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亲回忆录走来的“新世界”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fg21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半夜两点把全书读完,合上书本进入梦乡,醒来已经八点,立即去书橱翻到《杨廷英回忆录——过眼云烟》。这书是少衡前年来莆田给我一本新书捧场,带着它和自己的新书送我的。
  我把他的书读完,他父亲的这本回忆录翻了一下,记得有长泰剿匪的记载,重新翻读,果然如记忆中的印象。不过杨廷英的记述仅五千字,少衡以此为出发点,构筑成一座二十七万字的小说大厦,令人叹服。
  小说主人公侯春生的原型侯虎江,是杨廷英两个最好的战友之一。回忆录卷首還刊着三人“纪念南征一周年”的合影照。关于他牺牲的过程记载在《战坂里虎口夺粮》一节中:
  “他的最后一战是感天地泣鬼神的。那天,袭击正达粮库的匪徒有两百多人枪,匪首是正达村的两个女恶魔,一个叫郭旦,一个叫汤秀东。两人的丈夫是国民党国大代表、县军事科长叶杨瑜,此人已潜逃台湾。郭、汤两匪是叶的大、小老婆,此时都自封‘司令’,归属‘反共救国军’总司令李子龙指挥。女匪首统领众匪乘夜色埋伏在村庄四周。郭旦鼓动众匪:‘占领粮库,粮食任你们挑,谁挑谁得。’拂晓,侯虎江(三区区长)安排挑粮民工在两个武装班护送下出发。稍后,村犬狂吠。他发觉情况异常,立即赶回粮库,招呼区干部郝喜贵等十多人,紧闭门窗,分头扼守。霎时,门外枪声大作,粮库被围,电话线被剪断。匪徒在机枪掩护下,用大石猛撞大门。守门人枪声起处,子弹穿过门板,撞门匪徒被击毙。侯虎江为了减少被围人员的压力,取得外援,只身从侧门突围。他连发数弹,击倒几名匪徒,一口气冲出村口。前面就是九龙江支流杨淘溪的河滩,穷追不舍的匪众以密集的子弹击中了他。他倒在溪边的盘石旁,用最后的力气把心爱的手枪拆卸,将零件一一丢入溪中,他牺牲了。他与众匪的激战,掩护被围干部群众,靠一杆长枪、两只短枪严防死守,赢得了外援,保住了六十万斤粮食。”
  杨廷英与莆田仅一饭之缘。南下途中,于1949年9月13日“晚上十一时,才到莆田县城。用餐后,继续前行。”但他在途中写的一首七绝,特别合我兴味,录于此,可供今日诗人好好学习:
  松涛十里到黄华,此处黄华不是家。
  烟雨江南行渐远,闽山伴我到天涯。
  北京有评论家认为,这书在大事件背景与细节的加强丰富上可有进一步的作为。我认为,前者已无必要,大事件背景的历史著作与纪实文学已汗牛充栋,实无再添的必要;而后者的丰富,任何作品这样说都没错。关键是把细节丰富在哪里,哪几个人物身上。假如把几个主要人物都丰富一番,小说已有二十七万字,篇幅再加三分之一,读者也受不了,而且破坏了少衡快节奏推进情节发展的明快风格。
  我意当在徐碧彩身上添衫增彩,还应给她心中添油加醋。现在小说都是从他人的眼光看她,从她自己看自己的文字极少,甚至没有,偶尔不多的话也称为“谎话连篇”。这样写可能是少衡在努力躲避自己对女人内心世界陌生的短板。我们且循着他的描述来梳理一下徐碧彩的故事历程——当然是她与连文正(后为林庆)的故事框架:起点是近年大热的西南联大,连文正弃学从军,远征军入缅,驻印军反攻,“军中之鹰”,抗战英雄归来,她爱上他,结婚怀孕,胜利还都南京,再上海,北上合肥、六安,到济南,济南战役被俘,返回故乡闽南长泰(小说没点明,但乡镇地名都是实写)。徐碧彩生了儿子红萝卜,战乱中失去家人和工作,一路寻夫也来到长泰,开始了一段与剿匪双方密切勾连惊心动魄的故事。
