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教学要让作为言语主体的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形成言语实践能力,提升言语智慧与言语品质,这也是语文课程的独担之任与核心任务,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引领阅读教学的价值回归。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用生长点;语言表达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让作为言语主体的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形成言语实践能力,提升言语智慧与言语品质,这也是语文课程的独担之任与核心任务,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引领阅读教学的价值回归。笔者就如何“捕捉语用生长点,提升语言表达力”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一、寻“音符”,捕捉语用生长点
在语文教学的舞台上,怎样让语言文字的运用成为焦点呢?首先,我们在课前要做足“功课”,通过捕捉文本的细节,找准文本生命“音符”,充分挖掘文本的语用资源,开掘表达元素,为创设语用的契机做铺垫。具体可聚焦以下四点:
(一)聚焦人物,推动情节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怎能停留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层面上?要依托课堂,引领孩子进行情感体验,待到文本的情感资源水到渠成之时,将语用自然融入其中,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我在教学毕淑敏的《学会看病》一文时,引领孩子进行情感体验:对于一个发高烧却要独自去看病的小孩而言,这位妈妈真是够狠心的了,她真的就如此不爱自己的孩子吗?引导孩子们明白其实文本的高明之处在于:在先抑后扬的情节推进中,没有直接点明而是借母亲忐忑不安的内心活动,引发读者思考。接着我呈现了一些体现无私而伟大的母爱的句子:慈母爱子,非为报也。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这样的引领下孩子们不仅有了积累还加深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此环节巧妙地将积累不露痕迹地渗入其中,既为学习下文做铺垫,又为单元的写作做积淀。
(二)聚焦标点,体悟匠心
俗话说得好:“小小标点功效大,千言万语难及它。”足以可见标点符号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金钱的魔力》这篇课文,文本中老板自言自语的语段多处使用了破折号和省略号,这些标点的作用不尽相同,意思耐人寻味,值得探究,解读它们,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老板那副语无伦次、极尽奉承的奴才相,同时也为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体悟作者独具的匠心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聚焦插图,提升境界
课标指出: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不难发现,小学文本中有许多形象直观的插图,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让它在我们的课堂上“活”起来,成为语用的“生长点”?我想,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好这点,就一定能够让语言文字的运用得到彰显。在教学《桥》时,我引导孩子观察插图,找出文中描写插图的语段,并说说自己的感悟。在孩子们感受到老汉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崇高品质后,引导学生为图片取合适的名字,孩子们兴趣盎然:《生命之桥》《不朽的丰碑》《血肉之桥》《永不倒塌的桥》……如此渲染,精心布局,增强了文本意指的力量,为凸显文本价值观做好铺垫。
(四)聚焦空白,外显能力
文本中的空白点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生发点。学生依据文本的情节,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合理地补白,让教学更富有生命力。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为了让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境,在诵读吟唱与融情想象中,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我以朗读为经,以想象为纬,抓住关键词“柳”和“雨”,让学生充分体会出诗人的“离愁”后,融情想象,再现离别景——出示:元二啊,你到安西,这一去, 。学生补白。人物对话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王维与元二的情和意,通过课文留白处转化为读写结合的“打磨点”,既拓宽了文本的“场”,又紧扣本课的“语用特征”。此时,王维与元二浓浓情意流淌在孩子的心间,让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外显。
二、抓核心,提升语言表达力
课标指出:“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等,我们语文教师就要以课标为指针,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落实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提升语言的表达力。
(一)关注背诵,积累语言
课标强调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我们许多老师认为这里的积累就是加强课外阅读。当然,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背诵。背诵是最好的积累语言的方法,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对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和提高语言素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作为语文老师,千万别在孩子们最好的花季,荒废了他们的“童子功”。强化背诵,就是敏锐语感,积累语言。
