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族的因果记述

来源 :行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公的事
  我外公是湖北通城县人,生于上世纪初,年轻时经历过战乱。在日本侵华期间,我外公被日本军队抓去当了几个月伙夫,学会了一些日本话。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日本兵将邻县的进口村全村人都集中在一起,拿着机枪要把他们全扫了。我外公冲出来,苦苦哀求。也许是他们命不该绝,也许是菩萨护佑,日本人竟因此将村民全放了。待日本兵走后,许多村民给我外公下跪,叩头。当时我外公外婆身逢战乱,贫无所依,进口村全村人凑米凑物找房子给他们安家。之后在进口村住了好几年,直至战乱平息才迁回老家。
  外公懂得治无名肿毒。那时乡村贫穷,医疗条件差,些微小术,竟救人不少。小时候我在外公家住了几年,经常见到有人来求药。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外公拿起锄头就上山挖药。让来人在家喝茶等待。从不收人钱财,而且那时也没有以偏方求财的风气。
  有一个人病得很重,当时家人将后事都准备了,后来有人建议抬到我外公家来,经治疗,竟然起死回生。过了几年,有一次,外公到那家人附近耕田,晚上暴雨,离家又远,人牛俱饥寒,困乏至极。于是找到那家,敲门进去,说明原因,并解释道:人倒没事,牛累了一天,求一把稻草给牛充饥。那人冷冰冰地拒绝了。外公默然而出。在别人阶檐下避一夜雨。
  回来后,抱怨了一阵,说再不给人治病了。后来有人求上门,照样拿起锄头上山去挖药。再几年,那人旧病复发,自知有愧,宁死不来我外公家就医,竟因之而终。我们也是后来才听人说的。
  外公身体极强健,70多岁时生了一场大病外,平时几乎不生病,近80岁还自耕自食。最后几年,由我大舅供养,回到老家时,也是儿孙轮流孝养,最后无疾而终。去世的头晚,大家还一起看电视,外公看了一小会儿就去睡了。第二天早上,我表哥在窗外叫外公吃早饭,无人回应。心知有异,撬开门一看,外公已走了。当时侧身而卧,脸色红润,面容安详,形貌如生。
  早几年,我妹妹开车出车祸,车翻到山坎下去了。当时已昏迷,奇的是竟无大碍,只是惊吓过度。醒后自述,翻车时清楚看见外公在面前,伸手将她接住。我那时还坚信唯物主义,倘不是妹妹亲身经历,绝不会相信有此奇事。
  二舅的事
  二舅很不孝顺。我这样说他心里很内疚,毕竟是我二舅。愿观世音菩萨保佑他!
  前面说过,我外公自耕自食到近80岁。那时我还小,家境贫寒,继父脾气又不好,而且在我们农村,有儿子的情况下没有让女婿养岳父的道理。有一次二舅在我家吃饭时,我和我妈提出,二舅和三舅能不能帮外公将田种上(大舅从小过继给人了,那边还有养父养母)。二舅当时就翻脸了,大声斥责我,说了一大堆,大意是我三舅得实惠多,自己不该管。
  那时因我家庭变故,在外公外婆家前前后后寄养过几年。我亲眼见到我两个舅妈对公婆的冷漠,二舅对外公的斥喝。三舅是个有孝心的人,但很畏内,只偷偷地尽点孝。而且在外面工作,经常不在家,一些事情也不知道。那几年,我也经常受排斥,“亲孙子不养,养外孙”,他们说。
  外公那次生病后,兄弟三个商定好,由过继在外地的大舅独自孝养,外婆由二舅和三舅两家轮流每顿送一碗饭。记得是一家10天,轮流转。就这样,还有接不上的时候。两家对不上日子,外婆就饿一天。后来孙子都大了,一部分成家立业了,孙子也分担一部分,这种情况才好一点。外公偶尔回老家,多是孙子养。大舅一家人都很有孝心,有什么好吃的,必定先挑最好的单独做一碗给外公,我亲眼见的。
  外公去世时,家里正在做道场。二表哥象发狂一样,突然从房间冲出,对着他父亲肚子上狠狠打了一拳。我亲眼看到,二舅倒退好几米远才仰倒在地上。二表哥平时很文静,待人彬彬有礼,也孝敬我外公外婆。后来问他,他也说不出一个理由来,好像就是一下冲动。当时这事让我很是奇怪,莫非真有因果报应?后来二舅老景极为凄凉。舅妈一夜之间跑了,五个儿子没有一个管他。其间还被几个儿子打过几次。我那五个表哥平时也很懂礼节,待我妈很孝顺,有什么活,叫一声立马就到了。就是不喜欢他父亲,问他们,答复:老不争气,看不惯。后来二舅在山里耕田时,死在山上,被人发现时,已经腐烂了。
