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惊诧:漂亮女孩的“怪”
她叫涵涵(化名),长得白白净净,两只又大又圆的眼睛,看上去挺漂亮的。可是,刚刚入学不到两个月,她同桌的家长就跟我提要求:请把我的孩子与她分开坐,我的孩子实在受不了她!原来,涵涵总是在同桌的作业本上乱画,在他的饭碗里抓饭菜吃,把他的书撕破,还把垃圾丢到他抽屉里……正是因涵涵不会与同学相处,她才没有朋友!
一次月考后,监考老师皱着眉头跟我说,涵涵这孩子不好好考试,只顾着画画、玩文具。改完试卷,我才发现她的试卷只做了一半,考试成绩不及格!
月考一事没过去多久,有一天,校长极其严肃地把涵涵领到我面前:她在学校花坛里小便,被执勤老师看到。当时,老师们都惊呆了。
这个孩子到底是怎么了?怎么会有这样“怪”的行为呢?
倾听:“怪”女孩的内心
看着面前白净漂亮的小女生,我问她:“你为什么不到厕所去小便呢?”
“来不及了!”
“不对!我刚刚让她去了一趟厕所,她不是跑进去的,而是慢慢进去,慢慢出来的。”校长瞪大眼睛跟我说。
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你先去上课,等会儿老师再跟你聊聊。”
涵涵转身跑到教室去了。
中餐之后,我带她来到办公室。涵涵看着办公桌上黄澄澄的橙子,眼里放著光。
“想吃橙子吗?”
“想!”
我一边为她剥橙子,一边与她聊开了。
“家里谁为你剥水果啊?”
“妈妈!”
“爸爸呢?”
“他不在家!他在上海上班!”她的语气中有些冷漠,同时有一丝抱怨。
“爷爷奶奶呢?”
“他们不在我家。我不喜欢他们!”
“不喜欢?为什么?”
“他们不喜欢我!爸爸也不喜欢我!”说着说着,涵涵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我轻轻为她擦去泪水,又问:“那……爸爸喜欢谁呢?”
“我也不知道!”
“看来你最喜欢妈妈了?”
“是的!”
“妈妈告诉过你不能在外面小便吗?”
涵涵低下头,小声回答:“说过……只是……”
小声变成无声,我望着那双透亮的双眼,心里很沉重,想了许多许多……
家访:追根溯源寻“怪”因
涵涵的家就在学校附近,我决定当天去家访一次。
下班后,我去了她家:家里收拾得很干净,摆设简单,一家三口的合影放在客厅电视机旁,很是醒目。妈妈个子不高,皮肤白皙,文质彬彬的,只是腿脚不方便,走路一瘸一拐的。听说她是个会计,在外做兼职。
妈妈很客气地招待我,又是递茶又是拿水果。从交谈中,我发现涵涵妈妈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因为她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爱,又因为自身残疾,所以极度缺乏安全感。但涵涵妈妈又特别要强,别人能做的事她自己也要做到,而且要做好,以此来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为了不让别人看破内心,她比较封闭, 不愿结交朋友,正因如此,涵涵感受不到亲人的关爱,所以她不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涵涵妈妈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最好的给孩子,但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孩子犯错了,她常常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仅严厉指责她,有时甚至会动手打她。在生活、学习中,涵涵妈妈过多干预孩子,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涵涵身上,一味地要求她听话,因此,涵涵从小就很逆反,一些“怪异”的行为不断出现。
共情: “三爱”齐下除“怪异”
如何使这个孩子打开心扉、融入集体呢?经过商议,我和涵涵妈妈决定联手实施一个育儿方案。
1. 父爱如山,双肩扛起孩子的未来
涵涵爸爸一直在上海工作,是公司的骨干,一年难得回家几次。每一次回家,他都是买好吃的好喝的,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根本不懂得如何爱孩子,以至于孩子不能感受他的爱。因此,她的爸爸很自责。为了与孩子多联系、多沟通、多交流,爸爸决定想尽一切办法调回本市,力求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用父爱填补孩子内心的空白,让孩子有安全感。同时,涵涵爸爸加强与涵涵妈妈之间的沟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爱催生自信,自信自然生长能量!
