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学员体能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能训练改革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向。体能训练不仅要培养高校学员健康的体魄,还要有效提高高校学员的综合运动素质。虽然近年来高校十分重视加强体能训练,但是体能训练的创新不足,缺乏行之有效的体能训练实施路径,还应当从高校学员的特点出发,针对性组织开展各种体能训练活动。本文主要分析高校学员体能训练的现状、基本原则与有效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高校;体能训练;实施路径;优化措施
  为了提高高校学员体能训练的质量,应当树立高校学员正确的体能训练理念,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个性化、实践化、互动化的训练活动,纠正学员的思想误区,促进学员自觉配合高校组织体能训练工作,从而达到提高体能训练有效性的目标。现代体能训练还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思维,不断创新体能训练的路径。
  一、高校体能训练的现状分析
  1.对体能训练认视不足
  目前,高校学员对体能训练的认识不足,存在体能训练误区,常常陷入机械性训练的窠臼,不仅容易引起运动损伤,而且达不到理想训练效果。虽然更多的学员愿意参与到晨跑、器械训练或功能性训练,但是未能合理控制训练时间,不注重优化训练结构,训练方式相对单一,导致运动时长与运动量均得不到保障。很多高校缺乏对学员的专业指导,不注重宣传体能训练的理论知识,缺乏针对性互动,因此影响了体能训练质量,不利于学员自主开展体能训练。
  2.教练员的专业性不够
  提高体能教练员的整体水平与专业能力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高校体能教练员的专业性不够,缺乏体能训练的创新意识,不能组织开展一系列规模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体能训练活动。有些体能教练在专业理论方面存在误区,不能积极吸取专业队的体能训练经验,无法进一步结合体育学、运动健康学、心理学的知识拟定体能训练计划。由于体能教练员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缺少针对具体竞技项目体能训练的深入研究,因此影响高校体能训练的整体水平。
  3.体能训练趋向专项化
  现代体能训练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当代教练员更注重采用专项体能训练的方法。但是,有些体能教练容易存在一味采用专项训练问题,致使一些学员错误认为传统体能训练是毫无价值的。本文认为把体能训练与专项训练结合可以更好地适应高校学员的需求。一般体能训练的大幅减少,甚至取消一般体能训练项目是不适合的,还要合理构建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结构。
  4.缺少具体的训练方法
  从目前高校体能训练的实践情况来看,高校体能训练的方法单一,往往仅有几个固定的体能训练项目,致使体能训练的机械性高,体能训练的趣味性不足,体能训练的体系不完善。例如,高校教练员缺乏对体能训练中具体问题的研究,缺少应对体能训练问题的方法,不能基于数据化的方式开展体能训练研究。体能训练实践缺少评价研究机制,很多研究过于宏观,缺少对具体训练方法与路径的研究,在具体操作层面研究不足,没能将体能训练落实到具体实践当中。
  二、高校体能训练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体能训练应当遵循目的性原则,强调根据体能训练的目标拟定体能训练的计划,确定恰当的训练方法,合理设计具体训练内容。体能教练需要坚持正确的体能训练导向,认真拟定中长期和短期计划,重视在体能训练计划中考虑学员的个体差异,在促进学员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学员身体能力。因此,体能训练应当从目标出发,统筹安排各种训练内容,提高体能训练的针对性与合理性。
  2.积极性原则
  体能训练应当以学员为主体,强调促进所有学员积极参与到体能训练活动当中,保持体能训练任务得到有效贯彻落实。首先,体能训练应当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积极贯彻落实训练细节,注重优化学员的训练体验,强调以灵活的方式解决体能训练的各种问题。其次,在体能训练中重视鼓励学员,强调肯定学员优点,强化学员的心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从而实现更好的体能训练效果。第三,体能训练某种程度还是一种互动过程,需要教练员观察学员的表现,适时引导学员进行自主反思,在充分交流中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三、高校体能训练的优化路径
  1.拟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为了提高高校体能训练的质量,促进体能训练的顺利实施,尽可能的降低学员的健康风险,还要拟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预先设想可能的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首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训练计划配置必要的场地器材,根据学员的性格、年龄、身体状况、运动水平拟定具体的训练表。其次,细化完成训练目标的方法,合理分配训练任务,设定具体的训练时间,注重优化学员的训练认知,促进学员自主反思,引导学员主动介入训练活动。第三,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采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监控训练的过程,预判学员的身心状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调整体能训练的计划。
  2.创新体能训练的方式
  体能训练具有实践性、互动性、外显性等特征。传统的体能训练模式已经不符合高校学员的需要,还要在继承传统训练方法优点的基础上融入正确的训练理念。例如,在体能训练时使用多种训练项目,穿插进行基础训练与专项训练,根据学员情况适当增强训练的强度。例如,在足球项目的体能训练时,运用带球跑、传球练习等提高学员的跑步速度,从而达到间接提高体能训练效果的目标。教练员还要把心理训练与体能训练相结合,强调在一系列的情境比赛或赛场模式练习中提高学员的体能。例如,教师还可以采用障碍接力跑、异程接力跑、双人趣味跑等形式锻炼学员体能。以及组织设立体能训练学员小组,设开通体能训练微信平台等,通过多种方式分享体能训练经验。
  3.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高校教练员在体能训练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应当重视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首先,加强对教练员的专业指导,经常性的通过高校图书馆等收集国外高校体能训练的信息,将正确方法有效渗透到体能训练。还可以通过换岗培训、专题讲座、理论研讨等方式交流体能训练的经验,达到请进来和走出去开展体能训练的效果。采用集体备课方法,由专委会负责审核体能训练的计划,提高教练员的体能训练能力。还要制定完善的考核机制,激励教练员的责任心。只有重视发挥教练员的作用,促进教练员掌握正确的体能训练方法,积极贯彻新型体能训练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效提高体能训练活动的质量水平。
  结论:体能训练还要从高校学员的情况出发,针对性拟定体能训练的方式方法,合理优化配置体能训练资源,注重保持体能训练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从而达到全面提高体能训练质量,促进体能训练活动蓬勃开展和积极实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学军.浅谈如何克服体能训练中的运动性疲劳[J].考试周刊, 2018, (86) :131.
