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某重点中学的宋芳同学,读小学和初中时成绩优异,用父母的话说就是:“从小没让我们操过心。”然而,从郊区的初中考入上海市的著名高中之后,她对自己学业上的表现越来越不满意。
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宋芳是“死用功”的书呆子。课间她也趴在课桌上学习;寝室晚上熄灯之后她去厕所继续看书;走在路上她不忘背英文单词,几次撞到树上……然而,如此疯狂地用功,并没有让她的学习成绩提高多少,相反,在高中的理科难度提升之后,偏重于死记硬背的她成绩排名在班上不断下滑。由于高度近视,她极少参加课外活动,跟同学的关系也不太好。平时,她与任何社团活动无缘,与主科考试无关的书她不看,至今仍然在用不能上网的老人手机……在网络时代的高中生里,她是一个绝对的另类。
一天,母亲在无意中看到宋芳写在草稿纸上的“咒语”,她诅咒自己、仇恨自己,显露出轻生念头。母亲悄悄翻看了她的日记,发现她内心非常阴郁——同学们对她的所有负面评价,她都在日记里记了“账”,并发誓要用优异成绩“狠狠扇他们一记响亮耳光”!
宋芳的母亲求助于班主任,班主任又向我所负责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室”求助。在了解宋芳家庭状况之后,我约谈了她的父母,随后便以家校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宋芳的心理康复工作。
分析:
学霸的心理痼疾极具普遍性
宋芳的父亲是一名转业军人,母亲曾是随军家属,宋芳是在部队大院出生、长大的。按母亲的话说,她“很好带”,8个月就会定时大小便,饿了渴了也不哭闹,2岁进托儿所后也很乖,成天默默无声地不哭不闹。
从部队转业后,宋芳的爸爸忙于工作,母亲开小店维持生计。
在6岁的时候,宋芳家添了一个小弟弟。由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家里被罚了不少钱。父亲的工作与收入都受到影响。宋芳的母亲因为文化低、家里穷、没有固定工作而感到自卑,表面上却非常强势。她极度没有安全感,依赖女儿的优秀来平衡自己的心理。她常对宋芳说:“弟弟还小,我们老了你要供他读大学。你现在不努力,将来一大家子人都要饿死,给人家看笑话!”
不知不觉中,宋芳变得非常懂事。每天早起做早饭,帮妈妈带弟弟,自动扮演“小保姆”角色。她学习勤奋刻苦,对自己要求非常高,考试如果不是双百分就自我责骂、惩罚。
家长们通常认为,像宋芳这样优秀好学的孩子,一定有强大的内心。事实上,这样的孩子为迎合父母的期待而努力,会渐渐丧失自我,通常活得都很不真实。
在优异成绩的背后,潜伏着抑郁、空虚、自我疏离与对生活的漠视。
多年来,宋芳活在“我是优等生”或“我不会失败”的虚假安全感中。当她进入学霸云集的高中后,无论多么努力都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时,她感到极度自卑和羞耻。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念屡遭现实冲击时,她感觉自己没有能力维持那种必须坚持的理想形象,沮丧与焦虑便会如潮水般袭来,让她的心理发生扭曲。
宋芳的情况极具普遍性——很多学霸都存在这种心理痼疾,以至于在特定时期会表现得不堪一击。只是,这种心理问题平常是隐性的、不为人知的,他们在求学阶段甚至可能一直“平步青云”,长大后在职场上也非常优秀,但他们内心会一直不快乐,成年后,则表现出极端人格,要么妄自尊大,要么心理抑郁。
在与宋芳父母沟通的过程中,我帮助他们意识到一个问题:乖巧懂事、努力上进的孩子,有的人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带着人性温暖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完善,但也有一些人,是缘于病态的完美主义或自我强迫。而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宋芳现在最需要的是重新找到学习动力,由过去那种“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以学习成绩来赢得关注”,转变为自我实现与自我完善。这就要求父母,不再像过去那么苛刻、严厉,放下对她的过高要求,经常表达对她的无条件接纳与关爱,让她感觉到自己不需要用学习成绩去换取父母的爱。