  表面上看,为了使徐碧彩真实地呈现无辜可怜的神态——她与连文正见面时两人全无感觉,少衡在情节设计上把她一切为俩,即陈碧和王彩萍两个表姐妹。他让陈碧生下儿子自己难产而逝,让彩萍抱着她与连文正的儿子去千里寻父。深层次(或曰潜意识)的原因有二:当代文坛现代派呈压倒性优越之态,几十年来少衡坚持自己传统写实性叙事风格,但若说没有气馁、没有自我怀疑的时候那是假的,人都有软弱的时候,偶尔受点影响也是有的。这种把唯一的女角一分为二,让故事和人物“小径分岔”,其渊源是南美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它一直被当代风头作家们奉为经典。二是抱着儿子半个中国寻夫的徐碧彩(即彩萍),还保持一尘不染的女儿身,以便她与革命英烈侯春生谈恋爱(尽管只在遭遇悍匪枪击时把她的头勾到他的肩上),以此忠实地表达了少衡文如其人清白纯洁得可爱的婚恋观(我曾指为他全部作品最严重的缺陷)。
  我建议,如有重版机会,应把徐碧彩“合二为一”。中校夫人富家小姐的她,在娘家难产而死的概率是很低的。生下儿子,家人因战乱而流散而亡而不知在何方都可以,再让她怀揣金条抱着儿子一路兵荒马乱、颠沛流离,吃尽苦头;可以让她站在济南城外眺望解放军攻城,该战役我军百炮攻城,作为中校的丈夫死亡的可能性极大,徐碧彩陷于绝境但不甘就此罢休,终一路追寻到闽南;她与丈夫在县府门外见的第一面极好处理,乍到异地的北方女人见青年男子来到眼前把头一低就可以了,这对夫妻在一起的时间极为短暂,分别近两年一时认不出也很自然。小说下半部连文正由英雄变恶鬼(名也改为林庆),让徐碧彩跟侯春生同时去五区,亲见黄水金一家三口惨遭林庆毒手,就可完成人生遽变的关键:她千辛万苦追寻的丈夫即使不是英雄,也要是个人啊。对丈夫的起码要求是有人性的人,而不是杀人如切瓜的恶鬼。凡人都如此,何况徐碧彩这样意志坚韧且花容月貌的女人(公安局长郑勇对侯说:“你可不要被她迷住啊!”侯审讯她之前让她洗脸,一洗,破衣褴裤的徐碧彩简直像变了个人——少衡写女人一惯用词吝啬)。
  而徐碧彩眼前的男人侯春生不正是一个与自己同样品貌,大写的男人吗?这男人的背后还是美好的新世界呢!两人相爱,应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侯的壮烈牺牲就构就了悲剧必需的三角要素。
  少衡父亲回忆录中侯在老家有个新婚妻子,小说把她丢掉,十分可惜。她,我以为就是小说创作应有的“小径分岔”之一。
其他文献
乡村的振兴与宜居,在当下人看来未必与水井有关。但是,乡村生活的文化情愫,却离不开饮水之源。  一口水井从大地深处,滋润着村庄,留住乡情与记忆。曾经是全村老少珍爱的生命之源,不仅养活了村庄的人,更是一座村庄的“同心圆”,村里人爱之护卫之,视同自己的眼睛。  我的出生地,诏安后港新圩村,原是解放前开辟的“圩”,这里房子的格局就是回字形留有四个门,其中北边有个“圩门”。家家有阳台、店面。在格局未被打破时
期刊
几十年,接触无数人,说讨厌下雪的,几乎没有。  赖床的小孩子听妈妈说外面下雪了,会一骨碌爬起来,从梦中回到现实,睡意全无,再看满地是雪,仿佛又到了另一种梦境。这梦境是清醒、真实的。于是雪文化产生了,堆雪人,打雪仗,踩雪,吃雪,到处奔走看雪……  喝酒的人,即使囊中羞涩,即使日理万机,这时喝酒也是义不容辞的,天经地义的,不是平时只为了酒瘾,为了暖和,为了交流、办事,当下只觉得多了一种情趣,那就是因为
期刊
久居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我很想趁著春暖花开,鸟鸣啁啾的季节,带上满怀的好心情,到离家不远的郊野公园里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那份独处的静谧。  走出小区的大门,我沿着蜿蜒的小路,步行六分多钟,便来到郊野公园的长廓里,这里是观景揽胜的最佳处,极目远眺,公园周边的秀色风光尽收眼底。突然,我发现在长廊的尽头,有一位女孩正手捧书本,静心阅读,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不忍去打扰她。在这凉爽宜人的清晨,面对长廊
期刊
