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父子一样的爱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pere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常会觉得,女儿眼中的父亲,远远不及儿子眼中的父亲来得立体。有这样的结论可能缘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我看来,父亲带给我的,始终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疼爱。
  小时候,父亲常常用自行车载着我上学放学,下雨天一边推着自行车,一边还要给我撑伞,全然不顾自己的肩膀和脊背被风雨淋湿;大一点的时候,我到离家几十公里外的中学去念书,他便常常利用周末,骑两个小时的自行车给我送菜送衣服送被褥;直到我长大成人,离开家独立生活了,每次回去,也似乎总是父亲围着灶台给我张罗这样那样我最爱吃的。有时候,遇到亲戚家的小孩太调皮,父亲会摆出一副过来人的姿态,说,这孩子,太皮了,该打。但是,在一旁的母亲却直撇嘴:你自家的女儿小时候怎么就没有舍得动一个指头呢?
  看电影的时候,对于片子里的儿子和父亲之间的种种误会、种种对抗,我常常会觉得陌生;而也正是这种陌生,让我莫名地发出些感慨:或许,父亲更希望有一个儿子的。因为,这样他就能肆无忌惮地对着一个小人吼,抡起巴掌来重重地落在那个小人儿的屁股上,不用担心他会记仇;而且,在年老的时候,父亲就能和那个比他自己个头还高的大男人一起举杯对酌,一起腾云驾雾般地吸烟,(而作为女儿的我,却只会一味地劝说老爸戒烟、少喝酒);更重要的是,在儿子的身上,他能更多地看见自己。所以,一部《向日葵》、一部《大鱼》,两个风格全然迥异的电影,在我看来,却有着非常相似的滋味。
  《向日葵》主要讲述了儿子张向阳和他父亲之间的故事。
  故事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张向阳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的。在张向阳的生命中,父亲一直如影随行,主宰着他的生活。那是一个爱孩子却不懂得如何去爱的父亲:父亲因为手指伤残不能继续画画,于是努力培养儿子,却用了简单粗暴的方式。于是,儿子对父亲开始抗拒、厌恶,到被迫屈服于父亲暴力和威严下的隐忍,很长很长时间里,父子一直处于抗衡的状态中。
  小时候的张向阳是无助的:要出去玩不被允许,被父亲一顿暴打,伤心地哭;痛恨无休止地画画,想让手残掉,于是拼命用手指抓墙,疼痛地哭;经历地震,睡醒后找不到爸爸,无助地哭;要离家出走却被爸爸从火车上揪下来,眼睁睁看着火车和女友远去,撕心地哭;眼看着爸爸为追自己落人冰窟窿里挣扎着,于是’返身伸手拉上父亲,庆幸地痛哭……
  每一次,张向阳的哭,都是酸楚而持久,而父亲,也在父子间无休止的冲突中,渐渐老去。
  直到有一天,儿子真正地长大,而父亲却老了,真的老了。
  倔强的父亲选择了离开,在自己年岁已高的情况下。但是,离开的父亲并未走远,他仍然在暗处默默地关注着自己的儿子——一年后,张向阳有了自己的孩子,当他携带妻儿出院回家,看到家门口有着一瓮金灿灿的向目葵——这是父亲的礼物。
  其实,当张向阳在医院用DV记录下自己的儿子出生时的画面,他也似乎明白了父亲的不易,明白了父亲这一角色的重担与职责。
  我们可以推测,在未来的日子里,张向阳可能不会像当年父亲对待自己那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会彻底地谅解父亲,彻底地明白父亲。
  相对于《向日葵》的写实,来自美国著名导演蒂姆·波顿的《大鱼》则更像是一个童话故事。
  威尔从小就听着他的父亲爱德华兴致勃勃地给他讲一个故事——自己在阿拉巴马的传奇历险,女巫、黑森林、世外桃源样的小镇、世界上最高的巨人……
  小的时候,威尔还听得津津有味,但随着渐渐长大,威尔对这一切产生了怀疑,因为这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他对父亲的怀疑在一点点凝结,愤懑也在一点点地滋生,而他的老父亲仍然乐此不疲地继续重复着已讲过千百遍的故事。终于,所有的不满和积郁在威尔的婚礼上爆发了——父亲在众人面前意气风发地复述着传奇,而本应是主角的自己却被悻悻地摆在一边,于是,威尔开口了,直接向父亲提出了质疑。在激烈的争辩中,威尔坚持自己的现实是对的,而父亲所谓的“真实经历”简直不可理喻。老父亲爱德华的自尊被深深伤害了。父子俩3年里没有再说一句话。
  威尔对此虽然内疚,但却不是很以为意,他和妻子结婚生子,其乐融融的生活渐渐让他淡忘掉不快时,父亲患癌的消息把他拉回了老父亲的床边。
  父亲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中年人了,在长大成人的儿子面前,显得格外的衰老。威尔心痛了,但令他吃惊的是,父亲还倔强地坚持着自己的童话,他说:“小时候我从黑衣巫女的眼睛里看见过,我死的场景并不是这样躺在病塌上的,而是在众多的我记忆中的童话人物的簇拥下,安眠在美丽的河里!”
