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住宅理论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各国城市经过战争的洗礼后,开始进行大量住宅建设,此时多以政府供给模式,采用工业化、标准化的方式,着眼于满足居民住宅量的需求。然而当住宅短缺时代结束后,人们对于住宅的认知已不仅仅停留在理性、技术层面,而开始融入感性元素,由此总结了大量性住宅建筑的设计及建设经验后,开放式住宅理论应运而生。
  【关键词】 可变性;多样性;适用性;开放式空间
  1914年勒柯布西耶提出了“多米诺住宅结构体”及“自由平面”的经典理论。他将住宅分为主体承重结构和内部功能空间两部分,墙从以往的支撑体系中获得解放,使空间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自由平面理论成为当今现代主义风格居住空间设计的灵魂——平面的自由不是墙体的自由蜿蜒,而是人在其中行走的自由,建筑第一次将人的“运动”概念纳入了设计。柯布西耶开创了建筑模数化时代,他认为建筑构件应有一套特定的比例和数据体系,并能得到普遍适用。在《走向新建筑》及城市规划汇报中曾多次强调,“最伟大的科学家都是与自然相容的,世间万物有法可循,因此也存在一套“万能模数”给世间建筑以秩序”。这种想法显然有些理想主义,虽然在某一特定范围和时间段可起到一定作用,但模数不可能是万能的,建筑应该满足人的需求,以人为本,而人的性格是多样性的,建筑应该是变化的、灵活的、多样的、开放的。
  一、开放式住宅理论的内容
  开放式建筑属于一种现代建筑设计方法。早期的出租型办公建筑或大型的百货商场,应使用者对建筑内部空间灵活性的需求,在建筑设计及内部装修时多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及大部分轻质、灵活构件,易于建筑内部空间分隔,此类建筑的出现也从而引发了对住宅内部空间灵活性、多样性的尝试。
  广义上的开放式住宅又称束撑体住宅或灵活空间住宅,一般住宅设计尽管有多种套型和档次可供选择,但不可能完全符合所有者的需要。开放式住宅采用大空间、灵活隔墙、构配件等一系列配套的设计手法,将住宅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基本结构,即外墙、柱、楼板、管道,这些设计施工完成后不能变动;另一部分为可变体,即轻质隔墙、门窗等部分。在使用时通常楼梯间、卫生间等被施工定位,不能变动,其它空间则由居住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灵活地进行变动,增加减少房间数量,自由调节房间面积。
  二、开放式住宅所倡导的主要思想和特性
  1. 引入能动的设计及建造理念
  开放式住宅建筑的建设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人们居住的室内空间不再是一个静态事物,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能动的有机组合体,而这种变化从技术型的灵活可变性延伸到设计型的多适性,建筑的开放完全可以通过改变设计观念和设计手法来获得,而不仅仅是技术的改变。
  2. 新材料、新结构的应用
  现代城市住宅的建设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型材料、新型結构的特性,并对其大胆的尝试是开放式住宅所倡导的,只有摆脱原有建筑材料及建筑结构的束缚,现代城市住宅才能逐渐革新,不断前进。
  3. 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住宅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给予使用者充分的参与权及决策权。住宅的设计不再是设计师对一些定性元素的排列组合,而应该是遵循使用者的需求而变化,设计住宅既设计生活,居住空间只有融入使用者的生活趣味,符合使用者的生活轨迹,才曾最大限度发挥住宅建筑的使用效能。
  4. 维持数量与质量的平衡,5. 遵循市场供与需的关系
  住宅建设在保证数量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应重视住宅质量,保证其安全性、实用性;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住宅的建设应紧扣供需关系,重新认识市场调节的作用,遵循住宅生产和分配的商品经济规律,使住宅生产和住宅需求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三、开放式住宅建筑的探索与启示
  开放式住宅建筑设计探索初期,人们对于优秀的住宅建筑的认知聚焦于先进的技术、高档的家具、智能化的电气之上,认为能够实现空间的灵活使用只能依赖于好的建筑构件及好的建造技术,依赖于精准的安装技术或质量好的移动隔墙。然而,当今社会先进的施工技术已成熟的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建设中,开放式住宅建筑在过去近一百多年的发展中,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更新,展现出不同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极具时代特点的灵活构建、可折叠家具及精准快速的工业化拼装和空间灵活多适性理论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开放式住宅建筑的一些发展方向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住宅建筑的开放一方面可以依靠新的建筑材料和先进的建造技术来实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改变设计理念和手法来获得,实现建筑空间设计的多适应性。
  因此开放式住宅建筑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开放,而且还应包含用“开放”的思维和眼光去看待建筑、设计建筑,这种开放包括空间、时间、功能及和人的关系。
  四、开放式住宅小区及开放式居住空间
  开放式空间住宅获得了更多的使用面积,在节约材料,使造价经济合理的同时增大了空间利用的灵活性。在使用上具有较强的弹性功能,不同功能空间根据使用需求的变化可以相互转换,住宅内部空间开敞明朗,配置心仪的家具设备,会使居住空间取得鲜明的现代感和高雅的艺术品位。