2. 母爱如水,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
涵涵妈妈骨子里很敏感、很自卑,一旦听到别人在“非议”自己的孩子,一旦看到别人“不一样”的眼神,便会焦灼不安,对自己的孩子百般不满意。所以,涵涵妈妈不仅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习做一个遇事冷静的妈妈,同时,也要接纳孩子的不足,与孩子建立朋友关系,平等与孩子相处,心平气和地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成为孩子的知心人。同时,我要求她试着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一次,涵涵妈妈兴奋地打电话告诉我: “孩子知道的东西远远比她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多,可能她自己都不知道她的行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之前我特别喜欢斥责她,有时还会打她,她不但没有一点改变,甚至有些叛逆。是我没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我应先处理好心情再处理事情。”当我问她孩子在家的变化时,她说:“这几天,涵涵会特别高兴地和我分享学校发生的事情,开始信任我了。孩子还告诉我,以后自己好好做作业,考出好成绩向爸爸汇报。听了这句话,我觉得她一下子长大了!”
心态决定一切,这话一点都不错。妈妈对孩子态度的改变,自然带来了孩子的转变:对同学不再大吼大叫了,上课听老师的话了,学习也上心了许多。
3. 师爱如阳,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我在班上给予涵涵更多的关爱:营造和谐氛围,让同学接纳涵涵;仔细寻找涵涵身上的闪光点,设计班级小岗位,让涵涵有责任感、成就感、荣耀感。
涵涵个子虽小,但力气很大,每次打扫卫生都抢着干。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一次班会上,我特地表扬她,还为她颁发了“劳动之星”奖状,并让她担任劳动委员。从此,她身边的同学也多了起来。
慢慢地,涵涵变了,早上第一个来到班上,带头打扫卫生;中餐之后,主动清理桌子上的垃圾;上课时,知道抓紧时间写作业,有时还举手发言;下课不再孤单,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看书、做游戏。
一年后,涵涵爸爸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我,为了女儿,他已经放弃高薪工作,调回本市了。又一次家访时,我惊喜地发现:全家福里多了爷爷和奶奶,5个人个个笑得那么甜蜜、幸福。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她叫涵涵(化名),长得白白净净,两只又大又圆的眼睛,看上去挺漂亮的。可是,刚刚入学不到两个月,她同桌的家长就跟我提要求:请把我的孩子与她分开坐,我的孩子实在受不了她!原来,涵涵总是在同桌的作业本上乱画,在他的饭碗里抓饭菜吃,把他的书撕破,还把垃圾丢到他抽屉里……正是因涵涵不会与同学相处,她才没有朋友!
一次月考后,监考老师皱着眉头跟我说,涵涵这孩子不好好考试,只顾着画画、玩文具。改完试卷,我才发现她的试卷只做了一半,考试成绩不及格!
月考一事没过去多久,有一天,校长极其严肃地把涵涵领到我面前:她在学校花坛里小便,被执勤老师看到。当时,老师们都惊呆了。
这个孩子到底是怎么了?怎么会有这样“怪”的行为呢?
倾听:“怪”女孩的内心
看着面前白净漂亮的小女生,我问她:“你为什么不到厕所去小便呢?”
“来不及了!”
“不对!我刚刚让她去了一趟厕所,她不是跑进去的,而是慢慢进去,慢慢出来的。”校长瞪大眼睛跟我说。
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你先去上课,等会儿老师再跟你聊聊。”
涵涵转身跑到教室去了。
中餐之后,我带她来到办公室。涵涵看着办公桌上黄澄澄的橙子,眼里放著光。
“想吃橙子吗?”
“想!”
我一边为她剥橙子,一边与她聊开了。
“家里谁为你剥水果啊?”
“妈妈!”
“爸爸呢?”
“他不在家!他在上海上班!”她的语气中有些冷漠,同时有一丝抱怨。
“爷爷奶奶呢?”
“他们不在我家。我不喜欢他们!”
“不喜欢?为什么?”
“他们不喜欢我!爸爸也不喜欢我!”说着说着,涵涵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我轻轻为她擦去泪水,又问:“那……爸爸喜欢谁呢?”
“我也不知道!”
“看来你最喜欢妈妈了?”
“是的!”