  威尔开始对父亲的生活进行考证,他让自己的视角顺从了父亲的生活道路,重复了父亲爱德华年轻时候的亦真亦幻的童话之旅。那条威尔从小就熟知的大鱼,串起了父亲传奇的一生。
  在导演安排的这些奇幻的童话场景中,濒临死亡的爱德华幸福地享受着他的童话人生。在爱德华的葬礼上,那些仿佛杜撰出来的童话人物一个个出现了:巨人、仙女、镇长、小姑娘、大鱼……时而虚幻时而真实。
  这时候,探究爱德华的传奇经历到底是真是假反而不重要了,重要是的,我们和威尔一样,终于明白了:父亲保留了一颗不老之心,终其一生都活在自己的童话中,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或许,对于很多“儿子”来说,对“父亲”的认识,都或多或少经历了三个阶段:儿童时期,仰视,对父亲或崇拜或畏惧;当长大走上社会之后,发现父亲其实也就那么普通,对父亲或幻想破灭或抵触;直到最后,终于误解消除,明白了“父亲”的真正涵义。
  其实,我对父亲何尝没有过“误解”。比如,我总会觉得,父亲对他的孩子是个“女娃”感觉到遗憾。
  上次回家,我和父亲聊天,不知怎么的就聊起了父亲年轻时追求过的那些女子们。我跟父亲开玩笑:“还好,您跟我妈结婚了,要不然,这个世界哪来的我啊。”父亲却认真地说:“怎么会呢?我的女儿依然会是你,只不过,你的长相可能和现在有点不一样而已。”不经意的话,听得我笑开了颜,过后再回头’想想,几近流泪,为自己的小心眼,也为那份来自父亲的专属于我的“爱”。
  父子也好,父女也好,一样的“父亲”与“孩子”,一样的爱。
其他文献
毕淑敏,当代著名女作家。这位有着从军和从医双重特殊经历的知识女性,曾被王蒙誉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她不仅文才出众,颇受读者赞赏,而且口才超群,多获听众好评。  让我们摘取她在各种场合的一些精彩讲话的片段,领略一下这位才女独特的口才魅力。    实言谈生活    在社会现实中,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不同的生活态度往往是在人们不同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它与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因此,
期刊
“你能不能不假思索地说出5位好朋友的名字?”这是杂志上的一道测试题,用于测试现代都市人的人际关系是否正常。  “大刘、阿毛……”我的脑海里很快就涌现出N个名字。这标准未免也太低了,谁会连5个好朋友都没有,我不禁对这样弱智的测试嗤之以鼻。正想着,阿毛打电话过来了,说晚上请我吃饭,顺便参观他刚开办的公司。  阿毛的公司,虽然规模不大,却也足以令吾辈汗颜了,差不多的年纪,人家怎么说手下也有四五十号员工,
期刊
众议    ●“广厦早有千万间,寒士依然难开颜。”  ——某网友感叹近期主要城市房价再度全线上涨。  ●“也许当我真正成熟的那一天,我就会不再写音乐了,所以干脆就让我一直天真下去吧。”   ——有德国“优雅王子”之称的歌手麦斯米兰在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谈到对自己未来音乐之路的看法。  ●“7天的标准还是快递吗?”  ——《广州日报》作者撰文,在物流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即将出台的《快递服务标准》却将
期刊
【天蝎座:10月23日—11月22日】    经典“型”格:强悍好胜,绝不妥协,敢爱敢恨,冷不丁就会有一鸣惊人之举。表面上看起来冷冷淡淡,内里却藏着惊人的爆发力。浑身充满艺术细胞,天生具有表演天分。如果你够聪明,千万别妄想欺负这个“报复之王”。  代表人物:“野蛮女友”全智贤    还以为全智贤是那个长发披肩,动手动脚的“野蛮女友”?那你就错了。人家现在已经进军好莱坞做“打女”了,甚至剪去了她曾扬
