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稻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可危害水稻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会危害稻穗,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主要针对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试验展开了分析,通過结合具体的试验实例,对试验的进行作了详细的介绍说明,并对试验结果了系统的论述和讨论,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防治;试验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俗名花足秆、烂脚瘟、眉目斑,是水稻常发且为害重的病害,具有发生面广、危害重,损失大等特点,对水稻的种植会带来严重的损坏。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我国南方稻区的调查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的发病面积是稻瘟病的2.07倍,造成的损失是稻瘟病的1.97倍, 在我国南方稻区的许多地方,纹枯病已成为水稻的第一大病害。因此,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成为了水稻种植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24%噻呋酰胺SC是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高效杀菌剂,为了进一步明确该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效果及其应用技术,本文就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试验进行了分析,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帮助。
1 水稻纹枯病的症状
水稻纹枯病主要为害叶鞘, 也为害叶片、茎秆和稻穗。叶鞘发病,首先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 并相互汇合成云纹状大斑。病斑边缘明显, 褐色, 中间褪为淡绿色或淡褐色, 最后变成灰白色, 天气干燥时会引起倒伏,甚至使植株腐烂枯死。水稻纹枯病主要破坏输导组织, 使水稻不能正常抽穗,病斑蔓延至穗部, 影响谷粒灌浆, 形成大量瘪谷, 并出现白穗。一般发病可减产5% ~ 10%, 严重时减产30% ~ 50%。水稻纹枯病主要在分蘖至抽穗期发生。纹枯病为害可使谷粒厚度、宽度减小, 成熟度降低, 千粒重下降, 粘度、味度值降低, 从而导致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下降。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药剂
试验药剂:
(1) 24%咪鲜胺·噻呋酰胺SC, 江苏省扬州市苏灵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2)240g/L噻呋酰胺SC,日本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3)25%咪鲜胺EC,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4)20%井冈霉素AF,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我市某试验基地,试验地土壤为粘壤土,pH7.6,有机质含量为2.66%,全氮0.11%,速效磷5.37ppm,速效钾53.7ppm。
该地地势平坦,前茬为玉米,试验小区的肥力中等,排灌条件良好,耕作、水深均匀一致。水稻品种:武香粳14。5月28日播种,6月16日移栽,机插秧,施肥一致,植株高度整齐,长势良好。
2.3 试验设计
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试验。试验共设7个处理如下:
处理1:24%咪鲜胺·噻呋酰胺SC300ml/hm2
处理2:24%咪鲜胺·噻呋酰胺SC375ml/hm2
处理3:24%咪鲜胺·噻呋酰胺SC450ml/hm2
处理4:240g/L噻呋酰胺SC187.5ml/hm2
处理5:25%咪鲜胺EC750ml/hm2
处理6:20%井冈霉素AF750g/hm2
处理7:清水对照CK
试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小区面积18m(24.0m×4.5m)。
2.4 施药方法
对各小区分别采用背负式手摇喷雾器(型号:ARDLEX,HD-400型)施药,喷液量为900kg/hm2。试验共施药2次。第1次在8月15日(发病盛期),第2次在8月22日(发病高峰)。同一小区内用药2次的用药品种和用药量均相同。第2次药后11d调查药效,水稻成熟时取样测产,每小区随机取样10穴稻,记录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每穗空秕粒数,计算千粒重。
2.5 统计方法
根据水稻叶鞘和叶片危害症状程度分级,以株为单位,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调查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
0级:全株无病;
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剑叶为第一片叶);
3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5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7级:剑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9级:全株发病,提前枯死。
2.6 药效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
注:Ai——各级病株数
i——0,1,3,5,7,9
M——调查总株数
防治效果(%)=
注:CK0——对照区药前病指
CK1——对照区药后病指
PT0——处理区药前病指
PT1——处理区药后病指
3 结果与分析
3.1 安全性
药后至水稻收获前目测,在供试浓度下没有发现试验药剂对水稻植株产生药害,也没有发现供试药剂对其他病虫害产生明显的影响,各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
3.2 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各处理水稻产量结果均见表1。表1表明,24%咪鲜胺·噻呋酰胺SC450ml/hm2药剂使用量千粒重产量平均值最高达24.4g,比对照试验增产14%,比20%井冈霉素AF750g/hm2增产7.68%。
3.3 不同药剂施用2次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比较
