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来路,但求无悔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fangji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中考考砸了,因为一分之差,差点上不了高中。但在父母的全力支持下,我还是如期开始了我的高中生活。一边是失败后的知耻而后勇,一边是父母的鼓励和信任,两种力量裹挟着我,激励着我去做更好的自己。
  全力以赴,攻破弱势科目
  高中第一次月考,我排名784名(全年级1200多人)。我清楚地记得那次考试,英语不及格,数学也不及格。
  我去找老师帮忙分析试卷,知道了自己最大的缺点是粗心。于是我把数学试卷上那个猩红的“37分”剪下来,贴在我课桌的桌角。我告诉自己:首先要戒掉粗心,做好每一天的练习。我深切地明白,学习不仅是智商的较量,更是对个人品质的磨炼。所以我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还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尽量改掉自己丢三落四的毛病。事实证明效果非常明显,第二次月考我便完成了从不及格到及格(90分)的逆袭。
  到第二个学期,分科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集中精力攻破弱势学科。我全面分析了自己的成绩,文综、语文有绝对优势;英语、数学是弱势科目,需要用更多的时间补足短板。英语是一种语言工具,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去记忆、练习。我将单词融入到课文中去记忆,在运用中强化记忆效果。在积累单词的基础上,我每天放学一边走一边听英语听力,记与听相结合,充分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给数学的提升留出空间。我几乎把所有的晚自习都用在了数学练习上,针对每一道题,总结题型,再跳出题去,猜测命题人的意图,归纳知识点。在第二学期末,我实现了数学从30分到130多分的飞跃。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数学竟然会成为我的优势科目。
  从差点“落榜”到后进生,再到质的飞跃,我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全力以赴,终于实现了对弱势学科的突破。
  撕掉“平行班”标签,重新定义自己
  第二学期结束,我的成绩排名已经稳定在全班前三名,但我明白这并不是我最终的目标。我当时所处的班级是“平行班”,而我的对手是全年级,甚至是全省的考生。“登高极目知天地之大,置己苍茫知寸身之微”,我们的目标绝不能止步于眼前的成就,而应该着眼于更广阔的世界。我希望自己的成绩能够超过所谓的“重点班”,我也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身处泥泞,也不忘仰望星空。虽然在平行班,但我以重点班甚至高于重点班的标准要求自己。我发现重点班的同学会在周六晚上加练,于是我也买试卷进行额外的练习;我发现重点班的学生会做思维导图,于是我也坚持每一課做知识框架,把书从厚读薄;我会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假装自己是教师在给学生授课,通过模拟讲述知识点,跳出学生的思维,从更高的立意角度来分析知识点。
  当然,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也会进行适当放松。无人的廊道上,我捧史细读,抑或枯坐漫想。我感谢自己身在“平行班”,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让我可以跟随自己的脚步去调整,去学习,让我有一处角落去安放我的年少轻狂,让我恣意生长。
  在这样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劳逸结合,很快我的成绩就冲进了年级前50名,前20名,甚至前5名。我渐渐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谓的“平行班”和“重点班”,都是学校、社会给我们贴上的标签,别人给我们贴标签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被这种标签驯服,放弃了努力的可能,自此甘于平庸。任何人都不能定义我们,除了自己,只要敢想敢做,便有万丈光芒,只要勇于拼搏,全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
  起落浮沉,用平静赴征途
  步入高三后,整个班级似乎开始陷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个人都凝神聚力,严阵以待。课间的教室似深海般安静。体育课减少,大课间减少,音乐课消失,不断减少的课余时间如逐渐激烈的鼓点,声声催人,大战一触即发。
  这一时期,班级、年级里涌现出非常多的黑马,不少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同学开始榜上有名。有人起就有人落,我开始担心自己的成绩和排名。这种焦躁的情绪影响了我,我开始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那只鼓被我放进了心里,鼓声起起落落。果然,我保持了一个多学期的第一名变成了第三名。第一名是我最好的朋友,她知道成绩后,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兴奋情绪。我清楚她是为了照顾我的情绪,但围绕在她身边的称赞声还是刺伤了我脆弱的自尊心。我明白我们一直都在暗暗较劲儿,她也承认曾经对我有过一丝嫉妒,嫉妒我看似毫不费劲但一直保持第一。可现在,她占据了上风。
  没有享受过美好,便无从向往;没有灯火阑珊下的阴影,便无从比较。因为拥有过,便更害怕失去。这种恐慌而扭曲的情绪捕获了我,让我无法正确面对它。我的排名从第三名渐渐滑到了第5名,再到第9名。一边是大批的同学成绩越来越好,一边是自己的表现越来越差。在这种对比下,周围同学的惋惜、父母的责备、老师的鼓励,对于我而言都是一把把尖刀,反复割刺着我的心,让我一度陷入了一种抑郁的情绪中。
  为了走出这种情绪,我开始将关注点从周围转移到自己身上,从分数转移到一个个细碎的知识点上。我不去跟别人比较,不去看成绩排名,只关注自己每天是否有新收获。我每天给自己设置一个个小小的目标,完成了就在后面画一个笑脸,累积了一个星期的笑脸,便奖励自己一个小礼物。这种获得感让我重拾自信,渐渐地,我从那种沮丧失落的情绪中走出来了。而成绩的提升,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高考的那一天,我像过去的无数个日子一样,平静地做好每一道题。因为我明白,这一场战争,是自己给青春的答卷,无关他人。当最后一个句号自笔尖落下,我清楚地知道,这段篇章也随之终止,不问归处,但求无悔。