期刊
“哇噻,有没有搞错……”  “谁说我受伤了,得了斗鸡眼,我只不过是看事物,习惯把视力都集中在一点儿上罢了……”  “人和妖是不同的,人有感情,而妖没有感情,如果妖也有了感情的话,那它就不再是妖了,是人妖……”  “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它妈生的,你妈贵姓啊?”  这是室友阿宝精心苦练的经典大话,一门独创,给多少钱都不卖的专利,怎么样,够味吧?整天身在其中耳闻目睹,同志们身心都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再也
期刊
成长背景和个性使我变成一个“有事一肩扛”的人,但这也有问题。  曾有一个经验告诉我:你可以很乖,但你要在必要时发出自己的意见,该争取时一定要开口。  我当上班族时,曾经接任过一个小部门的主管,我第一次开始有人可管。那个部门只有我和两个同事。在我们的努力下,我的部门不断争取到新的合作,在我当主管的半年后,业务量是本来的三倍。  我和同事们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业务增多固然让主管高兴,但也让我们累得喘不
期刊
那一年,一位同窗好友,约我一起去南方某大城市参加一家跨国公司招聘,我劝他,我们只是一个中等城市不知名大学的毕业生,无论学历、阅历还是能力,都比不上开放性大城市里的年轻人,还是舍而求其次,在本城谋份职业比较现实。  过了几天,同学跑来告诉我,他听了同济大学创新思维研究中心王健教授演讲。几句开场白后,王教授拿出一只苹果,一根塑料管,问大家:“用什幺方法可以将塑料管穿过苹果?”会场顿时活跃起来,有人说用
期刊
朗朗很任性,刚吃完热辣辣的剁椒鱼头立刻就要吃冰激淋,才5月的天气,想穿背心就搭配着凉拖上街了,心情不好就能够不吃不喝不睡。朗朗的妈妈把朗朗当心肝宝贝,可是宝贝大了,要去男一所城市上大学,不能日夜守候着照顾。每次开学,朗朗妈都给朗朗带上很多阿莫西林。朗朗也不知道阿莫西林到底是治什么病的,反正朗朗病了也不吃药。  直到大二的有一天朗朗觉得自己的脑门不是一般烫,身上处处都是即将爆发的小宇宙,朗朗想这下死
期刊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抗农救灾的报道天天牵动着人们的神经,紧张的前方连,线报道、激情的诗歌、触目的照片都使人寝食难安。几天后,有人推荐或读一篇博文。  文章叫《北川地震寻母记》,由名为“此时发呆”的博客主人从5月12日地震发生伊姶记录。当时化的母亲正参加了老年大学的旅游团在北川,失去了联系。“此,时发呆”心急火燎,第二天决定暂别有6十月身孕的妻子,出发去北川寻找母亲。  这篇博文图文并茂,真实记录了
期刊
陈村经典语录:  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多到我们看不完。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东西,多到根本不可能全部占有。这么多这么多啊,想它一想就很辛苦。而自己和上帝一样,从来只有一个,因此,爱一爱自己吧。有本书上说,同生活讲和。我说的是,同自己讲和。  我们读到的书总是省略了一点什么,夸张了什么,以至于在艺术的名义下扭曲了什么。书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我们也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在两个世界相会的时候,我们要有两个大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