艰难的破冰——
“我不知道自己想不想”
与宋芳的交流非常困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孩子内心封闭,说的话都像是按套路在背答案。
我试图引导她讲自己真实的感受,她要么敷衍,要么沉默以对。当谈到童年经历时,她淡淡地说自己的童年挺好。我让她具体谈谈怎么好的时候,她又对自己年幼时的一些表现流露出轻蔑与讥讽,说:“我小时候挺自私的,一点都不懂事。”
我让她谈谈她妈妈,她说妈妈很关心她,经常以她为骄傲,还说:“我妈妈很热心,谁家有困难她都帮助,就这样。”
我把话题转换到她最关注的学习问题上,说:“我当年读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一度很差,没有掌握好的方法,所以不得要领。后来,我摸索出一套好的学习方法,你想不想学啊?”她听了摇摇头,一脸淡漠。
我伸出三根手指问她:“一代表你一点都不想学,二代表你不知道自己想不想学,三代表你现在不想说话。你选哪一个呢?”她想了想,伸出两根指头。
可以看出,宋芳非常敏感,即使她很想提高学习成绩,很想学习我的方法,但她本能地压抑自己的感受与需求,用“我不知道自己想不想”的方式来表达。
我又拿出一个心脏的立体模型给她看,对她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程度不同的封闭密室,这个密室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但里面却藏着他很多压抑着的感觉与经历。”我告诉她,一个习惯于去满足别人的需要,压抑自己的需要的孩子,是需要学习(我的方法)的!而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不只是时间管理、死记硬背、错题摘录等,还包括一项很重要的技巧——学习与“真实的感情和真正的自我”进行沟通。
随后,我让宋芳在轻音乐的环境中闭上眼睛深呼吸,逐渐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我跟她说一些能帮她缓解焦虑情绪的话。等她完全进入我期望的状态以后,我让她想象出一道彩虹,伴随着深呼吸让自己的意识回到童年。我问她看到了什么,她清晰地向我描述了她看到的画面:“两个房间。一个环境压抑的灰色房间,爸爸妈妈坐在里面;还有一个气氛轻松的红色房间,我和弟弟在里面玩……”当她描述那个灰色房间多么可怕时,我鼓励她想象一些东西,比如泡沫、光线、花瓣,或者任何进入她脑海的东西,然后用这些东西来“清洗”那个房间。 宋芳说:“我用白色泡沫清理灰色房间,但灰色的脏东西抹不掉,怎么清理都没有用。”
我将手掌放在宋芳的手上,让她想象爱的能量从她心中倾泻出来,顺着胳膊流进她的双手……几次之后,宋芳平静下来,说:“我可以把灰色房间变得像花朵一样干净漂亮。”这正是我要达到的目的:让她发现内心的灰色地带,并在内心深处用想象中的明艳、洁净的东西覆盖、代替、战胜灰色的东西。
随着后续的交流,当宋芳在柔和的音乐声中进入自己内心之后,她体会到母亲是一个“要求很多、难以被取悦、控制欲很强、易怒顽固”的人。母亲所到之处都会释放出灰色的“脏东西”,宋芳终于哭了起来,表现出对母亲的极大愤怒,长期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感觉也爆发了……
同时,她也感觉到了来自父亲的压力。父亲身为一名军人,经常要求她坚强,手割破了不许哭,去医院打针不哭的时候总能得到奖励。父亲以“女儿像个女汉子”为荣,以至于宋芳每次遇到难题,或是考试快结束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来的都是父亲坚毅紧绷的面孔。
在这个治疗的过程中,我告诉宋芳:“有时候家长也会犯错,会伤害孩子。这不是因为他们不爱孩子,而是他们在小的时候也没有得到爱和理解。我们要原谅他们。”
传授实用工具——
量尺觉察
宋芳是一名学生,学习仍然是她的头等大事。宋芳的父母对她的学习成绩依旧看重,虽然他们有所调整,然而宋芳仍然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教宋芳使用一个叫“量尺觉察”的心理学工具,来进行自我评估,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并给自己释放压力。
我给了宋芳一把刻度从1到10的尺子。每次咨询的前后,我都让宋芳为自己的心灵状态打分,越靠近10分表示心情越好。宋芳经常觉得咨询之后心里的大石头像是被搬开了,分数从2分、3分直接升到10分。