  其他人的事
  我的三舅妈,前年我回家过年时看到她,原来一身小资气的她,如今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脸色晦暗,面削无肉,己变成了典型的薄命相。她儿子前几年染上了毒瘾,老公极端厌恶她,隔两天不打一次她就像任务没完成一样。
  那天见三舅妈在寺院,寺院的师傅有点修行,可能看到了她的业障所在,一见到她就让她赶紧去佛前忏悔,反省自己。当时十多个人在一起,唯独跟她说这个话。看她哭哭啼啼,我都不忍心,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而我大舅现在晚景极好,几个子女都在城里的步行商业街建了整栋的楼房及门面做生意。对我们那农村来说,这已经差不多是最高境界了。
  把这些事说出来,我都有负罪感,毕竟是我的亲二舅,他要是知道因果如此,决不敢做错事了。正因为如此,我希望这件事能引起一些人的警醒,让看到的人不要犯同样的错。能少让一个人受恶报,也多少有点功德。愿把这些功德全部回向给我二舅!
  你仔细看看周围,都这样
  像这种情况,在我的生活圈子中是很常见的。像这种不孝所造的报应来得又准又快,就我之见闻,无一例外!只是人们至死不醒悟。
  另外就我孤陋寡闻的见识,我没见到一个因偷窃而致富的,反而一个个穷愁潦倒;也没见过一个因抢劫,或挣其它不义之财而致富的。因工作关系,我接触过副厅级及以下的许多官员,以及一些千万、亿万富翁,我暂时没发现一个不孝顺的。百万以下的就不好说了。
  总体感觉而言,富贵之人,多宽容大度,理性,多有仁慈心。也许有人举出若干为富不仁的例子,但我个人感觉那不是主体。也许我能逆向推断,没有这种德行就难有这场富贵。
  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因儿女不孝而至老景凄凉。我在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他们年轻时孝敬父母了吗?也许我不该提这个问题,人家都到了这个份上了,但毕竟很多人是有前因才有此后果的。第二,我一点不恨那些不孝子孙,因为我看到了他们几乎必然的凄惨结局,我发自内心地深深怜悯他们。
其他文献
她叫梁华强,一个年已半百,人在他乡的单身女人。因为几个专家教授已经宣告没有治疗价值、康复中心拒收,目前全世界医学界还查不出病因无药可治的自闭症重症孩子,幼儿老师的悲心,让她辞去了广州市残联康复中心自闭症儿童训练部副部长的职务把他们领回了“家”。从此只身在羊城打工的她,有了这个时刻让她牵挂,寸步难离的“家”。一个人顶着太多压力和责任,孤独地探求着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解救自闭症儿童的实践之路!  几年来,
期刊
这是发生在我家,伤感中尽显温情的故事。  母亲两月前去世。在民间,生者有为逝人“过七”的习俗。“五七”是个表示转折的“回煞”日子,亲戚们也会前往,一起表达对逝者在另一世界的美好祝愿。这天下班回到家,在已经前来的亲戚里,我意外见到了史阿姨!  史阿姨是母亲住院时我们请来照料母亲的保姆。她的到来令我们一家始料不及。她是怎么知道这个日子的,为什么也会以亲戚身份专程前来为母亲过“五七”?  这里有一段让人
期刊
我记得奶奶常说“花子要不穷”。  幼年的印象中,家里每年会来一个讨饭的老婆婆,据说是儿子犯了事儿,住进了监狱,要服刑8年,老人孤苦无依,只好出来讨饭,勉强糊口,但她为了不讨人嫌,为自己定了个规矩,一年之内,相同的人家,绝不拜访第二次。  她连续来了我家大概有3年,奶奶每次都含着眼泪送她大半袋米,让她进屋饱餐一顿,临走还不忘送她些点心蛋糕之类的干粮。再后来,也许是她忍受不住煎熬,过世了,也许是我们搬
期刊
现代人认为人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把他写进了教科书,同时又把一切解释不了的事情通通归为迷信,这是导致今天人类信仰缺失的一个根本原因。信仰缺失不是说宗教不存在了,而是说人们不再真心信仰神灵,没有了心法的约束,为所欲为,道德相当败坏。人们的宗教行为只是一种仪式,而不能净化人心,表面上做的冠冕堂皇,其实心里对神佛是否存在也是半信半疑的,就是真心相信神佛存在的人,也只是把神佛当成能为他们排忧解难的工具,在生