(二)关注词句,指向表达
记得王崧舟老师说过,语文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去捕捉文本细节,努力生成教育资源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中发现文本秘妙,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并提高学生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教学《赶海》时,我引导学生聚焦叹词,尝试表达。我先让学生读“嘿、哎哟、咦、哦”的相关句子,然后去了叹词,让学生对比感悟着读;接着出示文章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尝试着加上“呢、吗、吧、哦、唉、哦、呵、哼”等叹词,再朗读;让学生选择叹词说一段话;最后进行选择叹词迁移练习。这样的设计,老师引导学生聚焦叹词,依托理解,借助它拉动叹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最具“向心力”,有效整合散落于文本间的叹词,对比探究,并适度补充学生知道的感叹词,在具体的语境中迁移运用。这个内容是其他教学内容的“生长点”,教师将其作为教学的落脚点,帮助学生在体味文章情趣的基础上,重点聚焦感叹词,将理解与学习表达整合起来,并选取一个镜头尝试运用感叹词进行说一段话,将表达的“运用”落到实处,这也就是将本课的核心目标落到实处。
(三)关注表达,凸显个性
每篇课文都有自身独特的风格,如果我们把文本阅读和文学习作有机集合,就能达到移文本之法,求习作之色,扬文本之彩。我在教学中关注文本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其效果,并多以小练笔方式拓展延伸、学会迁移。例如,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为了丰富文本教学情景,内化表达元素,我抓住了文本中的借景抒情的特点,分三步展开教学:一是聚焦片段,初识写法;二是举三反一,明晰写法;三是创设情境,迁移写法。在理清文脉后,直奔重点段:“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引导孩子们自读自悟,探究文本的语言现象,发现文本背后的言语密妙——借景抒情,而后通过设计练习,联系具体的语境引导学生明白环境描写与衬托人物心情的作用。最后,写法迁移:窗外下着雨,我看着试卷……这一环节笔者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读、思、议、写,教师充分利用阅读期待,在有层次的学习活动中探寻文本的价值取向,把文本阅读与学生创作有机融合、交相辉映,凸显语用价值观,实现读与写的完美统一。
总而言之,作为语文老师都应站在“语文立场”上解读文本,关注文本背后的“言语密妙”,发现文本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让语用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焦点,让阅读教学的价值真正得到回归。
(编辑:陈岑)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用生长点;语言表达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让作为言语主体的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形成言语实践能力,提升言语智慧与言语品质,这也是语文课程的独担之任与核心任务,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引领阅读教学的价值回归。笔者就如何“捕捉语用生长点,提升语言表达力”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一、寻“音符”,捕捉语用生长点
在语文教学的舞台上,怎样让语言文字的运用成为焦点呢?首先,我们在课前要做足“功课”,通过捕捉文本的细节,找准文本生命“音符”,充分挖掘文本的语用资源,开掘表达元素,为创设语用的契机做铺垫。具体可聚焦以下四点:
(一)聚焦人物,推动情节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怎能停留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层面上?要依托课堂,引领孩子进行情感体验,待到文本的情感资源水到渠成之时,将语用自然融入其中,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我在教学毕淑敏的《学会看病》一文时,引领孩子进行情感体验:对于一个发高烧却要独自去看病的小孩而言,这位妈妈真是够狠心的了,她真的就如此不爱自己的孩子吗?引导孩子们明白其实文本的高明之处在于:在先抑后扬的情节推进中,没有直接点明而是借母亲忐忑不安的内心活动,引发读者思考。接着我呈现了一些体现无私而伟大的母爱的句子:慈母爱子,非为报也。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这样的引领下孩子们不仅有了积累还加深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此环节巧妙地将积累不露痕迹地渗入其中,既为学习下文做铺垫,又为单元的写作做积淀。
(二)聚焦标点,体悟匠心
俗话说得好:“小小标点功效大,千言万语难及它。”足以可见标点符号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金钱的魔力》这篇课文,文本中老板自言自语的语段多处使用了破折号和省略号,这些标点的作用不尽相同,意思耐人寻味,值得探究,解读它们,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老板那副语无伦次、极尽奉承的奴才相,同时也为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体悟作者独具的匠心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聚焦插图,提升境界
