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学生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教学过程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探索、发现、思考、辩论、论证来学习新知识,解决数学难题。
一、用心引导,培养探索兴趣
教师要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自我发现新知识。对于学生的探索活动,教师要引导而不是代替,促进而不是强迫,要逐步培养探索的兴趣,享受探索的乐趣。
我们要求教师给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至少有1/3主动探究活动时间保证。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大部分时间花在教师按编制的程序,或讲解或与学生“一问一答”地执行教案上,大部分学生处在被动听“问答”的状态。尽管听问答也要集中注意力,但基本上是接受式的。我们要求教师改变这种状态,每节课至少要有1/3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包括思考、猜测、假想、操作、练习、验证、讨论等各种方式,即使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也要求教师尽可能扩大提问面。这一看似简单但略带强制性的时间要求,实际上成了其它方面改革的突破口。
如学生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后,让学生去研究这样一道题,由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如图所示的图形,只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6,求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开始学生会觉得很简单,因为它与知道两个正方形边长的题目很相似,再仔细一看,发觉缺少一个条件,即缺少大正方形边长,于是陷入一种困惑,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去探究。
二、操作互动,寻找探索方法
师生互动的多种方式的形成,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师生在课堂上承担角色的多元化相关,其本质是课堂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以往的课堂,课堂上所教的一切都是教师根据对大纲教材的理解、教育参考资料和个人经验,上课前准备好的。总之,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学生是绝对的“学者”,能好好地学,积极正确地完成教师提出的要求就是“好学生”了。自然,这样的学生在课堂上并不多,即使是“好学生”,也只是教师“刺激”下的“应答者”。教学中师生互动关系呈直线单向状态,其后果主要是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使“学”仅围绕着“教”转。
比如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数一数、画一画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丰富对长方形、正方形感知,从而为他们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提供了可能。同时,在这样的探索活动中,学生还将经历从直观感知到抽象概括,以及用语言表达结论的过程。
三、合作交流,拓展探索思维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组织形式。它让孩子展开协作,通过“社会协商”来磨合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经验解释,最终达成共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多向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这样,加快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增强了社会适应性,更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例如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可以组织开展如下活动,从而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主动获得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①介绍: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所带的物体。
②分类:在小组内把所带的物体进行分类。
③玩一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分类后的物体,感知每一类物体的特征。
④找朋友:让学生把自己所带的物体与相应的几何图形匹配起来。
⑤摸一摸:让学生闭上眼睛在一个箱子里摸一个物体,并说出是什么形状的。
⑥搭一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这些物体搭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你们分别用了哪些形状的物体。
四、联系实际,瞄准探索目标
“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们过去一贯倡导的教育原则。今天,“课堂教学活动化,活动课程社会化”必将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共识。切实提高学生与社会、与大自然的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唯物主义观点,同样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今天,更需要鼓励和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这个广阔的大课堂。
要提高学生与社会交往的能力,首先必须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把自己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例如学生学习元、角、分的认识以后,教师指导并鼓励学生帮助家长购买家庭日用品,在购买过程中进行货币的换算。同时还鼓励学生协助家长计算日常的开销,记录,计算每月的收支情况。通过这样的实践,不但提高了学生货币的换算、计算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明白每一分钱是来之不易的,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
五、挖掘教材,拓宽探索思路
华罗庚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因此,教师应在正确把握新课标精神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指导学生把教材中那些隐含的知识点挖掘出来,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走出一条开阔的大道。
如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师给出一个三角形图形,请学生量量算算它的面积大小,学生可能会用各种方法来试图计算它的面积大小,如用画方格的方法等。教师可以再给出一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让学生想办法,看能不能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用画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出其中一个的面积。能不能用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试一试,学生经过讨论、试验,会试图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测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长度,并会发现这样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恰好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并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就是等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虽然拼的方法不同但计算的结果都一样,这样就顺理成章地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象这类举不胜举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概念的形成性学习材料,都可以作为小学数学形成型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探究学习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体验,都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学生学习数学不必也不可能“事事”“处处”都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的探索活动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可能的,学生的探索活动必须有组织、有序、有效地展开,防止学生的探索仅仅成为一种形式。教师在引领学生探究时,应给学生提供有效的、科学的探究载体,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品尝成功的喜悦,我们可以尝试把课堂3/5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师生一起畅游在探究的快乐海洋里吧!