越发到这个时候,越能明白为什么“父母在,不远游”,我实在不想像上一次一样,连自行车都没架好就要接受一个人的远离。所以这次到漳州出差我颇为拒绝,也焦虑了许久。  再次来到这里,我才知道我欠这个城市太多。我在这里呆了四年,竟是到了大四才独自走入最大的公园,逛了最大的超市,而且还是自以为教招失利满腹愁肠的时候。  开会间余我骑着小黄车穿梭在腾飞路,胜利路,街道的两旁店铺鳞次栉比;穿过安然桥,也是车水马龙
期刊
对于木,我有着特别的感情。  小的时候,祖母门口的小庭院长了两棵枣树:一棵甜枣树,一棵蜜枣树。菜园里还有一棵无花果树和一棵高大的柚子树。果子快成熟时,我们就开始仰着头盼,盼着枣子和无花果早点泛红,成熟。那时我们这些孩子都没有零食吃,祖母家的这几棵枣树、无花果树满足了我们对零食的向往。  那时的生活很简单,对幸福的要求也很简单,嘴里填满甘甜的果实,心中就觉得很快乐。大人们要为生计忙碌,而我们这些馋嘴
期刊
一片墨绿如黛的原始树林,一座历久弥新的荆林祖屋,一张姗姗来迟的烈士证书,一份铭记在心的“村规民约”……  “这些物证、书证以及还健在的‘五老’亲属,佐证的不仅是20世纪30年代红军当年峥嵘岁月里的金戈铁马,更讲述着后辈人对永放光芒红色精神的接力传薪。”漳浦县盘陀镇产山村荆林自然村“红军林”碑刻前,该镇纪委陈书记饱含深情地介绍道。  闽南的腊月,虽然寒风袭人,但阳光,依然温婉,让络绎不绝前来游览的人
期刊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杨骚,1900年1月19日生于漳州市芗城区的南市街,2020年,正好是他诞辰120周年。  杨骚,原名杨维铨,杨骚是他給自己取的笔名。杨骚是鲁迅的学生,“左联”成员,“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中国诗歌会”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杨骚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闻名于世的。  杨骚是在异国他乡开始他的文学生涯的。他18岁东渡日本,在东京寻找救国之路,寻找与失落的痛苦使
期刊
人近天命,久居小城,每至春节,便会想起放鞭炮这事儿,城里不能放鞭炮,毕竟少了些年味,小小的鞭炮让人勾起一缕乡愁和岁月不居的感叹。  我的老家在闽南第一高峰的大芹山脚下,在童年的记忆中,几个小村庄稀稀拉拉地分布在田间林里,只有小道石坎连通,我居住的那个村庄只有一排七户人家,还有一幢两层的石头房子是九峰大芹茶场的分工区,我们叫它“九峰场”,当时感觉是一个挺洋气的名字。村里当时是不通公路的,要到五六公里
期刊
每当我哼起《外婆的澎湖湾》时,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外婆和在外婆家的童年时光。  外婆的家,是历史文化古镇——九峰镇复兴村所辖的庵下自然村,远近闻名的“崇福堂”就在这里。外婆的房子紧挨着“崇福堂”而建。“崇福堂”有雄牛卧虎宝地之称,这里供奉的是东晋时期淝水之战将领谢安、谢玄叔侄,香火很旺,慕名而来的香客络驿不绝。  这里,是我度过大半个儿时快乐时光的地方,崇福堂与复兴村址茶阳社隔溪相望。我印象中的概念,
期刊
在闽南古城漳州,看了木偶戏的人们就知道,小小的布袋木偶,在艺人们的指尖上,成了精灵,有了鲜活的生命。  闽南的古城里,随着锣鼓点的开场,台上的木偶就会神采飞扬地出场了。  布袋木偶戏属于傀儡戏的一种。近代闽南布袋木偶戲以漳州最具代表性。漳州布袋木偶戏是由木偶表演剧、布袋木偶戏、木偶头雕刻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的传统民俗艺术。  漳州布袋木偶戏历史悠久,其“源于晋,成型于唐宋,兴于明”。早在明万历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