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带一路”已成为当前世界格局下的一种创新。在这个时代的风口上,“一带一路”推动了沿线各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机遇,同时,也为这些国家带了文化方面的挑战。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在落实“一带一路”方针的过程中,就必然会有沿线各个国家思想观念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这个背景下,我国边境地区的居民会获得更多与周边国家进行交流的机会。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周边民族地区的居民加强教育,这将有助于个体养成包容的世界主义情感,有助于国家履行国际使命与责任。
关键词:一带一路;交往交流交融;边境民族教育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相关国家联合建立的区域合作平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涉及亚洲、非洲、欧洲的65个国家和地区。各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民族风俗、意识形态、文化历史底蕴以及利益诉求等,这些方面的差异会给国家人民往来带来一定的交流障碍。换而言之,国家推行全球化经济多边合作的前沿门户是其边境地区的居民。这种跨国交流是经济、文化、政治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对边境地各民族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这将筑牢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基础。因此,尽可能地减小各国之间来自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误解,浇筑60多个合作国家之间的信任与理解的坚实基础,从而更进一步地实现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等方面的互利共赢,激活我国边境地区各民族交往的时代伟力。所以,加强对我国边境各民族居民的教育是必经之路。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民族教育是当前亟待加强的,把“一带一路”战略的内容加入到民族教育中也是必要的。在少数民族教育中融入国际合作与交流、“一带一路”战略等内容可从下述几个方面落实。
一、积极引进国外人才
若想更进一步地加强边境地区民族教育,首先师资力量要达标。在现阶段,可以通过大力引进国外的优秀教师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居民进行授课,与此同时,学习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由于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比不上沿海地区,在进行人才引进时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不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边境地区若想吸引更多的国外优秀师资力量入驻,就需要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如:为引进的人才提供比以前更好的科研环境以及后续的培训资源。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边境民族教育的教师团队建设,除了要加大引进国外人才的力度之外,对内也需要加强老师的进修学习。这将有助于培养师资团队中老师的国际视野,对他们吸取国内外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有促进作用。
二、加强民族教育的特色学科发展与国际化课程
加强边境地区民族教育,大力建设其特色学科,有助于提高我国边境民族教育的教学质量,还能延续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文字特色等。把这些特有的文化底蕴转化为系统的课程是民族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加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把握好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明确特色课程,利用好“一带一路”战略的开放性特点,加强与他国之间的软实力交流、合作。
三、构建边境地区民族教育国际化发展联盟。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为沿线各国带来更多的共同利益。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文化交流必不可少。而教育,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但由于地理位置和一些经济因素的影响,边境地区的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仅凭一个地区的民族教育资源难以使其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考虑构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国际化发展联盟。构建边境地区民族教育国家化发展联盟,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现有资源,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四、建立民族教育合作互联互通平台
“一带一路”是中国逐步走向世界的路线图。要做好“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交流合作,高效利用边境地区各个民族教育的现有资源是重要途径之一。建立民族教育合作互通互联平台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加强民族教育的基础。民族教育合作互通互联平台的建立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五、民族教育助力“文化走出去”
在古老丝绸之路的遗迹上重绘地球的红飘带,连接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推动全球化,进而达到全人类文明水平的提高。这种平等互惠,是符合各国人民利益的,也是符合人類发展规律的。“一带一路”战略强调各国友好合作,互利共赢,带动全球的发展,是推动全球化的另一个文明维度。因其尊重别国意愿,尊重他人利益,遵守人类普世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必将书写出一个伟大篇章!在此背景下,我们不仅需要将异国文化“引进来”,也要把我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基础保障,教育则是文化走出去的必由之路。边境民族教育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我国边境地区民族教育,构建并依托文化交融历史进行传播,提升边境地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以及开展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效率,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边境地区各个民族立足当地文化,进一步加强对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加大对该教育过程的支持力度,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打下坚实基础。边境民族教育的加强可以为国际交流培养更多的人才,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大力推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跨界创新、融合发展,为“一带一路”合作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已成为边境民族地区的一项重要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需要激情的助力,同时也需要理性的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少数民族教育,二者共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边境民族地区的支持与助力,而教育是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因此,在推行全球化的今天,加强边境地区民族教育是亟待加强的,有助于拉紧各个国家多边合作的共同纽带。
参考文献
[1]郑刚;刘金生.“一带一路”战略中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困境及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16(02)
[2]黄巨臣.“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7(11)
[3]钟建平.“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蒙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现状、困境及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17(07)
作者简介
哈达,男,蒙古族,1977年9月16,籍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工作单位,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教育。
