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永恒的女性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lson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吴桂英,老泰州的城里人。其父行船起家,靠水上运输发了家、致了富。旧时,人们有了钱就要买土地或置房产。老吴成了船老大后,便在泰州城里的集贤馆旁边买了一处不大也不小的四合院,在城里有了一块住场墩儿。老吴夫妻只有桂英这么一个独女,理所当然视她为掌上明珠。
  桂英长到15岁时,母亲病故。过了两年,经媒人介绍、老吴做主,这棵独苗被嫁到泰州东边的海安城里一个叫臧如祥的人家。臧如祥是个粗通文墨的匠人,做泥瓦匠为生,结过婚且生了两个千金,不幸的是臧薛氏在二女儿出生几天后便病逝了。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大男人带着两个小女孩怎么过日子啊,臧家就花重金托媒婆说媒。家庭状况如此这般,在海安城里很难找到愿意续弦的。媒婆就不辞劳苦跑到西边的泰州城里物色,相中了17岁的吴桂英。媒婆的嘴简直就是澡堂子的水,什么天作之合、百年好合,什么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姓臧的在海安城中有座大院子,在上海凭自己的手艺跑码头很来事绝对吃得开,男将大几岁才晓得疼女人……一通口吐莲花,一番花言巧语,老吴被媒婆滔滔如通扬河水的说辞嚼得头晕目眩、心花怒放,在宝贝女儿结婚去海安之前,始终不知道臧如祥这位未来的女婿比女儿大十岁、个头要比女儿矮、脸上还有两颗不太引人注目的麻子,更不知道女儿是去臧家续弦。
  吴桂英穿着旗袍,一身珠光宝气,满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跟着父亲坐船沿着通扬河顺水东下。到海安的那个傍晚,残阳如血,夕照倒映在通扬河水面上,喜气在河面上荡漾。臧如祥戴着礼帽,穿着杭罗长衫,拄着文明棍,后面跟着一帮徒弟,神抖抖的,站在码头上恭迎。吴桂英抬眼朝岸上望去,码头上的夫君很威猛,眉也清目也秀,内心好一阵欢喜。直到好多天之后,新娘子吴桂英终于得知,夫君和前面的亡妻还有两个女儿。父亲早已回了泰州,媒婆拿到喜钱早已不见,丈夫不过就是年龄比自己大了一点,个子矮了一点,反正已经是他的人了,认命吧!一个月之后,吴桂英就开开心心地跟着夫君去了上海。
  尽管二人的婚姻是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还果真被媒婆说中了:吴桂英跟着臧如祥,平平静静过了一辈子,一共生育了四个子女,真的是天作之合呢!
  2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上海,百业待兴。臧如祥带着妻子吴桂英,在这座大城市里,凭着一身的好手艺,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他们的头一个孩子没能收得住,过了两年,大儿子出生了,出生时体重九斤,小名儿就叫“九斤”。臧如祥在上海滩可谓春风得意,经常一家三口坐着黄包车去红房子吃大餐,吃完大餐再去戏院听戏。他原以为生活就该如此幸福,也会一直如此美好下去。
  五十年代初,上海外来人口剧增。1955年人口已近700万,给这座城市的管理者带来了一系列困扰。尤其是1953年底实施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之后,原来的市场调节改由政府直接为城市人口供应粮食。上海的粮食实际需求量又屡屡超过计划的供应量。1955年,上海迫不得已启动紧缩城市人口的回乡生产运动,反复动员,反复劝说,让那些当初怀揣梦想背井离乡跑到上海谋生的劳动者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乡参加劳动生产。吴桂英没有谋生的能力,靠丈夫的手艺吃闲饭,显然不符合留在上海的条件。没有办法,臧如祥只好携妻带子,回到海安。
  臧如祥被安排进了县建筑公司,吴桂英被安置到县第二建筑公司。从上海回来,吴桂英没有什么失落,也没有什么孤独,更没有什么绝望和荒谬感,一切都是命,除了上班,就是接二连三生孩子。回到县城梅家巷,她当初结婚的地方,巷子口的一间房子快要倒塌,夫妻俩每月挣得的工资连全家糊口都难,更没钱修房子。臧如祥的父亲、吴桂英的公公死了,臧如祥的妈妈、吴桂英的婆婆嫌家里孩子多,便住到已经成家的大孙女儿也就是臧如祥的大闺女家,给大孙女带孩子。臧如祥的大闺女在县邮政局工作,大女婿在县供电局工作,家庭条件在县城属于中等偏上;二闺女脾气倔,一个人住在外面,后来嫁给一个中学教师。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们最小的女儿出生。吴桂英后来上了岁数就时常念叨大儿子的好,沿小就懂事:她生小巴子的那天,大儿子正好过十岁生日,父亲带他去吃长寿面,他舍不得母亲,仅仅喝了一口面汤,就把一大碗阳春面小心翼翼从中大街的来往饭店端回家,递给了快要生产的母亲。由于营养不良,小姑娘生下来又小又瘦,头发枯黄,哭不出声,奄奄一息的样子,接生婆便劝吴桂英扔掉或者送人算了。吴桂英万般的不舍:也是条命啊,我带她来到人世,喝水也要把她养大!