各处理药后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次施药前调查已有纹枯病发生,各小区间的病情相当,可以进行试验。第二次施药后11d调查,试验药剂300ml/hm2、375ml/hm2、450ml/hm2处理区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44%、85.18%、87.44%,对照药剂240g/L噻呋酰胺SC187.5ml/hm2、25%咪鲜胺EC750ml/hm2和20%井冈霉素AF75g/hm2的防效分别为80.37%、77.37%和91.58%。试验药剂300ml/hm2、375ml/hm2处理区、对照药剂240g/L噻呋酰胺SC187.5ml/hm2处理区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与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AF750g/hm2处理区的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试验药剂375ml/hm2处理区的防效与450ml/hm2处理区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与对照药剂25%咪鲜胺EC750ml/hm2处理区的防效和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AF750g/hm2处理区的防效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试验药剂450ml/hm2处理区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40g/L噻呋酰胺SC187.5ml/hm2处理区和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AF750g/hm2处理区的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与对照药剂25%咪鲜胺EC750ml/hm2处理区的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稻纹枯病对水稻的种植可谓是灾难性的危害,因此,必须要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给予高度的重视,以找到有效的方法措施预防和治理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试验结果表明,24%噻呋酰胺SC对水稻纹枯病有显著的防效,24%噻呋酰胺SC持效期长,一般发病年份,每季水稻施1次药即能有效控制纹枯病为害。24%噻呋酰胺SC防治纹枯病的适期在病害发病前期,在病害中后期施药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耿守杰、耿灵芝、陈志国.爱可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总结[J].农民致富之友.2013(22).113-114
[2]裴吉兵.水稻纹枯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3):16
[3] 莫苗根,沈东平,董涛海.40%戊唑·噻唑锌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5):182,184.
[4] 陈伟,钱建,程枫叶.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初步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2(4):120-121.
[5] 黄海明,陈江彬,仇智灵,等.咪锰·己唑醇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效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1(3):683-684.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防治;试验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俗名花足秆、烂脚瘟、眉目斑,是水稻常发且为害重的病害,具有发生面广、危害重,损失大等特点,对水稻的种植会带来严重的损坏。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我国南方稻区的调查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的发病面积是稻瘟病的2.07倍,造成的损失是稻瘟病的1.97倍, 在我国南方稻区的许多地方,纹枯病已成为水稻的第一大病害。因此,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成为了水稻种植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24%噻呋酰胺SC是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高效杀菌剂,为了进一步明确该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效果及其应用技术,本文就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试验进行了分析,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帮助。
1 水稻纹枯病的症状
水稻纹枯病主要为害叶鞘, 也为害叶片、茎秆和稻穗。叶鞘发病,首先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 并相互汇合成云纹状大斑。病斑边缘明显, 褐色, 中间褪为淡绿色或淡褐色, 最后变成灰白色, 天气干燥时会引起倒伏,甚至使植株腐烂枯死。水稻纹枯病主要破坏输导组织, 使水稻不能正常抽穗,病斑蔓延至穗部, 影响谷粒灌浆, 形成大量瘪谷, 并出现白穗。一般发病可减产5% ~ 10%, 严重时减产30% ~ 50%。水稻纹枯病主要在分蘖至抽穗期发生。纹枯病为害可使谷粒厚度、宽度减小, 成熟度降低, 千粒重下降, 粘度、味度值降低, 从而导致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下降。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药剂
试验药剂:
(1) 24%咪鲜胺·噻呋酰胺SC, 江苏省扬州市苏灵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2)240g/L噻呋酰胺SC,日本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3)25%咪鲜胺EC,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4)20%井冈霉素AF,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我市某试验基地,试验地土壤为粘壤土,pH7.6,有机质含量为2.66%,全氮0.11%,速效磷5.37ppm,速效钾53.7ppm。
该地地势平坦,前茬为玉米,试验小区的肥力中等,排灌条件良好,耕作、水深均匀一致。水稻品种:武香粳14。5月28日播种,6月16日移栽,机插秧,施肥一致,植株高度整齐,长势良好。
