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测试题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Xchen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导引:1。理解一次函数y=kx b与一元一次方程kx b=0(k、b为常数,k≠0)的联系,并会用图象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学习线段的有关知识后,我们会遇到求线段长度的问题,解答这些问题,要注意因题而异,巧妙“借力”。  一、借转化之力  例1:如图1,C、D、E、F是线段AB上的四点。AC:CD=3:1,DF:BF=4:3,E是线段DF的中点,CE=8,BD=14,求线段AC的长度。  分析:如果知道线段CD或线段AD的长度,则条件AC:CD=3:1可以直接应用;如果知道线段DF或线段BF或线段BD的长度,则条件DF
一看到“模型”这个词,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汽车模型?飞机模型?这些都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那么什么是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思想是如何体现的?本文以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带领大家认识数学模型,体会数学模型思想.  一、接触数学模型——“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如图1)是一个经典名题,在许多教材中都出现过,对于我们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解答这一问题,可以让我们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利用
在本章中,我们可以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去学习。我们要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相关概念,并在“二元”的学习中进一步深化对于“元”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核心思想方法——建模思想与化归方法。在学习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运用方程思想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一、在类比中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核心  就方程中所蕴涵的未知数而言,“二元”与“一元”除表示未知数的个数不同外并没有本质区别。  二、在类比中品味二元一
在直线、射线、线段这部分内容中,渗透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下面举例说明.  1. 数形结合思想  例1同学们去公路边植树,每隔3 m植一棵树,那么在21 m长的公路边可植几棵树?  解: 从图1中可以看出,可植8棵树.  [说明:]你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七二十一,可植7棵树,那就错了.对于这类题目,要注意考虑线段的端点,否则容易出错.  2. 方程思想  例2如图2,点D、E在线段AB上,
河南省范县实验中学,是全县唯一的一所县直初级中学,现有32个教学班,在校生2 300余人,教职工110人。95位任课教师中,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学历的教师62人,高级教师24人,一级教师56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县级骨干教师28人,国家级优质课教师2人,省级优质课教师18人,市、县级优质课教师76人。近年来,在市级以上教育报刊上发表教研论文近百篇,65位教师荣获国家、省、市级优秀辅导教
1  笑笑在方程组国境内游历许久,既见识了风光无限的美景,也遇到地惊心动魂的事情,觉得真是不虚此行,正当笑笑在码头恋恋不舍地与众多日短情深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朋友话别之时,变故又生。  2  只见送别的人群中一阵骚乱,二元一次方程组们纷纷围上了一个方程组或施礼或寒暄,倒把笑笑给晾在了一边。  3  笑笑好奇心起,分开众人径直走上前去,对此方程组作个揖,这位急忙还礼。  4  笑笑定睛看时,见此方程组与
一、精挑细选,一锤定音。    1 2010年8月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甘肃电视台于8月12日举办了“风雨同舟舟曲加油”大型赈灾义演,现场共募集到救灾款1.3亿元,该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本
王充从小就酷爱学习,他喜欢一个人看书。不太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他的父亲见他这样,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为何不跟大家一起玩,王充说,小朋友们总是上树逮鸟,没多大意思,他就喜欢看书,  。  王充8岁那年,父亲送他去书馆念书,书馆里有十多个学生,那个时候,对太淘气的或者不会背书的学生,老师要打板子,这个书馆里的学生每天都有挨打的,只有王充,读了几年书,没挨过打,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比老师所提出的要求还要
也许有些同学觉得自己老师的水平不行,可是老师教书许多年,同样的内容重复_,许多次,思路、方法肯定很成熟,从老师身上你能学到很多基本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你要发现老师做题比你快的原因,在老师的书写过程中,注意发现老师解题提速的原因。是强大的运算能力?还是巧妙而被人忽视的小技巧?你都可以在细心观察中找到答案,另外一点,就是多记笔记、多总结,将老师的典型例题抄下来细细品味,再找一两道同类型的题小试牛刀,你
学习几何,解题思路很重要,贯通了思路,答案甚至可以直接看出来。下面跟着江旭东同学看看他的做法.  同一道题的解题思路可能有很多种,在练习《中学生数理化》杂志上的同步练习时,我就曾碰到过下面这道题.  这是个实物图,线条偏多,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解题思路抽象出不同的图形来.  思路1:从同旁内角的角度来考虑.  解这道题的思路很多,每一种不同的思路,就会对应一种不同的解法.老师说,考试中一般只需要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