  吴桂英的父亲,在唯一的女儿出嫁之后也续弦再娶了,但他總是牵挂着远在海安的女儿。女儿孩子多,生活非常艰难,他便按月汇一笔款子给女婿。按月接济还是放心不下,他还时常从大老远的泰州背着大包拎着小袋,满是吃的,跑来看望孩子们。一回,老吴从泰州跑到海安女儿家,只见家里空空如也,尚未学会说话的最小的外孙女孤零零地坐在瓷马儿上,一声不吭,用小手从瓷碗里抓面条朝自己的小嘴里塞,老人一把抱起黄毛细丫头,呜呜呜地直抽泣。
  直到吴桂英的小丫头开始记事了,只要嘴巴馋了,就会想起泰州的婆爹爹,盼着婆爹爹早点过来,便会有许多好吃的。后来,婆爹爹再也不来了,吴桂英失去了这个世界上最疼爱她的父亲,失去了生活的有力依靠,全凭自己咬着牙硬撑,领着家庭和孩子往前走。
  在那些苦得洇心的贫寒日子里,吴桂英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先是变卖了父亲定做的嫁妆,再后来变卖了金银首饰,金手镯、金脚镯、金项链,出嫁时手指戴满的戒指,也一个一个地换成了粮食喂大了孩子,到后来连自己最喜欢的几套旗袍也拿去换了吃的。四个孩子越长越大,胃口也随之变大,计划粮总是不够吃。小姑娘至今记得,到了月底,母亲就提着淘米的小笸箩,走东家跑西家地去借粮。小姑娘还记得,在她开始记事时,大哥哥最喜欢和她玩的游戏就是,大哥把碗里的饭三扒两咽吃光后,对着空空的碗说,我现在闭起眼睛,看看会不会有仙女在我碗里变出饭。最小的妹妹就会把自己碗里的饭悄悄倒进大哥的碗里,大哥睁开双眼,装出异常吃惊的样子,小妹妹就直拍小手,笑得特别开心。   3
  吴桂英的小巴子,那个幼时孤孤单单坐在瓷马儿上抓面条吃的细姑娘,长大成人后就嫁给了我。从现在起,我必须称吴桂英为丈母娘。
  与小臧姑娘初次见面,也就是我到后来的老丈人家去相亲啦。一介穷书生,单枪匹马,两袖清风(其实是两手空空,没钱买见面礼),浑身是胆雄赳赳,穿着在县造纸厂工作的大表哥送我的粗布工作服,里面是我父亲的棉马甲,自然就显得有些驼背,一点也没有打虎上山的杨子荣的豪情壮志。但我却大有“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文化自信与英雄豪迈。几年后才听说,退休工人臧如祥师傅初次见到我这个浑身冒着土气的毛脚女婿,内心千军万马奔腾,十万个黄河决堤也不同意这门亲事。年近六十的吴桂英大妈却持不同观点,她认为这个未来的女婿不错。
  我是个胸无大志之人,大学一毕业就结了婚。婚后的第十二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来信通知,要我去补习英语(研究生考试英语55分以下的需要补习,我考了54分),蜜月只度了一半不到,便再次过了三年学生生活。妻子在娘家时,因为是最小的闺女,有些娇惯,她从小就不做家务,不要说起码的针线活儿了,也从不下厨,烧饭做菜全不会。结婚之后,我的丈母娘就对小女儿不客气了,逼着她去菜市场买菜回来做饭,让她学会烧菜。
  我分配回到家乡工作的第二年,岳父病故。我的孩子小,岳母就帮着我们带孩子。孩子上的实验小学幼儿园,距离她家只有五十米。刚入园上小班时,儿子一头的鬈发,别的小女孩就以为他也是女娃,拉着他一起跑进女厕所。看到儿子站着撒尿,小女孩可能觉得受到侮辱,立马翻脸生了气,抱着他就咬。我那连性别都还没弄明白的孩子就委屈地跑到外婆那兒告状。我的岳母吴桂英,看到小外孙腮帮子上的牙印,立马气炸了,连跑带溜,像一只炸了毛的雄狮,又像一只奓着翅膀的老母鸡,一路脚下生风,呱呱呱呱地尖叫着,冲进幼儿园气呼呼地兴师问罪,幼儿园的老师满以为我丈母娘会大动干戈,吓得都快哭了。
