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心灵史的金色铭记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a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以其精巧的结构、严谨而庞大的内容,包罗万象的气势向我们表现了女性复杂的人生经验。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弗罗姆的自由观,以探讨黑、红、黄、蓝各自代表的“安娜”的心灵状态入手,剖析自由女性的存在、困惑、挣扎、分裂、崩溃与整合,对其心灵史发展历程进行哲理性的思考,记录一颗自由女性的心灵一路走来的成长历程及在这一过程中熠熠生辉的金色印记。
  关键词:自由 自由女性 心灵 两性关系 《金色笔记》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诞生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之时,这部小说深度剖析了一位追求自由的当代女性安娜·沃尔夫的精神世界。小说由一个名为“自由女性”的故事和五本笔记构成,作品中五种不同颜色的笔记记录了安娜的现实生活和心路历程,这五本笔记正如五面镜子,在女性自由这个虚假的光环下折射出自由女性安娜精神分裂的处境以及她为逃脱这种窘境而做的努力,呈现了一个自由女性真实独特的心灵感受,从而构成了安娜心灵历史的发展变迁。“莱辛用怀疑、热情和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
  一 黑色笔记:安娜的记忆阴影,阴暗的历史
  黑色笔记大多记录了安娜的非洲生活,其中许多描写涉及到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问题,另外也有安娜的作家生活,尤其是对她的第一部小说《战争边缘》的思考。黑色象征阴郁、死亡、严肃,是恶势力和不快的标志。这里的黑色有两重象征:
  首先,安娜是马克思主义者,信仰共产主义。她在1950年左右就加入了非洲的共产党组织,热情地宣传共产主义。然而,她很快发觉这一组织并不去积极地融入到非洲当地的普通黑人群众之中,却持有明显的种族歧视与偏见。当时,非洲大地极为贫穷落后,殖民主义盛行。非洲的共产党组织根本无力扭转这一局面。安娜用自己手中的笔忠实地记录了非洲人民的苦难生活,并将批评的方向直指罪恶的殖民主义政策。非洲的现实对她的打击很大,正如茫茫黑夜笼罩着她,这番经历让安娜对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产生了动摇。
  其次,安娜是一名作家,她觉得自己的首次创作并不成功。安娜原来的想法是要在其首部小说《战争边缘》中声讨罪恶的殖民主义行径。然而,当她创作完成之后再来重新审读这部小说时却发觉,其中的内容只是她原来所不屑一顾的通俗恋爱故事。安娜顿时觉得以前的自己好象就是现在的她的一个对手,也可以说是她一个十分熟悉但是又不想见到的老朋友。这就是其后安娜得上让她万般无奈的写作障碍症的根源之所在。
  二 红色笔记:面对革命血腥,安娜的觉醒
  红色可以说是各种色彩当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种颜色,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可以是热情、活力的象征,但也可以是战争、血腥、危险的标志。安娜的红色笔记就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蕴涵的融合。
  红色象征着安娜最初的革命信仰。她具有共产主义理想,曾经加入过共产党组织,政治生活在她的生命中是难以割舍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产主义对于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的描绘,对一个平等、自由的世界的描绘深深吸引了安娜。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使社会主义理想变为现实,俄国革命的成功让共产主义的浪潮波及全世界,俄国革命和领导人顺理成章成了各国共产党崇拜的偶像,它成了所有追求美好生活、向往自由的人们心里最宝贵的梦,值得他们全力以赴为之努力。安娜满怀热情地为实现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而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
  红色还象征了血腥与暴力。英国共产党党内的官僚作风让安娜深感失望,但是给安娜更致命打击的是俄国共产党内幕消息的揭露,以及党员被自己的革命同志暗杀等真相。红色笔记中粘贴了安娜剪下来的大量简报,都是战争、暴乱与苦难的记录,例如:苏联发生的谋杀,苏维埃的大肃反运动,美国的氢弹试验,朝鲜战争中的伤亡和失踪,女间谍如何被处死,原子弹爆发后的威慑,反共浪潮,麦卡锡主义等,每个人都承受着世界不安宁带来的恐慌。安娜感到无比失望,因为苏联共产主义并没有缔造出一个和平自由的世界,而摆在人们面前的是更加血腥和残酷的现实。安娜对摩莉的儿子汤姆说:“社会主义不再是一种道德力量,共产主义也宛如噩梦一场,我不会再鼓动革命。因为我们知道革命阵营里发生了什么——这五年我们在内部相互厮杀。”