一、用心引导,培养探索兴趣
教师要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自我发现新知识。对于学生的探索活动,教师要引导而不是代替,促进而不是强迫,要逐步培养探索的兴趣,享受探索的乐趣。
我们要求教师给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至少有1/3主动探究活动时间保证。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大部分时间花在教师按编制的程序,或讲解或与学生“一问一答”地执行教案上,大部分学生处在被动听“问答”的状态。尽管听问答也要集中注意力,但基本上是接受式的。我们要求教师改变这种状态,每节课至少要有1/3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包括思考、猜测、假想、操作、练习、验证、讨论等各种方式,即使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也要求教师尽可能扩大提问面。这一看似简单但略带强制性的时间要求,实际上成了其它方面改革的突破口。
如学生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后,让学生去研究这样一道题,由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如图所示的图形,只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6,求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开始学生会觉得很简单,因为它与知道两个正方形边长的题目很相似,再仔细一看,发觉缺少一个条件,即缺少大正方形边长,于是陷入一种困惑,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去探究。
二、操作互动,寻找探索方法
师生互动的多种方式的形成,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师生在课堂上承担角色的多元化相关,其本质是课堂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以往的课堂,课堂上所教的一切都是教师根据对大纲教材的理解、教育参考资料和个人经验,上课前准备好的。总之,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学生是绝对的“学者”,能好好地学,积极正确地完成教师提出的要求就是“好学生”了。自然,这样的学生在课堂上并不多,即使是“好学生”,也只是教师“刺激”下的“应答者”。教学中师生互动关系呈直线单向状态,其后果主要是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使“学”仅围绕着“教”转。
比如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数一数、画一画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丰富对长方形、正方形感知,从而为他们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提供了可能。同时,在这样的探索活动中,学生还将经历从直观感知到抽象概括,以及用语言表达结论的过程。
三、合作交流,拓展探索思维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组织形式。它让孩子展开协作,通过“社会协商”来磨合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经验解释,最终达成共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多向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这样,加快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增强了社会适应性,更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例如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可以组织开展如下活动,从而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主动获得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①介绍: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所带的物体。
②分类:在小组内把所带的物体进行分类。
③玩一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分类后的物体,感知每一类物体的特征。
④找朋友:让学生把自己所带的物体与相应的几何图形匹配起来。
⑤摸一摸:让学生闭上眼睛在一个箱子里摸一个物体,并说出是什么形状的。
⑥搭一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这些物体搭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你们分别用了哪些形状的物体。
四、联系实际,瞄准探索目标
“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们过去一贯倡导的教育原则。今天,“课堂教学活动化,活动课程社会化”必将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共识。切实提高学生与社会、与大自然的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唯物主义观点,同样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今天,更需要鼓励和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这个广阔的大课堂。
要提高学生与社会交往的能力,首先必须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把自己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例如学生学习元、角、分的认识以后,教师指导并鼓励学生帮助家长购买家庭日用品,在购买过程中进行货币的换算。同时还鼓励学生协助家长计算日常的开销,记录,计算每月的收支情况。通过这样的实践,不但提高了学生货币的换算、计算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明白每一分钱是来之不易的,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
五、挖掘教材,拓宽探索思路
华罗庚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因此,教师应在正确把握新课标精神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指导学生把教材中那些隐含的知识点挖掘出来,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走出一条开阔的大道。
如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师给出一个三角形图形,请学生量量算算它的面积大小,学生可能会用各种方法来试图计算它的面积大小,如用画方格的方法等。教师可以再给出一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让学生想办法,看能不能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用画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出其中一个的面积。能不能用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试一试,学生经过讨论、试验,会试图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测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长度,并会发现这样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恰好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并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就是等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虽然拼的方法不同但计算的结果都一样,这样就顺理成章地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象这类举不胜举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概念的形成性学习材料,都可以作为小学数学形成型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探究学习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体验,都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学生学习数学不必也不可能“事事”“处处”都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的探索活动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可能的,学生的探索活动必须有组织、有序、有效地展开,防止学生的探索仅仅成为一种形式。教师在引领学生探究时,应给学生提供有效的、科学的探究载体,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品尝成功的喜悦,我们可以尝试把课堂3/5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师生一起畅游在探究的快乐海洋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