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组辽代契丹族木乐俑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_00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契丹民族给后世留下无数难解之迷。“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随着辽国的覆亡,契丹人亦随之神秘消失,且消失得无影无踪,令人不可思议。唯有那些契丹贵族墓葬中保存的殉葬品记载了这个曾经辉煌过的民族,目前在我们发现的有限的殉葬品中,尤以生动形象的木俑为稀少。
  辽代在统和以后,随着契丹封建化的加深,连“杀牲为祭”都在禁止之列,殉人当然也就逐渐消失,而以俑取而代之。在辽墓中多次发现的木俑或石俑,正说明辽代契丹贵族的葬俗正在由人殉故习向俑殉习俗转变。在目前的出土俑中,最早的当数统和四年耶律延宁墓(986年,石俑),此外还有陈国公主墓(1018年,木俑)、秦晋国大长公主墓(1046年,木俑)、萧袍鲁墓(1090年,石俑),也都是出土俑的纪年墓的实例。厚葬是汉、唐葬俗,以将大量实用的贵重物品或冥器置于墓内为主要表现。辽代契丹贵族仿效唐代,普遍厚葬,尤以辽代中期以前为甚。
  这些乐俑表情丰富、多姿而朴实,发式都是髡发露顶。这跟辽代的制度有关,当时的契丹老百姓即便有财富,如果没有官职者,也不能戴冠帻。这种衣冠等级界限很严格,反映在辽墓壁画中尤其明显,如陈国公主墓壁画中的仆役、侍卫等人物,都是髡发露顶,无一戴冠帻者,这些反映出辽金时期的服饰特点,并且也体现出契丹民族的独特形象,人物不论从脸形、服饰以及姿态动作,都鲜明地反映出契丹人具有的朴实、刚毅、包容、勇敢的性格。在塑造技法上,虽显线条简单粗犷,但风格特征鲜明。
  此组辽代木乐俑能以抓住人物的典型形象见长,也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地方民族风格。人物形象颇具西域民族特色,都是鼻梁高耸,鼻尖下勾,眉目上挑。
  1.吹号俑
  辽代,木质俑,高48厘米。俑双手高举长号,鼓腮目睁,口含号,作吹号状。契丹装束:免冠髡发(即正顶不留发),高额宽脸,身着窄袖过膝长袍,腰束带,左胯下垂有如意佩物,足蹬长靴,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号角是单独的,可活动还可拆装。
  2.弹琵琶俑
  辽代,木质,高51厘米。双手持琵琶于前胸,左手按弦右手作弹奏状。契丹装束:免冠髡发,身着窄袖过膝长袍,腰束带,胯下垂有如意方胜佩物。此俑足蹬长靴,右足稍前,左足稍后,衣纹用阴线刻划出,上身略向右侧,男子面容丰满,神态安详,嘴角收敛作微笑状,姿态自然,显得十分和蔼可亲,给人一种健康爽朗、快乐的形象。
  3.敲锣俑
  辽代,木质,高50厘米。左手持锣,右手拿槌,准备敲锣状,槌是单独的,可活动还可拆装。免冠髡发,突目高鼻,面容朴实天真,姿态生动,眼梢嘴角微微上翘,表情、神态以及瞬间动作刻画得惟妙惟肖。身着圆领窄袖过膝长袍,腰束带,胯下垂有如意佩物,足蹬长靴。
  4.打鼓俑
  辽代,木质,高53厘米。此俑身着契丹装束:双手持槌,腰间挂鼓,准备击鼓状。面容朴实天真,昂头姿态生动,眼梢嘴角微微上翘,有一种逗人喜爱的稚气,给人一种陶醉、欢快的形象。身着圆领窄袖过膝长袍,腰束带,右胯下垂有五瓣花如意佩物,足蹬长靴。
  5.打擦俑
  辽代,木质,高51厘米。双手持擦、击擦状,契丹装束:免冠髡发,面容朴实天真,姿态生动,眼梢嘴角微微上翘,双目仰视,神态颐然,仿佛沉浸在悠扬的乐曲当中。身着窄袖过膝长袍,腰束带,左胯下垂有小刀形佩物。足蹬长靴。
  这组乐俑充分显现出古人认为虽死犹生,并以此炫耀他们显赫的权势、享乐的生活。在墓室中布置模拟死者生前的生活状态。乐舞百戏一直是当时官僚贵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形式。“俳优歌舞杂奏”演出形式一般丰富多样,有戏曲、歌舞、杂技等,这些都需要乐队伴奏,所以当时的许多贵族官吏家族都有散乐艺人。因此,这些乐俑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它的艺术价值,更在于它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社会关系和物质生活的时代特点。
  (责编:石晓)
其他文献
鱼藻纹,是指水藻类纹饰的统称。狭义的鱼藻纹是指荷塘莲藕渔池纹,在花卉纹饰中,“莲”是指水面之上的“荷花”,而在鱼藻纹饰中,“莲”则指水及水下之“莲藻”,其与渔池海湖、水禽鸳鹭相连,故称“渔藻纹”,也称“鱼藻纹”或“海藻纹”。因“鱼”与“余”同音,有“富贵有余”、“连(莲)年有余(鱼)”等吉祥之意,因此鱼纹或渔藻纹是青花瓷中较为常见的主要装饰纹饰。而笔者认为广义上的渔藻纹应包括与水、水池、池塘和海洋
期刊
福建德化窑青花瓷在线条的用笔,意境的经营,气韵的掌握上,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有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它不仅在写实的绘画中能灵活地运用各种笔法,打破了官窑青花工细谨严的局限,而且在图案纹饰上,也不受束缚,纵笔挥洒,以写意之法进行装饰。德化窑青花瓷除了用线条之外,还善于利用钴料的浓淡晕散的多变色调,获得水墨画一样的绘画效果。因而,从笔法、墨趣、诗意、意境等方面去品评,都显示出德化窑工卓越的艺术创作才能,