  我最终考进了西南大学,在这里度过青春的另一个四年。当我跟同学聊起我曾经是个差点考不上高中的学生时,她们都很讶异。这不是一个奇迹,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因为我们都不想要充满遗憾的人生,不问来路,但求无悔。
其他文献
解读专业:预防医学  专业扫描:医学大概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医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研究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主要从群体层面开展工作,兼顾个体层面的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适合考生:立志于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高中理科学生,只要符合医学专业对身体条件的要求,都适合就读预防医学专业。  就业前景:今年年初开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国家和社会更加深
关于TA:陈薇,中共党员,生物安全专家,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长期从事生物防御新型疫苗和生物新药研究,研制出中国军队首个SARS预防生物新药“重组人干扰素ω”、全球首个获批新药证书的埃博拉疫苗。“想把我们的疫苗用在全世界人身上。”  适用话题:钻研;责任;自信;爱国;担当;奉献  浪漫女生,携笔从戎不言悔  1966年,陈薇出生于浙江省兰溪市。从小
我们和其他高考生一样,一样要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样要学函数、几何运算;一样会读“I have a dream”。我们又和其他高考生不一样,背着吉他、穿着8厘米高的高跟鞋,只为给考官一分钟的完美印象。我们饱受质疑,却无可奈何,唯有告诉自己:即使前方布满荆棘,仍要踏出一方天地。  记得初学编导这个专业时,单纯地以为只要端着相机拍出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就可以站在聚光灯下,手拿奖杯感谢
何冰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1991年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进入影视圈。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曾经默默无闻地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天”。  在话剧《立白》里他只有一句台词,就是喊一嗓子“报”;而在人艺经典剧目《鸟人》中,他又饰演的是仅仅有7分钟出场时间的“黄毛”一角,甚至在许多电视剧里他都一直在跑龙套。  可是,何冰从没有放弃这些不起眼的机会,在这些小角色里,他仍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将一招一式表演得淋漓尽致
1974年5月初,惊悚片《大白鲨》开机拍摄,担任导演的是28岁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是他第一次为大型电影公司拍摄电影。  电影是以一头鲨鱼袭击游泳者的特写镜头开始的,并且鲨鱼的身影始终贯穿全剧,可作为主角的“机械大白鲨”很快便问题不断,同它相连的软管、压缩机和控制杆不时地出现各种故障,使得“大白鲨”随时都会停止工作,需要等待修理、焊接或更换零部件,此外,它还相当蠢笨,动作缓慢,既不会游泳和撕咬,
新华书店的正中央放着一架钢琴,供读者免费弹奏。我每次去时,皆能听见有人在弹,他们大多是孩子,而且弹得都不是太好。  上周,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弹得不错的,那是个十三四岁的女孩,看上去其貌不扬,可十指一落,顿时惊艳全场,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读者,都被她流畅动听的琴声吸引住了,放下正在翻阅的书听了起来,就连正在理书的店员们也都沉醉在琴声之中。  一曲终了,大厅里立即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女孩自信地扬了扬眉,又
高二升高三的那个学期,我对文化课的厌恶已经达到了顶峰。于是想学艺术的我,和认为我努努力就能靠文化成绩考上一本的我妈大吵一架,经过多方斡旋,我最终得偿所愿,成了一名花钱如流水的播音艺考生。  幸运的是,我的联考成绩相对来说还算不错;不幸的是,正是这个“不错”让我急剧膨胀。于是接下来的校考之路走得跌跌撞撞,让毫无准备的我摔得灰头土脸,被打击得几乎丧失信心。  校考对于大多数艺考生来说,用一个“紧赶慢赶
我从一个小镇的中学,来到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因为我胆小笨拙,课间休息时大家都喜欢调侃我,而我也只是羞涩地一笑。我不觉得她们取笑我时带有任何的恶意,因为我能感受到大家挺喜欢我的。  而就是因为我这样的性格,所以大家都喜欢叫我的名字,不论在什么场合。  语文老师上课时说找个同学回答问题,或者要找个同学把诗歌朗诵一下。然后大家都喜欢大叫着我的名字,引导老师让我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然后我便支支吾吾、两颊通红地
近日,00后复旦新生曾健宇向父母“借钱”上大学一事,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据曾健宇同学介绍,他在暑期通过做家教挣了3000元,其中一部分用来交了学杂费,剩下的是找父母“借”的。目前,他每月的生活费为1700元。此前,父亲跟他说过,“你18岁以后的钱都是向我借的,以后都要还的。”曾健宇表示,以后会逐步将钱还给父母。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每一个孩子的情况都有不同,肯定和鼓励“借錢”上大学,并不在于孩
在一片碧绿背荫的大地上,  亭亭玉立着一株紫罗兰;  它梗茎弯曲,低眉颔首,  像是要避开人们的目光。  然而它仍是可爱的一朵花,  颜色明艳惹人爱;  它本可装饰一间玫瑰色的闺房,  而不是在此沉默。  然而它却绽放得心满意足,  展现着朴素色彩;  在恬静的树荫下,  幽幽散发甜蜜芬芳。  那就让我到山谷中去吧,  去看一看這美丽的花儿;  我也要以这花为楷模,  带着温柔的谦逊,逐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