  后来我分了房子,丈母娘三天两头推着我儿子幼时坐过的婴儿车,里面装满各类蔬菜瓜果,来看望我们。她经常毫不留情地批评自己的小女儿不会过日子,如果起大早去东楹桥下的批发市场买菜,价格只有一半呢!到了吃螃蟹的季节,她会跑到很远的批发市场,买回一堆螃蟹,先将蟹蒸熟,用竹签扒出蟹黄蟹膏,再在厨房一坐半天,耐心仔细地剔蟹肉,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用猪油和着蟹黄蟹膏蟹肉一起熬炼。于是,新千年之前的每一个寒冬,我们全家都有吃不完的又鲜又香的蟹糊汤。我沿小就喜欢吃猪油,吃面条要挖一大块猪油,吃菜饭要挑块猪油才觉得香。我丈母娘就去菜市场买上好的板油熬成猪油,我家一年四季从不脱猪油。我和儿子都特别喜欢吃她做的高粱肉,她就去买肥肉,切成薄片,将小赤豆煮熟,用纱布挤出细细的豆沙,将豆沙夹在两片肥肉之间,外面再裹上一层薄薄的糯米粉,放入油锅里一炸,那个肥啊,那个甜啊,那个香啊,用文字真是难以描述。
  我丈母娘年少时跟着她父亲闯荡江湖见过世面,会讲许多地方的方言。那年,南通师专来协商想调我去中文系做教师。我妻子就说,南通话活像日语,一点都听不懂,连买菜都会受人欺的。我丈母娘立即回应:“买菜我负责!”并说起了麻利的南通话:到我锅(家)体(里)嬉戏(玩玩)……
  母亲对子女尤其是对女儿的影响,大多是潜移默化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言传身教。我爱人就传承了我岳母的善良坚韧和无边的大爱,对我弟弟一家,对我妹妹一家,总是无条件地关心与呵护。直到现在,只要回一趟老家,爱人总会记得给长辈们买礼物。我们的孩子已经很大了,她还时常给儿子快递吃的、穿的,给子女最好的照顾。她自己买衣服,肯定不会忘了给我妈妈带一件,哪怕买双鞋,也必须给老人带一双。
  2001年,我调到南京工作。2002年搬进新房子时,我爱人不由自主地念叨了一句:要是我妈在,她肯定要跟着来的。
  徐循华: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家钱谷融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上海文论》《作品与争鸣》《文学评论家》等报刊发表文学评论及小说、散文作品若干,出版专著《另一种情感与形式》《通扬河畔》。
  编辑 木木
其他文献
冰心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  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  十分之六的“善”,  十分之七的“美”。  她们温暖又强大,沉静而果断,  代表着坚韧、善良、恒久的力量。  历史的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她们的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每深入一步,  妇女自身解放就向前推进一步。  对于追梦的女性来说,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美的时代。  走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  时代女性既是阅卷人,也是答
期刊
东风一吹,串场河的水由北向南,流得更欢畅了,与天上轻盈滑行的燕子们呼应,形成高高低低的音符。泥融飞新燕,水暖层冰化。大地,醒了。  网兜下河一抄,上来的鱼尺把长左右,网眼大小都是计算过的,小鱼进不了网,怀了籽鼓着肚子的鱼进了网也得重新扔进河里。也有头天晚上在河汊里下罾的男将,第二天起网,拎着网顶上的竿子一抖,那网只有三面,空着一面就是放一条生路,有鱼虾蹦出來落到水里,寻了活路径直而去。男将也不再追
期刊
这次能完成父亲的夙愿吗?  坐在办公桌前,郝仁看着照片。照片里,父亲一身军装,隔着几十年的光阴向他微笑着。  父亲常常惦念战斗过的地方。郝仁五岁那年,父亲带着他坐上拖拉机,颠簸了将近一天,才进入杂草丛生、尘土飞扬的大青山。郝仁经不住颠簸,呕吐不止,有气无力地跟父亲商量,这里不好玩,想回家。父亲瞪着他,是你非要看看老子打仗的地方,这点苦受不了,怂包,你自己回去吧,我还要找人呢。  郝仁当然是没办法回
期刊
