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书记对西藏怀有很深的感情
人民论坛记者:在今年1月召开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强调“要认真做好扶持门巴、珞巴等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总书记为什么关注珞巴族的发展?
王小彬:总书记曾经在西藏工作过,对西藏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西藏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非常关心。到中央工作18年来,他每年都参加全国人大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1990年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曾深入到珞巴族聚居的米林县调研、考察、指导工作,深知高原的特别气候给珞巴族生产生活带来的困难。虽然总书记日理万机,可心里始终惦记着珞巴族人民。
总书记对珞巴族、门巴族人口较少民族的关心与支持,实际上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包括西藏在内的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的一个缩影。中央高度关注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这要从我国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继续全面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背景来分析。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各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与人口数量方面存在着复杂的不均衡性。我国共有22个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60多万,其中人口最少的不到3000人。22个民族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万分之四点八,但是这22个民族却占到我国56个民族的40%。解决了60多万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就意味着22个民族实现了繁荣发展。
从人口数量的比较来看,55个少数民族与汉族相比,55个少数民族是少数,再比较,22个人口较少民族无疑属于“少数中的少数” 。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方面比较,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从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族情来看,其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环境闭塞;发展起点较低,发展基础薄弱;贫困程度较重,社会转型艰难。
人口较少民族迎来经济社会发展黄金时期
人民论坛记者:中央高度关注人口较少民族,您认为传递了哪些信息,体现了怎样的意义?
王小彬:国家和社会以及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人口较少民族迎来经济社会发展黄金时期。人口较少民族大部分分布在西部边疆地区,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国家和社会以及地方政府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政治和经济的意义。一是对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口较少民族与其他各族人民相互依存,荣辱与共,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多民族国家。二是有利于巩固边防,加快边境地区发展。我国长达2万多公里的陆地国境线上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这22个民族中的大部分就位列其中。这些民族与国外相同或相似民族跨境而居,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关系密切。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大力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边疆稳定,而且有利于维护和发展睦邻友好的关系。为了加快边境地带各族人民的社会经济发展,巩固边防,2000年由国家民委牵头发起了“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几年来,重点扶持了边境地带的贫困人口尤其是这些人口较少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差不多占我国民族总数的一半,解决了这些民族的发展、小康问题,也就解决了近半数少数民族的发展、小康问题。
其次是保护和弘扬文化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人口较少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人口较少民族人口素质较低,文盲半文盲的比重高,基础教育落后,高素质人才奇缺,人口文化水平低是制约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和社会的专门扶持,有利于提高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素质。二是有利于挖掘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资源。人口较少民族大多居住在我国的边疆地区,相对封闭,开放度低,与其他文化的交融程度低,有的甚至与外界隔绝。22个人口较少民族都拥有本民族的独特文化,譬如,鄂伦春族的训鹿、游猎文化,珞巴族的竹文化,京族的渔业文化,柯尔克孜族的游牧文化等。由于相对封闭,这些民族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国家和社会专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有利于挖掘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资源,便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传播,一方面有利于外界了解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充分利用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论坛后方编采组)
人民论坛记者:在今年1月召开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强调“要认真做好扶持门巴、珞巴等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总书记为什么关注珞巴族的发展?
王小彬:总书记曾经在西藏工作过,对西藏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西藏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非常关心。到中央工作18年来,他每年都参加全国人大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1990年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曾深入到珞巴族聚居的米林县调研、考察、指导工作,深知高原的特别气候给珞巴族生产生活带来的困难。虽然总书记日理万机,可心里始终惦记着珞巴族人民。
总书记对珞巴族、门巴族人口较少民族的关心与支持,实际上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包括西藏在内的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的一个缩影。中央高度关注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这要从我国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继续全面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背景来分析。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各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与人口数量方面存在着复杂的不均衡性。我国共有22个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60多万,其中人口最少的不到3000人。22个民族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万分之四点八,但是这22个民族却占到我国56个民族的40%。解决了60多万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就意味着22个民族实现了繁荣发展。
从人口数量的比较来看,55个少数民族与汉族相比,55个少数民族是少数,再比较,22个人口较少民族无疑属于“少数中的少数” 。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方面比较,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从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族情来看,其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环境闭塞;发展起点较低,发展基础薄弱;贫困程度较重,社会转型艰难。
人口较少民族迎来经济社会发展黄金时期
人民论坛记者:中央高度关注人口较少民族,您认为传递了哪些信息,体现了怎样的意义?
王小彬:国家和社会以及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人口较少民族迎来经济社会发展黄金时期。人口较少民族大部分分布在西部边疆地区,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国家和社会以及地方政府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政治和经济的意义。一是对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口较少民族与其他各族人民相互依存,荣辱与共,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多民族国家。二是有利于巩固边防,加快边境地区发展。我国长达2万多公里的陆地国境线上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这22个民族中的大部分就位列其中。这些民族与国外相同或相似民族跨境而居,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关系密切。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大力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边疆稳定,而且有利于维护和发展睦邻友好的关系。为了加快边境地带各族人民的社会经济发展,巩固边防,2000年由国家民委牵头发起了“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几年来,重点扶持了边境地带的贫困人口尤其是这些人口较少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差不多占我国民族总数的一半,解决了这些民族的发展、小康问题,也就解决了近半数少数民族的发展、小康问题。
其次是保护和弘扬文化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人口较少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人口较少民族人口素质较低,文盲半文盲的比重高,基础教育落后,高素质人才奇缺,人口文化水平低是制约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和社会的专门扶持,有利于提高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素质。二是有利于挖掘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资源。人口较少民族大多居住在我国的边疆地区,相对封闭,开放度低,与其他文化的交融程度低,有的甚至与外界隔绝。22个人口较少民族都拥有本民族的独特文化,譬如,鄂伦春族的训鹿、游猎文化,珞巴族的竹文化,京族的渔业文化,柯尔克孜族的游牧文化等。由于相对封闭,这些民族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国家和社会专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有利于挖掘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资源,便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传播,一方面有利于外界了解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充分利用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论坛后方编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