  安娜遭遇的政治信仰的危机,对她精神状态的稳定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安娜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开始动摇,她对共产主义的狂热追求的热情逐渐被耗尽。1954年,安娜失望地离开了她所工作的出版社,脱离了党组织。这段经历让她崩溃:“在我参加共产党的当初,我灵魂深处追求的是一种完美。希望能够结束那种破裂的生活,加入共产党以后反而加剧了這种分裂。”
  三 黄色笔记:安娜真爱与刺痛的记录
  “爱情是女性生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让女性很容易迷失自我的领域。”安娜曾经在爱中迷失过自己。她和迈克尔经历了五年的美好相爱时光,但是最终却遭到了抛弃,这是造成安娜精神与人格出现分裂的重要因素之一。黄色笔记之中有安娜和迈克尔之间的情感生活。安娜以小说形式将该故事记录到黄色笔记之中,题名为《第三者的影子》。小说中的女主角爱拉身为一家女性杂志社编辑,其生活状况为离异之后独身,独自带着一个四岁大的儿子。从中可以看出,小说中的爱拉其实就是现实中的安娜,在小说人物爱拉身上所经历过的故事,大抵也就是安娜的个人经历。之所以这么说,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安娜在黄色笔记的最后这么写:“爱拉当然就是安娜自己”。
  爱拉是在一次聚会上邂逅保罗的,虽然知道他是有家室的,她还是选择和他相爱。爱拉与保罗保持了五年的情人关系。爱拉很爱保罗,在与保罗的交往中,爱拉始终认为自己找到了心中的爱情。这种毫无保留的爱逐渐占据了爱拉的全部,最终导致爱拉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保罗无意改变世故的爱拉,而爱拉在爱情面前失去了自我,变成只为爱情而存在的女人:她要找一条没有脱线的丝袜,因为保罗会注意这些细节;一天忙碌后,她要赶紧检查自己的衣服,一旦发现有污点要赶紧换下来,因为保罗不喜欢;她不再参加社交活动,因为保罗认为她作为女性不宜太过于抛头露面。为了保罗,她改变太多;为了爱情,她变成了一个低俗的女子。   找他,不知他何去何从。等他,他一直没有来。回头看他,他已经不见。想他,似乎已经遗忘。迈克尔,他,如此狠心地把安娜,她,一个人丢在回忆里。从此,安娜的生活如碎了一地的玻璃渣……这是安娜与迈克尔相爱的可悲结局。怎样才能走出情感的误区,实现自我的救赎?在黄色笔记中,安娜已经给了自己答案。
  她提醒自己:“自保罗离开她以后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她所做的,所说的,所感觉的始终摆脱不了他的影子。她的生活笼罩在一个不可能回到她的身边的男人的阴影中。她必须解脱自己。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不存在道德上的约束。”于是,即使安娜没有办法忘记那段爱情,但她还是开始认清了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进行反思。
  黄色是诸种颜色中最接近光的色彩,可以带来温暖和满足的印象,最初被视为爱的色彩。黄色笔记是安娜关于真爱的记录,纵然她对迈克尔的真爱没有得到回报,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她还是希望把自己的这次情感经历以故事的形式留存下来,为了忘却的纪念。虽然爱已成为往事……
  四 蓝色笔记:梦与释梦,安娜陷入困境
  蓝色笔记中,安娜似乎只做两件事情:一件是做各种各样的梦,不停地做梦;另外一件事是找精神分析学专家苏格兰大娘为她释梦。这些重复出现的梦境其实就是她生活的投影:政治信仰的坍塌、文学创作的停滞、感情生活的失败……其中尤以迈克尔的离去给予了安娜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安妮宝贝在《南方八月》中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有些感情是指甲,剪掉了还会重生,无关痛痒。而有些是牙齿,失去后永远有个疼痛的伤口,无法弥补,血肉模糊。”但值得庆幸的是,安娜清醒地意识到她是一个母亲:“为了简纳特,我无论如何不能生病,不能后退。我明天就有可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我的消亡跟谁也不相干,只有简纳特例外。我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安娜?——一个对于简纳特来说少不了的人。”但简纳特似乎并不领情,她还小,不能理解母亲,然而她不喜欢母亲的这种生活方式却是显而易见的,她要求转到寄宿学校去,当简纳特穿着安娜认为奇丑无比的校服欢快地跳舞时,茫然失落覆盖了安娜的天地,不断地扩大……安娜不愿面对现实,总想把最真实的一面留在梦境里,她因此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日记运用梦境这种记录方式真实地反映了安娜的精神困境,反映了她挣扎于朋友、情妇、作家、母亲四重角色的情感困境,是安娜的精神病历。蓝色是天空的颜色,最清爽,也最与世无争,是安娜蓝色的梦。
  五 金色笔记:安娜的两份收获与重生