2.3 试验设计
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试验。试验共设7个处理如下:
处理1:24%咪鲜胺·噻呋酰胺SC300ml/hm2
处理2:24%咪鲜胺·噻呋酰胺SC375ml/hm2
处理3:24%咪鲜胺·噻呋酰胺SC450ml/hm2
处理4:240g/L噻呋酰胺SC187.5ml/hm2
处理5:25%咪鲜胺EC750ml/hm2
处理6:20%井冈霉素AF750g/hm2
处理7:清水对照CK
试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小区面积18m(24.0m×4.5m)。
2.4 施药方法
对各小区分别采用背负式手摇喷雾器(型号:ARDLEX,HD-400型)施药,喷液量为900kg/hm2。试验共施药2次。第1次在8月15日(发病盛期),第2次在8月22日(发病高峰)。同一小区内用药2次的用药品种和用药量均相同。第2次药后11d调查药效,水稻成熟时取样测产,每小区随机取样10穴稻,记录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每穗空秕粒数,计算千粒重。
2.5 统计方法
根据水稻叶鞘和叶片危害症状程度分级,以株为单位,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调查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
0级:全株无病;
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剑叶为第一片叶);
3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5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7级:剑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9级:全株发病,提前枯死。
2.6 药效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
注:Ai——各级病株数
i——0,1,3,5,7,9
M——调查总株数
防治效果(%)=
注:CK0——对照区药前病指
CK1——对照区药后病指
PT0——处理区药前病指
PT1——处理区药后病指
3 结果与分析
3.1 安全性
药后至水稻收获前目测,在供试浓度下没有发现试验药剂对水稻植株产生药害,也没有发现供试药剂对其他病虫害产生明显的影响,各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
3.2 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各处理水稻产量结果均见表1。表1表明,24%咪鲜胺·噻呋酰胺SC450ml/hm2药剂使用量千粒重产量平均值最高达24.4g,比对照试验增产14%,比20%井冈霉素AF750g/hm2增产7.68%。
3.3 不同药剂施用2次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比较
各处理药后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次施药前调查已有纹枯病发生,各小区间的病情相当,可以进行试验。第二次施药后11d调查,试验药剂300ml/hm2、375ml/hm2、450ml/hm2处理区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44%、85.18%、87.44%,对照药剂240g/L噻呋酰胺SC187.5ml/hm2、25%咪鲜胺EC750ml/hm2和20%井冈霉素AF75g/hm2的防效分别为80.37%、77.37%和91.58%。试验药剂300ml/hm2、375ml/hm2处理区、对照药剂240g/L噻呋酰胺SC187.5ml/hm2处理区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与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AF750g/hm2处理区的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试验药剂375ml/hm2处理区的防效与450ml/hm2处理区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与对照药剂25%咪鲜胺EC750ml/hm2处理区的防效和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AF750g/hm2处理区的防效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试验药剂450ml/hm2处理区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40g/L噻呋酰胺SC187.5ml/hm2处理区和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AF750g/hm2处理区的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与对照药剂25%咪鲜胺EC750ml/hm2处理区的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稻纹枯病对水稻的种植可谓是灾难性的危害,因此,必须要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给予高度的重视,以找到有效的方法措施预防和治理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试验结果表明,24%噻呋酰胺SC对水稻纹枯病有显著的防效,24%噻呋酰胺SC持效期长,一般发病年份,每季水稻施1次药即能有效控制纹枯病为害。24%噻呋酰胺SC防治纹枯病的适期在病害发病前期,在病害中后期施药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耿守杰、耿灵芝、陈志国.爱可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总结[J].农民致富之友.2013(22).113-114
[2]裴吉兵.水稻纹枯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3):16
[3] 莫苗根,沈东平,董涛海.40%戊唑·噻唑锌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5):182,184.
[4] 陈伟,钱建,程枫叶.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初步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2(4):120-121.
[5] 黄海明,陈江彬,仇智灵,等.咪锰·己唑醇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效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1(3):683-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