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金融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央银行更是以其特殊身份出现在金融体系当中。近些年伴随着我国财政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已被放到中央银行制度改革的重要位置,也是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的核心。我国中央银行既有独立的一面,又有依附于政府的一面,因此,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并赋予其一定的货币政策决策权,是我们在迎接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重大考验。
一、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认识
国家在制定和执行其有关货币政策时,都应独立于政府的法定职权和地位。“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实际上是指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既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控制之外,同时也不能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当接受一定监督和调控,并在国家总体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与其他政府机构相互协作和配合,独立地制定和执行有关货币政策,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货币政策和决策的金融监管。
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现状浅析
我国中央银行在法律和组织上,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市场改革的推进及经济的发展,这种独立性也在不断加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目标的相对独立性
我国央行所实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独立的,即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性,同时促进经济增长。
(二)经济、政治上的相对独立性
中央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仅是一个决策咨询议事机构,政府享有最终决策权。现阶段我国的主要货币政策有三项,分别为: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业务和公开市场操作。相对于国务院的最终决策权而言,中央银行只享有一般货币政策事项的决策权,对于一些重大货币政策事项,如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只有制定和执行权。
随着改革开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央行的独立性在不断增强,但由于历史时期特殊现状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其相对独立性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央行影响宏观经济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1.行政方面独立性不足。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央行是隶属于国务院的组织机构,政治地位相对较低。有一定的行政依赖性,缺乏广泛的代表性。
2.经济方面独立性不足。央行没有独立的货币发行和财政来源,无法控制货币政策传导的源头,在实际工作中,央行与财政部门,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各部门的资金关系,常常会干预和影响其决策的执行和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当央行的货币政策与它们造成冲突时,它们会以各种理由讨价还价,采用各种措施抵消货币政策的效应,阻碍货币政策的实施。
3.职能方面独立性不足。货币政策的实际决策权属于国务院,央行只有执行国务院决议的执行权,缺乏应有的自主决策权,夹杂着各个经济部门的意志,对于客观经济形势的制定和货币政策很难得到独立的体现,同时这一过程中的时滞性也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效力。
三、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建议
1.加强中央银行经济上的独立性。首先,要立法确立中央银行的经济独立的地位,对相应的责任制定追究条例,在法律上赋予央行更多的自由, 提升央行的政治地位。其次,央行应有自己的资金来源,避免依赖财政部门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进一步分离央行和政府的财政,使央行有独立自主的行使权。另外, 国家要集中力量加强经济建设, 使我国的金融业平稳健康地发展, 为央行经济独立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成立统一的监管机构,赋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决策权。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只拥有部分决策权,只有少部分一般事项能够自行决定,重大事项需报国务院批准决定,程序的烦琐和时间上的延迟都会影响于央行职能的有效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将金融业监管权力集中起来,成立统一监管机构,并对以前仅咨询议事并提出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建议的货币政策委员会进行改革和调整,任命一批具有较高货币银行专业知识造诣,和有长期实际经济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新的货币政策委员会,重新界定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能和权力, 赋予其实际的货币政策决策权。
3.参与金融管制,监管并影响银行的行为,使得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畅通有效。同时,保留央行对在中央银行开户的金融机构一定的检察权,如商业银行,及时把握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以及金融市场的实际风险。
4.逐步实现利率的市场化。我国的利率管制较为单一,利率弹性较低,影响了利率政策效应的发挥,对央行所施行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也有很大程度的削减。
5.增强政府的财政能力,大力发展公开市场业务,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工具,优化货币政策操作,从而给强化中央银行独立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6.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央行业务水平与适应更大独立性的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给予其更多自由和权力的同时,应着手努力提高央行的整体业务水平和公开市场操作水平,与独立性相辅相成,才能使央行的职能得到有效施展。
参考文献
[1] 刘锡良,肖龄.从独立走向合作中央银行未来发展趋势[J].金融研究,2003(10).
[2] 蔡志刚.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J].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 范方志,苏国强.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研究[J].经济纵横,2005(10).
[4] 刘凤.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建设的理论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10).
[5] 王广谦.中央银行学[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
[6] 漆多俊.宏观调控法研究 [J].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1).
[7] 梁毅.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现状及其改革趋势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 (02).
