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移植围手术期应用体外膜肺氧合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chiren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者双肺移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18例因IPAH接受双肺移植的受者,术前肺动脉压达(98.56±14.86)mmHg,WHO心功能评级分别为Ⅲ级11例、Ⅳ级7例。所有受者均在麻醉诱导后给予ECMO转流辅助,术中根据氧合及心功能情况,调整ECMO转速和流量。手术结束后,ECMO流量降至1 L·min-1·m-2,血流动力学平稳,氧合指数>300即可撤除ECMO。分别在入手术室时(术前)、麻醉后双肺通气30 min、ECMO转流后15 min、建立单肺通气时、肺动脉阻断30 min,肺动脉开放30 min、手术结束时共7个时间点采集数据。术后观察受者的转归情况。

结果

所有受者均在ECMO支持下顺利完成手术。与术前相比,麻醉后双肺通气30 min时PaO2、PaCO2均明显升高(P<0.05);与麻醉后双肺通气30 min时相比,ECMO转流后15 min时PaO2明显升高(P<0.05),PaCO2和肺动脉压均显著下降(P<0.05);与ECMO转流后15 min时相比,肺动脉阻断30 min时肺动脉压明显升高(P<0.05);与肺动脉阻断30 min时相比,肺动脉开放30 min时肺动脉压明显降低(P<0.05)。术毕3例受者即刻撤除ECMO,15例带入ICU后继续应用(3.3±2.5) d。有10例(包括术毕即刻撤除ECMO的3例受者)在撤除ECMO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左心功能不全,其中3例再次给予ECMO转流,其余7例给予强心、利尿及扩血管对症处理后心功能改善。术后ECMO致伤口脂肪液化和感染2例及股动脉血栓形成(中度)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1例于术后5 d出现肾功能衰竭,经ECMO管道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术后2周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17例受者均顺利出院。术后2个月时,受者肺动脉压为(30.79±6.18) mmHg,心功能评级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

结论

ECMO作为一种控制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手段应用于IPAH患者的肺移植手术,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对受者围手术期心功能的维护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小儿脓毒症是全球患儿死亡的常见原因。脓毒症可发生于各种部位感染之后,如呼吸系统、血流感染、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心内膜等。不同的感染部位发生脓毒症的易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国内关于脓毒症感染部位的流行病学资料并不多见,且无全国性研究的资料,本文就不同部位脓毒症的易感性进行文献回顾。早期识别脓毒症的感染部位,对于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微RNA(miRNA)的异常表达可参与部分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表达调控,影响造血细胞的发育和分化,导致血液肿瘤的发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B淋巴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在发病个体、疾病进展、治疗反应、临床预后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异质性。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miRNA的突变或异常表达与CLL的发生、进展、预后、药物疗效等密切相关,某些miRNA还可参与CLL细胞中B细胞受体(BCR)及其信号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肿瘤,目前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恶性血液病,几乎所有的MM患者最终都会复发、耐药。随着对MM发病及耐药机制的不断研究,新型药物如免疫调节剂、蛋白酶体抑制剂、单克隆抗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热休克蛋白抑制剂的应用,极大地延长了复发难治性MM(RRMM)患者的总生存及无进展生存时间。文章主要对国内外新型靶向药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微RNA(miRNA)是一类长约19~25 nt的单链非编码小RNA,在各种生物体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和凋亡、脂肪代谢等生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miRNA失调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进展、预后和耐药相关。miR-15a/16-1、miR-34b/c、miR-181b、miR-29、miR-3676、miR-17/92以及miR-155家族成员调节重要基因的表达,是CLL中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累及造血干细胞的慢性克隆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疲劳、瘙痒及脾大等,易并发血栓栓塞,并有高风险向骨髓纤维化及急性白血病转化。自2005年发现JAK2 V617F突变以来,PV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表观遗传学标记的改变在PV疾病进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表观遗传学改变的药物有望提高PV患者的生命质量。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携带趾胫侧舌状瓣重建甲侧襞的改良部分甲皮瓣联合髂骨移植再造拇指Ⅱ度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我们根据拇指Ⅱ度缺损的特点,采用同侧携带趾胫侧舌状瓣重建甲侧襞的改良部分甲皮瓣联合髂骨移植再造拇指Ⅱ度缺损26例,均缝合神经重建感觉,供瓣区应用第二足趾侧方皮瓣联合植皮修复。术后随访时间为6 ~ 24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术后再造26例拇指全部存活,其中发生静脉危象
目的探讨"中国二类"和"中国三类"供者相关因素对肝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1月连续实施的215例"中国二类"和"中国三类"供者供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排除3例术后失随访病例,共211例病例纳入研究。统计供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病、体重指数(BMI)、既往病史(脂肪肝、高血压)、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供肝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捐献前常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