课题: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教育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形式创新研究》2019MGH 123
关键词:一带一路;交往交流交融;边境民族教育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相关国家联合建立的区域合作平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涉及亚洲、非洲、欧洲的65个国家和地区。各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民族风俗、意识形态、文化历史底蕴以及利益诉求等,这些方面的差异会给国家人民往来带来一定的交流障碍。换而言之,国家推行全球化经济多边合作的前沿门户是其边境地区的居民。这种跨国交流是经济、文化、政治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对边境地各民族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这将筑牢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基础。因此,尽可能地减小各国之间来自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误解,浇筑60多个合作国家之间的信任与理解的坚实基础,从而更进一步地实现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等方面的互利共赢,激活我国边境地区各民族交往的时代伟力。所以,加强对我国边境各民族居民的教育是必经之路。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民族教育是当前亟待加强的,把“一带一路”战略的内容加入到民族教育中也是必要的。在少数民族教育中融入国际合作与交流、“一带一路”战略等内容可从下述几个方面落实。
一、积极引进国外人才
若想更进一步地加强边境地区民族教育,首先师资力量要达标。在现阶段,可以通过大力引进国外的优秀教师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居民进行授课,与此同时,学习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由于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比不上沿海地区,在进行人才引进时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不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边境地区若想吸引更多的国外优秀师资力量入驻,就需要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如:为引进的人才提供比以前更好的科研环境以及后续的培训资源。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边境民族教育的教师团队建设,除了要加大引进国外人才的力度之外,对内也需要加强老师的进修学习。这将有助于培养师资团队中老师的国际视野,对他们吸取国内外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有促进作用。
二、加强民族教育的特色学科发展与国际化课程
加强边境地区民族教育,大力建设其特色学科,有助于提高我国边境民族教育的教学质量,还能延续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文字特色等。把这些特有的文化底蕴转化为系统的课程是民族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加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把握好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明确特色课程,利用好“一带一路”战略的开放性特点,加强与他国之间的软实力交流、合作。
三、构建边境地区民族教育国际化发展联盟。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为沿线各国带来更多的共同利益。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文化交流必不可少。而教育,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但由于地理位置和一些经济因素的影响,边境地区的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仅凭一个地区的民族教育资源难以使其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考虑构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国际化发展联盟。构建边境地区民族教育国家化发展联盟,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现有资源,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四、建立民族教育合作互联互通平台
“一带一路”是中国逐步走向世界的路线图。要做好“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交流合作,高效利用边境地区各个民族教育的现有资源是重要途径之一。建立民族教育合作互通互联平台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加强民族教育的基础。民族教育合作互通互联平台的建立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五、民族教育助力“文化走出去”
在古老丝绸之路的遗迹上重绘地球的红飘带,连接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推动全球化,进而达到全人类文明水平的提高。这种平等互惠,是符合各国人民利益的,也是符合人類发展规律的。“一带一路”战略强调各国友好合作,互利共赢,带动全球的发展,是推动全球化的另一个文明维度。因其尊重别国意愿,尊重他人利益,遵守人类普世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必将书写出一个伟大篇章!在此背景下,我们不仅需要将异国文化“引进来”,也要把我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基础保障,教育则是文化走出去的必由之路。边境民族教育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我国边境地区民族教育,构建并依托文化交融历史进行传播,提升边境地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以及开展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效率,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边境地区各个民族立足当地文化,进一步加强对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加大对该教育过程的支持力度,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打下坚实基础。边境民族教育的加强可以为国际交流培养更多的人才,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大力推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跨界创新、融合发展,为“一带一路”合作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已成为边境民族地区的一项重要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需要激情的助力,同时也需要理性的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少数民族教育,二者共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边境民族地区的支持与助力,而教育是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因此,在推行全球化的今天,加强边境地区民族教育是亟待加强的,有助于拉紧各个国家多边合作的共同纽带。
参考文献
[1]郑刚;刘金生.“一带一路”战略中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困境及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16(02)
[2]黄巨臣.“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7(11)
[3]钟建平.“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蒙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现状、困境及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17(07)
作者简介
哈达,男,蒙古族,1977年9月16,籍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工作单位,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教育。
课题: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教育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形式创新研究》2019MGH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