  金色是太阳的颜色,给人以希望、耀眼的光芒。在梵高的画里,前景的土地常常被厚重的色彩所龟裂,梵高最喜欢透明的蓝与喷薄而出的黄的对比。1890年,在自杀前的两个月,他画了80多幅画,开始反复画被恐怖的深蓝天空压迫得很黄很亮的麦田。到了《麦田上空的乌鸦》,他把他自己全部投掷在那大片延展、无边无际的金黄色中,他的躯体无法支持那越来越沉重的精神。他说,秋天使一切都变得更严峻与宁静。梵高走了,他的离去是一种灵魂的复归。此刻,在金色笔记里,我们的安娜同样在复归。
  金色笔记主要记录了安娜与美国作家索尔·格林邂逅的故事。在他们的交往过程中,索尔对安娜的引导和启示,真正让安娜走出了那个迷失的自我。安娜的自我反思和索尔对安娜的影响使得安娜的精神最终从分裂走向整合。他们同是在混乱中承受折磨的作家。他和安娜“彼此反映,成为彼此的一部分,形成整体”,他们既爱又恨,既憎又怜。在与索尔的交往中,安娜看到了索尔精神上的可贵之处。索尔虽然同安娜一样因伤害而变的分裂,在分裂中承受痛苦的煎熬,但他没有放弃对理想未来的追求和奋斗。他的希望是:“我愿付任何代价回到当年那个时代,那个我属于聚在街角的理想主义少年团伙,相信我能够改变一切”。索尔对生活不放弃的精神逐渐感染了安娜。让安娜从灰心绝望中走了出来,开始以一种乐观的眼光去认识世界。通过他,安娜仿佛看清了困扰自己多年的窘境,并意识到,生命的本质并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面对不公与残酷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气与忍耐;要甘于做奉献的人。她也意识到,世界上远有比男女两性之间的对峙更为重要的东西。在苦苦挣扎后,安娜对生命和自由的求索之旅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在作品的结尾,安娜给索尔写的小说的第一句话是:“在阿尔及利亚的一道干燥的山坡上,有个士兵看着月光在他的刀上闪烁”。索尔以此开头完成了小说,出版后获得好评。而索尔给安娜小说的开头是:“两个女人孤独地待在伦敦的一個寓所里”。这是自由女性部分的开头,这说明安娜克服了写作障碍症,也充分说明安娜已走出了那个分裂崩溃的自己。这是她健康人生的开始。
  参考文献:
  [1] 车文博、郭永玉:《孤立无援的现代人——弗罗姆的人本精神分析》,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 陈才宇、刘新民:《金色笔记》,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3] 孔范今、雷达:《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4] 曾繁仁:《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 王焱等:《自由主义与当代世界》,三联书店,2000年版。
  [6] 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 张友燕:《“存在性”困境和“自由女性”——多丽丝·莱
  辛〈金色笔记〉解读》,《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8] 李振:《反思:〈金色笔记〉的意义所在》,《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9] 路星译:《2007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和她的女主人公安娜》,《作家》(下半月),2008年第1期。
  作者简介:吴清晖,男,1976—,海南文昌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语文教学,工作单位: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天使望故乡》是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的代表作,小说的情感主基调是漂泊与流浪。书中人物从主人公尤金的祖父到父亲、哥哥及尤金本人,对浪迹天涯都有种难以遏制的渴望。本文拟通过剖析尤金及其父兄的流浪情结,来解读其中对人生归属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求。  关键词:托马斯·沃尔夫 流浪情结 精神流浪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天使望故乡》(Look homewa
期刊
摘要 爱尔兰著名作家詹姆斯·喬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自问世以来,吸引了众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在众多的研究视角中,对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一直是研究热点。莫莉是小说主人公布卢姆的妻子,她虽然出场的章节不多,却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也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女性。早期的西方学者一致认为莫莉是一位荡妇,是肉欲主义的象征。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在于:莫莉虽在身体上背叛了布卢姆,但在精神上却是忠贞的;并