期刊
承袭文人画传统的中国画,要处理大幅画面有相当大的难度。文人画作品供人们近距离的观赏和“把玩”,注重情趣和格调的笔墨技巧容易显现出来;而用点、擦、皴、染留下的痕迹组成形象,构造大幅画面,在视觉效果上会受到影响。再说,对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来说,即使用传统技巧能做出画面的好效果,也心有不甘。因为他们懂得,在艺术欣赏中,观众的心理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两个看似对立但又相互联系的原则,那就是“承袭性”和“陌生化
期刊
2011年立秋日,在分捡一批康熙满汉文广字钱时,发现一枚奇异的满文“广”字钱,与所有的满文“广”字钱迥然不同,但又分明是满文“广”,与汉文“广”分列于钱穿之左右(图1)。经认真审视,方看出其运用汉文鸟虫篆的书法结体,将鸟虫篆的书法艺术和审美意识引入到满文书写中去,尚属难得的例外。  鸟虫篆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书法艺术,是在汉字篆书中赋予装饰的鸟虫动物抽象纹理,形成一种美术化的篆书文字。学术界普遍认为它
期刊
从西安钟楼出发,驱车穿过市区向东南方向走20分钟左右,就到了位于西安杜陵旅游生态开发区的中国唐苑。陕西万达博物院是唐苑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坐落在唐苑景色最为迤逦怡人的中心位置。    园林内的博物院  唐苑位处古城西安东南方周秦汉皇家园林上林苑的遗址杜陵原上,占地两千多亩。东有河流过,南依皇家林园(陵园),西与大雁塔隔道相望,北临盛世古都西安。唐苑地势错落有致,依山傍水;园内奇石嶙峋,形态各异
期刊
在中国钱币史上,有一种被称作“汉兴”的方孔古钱,它就是我国上古成汉十六国时期昭文帝李寿于汉兴元年(公元338年)的铸币。汉兴钱开创了中国古钱首次以年号纪年铸币的先河,堪称中国古钱年号纪年钱之鼻祖。  据我国古代史纲记载:惠帝元康四年至六年(公元294年至296年),匈奴人在谷远(今山西沁源)、氐和羌族在关中先后起兵,众至数万人。永康二年(301年)人(古代巴人称赋税为“”,后巴人亦称“人”,或称“
期刊
河北磁县的李先生家有一对民国时期彭城磁州窑生产的青花海水云龙纹瓶(见图),瓶上绘制的中国龙叱咤风云、气吞山河。瓶的背面分别题写“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打倒日本的走狗”,落款是“中华民国二十年仲秋八月初三日”。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句口号在中国的广泛使用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而“民国二十年仲秋八月初三日”却是公历1931年9月14日,还处于“九一八”事变的前夕!作为民窑的磁州窑,却能在“九一八
期刊
提起李叔同或是弘一法师,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于二十世纪的文化名人而言,李叔同恐怕是为数不多的不存在任何异议的人物,也是最值得后人津津乐道的高僧。    艺术天才 雄视古今  弘一法师(1880-1942年),俗名李叔同,号息霜,出家后法名演音,字弘一,暮年号晚清老人,平生所用笔名别号有二百余,浙江平湖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宦富裕之家,后父亲又经商,尽管父亲在他出生不久就去世了,家庭又遭变故,母
期刊
“承安宝货”是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年)十二月铸造颁行的中国钱币史上最早的银质纪值货币,在中国银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据《金史·食货志》载:承安二年十二月,尚书省议,谓时所给官兵俸及边戍军需,皆以银钞相兼,旧例银每铤五十两,其值百贯,民间或有截凿之者,其价亦随低昂,遂改铸银名“承安宝货”,一两至十两分五等,每两折钱二贯,公私同见钱用,仍定销铸及接受稽留罪赏格……时私铸“承安宝货”者多杂以铜锡,
期刊
中古时期的8世纪至10世纪,闻名世界的中国陶瓷经由海上陶瓷之路大量运往中东,白如雪的邢窑和定窑白瓷、绚丽华美的唐三彩、精致优雅的越窑青瓷,以及开釉下彩瓷之风气的长沙窑彩绘和贴饰瓷器源源不断进入当地,不仅满足了贵族对中国陶瓷的需要,同时也为伊斯兰陶器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范本,白底蓝彩陶器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白底蓝彩陶器最早出现于公元9至10世纪的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这是一种以钴为颜料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