我说:“其实,我为你做的一切,你要渐渐学会自己为自己做!你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理老师,对自己进行觉察、辅导与调整。”
我跟宋芳一起总结那些可以让心灵分数提高的方法,比如听一段音乐、小路上散步、深呼吸、跟弟弟玩一会儿等。
我还给了宋芳一张“心灵状态表格”,要求她每次课间十分钟用量尺给自己的心灵打个分,然后填在表格里。如果分数低于3分,就不要再继续学习,而是去做一些放松自己的事情。然后重新给心灵打分,并填写表格,包括使用了哪种方法提高分数、使用这些方法之后的心灵状态是几分等。
“量尺觉察”特别能帮助宋芳这种习惯于自我压抑、自我否定的孩子。宋芳在一周后交上来的表格明显反映出她的进步。
随后我又跟她一起思考改进的办法,帮助她增强对自己心灵的觉察与关照。
走进人群——
象牙塔里应该有同伴
在半个学期的持续性咨询接近尾声时,宋芳不但精神状态大有改善,学习成绩也大大提高。也难怪心理学家们有这样一个共识:“精神压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智力发育。”当宋芳的心灵逐渐健康起来时,她的智力也随之提高。
看到她逐渐开朗自信,我给她提出了一个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以促进她的成长——融入同龄人的群体,从中寻找伙伴的支持。
一次咨询中,我跟宋芳聊到孤单、寂寞、不被理解等感受时说:“其实,在我们这所学霸云集的重点高中里,很多孩子都很寂寞。你能不能利用一周的课余时间,访问5位同学,问问他们有没有寂寞的时候,寂寞的时候他们用什么方式来调整?下周咨询时请你告诉我。”
对一个习惯于内向和被动的孩子来说,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作业。然而,宋芳还是硬着头皮完成了。
一周后,她迫不及待地跟我分享:“你说的是真的!这么多成绩比我好、家境比我好、人缘比我好的同学,都会孤独寂寞。他们心灵的分数比我差得远呢!不过,我从跟他们的聊天中学到了很多调整心态的方法。”
我饶有兴致地将宋芳讲述的同学们调适心灵的各种方法记录下来,并监督宋芳说到做到,将他山之石尽快用在她自己身上!
我相信,宋芳已经走在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路上。
【编辑:冯士军】
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宋芳是“死用功”的书呆子。课间她也趴在课桌上学习;寝室晚上熄灯之后她去厕所继续看书;走在路上她不忘背英文单词,几次撞到树上……然而,如此疯狂地用功,并没有让她的学习成绩提高多少,相反,在高中的理科难度提升之后,偏重于死记硬背的她成绩排名在班上不断下滑。由于高度近视,她极少参加课外活动,跟同学的关系也不太好。平时,她与任何社团活动无缘,与主科考试无关的书她不看,至今仍然在用不能上网的老人手机……在网络时代的高中生里,她是一个绝对的另类。
一天,母亲在无意中看到宋芳写在草稿纸上的“咒语”,她诅咒自己、仇恨自己,显露出轻生念头。母亲悄悄翻看了她的日记,发现她内心非常阴郁——同学们对她的所有负面评价,她都在日记里记了“账”,并发誓要用优异成绩“狠狠扇他们一记响亮耳光”!
宋芳的母亲求助于班主任,班主任又向我所负责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室”求助。在了解宋芳家庭状况之后,我约谈了她的父母,随后便以家校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宋芳的心理康复工作。
分析:
学霸的心理痼疾极具普遍性
宋芳的父亲是一名转业军人,母亲曾是随军家属,宋芳是在部队大院出生、长大的。按母亲的话说,她“很好带”,8个月就会定时大小便,饿了渴了也不哭闹,2岁进托儿所后也很乖,成天默默无声地不哭不闹。
从部队转业后,宋芳的爸爸忙于工作,母亲开小店维持生计。
在6岁的时候,宋芳家添了一个小弟弟。由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家里被罚了不少钱。父亲的工作与收入都受到影响。宋芳的母亲因为文化低、家里穷、没有固定工作而感到自卑,表面上却非常强势。她极度没有安全感,依赖女儿的优秀来平衡自己的心理。她常对宋芳说:“弟弟还小,我们老了你要供他读大学。你现在不努力,将来一大家子人都要饿死,给人家看笑话!”