作者简介:弋甸园(1991-),女,汉族,陕西省华县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研究方向:国际商务。
(责任编辑:赵春晖)
一、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认识
国家在制定和执行其有关货币政策时,都应独立于政府的法定职权和地位。“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实际上是指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既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控制之外,同时也不能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当接受一定监督和调控,并在国家总体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与其他政府机构相互协作和配合,独立地制定和执行有关货币政策,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货币政策和决策的金融监管。
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现状浅析
我国中央银行在法律和组织上,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市场改革的推进及经济的发展,这种独立性也在不断加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目标的相对独立性
我国央行所实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独立的,即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性,同时促进经济增长。
(二)经济、政治上的相对独立性
中央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仅是一个决策咨询议事机构,政府享有最终决策权。现阶段我国的主要货币政策有三项,分别为: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业务和公开市场操作。相对于国务院的最终决策权而言,中央银行只享有一般货币政策事项的决策权,对于一些重大货币政策事项,如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只有制定和执行权。
随着改革开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央行的独立性在不断增强,但由于历史时期特殊现状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其相对独立性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央行影响宏观经济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1.行政方面独立性不足。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央行是隶属于国务院的组织机构,政治地位相对较低。有一定的行政依赖性,缺乏广泛的代表性。
2.经济方面独立性不足。央行没有独立的货币发行和财政来源,无法控制货币政策传导的源头,在实际工作中,央行与财政部门,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各部门的资金关系,常常会干预和影响其决策的执行和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当央行的货币政策与它们造成冲突时,它们会以各种理由讨价还价,采用各种措施抵消货币政策的效应,阻碍货币政策的实施。
3.职能方面独立性不足。货币政策的实际决策权属于国务院,央行只有执行国务院决议的执行权,缺乏应有的自主决策权,夹杂着各个经济部门的意志,对于客观经济形势的制定和货币政策很难得到独立的体现,同时这一过程中的时滞性也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效力。
三、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建议
1.加强中央银行经济上的独立性。首先,要立法确立中央银行的经济独立的地位,对相应的责任制定追究条例,在法律上赋予央行更多的自由, 提升央行的政治地位。其次,央行应有自己的资金来源,避免依赖财政部门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进一步分离央行和政府的财政,使央行有独立自主的行使权。另外, 国家要集中力量加强经济建设, 使我国的金融业平稳健康地发展, 为央行经济独立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成立统一的监管机构,赋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决策权。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只拥有部分决策权,只有少部分一般事项能够自行决定,重大事项需报国务院批准决定,程序的烦琐和时间上的延迟都会影响于央行职能的有效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将金融业监管权力集中起来,成立统一监管机构,并对以前仅咨询议事并提出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建议的货币政策委员会进行改革和调整,任命一批具有较高货币银行专业知识造诣,和有长期实际经济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新的货币政策委员会,重新界定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能和权力, 赋予其实际的货币政策决策权。
3.参与金融管制,监管并影响银行的行为,使得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畅通有效。同时,保留央行对在中央银行开户的金融机构一定的检察权,如商业银行,及时把握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以及金融市场的实际风险。
4.逐步实现利率的市场化。我国的利率管制较为单一,利率弹性较低,影响了利率政策效应的发挥,对央行所施行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也有很大程度的削减。
5.增强政府的财政能力,大力发展公开市场业务,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工具,优化货币政策操作,从而给强化中央银行独立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6.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央行业务水平与适应更大独立性的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给予其更多自由和权力的同时,应着手努力提高央行的整体业务水平和公开市场操作水平,与独立性相辅相成,才能使央行的职能得到有效施展。
参考文献
[1] 刘锡良,肖龄.从独立走向合作中央银行未来发展趋势[J].金融研究,2003(10).
[2] 蔡志刚.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J].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 范方志,苏国强.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研究[J].经济纵横,2005(10).
[4] 刘凤.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建设的理论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10).
[5] 王广谦.中央银行学[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
[6] 漆多俊.宏观调控法研究 [J].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1).
[7] 梁毅.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现状及其改革趋势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 (02).
作者简介:弋甸园(1991-),女,汉族,陕西省华县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研究方向:国际商务。
(责任编辑:赵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