鲁敏,1998年开始小说写作。已出版作品《奔月》《六人晚餐》《梦境收割者》《虚构家族》《荷尔蒙夜谈》《墙上的父亲》《取景器》等三十余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冯牧文学奖、人民文学奖、郁达夫文学奖、《中国作家》奖、中国小说双年奖、《小说选刊》读者最喜爱小说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原创奖、“2007年度青年作家奖”,入选“《人民文学》未来大家TOP20”、台湾联合文学华文小说界“20 under
期刊
亲爱的小轶:  你好,我是来自2021年的你。  今天,窗外月朗星稀,對面的楼宇已不见一盏亮着的灯。夜色黑得浓重,遥望不见亮光的天空后,重新坐下,铺开纸笔,给十四年后的你写这封信。  现在的我即将面对人生当中第一次大考。有背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听不完的唠叨,每天都压力山大,心气不高,经常会情绪低落。  想必你已挤过高考的独木桥,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扎根于想去的城市,享受着花样的年华,散发着人生中最
期刊
1  妈妈离开两年了。我不是只在这个日子怀念妈妈。每天,我都在想念。  让我想念最多的,不是妈妈戎马时期的神奇传說,不是她在和平年代做的那些重要事情,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还记得,妈妈煮鸡蛋,我在旁边等着。鸡蛋煮熟了,妈妈剥开一个塞给我。我说,白水鸡蛋啊,没味儿。妈妈就抓了一撮盐涂在蛋上,以后她每次都会这样做。这也是我后来口重的原因吧。  我能清晰地记得,妈妈在做饭,我蹲在锅下面烧柴火。那
期刊
在《寂静人间》的后记中,安宁这样写道:“我需要写作,它给予我的物质回馈,远没有精神的慰藉更为重要,它是我唯一可以敞开内心,毫无障碍地沟通交流的知己和爱人。它收留我在世俗世界中疲惫不堪的身体,和柔软卑微的灵魂,并清洁其上的尘埃,让我在黑夜过后的黎明中,重新成为一个清洁的人。”安宁像个孩子一样,站在草原上倾听万物的声响。那茫茫无际草原的壮阔与远古不再返回的天地之真,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充塞于安宁的文字中
期刊
在村庄,土炕是最为寻常的。土炕上铺炕席,要是炕席变得面目皆非,好几处补丁,甚至是补丁摞补丁,这个时候,再节俭的人家也会想着换新炕席了。炕席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家庭的颜面。   每当这时,母亲就从大集上买一领新炕席,喜滋滋地带回家,老炕的脸面上又有了喜庆的颜色。  然而,老炕也有老的一天,日日的烟熏火燎,阻了烟道,烟灰塞满炕墼,老炕受不了这重负,脸上长出了纵横交错的皱纹,开始犯烟。浓浓的黑烟从老
期刊
少年自台阶上飞奔而下。  黄葛树的叶子掉下来,抚过他的前额落在脚边。地上,青叶子、黄叶子、枯叶子……零零星星,舒舒服服地躺在阳光里,累了就翻个身,倦了就陪着小风说悄悄话。  午后,偌大的校园里寂静无人,水一样的阳光在校园里荡啊荡,暖意一层层漾。虬枝盘旋的黄果树上,鸟儿们纷纷飞上枝头,晒它们的爪子和羽毛。暖阳惊扰了大树深处的寂静幽深,枝丫挨挨挤挤,有一片叶子待不住了,调皮地跳下来,在阳光里游啊游。其
期刊
茶腊塆,一个被青松翠柏淹没的小山村。冬季不期而至,雪花很少光顾。青杠树的叶子落在地上,厚厚一层,光秃秃的枝丫格外精神。因为太冷,周围挤满了老绿老绿的柏树。树林和山坡呈三面合围之势,把三五户人家簇拥起来。林子下面,紧围着瓦房茅屋的一圈毛竹水竹,瘦弱玲珑地绿着。不大的池塘里,“嘎嘎”地游着几只不怕冷的老鸭。一冲水田,以这个小塆子为起点自上而下叠序着,静静的如一块块镜子,映照着冷冰冰灰蒙蒙的天空。  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