  [2]郑宁.青少年学员的体能训练方法分析[J].文體用品与科技, 2018, (16) :185-186.
  [3]李江宁.试论核心力量训练在高职院校篮球队体能训练中的应用[J].神州, 2018, (28) :86.
其他文献
摘要:“一带一路”规划是我国提出的对周边国家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借助我国丝绸之路的历史轨迹,高举和平与发展的伟大旗帜,积极倡导与周边国家和平相处、互利共赢,从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互利的命运共同体。而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理念的影响,高职公共英语的学习拓展课程被搬上职场舞台,使得各行业认识到业内英语人才的匮乏。本文将针对在“一带一路”新职场环境中,如何改革高职公共英语拓展课程进行介绍。  关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提高,计算机科学技术逐步走入人们视野,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中,计算机科学技术也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以高校计算机教育为例,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价值进行了探究,同时探究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在高校计算机确立的有效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高校;计算机教育;应用  引言  计算机科学技术作为教学中一种重要教学方式,给计算
期刊
摘要:“三教”改革提出了高职院校进行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英语口语作为学生必备的一项语言技能,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不容乐观,多年来高职院校一直在探索教学方法。本文以“三教”改革为背景,借助FIF口语训练APP为平台,探索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三教”改革、高职英语口语、FIF口语训练APP  一、“三教”改革与FIF口语训练APP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北京
期刊
本文就高等学校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教育管理的政策以及措施,从中获取经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采取合适的措施,并且通过对其他学院学生的管理措施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相关的经验,找到辅导员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从而通过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具体分析,找到突破口,发现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解决管理现状,使辅导员职业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快的进步,解决日常问
期刊
【摘要】高校是科学发展的斗争第一线,它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经历着一场信息化革命。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都没有跟上信息化建设脚步,由于水平不一,一些高校还只是停留在校园网这种普通阶段,即便有些学校已经建成了数字化校园,但由于系统的复杂性,让智慧校园还是存在诸多的不足,这就与信息化建设脱轨了。因此,本文就阐述了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智慧校园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信息化建设中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策略,希望在
期刊
摘要:本文以构建巴彦淖尔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师资队伍为出发点和切入点,调查巴彦淖尔市中小学足球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为巴彦淖尔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有益借鉴。  关键词:巴彦淖尔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师资现状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继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着重强调,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仅
期刊
摘要:新时代呼唤创新、创业、创优,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三创”教育为基础构建了《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素质建设》混合式课程改革一体化推进模型。在课程改革中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中心,以“三创”教育为基础,以优慕课为线上平台,以课堂授课为互动关键,以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为双向抓手,为实现学生的知识力向实践力转化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三创”教育,混合式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迈进,高校学生公寓不断扩建,由最初的只有简单居住功能的公寓逐渐发展成为集学习、生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学生社区,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寝室卫生不佳、寝室文化缺失等。近年来,高校不断提高对文明寝室建设的重视程度,为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学生公寓作为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生精神风貌和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窗口。为了解我院文明寝室建设现状,同
期刊
【摘要】语文作为培养学生审美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在人文教育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阅读意识和情操陶冶的萌发阶段。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以及全面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育观念逐渐渗透到了教育行业中。本文就主要针对其中的情境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用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运用  社会的进步推动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旨在为国家为社会培养
期刊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工作需要面对各式各样的群体,并要解决受助人面临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良好的实践教育,可以在实际的工作中灵活有效应对。由于传统社会工作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实践活动较少,限制了学生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的培养。基于此,本文针对“互惠型成长小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从教学设计入手,确定了互惠小组成员结构,并在教学实践中,面向新生开展社会工作,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