“妈妈告诉过你不能在外面小便吗?”
涵涵低下头,小声回答:“说过……只是……”
小声变成无声,我望着那双透亮的双眼,心里很沉重,想了许多许多……
家访:追根溯源寻“怪”因
涵涵的家就在学校附近,我决定当天去家访一次。
下班后,我去了她家:家里收拾得很干净,摆设简单,一家三口的合影放在客厅电视机旁,很是醒目。妈妈个子不高,皮肤白皙,文质彬彬的,只是腿脚不方便,走路一瘸一拐的。听说她是个会计,在外做兼职。
妈妈很客气地招待我,又是递茶又是拿水果。从交谈中,我发现涵涵妈妈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因为她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爱,又因为自身残疾,所以极度缺乏安全感。但涵涵妈妈又特别要强,别人能做的事她自己也要做到,而且要做好,以此来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为了不让别人看破内心,她比较封闭, 不愿结交朋友,正因如此,涵涵感受不到亲人的关爱,所以她不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涵涵妈妈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最好的给孩子,但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孩子犯错了,她常常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仅严厉指责她,有时甚至会动手打她。在生活、学习中,涵涵妈妈过多干预孩子,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涵涵身上,一味地要求她听话,因此,涵涵从小就很逆反,一些“怪异”的行为不断出现。
共情: “三爱”齐下除“怪异”
如何使这个孩子打开心扉、融入集体呢?经过商议,我和涵涵妈妈决定联手实施一个育儿方案。
1. 父爱如山,双肩扛起孩子的未来
涵涵爸爸一直在上海工作,是公司的骨干,一年难得回家几次。每一次回家,他都是买好吃的好喝的,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根本不懂得如何爱孩子,以至于孩子不能感受他的爱。因此,她的爸爸很自责。为了与孩子多联系、多沟通、多交流,爸爸决定想尽一切办法调回本市,力求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用父爱填补孩子内心的空白,让孩子有安全感。同时,涵涵爸爸加强与涵涵妈妈之间的沟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爱催生自信,自信自然生长能量!
2. 母爱如水,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
涵涵妈妈骨子里很敏感、很自卑,一旦听到别人在“非议”自己的孩子,一旦看到别人“不一样”的眼神,便会焦灼不安,对自己的孩子百般不满意。所以,涵涵妈妈不仅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习做一个遇事冷静的妈妈,同时,也要接纳孩子的不足,与孩子建立朋友关系,平等与孩子相处,心平气和地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成为孩子的知心人。同时,我要求她试着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一次,涵涵妈妈兴奋地打电话告诉我: “孩子知道的东西远远比她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多,可能她自己都不知道她的行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之前我特别喜欢斥责她,有时还会打她,她不但没有一点改变,甚至有些叛逆。是我没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我应先处理好心情再处理事情。”当我问她孩子在家的变化时,她说:“这几天,涵涵会特别高兴地和我分享学校发生的事情,开始信任我了。孩子还告诉我,以后自己好好做作业,考出好成绩向爸爸汇报。听了这句话,我觉得她一下子长大了!”
心态决定一切,这话一点都不错。妈妈对孩子态度的改变,自然带来了孩子的转变:对同学不再大吼大叫了,上课听老师的话了,学习也上心了许多。
3. 师爱如阳,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我在班上给予涵涵更多的关爱:营造和谐氛围,让同学接纳涵涵;仔细寻找涵涵身上的闪光点,设计班级小岗位,让涵涵有责任感、成就感、荣耀感。
涵涵个子虽小,但力气很大,每次打扫卫生都抢着干。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一次班会上,我特地表扬她,还为她颁发了“劳动之星”奖状,并让她担任劳动委员。从此,她身边的同学也多了起来。
慢慢地,涵涵变了,早上第一个来到班上,带头打扫卫生;中餐之后,主动清理桌子上的垃圾;上课时,知道抓紧时间写作业,有时还举手发言;下课不再孤单,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看书、做游戏。
一年后,涵涵爸爸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我,为了女儿,他已经放弃高薪工作,调回本市了。又一次家访时,我惊喜地发现:全家福里多了爷爷和奶奶,5个人个个笑得那么甜蜜、幸福。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