  随着人口的增长,传统居住模式的改变,现代城市小区的规模逐渐增大,小区内独立的配套设施在逐渐完备的同时也给整个城市的建设带来了物质及空间上的浪费,重复建设越来越多,以往住宅小区筑起围墙、自成体系的“封闭式”模式已不在适应规模住区和现代城市的要求。现代社会崇尚自由,提倡共享,住宅小区与城市之间的和谐共通更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随着智能化设备系统的发展,采用保安监控设备比起筑围墙来更具效用。
  五、开放式住宅在中国的主旋律
  中国传统的住宅形式以木结构为主,木框架体系承担住宅本身的自重,内部可灵活布置,外维护部分自然分离,又可形成丰富的立面形式,骨架的存在使居住空间通透,便于多种功能的应用,传统的木框架体系通过零部件组装形式完成,一旦完成设计,可为施工带来便利。中国传统住宅的建造理念及人们的居住思想源于这种木框架灵活体系,这与我们现阶段所研究的开放式住宅模式有着在理念上呼应,传统的居住形式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为我们现阶段研究新形式的开放式住宅建筑带来灵感。
  我国地域辽阔,各类资源种类丰富,种族文化多样,人们生活方式各具特色,因此在中国发展开放式住宅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适应性住宅”应该是开放式住宅理论在中国的主旋律。
  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居住生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居住生活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居住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居住生活的方便性与舒适性等。新产品新技术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需要居住空间的灵活性与其匹配。住宅使用者可以决定如何通过组合和分隔功能单元最好的利用空间,使自己的居住环境更切合自身的生活习惯,让建筑为人的需要而服务,建立长期的“人”与“居”的关系和环境,二者是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而不是静态的相互制约关系:即开放式住宅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鲍家声 适应市场的开放住宅——商品住宅特点及其设计理念[J] 住宅科技1999(06)
  [2]. 鲍家声;鲍莉.动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建筑研究[J] 建筑学报 2013(01)
  [3].贾倍思;江盈盈.“开放建筑”历史回顾及其对中国当代住宅设计的启示[J] 建筑学报 2013(01)
  [4].何川.关于开放住宅理论的思考[J] 建筑学报 2003(09)
其他文献
体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高中体育教育实际上更多的是教给学生相应的体育技能,以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作为教育的目标。在新的时代环境下
为发展民族工业,缩小国内电脑横机与国际先进设备水平的差距,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电脑针织横机类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力.6月28日,中国针织电脑横机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日常工具而被广泛应用,并进入了审计工作领域,成为审计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计算机审计是会计电算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在信息时代
随着我国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微课程、微视频的时兴起来,我们正在逐渐走向一个“微”的时代。自2010年起,我国开始了对微课做出了实践尝试,而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不久前,一位穿黑色吊带袜、担任学校体育节引导员的女高中生图片被上传至网络,在媒体引起不小的争议.有网友认为这是国内美育、礼仪教育的失败,并且惊呼:继被曝出不会穿内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旧动能转换不仅仅是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转
期刊
花鸟画中的水墨和小写技法都从元代开始流行,经明代早中期宫廷画家林良、吕纪和吴门画派沈周、文征明等人的不断发展,到明代中后期的陈淳、徐渭,终于完成了向水墨大写意的飞
与事后的外部审计相比,医院内部审计更侧重于事前、事中审计。预防胜过治疗,内部审计是医院的日常“保健医生”,如何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免疫系统”功能,本文就此问题浅为探索。
德智体的全面提升是当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目标,可以促进高中生的个体发展,成为当前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各类学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应该要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了
一、现代计算机技术在机关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机关档案现代化管理经历了10年由起步到发展的历程,最初的几年,计算机速度慢,286、386已是很时尚的微机,文档软件主要是模仿手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