不知不觉中,宋芳变得非常懂事。每天早起做早饭,帮妈妈带弟弟,自动扮演“小保姆”角色。她学习勤奋刻苦,对自己要求非常高,考试如果不是双百分就自我责骂、惩罚。
家长们通常认为,像宋芳这样优秀好学的孩子,一定有强大的内心。事实上,这样的孩子为迎合父母的期待而努力,会渐渐丧失自我,通常活得都很不真实。
在优异成绩的背后,潜伏着抑郁、空虚、自我疏离与对生活的漠视。
多年来,宋芳活在“我是优等生”或“我不会失败”的虚假安全感中。当她进入学霸云集的高中后,无论多么努力都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时,她感到极度自卑和羞耻。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念屡遭现实冲击时,她感觉自己没有能力维持那种必须坚持的理想形象,沮丧与焦虑便会如潮水般袭来,让她的心理发生扭曲。
宋芳的情况极具普遍性——很多学霸都存在这种心理痼疾,以至于在特定时期会表现得不堪一击。只是,这种心理问题平常是隐性的、不为人知的,他们在求学阶段甚至可能一直“平步青云”,长大后在职场上也非常优秀,但他们内心会一直不快乐,成年后,则表现出极端人格,要么妄自尊大,要么心理抑郁。
在与宋芳父母沟通的过程中,我帮助他们意识到一个问题:乖巧懂事、努力上进的孩子,有的人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带着人性温暖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完善,但也有一些人,是缘于病态的完美主义或自我强迫。而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宋芳现在最需要的是重新找到学习动力,由过去那种“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以学习成绩来赢得关注”,转变为自我实现与自我完善。这就要求父母,不再像过去那么苛刻、严厉,放下对她的过高要求,经常表达对她的无条件接纳与关爱,让她感觉到自己不需要用学习成绩去换取父母的爱。
艰难的破冰——
“我不知道自己想不想”
与宋芳的交流非常困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孩子内心封闭,说的话都像是按套路在背答案。
我试图引导她讲自己真实的感受,她要么敷衍,要么沉默以对。当谈到童年经历时,她淡淡地说自己的童年挺好。我让她具体谈谈怎么好的时候,她又对自己年幼时的一些表现流露出轻蔑与讥讽,说:“我小时候挺自私的,一点都不懂事。”
我让她谈谈她妈妈,她说妈妈很关心她,经常以她为骄傲,还说:“我妈妈很热心,谁家有困难她都帮助,就这样。”
我把话题转换到她最关注的学习问题上,说:“我当年读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一度很差,没有掌握好的方法,所以不得要领。后来,我摸索出一套好的学习方法,你想不想学啊?”她听了摇摇头,一脸淡漠。
我伸出三根手指问她:“一代表你一点都不想学,二代表你不知道自己想不想学,三代表你现在不想说话。你选哪一个呢?”她想了想,伸出两根指头。
可以看出,宋芳非常敏感,即使她很想提高学习成绩,很想学习我的方法,但她本能地压抑自己的感受与需求,用“我不知道自己想不想”的方式来表达。
我又拿出一个心脏的立体模型给她看,对她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程度不同的封闭密室,这个密室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但里面却藏着他很多压抑着的感觉与经历。”我告诉她,一个习惯于去满足别人的需要,压抑自己的需要的孩子,是需要学习(我的方法)的!而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不只是时间管理、死记硬背、错题摘录等,还包括一项很重要的技巧——学习与“真实的感情和真正的自我”进行沟通。
随后,我让宋芳在轻音乐的环境中闭上眼睛深呼吸,逐渐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我跟她说一些能帮她缓解焦虑情绪的话。等她完全进入我期望的状态以后,我让她想象出一道彩虹,伴随着深呼吸让自己的意识回到童年。我问她看到了什么,她清晰地向我描述了她看到的画面:“两个房间。一个环境压抑的灰色房间,爸爸妈妈坐在里面;还有一个气氛轻松的红色房间,我和弟弟在里面玩……”当她描述那个灰色房间多么可怕时,我鼓励她想象一些东西,比如泡沫、光线、花瓣,或者任何进入她脑海的东西,然后用这些东西来“清洗”那个房间。 宋芳说:“我用白色泡沫清理灰色房间,但灰色的脏东西抹不掉,怎么清理都没有用。”