期刊
孝一定跟顺在一起,孝顺。当我们在孝敬自己的父母,一定要想着父母能不能欢喜地接受,不能说我们想怎么孝就怎么孝,这个心态不对。比方举个例子,我们出门在外,每次都给父母买些吃的。我们一位朋友出差给父母买吃的,买了几次之后突然他母亲说:“儿子,你买东西回来,我们很高兴,但是你下一次买,可不可以不要买这些坚果、干果类的东西,我们咬不动。”请问他在买这些东西的时候结果为谁而买?自己,对!吃的东西,一定要买父母
期刊
易道界流传着一句话——善易者不卜!古往今来的传奇大师都是这样的人物,吉凶成败立断于须臾之间,成住坏空克知在眨眼之际。  在佛门道家或是江湖民间,偶尔会有一些高人昙花一现,他们不用笔不用纸,不摇卦不看万年历,连一切东西都不必问,张口就预测得准而奇,学易的爱好者们,对此是即羡慕而又自叹难以理解。研易那段,也确实遇见并深刻体会了这些神奇预测,究其法门,如果排除先知先觉的神通法术,能如此显化神奇预知的基本
期刊
以唐卡的艺术形式精绘佛菩萨已经很多年了。何为唐卡呢?唐卡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它多以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为内容,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能,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和历史发展,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同时寄托着信仰者对佛陀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更是中华民族独具风姿的艺术奇葩。  我为什么要画唐卡?从20年前说起
期刊
“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本来基础教育水平就比较低的藏区,一般家庭的孩子都无法完全保证能够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对于无父无母、没有依靠的孤儿来说,接受教育更好像永远都实现不了。我希望能为这些孩子建立一个家园,为他们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并希望他们最终都能够成为对社会和众生有利的人。我另一个很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通过我们学校的努力,最终能够培养出一些有知识有品德适合藏区能为藏区所用的教师,我知道这是
期刊
倘若我们没有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谢,那么又怎么能期望自己的孩子对我们怀有感激之情呢?  家庭是世上最古老的社会单位,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个小型社会,而且负有传递文明火炬的责任。  大部份的父母珍爱其子女。没有一个父母不愿牺牲、不心怀爱自己儿女的幸福着想。然而不幸的,受现代唯物论的影响及压力,父母的负担比以前沉重许多,甚至遭到家庭分裂的威胁,而远在人类文明之初,家庭即是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怎能轻易破裂? 
期刊
聪明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帮助别人,哪怕是不认识的人。  某家公司有一个传统,每年圣诞节夜都会举办晚会,并举行抽奖。抽奖的规矩是这样的:每个员工都要交10美元做为基金,全公司共有300人,换句话说总共能募集到3000美元,而被抽中的幸运儿,就可以将这些钱全抱回家。  抽奖当天,办公室洋溢着热闹的气氛,每个人纷纷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投进抽奖箱中。但是,一个年轻男子下笔时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