课标指出: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不难发现,小学文本中有许多形象直观的插图,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让它在我们的课堂上“活”起来,成为语用的“生长点”?我想,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好这点,就一定能够让语言文字的运用得到彰显。在教学《桥》时,我引导孩子观察插图,找出文中描写插图的语段,并说说自己的感悟。在孩子们感受到老汉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崇高品质后,引导学生为图片取合适的名字,孩子们兴趣盎然:《生命之桥》《不朽的丰碑》《血肉之桥》《永不倒塌的桥》……如此渲染,精心布局,增强了文本意指的力量,为凸显文本价值观做好铺垫。
(四)聚焦空白,外显能力
文本中的空白点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生发点。学生依据文本的情节,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合理地补白,让教学更富有生命力。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为了让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境,在诵读吟唱与融情想象中,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我以朗读为经,以想象为纬,抓住关键词“柳”和“雨”,让学生充分体会出诗人的“离愁”后,融情想象,再现离别景——出示:元二啊,你到安西,这一去, 。学生补白。人物对话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王维与元二的情和意,通过课文留白处转化为读写结合的“打磨点”,既拓宽了文本的“场”,又紧扣本课的“语用特征”。此时,王维与元二浓浓情意流淌在孩子的心间,让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外显。
二、抓核心,提升语言表达力
课标指出:“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等,我们语文教师就要以课标为指针,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落实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提升语言的表达力。
(一)关注背诵,积累语言
课标强调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我们许多老师认为这里的积累就是加强课外阅读。当然,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背诵。背诵是最好的积累语言的方法,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对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和提高语言素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作为语文老师,千万别在孩子们最好的花季,荒废了他们的“童子功”。强化背诵,就是敏锐语感,积累语言。
(二)关注词句,指向表达
记得王崧舟老师说过,语文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去捕捉文本细节,努力生成教育资源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中发现文本秘妙,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并提高学生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教学《赶海》时,我引导学生聚焦叹词,尝试表达。我先让学生读“嘿、哎哟、咦、哦”的相关句子,然后去了叹词,让学生对比感悟着读;接着出示文章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尝试着加上“呢、吗、吧、哦、唉、哦、呵、哼”等叹词,再朗读;让学生选择叹词说一段话;最后进行选择叹词迁移练习。这样的设计,老师引导学生聚焦叹词,依托理解,借助它拉动叹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最具“向心力”,有效整合散落于文本间的叹词,对比探究,并适度补充学生知道的感叹词,在具体的语境中迁移运用。这个内容是其他教学内容的“生长点”,教师将其作为教学的落脚点,帮助学生在体味文章情趣的基础上,重点聚焦感叹词,将理解与学习表达整合起来,并选取一个镜头尝试运用感叹词进行说一段话,将表达的“运用”落到实处,这也就是将本课的核心目标落到实处。
(三)关注表达,凸显个性
每篇课文都有自身独特的风格,如果我们把文本阅读和文学习作有机集合,就能达到移文本之法,求习作之色,扬文本之彩。我在教学中关注文本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其效果,并多以小练笔方式拓展延伸、学会迁移。例如,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为了丰富文本教学情景,内化表达元素,我抓住了文本中的借景抒情的特点,分三步展开教学:一是聚焦片段,初识写法;二是举三反一,明晰写法;三是创设情境,迁移写法。在理清文脉后,直奔重点段:“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引导孩子们自读自悟,探究文本的语言现象,发现文本背后的言语密妙——借景抒情,而后通过设计练习,联系具体的语境引导学生明白环境描写与衬托人物心情的作用。最后,写法迁移:窗外下着雨,我看着试卷……这一环节笔者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读、思、议、写,教师充分利用阅读期待,在有层次的学习活动中探寻文本的价值取向,把文本阅读与学生创作有机融合、交相辉映,凸显语用价值观,实现读与写的完美统一。
总而言之,作为语文老师都应站在“语文立场”上解读文本,关注文本背后的“言语密妙”,发现文本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让语用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焦点,让阅读教学的价值真正得到回归。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