠BOF的度数。
  【分析】由OE平分∠BOD,OF平分
  ∠COE,可得∠DOE=∠BOE,∠COF=∠EOF,再根據∠AOD∶∠BOE=4∶1和平角的定义,可求出∠DOE、∠EOF,进而求出答案。
  解:因为∠AOD∶∠BOE=4∶1,所以∠AOD=4∠BOE。
  因为OE平分∠BOD,所以∠DOE=∠BOE。因为∠AOD ∠DOE ∠BOE=180°,所以6∠BOE=180°,所以∠DOE=∠BOE=30°,所以∠COE=180°-30°=150°。
  因为OF平分∠COE,所以∠EOF=75°,所以∠BOF=∠EOF-∠BOE=75°-30°
  =45°。
  【点评】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补角及倍角的定义,从图形中得出各个角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关键。学会“顺藤摸瓜”,过程是“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学会“执果索因”,过程是“由未知,看须知,逐步靠拢已知”。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扬帆文学社成立于2016年7月。文学社所有活动始终贯穿、秉承“诗书养性,文章育人”理念,特别注重让学生钩沉经典,陶冶情操。既重学生的精神收获,亦重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文学社自成立之日起,便以“做一生好人,写无数好文”为宗旨,开展了多项活动,例如“去大自然中发现美”“走进古镇”“描摹春天”“走進街头,走近人生”等,并有多名学生的多篇文章发表于省内知名报刊,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文学修
我们曾看到一个很好笑的理论叫做“观众工人论”,就是观众看电视是来做工的,你一坐下来打开电视机就开始上班了,你的工作内容就是看电视,真正的内容是看广告,你在看广告时得到的奖赏就是会给你看一段节目。所以大家都搞错了,以为是节目中间穿插广告,其实是广告当中穿插节目,为的是让你从上一个广告看到下一个广告。所以绝对不是糊弄你们,这就是电视的生存之道。  内地的电视节目更让我昏倒,就是它会不时有一个小行星在底
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出来。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历的痛苦挣扎,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  这个故事所说的事情似乎小得不值一提,可它蕴含的道理却至为深刻:要想
冰心老人最大的特点,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真”。她是一个真人。真正做到“真”,其实是很难的,冰心老人却做到了。在生活中,在任何一件事中,不带任何虚假,不带任何掩饰,直面道来,以至每一件事,甚至每一个字,在她老人家身上都是与众不同的。  有一次,我正在她的书屋兼卧室和她聊天,来了一对中年夫妇,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姓张,来自西南地区的一个省,是少数民族。据这对夫妇介绍,小女孩会画画,擅画小
“角”是平面几何图形中的一个基础图形,中考数学中涉及角的部分都是比较基础的内容,包括利用余角、补角的数量关系进行计算,也可以与平行线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相结合生成知识点进行考查。现对近两年中考中出现的有关角的内容给予解析。  一、 互余、互补中出现的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根据互余、互补中两角之和等于90°、180°的数量关系,已知其中的一个角的度数,可以求出另一个角的度数。我们需要注意在解题
母亲被骗了。  上午10点多,她急急忙忙地回来拿钱包。直到午饭时,她还没有回来。我们边吃边等,母亲终于神情恍惚地回来了。进门的第一句话是:“总算到家了。”  原来,母亲早上锻炼时遇到了一个中年妇女主动与她拉家常。两人相谈甚欢的时候,来了另外一个中年妇女自称会看相,说我家最近有血光之灾。母亲吓坏了,请她指点,她便说自己道行不够要找师傅。母亲回家拿钱,中年妇女同时叮嘱母亲千万不要告诉家里人,否则就不灵
这是王丽行第二次登上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的颁奖舞台了。聚光灯下,她手捧奖杯与证书,亭亭玉立,面带微笑,一副宠辱不惊的从容模样。  2016年,王丽行以《手艺》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第六名。而这次,一篇现场决赛作文《那么近,那么远》,以独特的构思和出色的文字功底征服了阅卷老师,从60余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大赛特等奖第一名的佳绩。  这位来自如东县实验中学的16岁女孩儿,到底有何
升格支点  有一种讲述,能化腐朽为神奇,把平淡的故事演绎得出神入化;有一种讲述,让读者为之着急,糟蹋了很好的故事素材。有时候,作文不是缺少故事,而是缺少适合的讲述故事的方法。平时的作文中,所有同学面对同样的素材或故事,有的作文写得出神入化,让人叹为观止;有的则沦为平庸,让人扼腕叹息。  这是为什么呢?  简单来说,一篇作文,尤其是命题作文,不能简单地认为作文内容就是生活中故事原型的完全再现,而是得
选手自述  我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女孩,爱徜徉于文字之中。我在白纸黑字的世界里长大,与孙悟空畅游山水之间,听冰心奶奶讲故事,看哈利·波特如何与恶势力斗智斗勇……通过阅读,我领悟了真善美,从懵懂的小孩成长为活泼的少女,并开始用笔去描绘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常为习作中的一个词语反复斟酌许久。我喜欢旅行,常记录旅行途中的风景轶事,并在一次又一次的远走后逐渐成熟,我同样深爱自然山水,喜欢听风自由地絮语,水欢快
5000 多年前,古代埃及人用尼罗河畔生长的纸莎草当纸来使用时,书写工具有的是用纸莎草的茎。他们将草茎斜着切断当笔,蘸上用矿物颜料和水调成的“墨水”写字。但纸莎草名为草,实则是种高大的草本植物,它的茎也很粗,像竹管一样。这种“笔”握起来当然不会使人感到舒服,所以,后来埃及人就改用芦苇管作笔了。  埃及人在芦苇丛中采集芦苇管,然后把这些芦苇管埋在畜粪堆里,几个月后,他们再把芦苇管挖出来。埃及人把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