期刊
摘要 在短篇小说《苍蝇》中,作者曼斯菲尔德以睿智的笔调和冷静的口吻表现出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和人们恶劣的生存环境。故事的结构看似支离破碎,但却折射出当时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孤独与交际功能的丧失。本文通过论述小说人物的心理危机和老板为解救自己所采纳的心理防卫手段,传递出作者有关人生哲学的真谛。  关键词:信仰危机 人生哲学 《苍蝇》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凯瑟
期刊
摘要 唯美主义是西方19世纪后期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和流派,它认为“艺术源于现实生活,高于现实生活”,具有超越性、永恒性,是人类的心灵故乡和精神归宿。本文通过细读和分析王尔德的代表作《道林·格雷的画像》,深入探讨了唯美主义理论观点在小说中的体现,阐述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关键词:唯美主义 奥斯卡·王尔德 《道林·格雷的画像》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期刊
摘要 人类历史最多的悲剧命运同时又是最为史书所忽略的就是最广大布衣草根的悲惨一生。司汤达的《红与黑》是为一弱势出生而又不甘命运的人立传。主人公于连出生于强权贵胄弱肉强食的时代,小人物被剥夺的不仅是物质,还有精神的启蒙与对世态的认知。不甘草芥与浮萍命运的于连在残酷现实中不断挣扎,在权力物欲的追逐洗礼中逐渐走向他所求解的人生和社会的答案——困惑的希望与顿悟的绝望。于连坎坷而短暂的一生就是
期刊
摘要 冉阿让是法国作家雨果所塑造的“草根”英雄。冉阿让的英雄性,主要体现在他的性格上,而他的性格从不屈的反抗走向神性的牺牲,经历了十分曲折的变化。事件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促使了冉阿让的性格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转折。本文试从冉阿让的性格变迁出发,重新解读这部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关键词:《悲惨世界》 冉阿让 性格变迁 宗教救赎 自我牺牲  中图分类号:I106
期刊
摘要 女性主义理论为解读安德鲁·马维尔的情诗《致他的羞涩的女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维度。从对女友身体传统的崇拜到暴力的攻击、吞噬,叙述者有效地肢解了女友的身体,在叙述中定义了女友的“他者”地位。体现女友权力的对求爱的不断拒绝导致了叙述者笔下的沉默、负面的女性形象,但他剥夺女友话语权的同时,却解构了自身话语。  关键词:《致他的羞涩的女友》 女性主义 他者 话语  中图分类号:I1
期刊
摘要 尤金·奥尼尔的诸多后期悲剧隐含着一个深刻的主题:现代人在寻找自我,寻找灵魂的避难所及人的归属的过程中充满着无尽的矛盾和困惑,精神家园总在那遥不可及的地方。这与剧作家的生活经历、对现代人的认识有直接关系。尤金·奥尼尔的后期作品,是他精神探索和思想探索的重要记录。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 悲剧 寻“家” 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被誉为“美
期刊
摘要 中国“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哲学观较好地解决了西方二元论认知模式所致的人与自然的对立,为西方生态诗歌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自然规律提供了思想资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平衡了西方价值观的功利性,为诗歌提倡适度发展、简单生活提供了价值尺度;“物我两忘”、“大美不言”的和谐意境对西方诗歌创作审美上的理性和功利性倾向的纠偏,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国生态哲学
期刊
摘要 华裔美国剧作家黄哲伦凭借《蝴蝶君》一举荣获美国戏剧界最高奖——托尼奖,并奠定了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作为对西方后殖民主义《蝴蝶夫人》的拆解颠覆之作,该剧成功塑造了两大主角沉迷于各自的虚幻生活,最终不可避免地陷入悲剧。本文就东西方主义背景下的人物性格和心理缺失进行分析,试图得出其悲剧产生的缘由是二者错位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蝴蝶君》 东方主义 错位 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