我将手掌放在宋芳的手上,让她想象爱的能量从她心中倾泻出来,顺着胳膊流进她的双手……几次之后,宋芳平静下来,说:“我可以把灰色房间变得像花朵一样干净漂亮。”这正是我要达到的目的:让她发现内心的灰色地带,并在内心深处用想象中的明艳、洁净的东西覆盖、代替、战胜灰色的东西。
随着后续的交流,当宋芳在柔和的音乐声中进入自己内心之后,她体会到母亲是一个“要求很多、难以被取悦、控制欲很强、易怒顽固”的人。母亲所到之处都会释放出灰色的“脏东西”,宋芳终于哭了起来,表现出对母亲的极大愤怒,长期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感觉也爆发了……
同时,她也感觉到了来自父亲的压力。父亲身为一名军人,经常要求她坚强,手割破了不许哭,去医院打针不哭的时候总能得到奖励。父亲以“女儿像个女汉子”为荣,以至于宋芳每次遇到难题,或是考试快结束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来的都是父亲坚毅紧绷的面孔。
在这个治疗的过程中,我告诉宋芳:“有时候家长也会犯错,会伤害孩子。这不是因为他们不爱孩子,而是他们在小的时候也没有得到爱和理解。我们要原谅他们。”
传授实用工具——
量尺觉察
宋芳是一名学生,学习仍然是她的头等大事。宋芳的父母对她的学习成绩依旧看重,虽然他们有所调整,然而宋芳仍然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教宋芳使用一个叫“量尺觉察”的心理学工具,来进行自我评估,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并给自己释放压力。
我给了宋芳一把刻度从1到10的尺子。每次咨询的前后,我都让宋芳为自己的心灵状态打分,越靠近10分表示心情越好。宋芳经常觉得咨询之后心里的大石头像是被搬开了,分数从2分、3分直接升到10分。
我说:“其实,我为你做的一切,你要渐渐学会自己为自己做!你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理老师,对自己进行觉察、辅导与调整。”
我跟宋芳一起总结那些可以让心灵分数提高的方法,比如听一段音乐、小路上散步、深呼吸、跟弟弟玩一会儿等。
我还给了宋芳一张“心灵状态表格”,要求她每次课间十分钟用量尺给自己的心灵打个分,然后填在表格里。如果分数低于3分,就不要再继续学习,而是去做一些放松自己的事情。然后重新给心灵打分,并填写表格,包括使用了哪种方法提高分数、使用这些方法之后的心灵状态是几分等。
“量尺觉察”特别能帮助宋芳这种习惯于自我压抑、自我否定的孩子。宋芳在一周后交上来的表格明显反映出她的进步。
随后我又跟她一起思考改进的办法,帮助她增强对自己心灵的觉察与关照。
走进人群——
象牙塔里应该有同伴
在半个学期的持续性咨询接近尾声时,宋芳不但精神状态大有改善,学习成绩也大大提高。也难怪心理学家们有这样一个共识:“精神压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智力发育。”当宋芳的心灵逐渐健康起来时,她的智力也随之提高。
看到她逐渐开朗自信,我给她提出了一个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以促进她的成长——融入同龄人的群体,从中寻找伙伴的支持。
一次咨询中,我跟宋芳聊到孤单、寂寞、不被理解等感受时说:“其实,在我们这所学霸云集的重点高中里,很多孩子都很寂寞。你能不能利用一周的课余时间,访问5位同学,问问他们有没有寂寞的时候,寂寞的时候他们用什么方式来调整?下周咨询时请你告诉我。”
对一个习惯于内向和被动的孩子来说,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作业。然而,宋芳还是硬着头皮完成了。
一周后,她迫不及待地跟我分享:“你说的是真的!这么多成绩比我好、家境比我好、人缘比我好的同学,都会孤独寂寞。他们心灵的分数比我差得远呢!不过,我从跟他们的聊天中学到了很多调整心态的方法。”
我饶有兴致地将宋芳讲述的同学们调适心灵的各种方法记录下来,并监督宋芳说到做到,将他山之石尽快用在她自己身上!
我相信,宋芳已经走在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路上。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