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委婉语中的价值判断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dz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日常生活中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人们会选择更为委婉的方式来表达和交流。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通过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人们日常使用委婉语的情况。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主要从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这三个角度分析委婉语的使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汉语语言背后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 汉语委婉语;使用情况;价值判断
  【中图分类号】H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8-0109-02
  一、调查原因
  价值观念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是关于“好”与“坏”
  “对”与“错”“需要”与“不需要”的判断。价值观念是理解一个地区的人们或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基础,是人们交际的指南。人类很多复杂的行为需要借助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社会文化来解释。而人类语言就是人类行为的一大表现。人们使用语言来表达、交流思想或用语言抒发情感。因此语言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受价值观念影响。
  价值观直接影响词汇的产生、使用和消亡。语言中有一类词最能体现语言使用背后的价值判断,那就是委婉语。用含蓄、文雅或者动听的“委婉语”代替直接、粗俗或者难听的禁忌語,是文明社会中非常普遍的语言和文化现象。本文通过调查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委婉语的情况,了解人们使用委婉语的目的,并分析隐藏在语言背后的价值观念。
  二、委婉语使用中体现的价值观念
  本文对回收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主要从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这三个角度验证人们使用委婉语交际背后的价值观念。
  (一)委婉语的使用情况
  通过设计问卷,了解人们是否知道委婉语的概念,委婉语的使用频率如何,使用目的是什么?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没有人完全不了解委婉语,也只有少部分人不太了解,了解和比较了解的人数相当,说明人们对委婉语并不陌生。“您使用委婉语的频率是?”这一问题放到了问卷的中后部,旨在通过前面的问题让大家回忆起生活中常用的委婉语后,再次向答题人确认使用频率,可以发现大部分人经常使用委婉语,没有人从来不使用委婉语,当然也有少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使用委婉语,主要是因为委婉语在发展过程中出于社会文明的提高逐步取代原始词汇,变得日常了。
  (二)委婉语的使用心理
  从“您对委婉语的定义是?”和“您会出于哪种目的使用委婉语?”这两个问题中可以看出人们使用委婉语主要是出于尊重他人、保护隐私或者出于对某些敏感信息的避讳和掩饰,从心理学角度,将其归为禁忌与避讳心理、礼貌心理、求雅和文化心理。
  1.禁忌与避讳心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禁忌代替,人们对生老病死有着与生俱来的恐惧,所以常常避讳直接说出口,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死亡委婉语。能带来伤亡的灾祸、战争也是人们忌讳莫深的,所以由此也衍生出了一大批委婉语。
  2.礼貌心理。中国人自古以谦虚礼貌为荣,把自己放在低的位置,抬高他人以表尊重,这就包括我们常用的自谦和尊称,除此之外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时,也使用大量的委婉语,为的是不显得过于直接而使对方尴尬。
  3.求雅和文化心理。为了使人们说出来的话悦耳,满足他人的心理期待,常常用“贵公司、贵客”来称呼抬高对方的地位。
  (三)委婉语中的中华文化观念
  人们之所以使用委婉语,就是因为在中国人的价值体系里,认为这是不好的,羞于或者避讳直接表达,那么影响语言表达背后的价值观念是什么呢。
  1.对不好事情的避讳
  远古时代,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不理解,因无法用已有的知识做出解释,所以对未知的事情充满了恐惧。人们常说祸从口出,只要不谈“死”,“死神”就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于是避而谈之或委婉言之。自古以来生老病死、灾祸、战争、犯罪会伴随着死亡和厄运,所以人们往往对此避而不谈,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委婉语。
  人们常常用“老了、走了、去了、没了、不在了”来委婉的表达“死”。面对灾祸,一件事因为意外而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无论是什么意外,都不直接谈论这些不好的原因,而会说“事情有了变故”。人们用“走水”来代替“水灾”。古时战乱频发,战争意味着无止境的劳役和伤亡,人们不希望有战争,体现在语言上就用战争中出现的事物来代替战争,是一种象征手法,比如“烽烟、兵戎、干戈、白刃、兵甲、硝烟”等;两军谈判失败会说“失和”。对犯罪的委婉语可以概括犯罪行为、犯罪者、犯罪品以及刑法这几类,在张拱贵主编《汉语委婉语词典》中共收录了100多条。
  但是从问卷中发现有关“战乱和灾祸”和“犯罪与惩罚”这两方面的委婉语的使用情况并不多,使用者仅占21.74%和13.04%,这其实很大程度上表明了时代的进步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战争不再是让人们日常担惊受怕的灾难;安全设施的完善,也让灾祸成了意外中的意外,所以这两方面的委婉语现今人们使用的并不多。
  2.儒家思想
  汉民族自古就推崇“中庸之道”,重视和谐,比如不说“落后”而说“后进”,为的是避免过于直接而破坏和谐,“中庸之道”认为七情六欲使人产生邪念,破坏内心的宁静与平衡。[1]因此提倡“克己忍耐”“安分守己”,要克制、引导自己,就是所谓的“发乎于情止乎礼”,于是就有了“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这样的原则和规约。在张拱贵主编的《汉语委婉语词典》一书中将委婉语按委婉义分类编排,共分了十三大类,在调查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其委婉义为分泌与排泄、性爱与生育、身体器官与生理变化、伤残与疾病、人际关系称谓等的委婉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多。关于分泌与排泄方面,有“洗手间、如厕、方便、解手、起夜”这些谈及时不会直接联想到污秽画面的委婉语。   汉民族自古以来对情爱都羞于表达,在《汉语委婉语词典》中就收录了600多条有关“性爱与生育”方面的委婉语。但是从这些委婉语中可以看出,很多时候人们也不否认其美好的意味,于是就寻找美好寓意的事物和词汇来表达与爱情有关的事物,例如“春风一度、花前月下、意中人、交朋友、谈朋友、有喜、怀喜”。
  3.等级制度
  中国历史上对人的社会等级身份一直十分看重。早在周代,把人分为“十等”。在君主政体中,体现在古代官场级别的繁多,魏晋时期开创九品中正制。唐代开始新兴独立的散官品阶制度,武官有45级之多,文官散官达到29级。宋徽宗时,共分出了52级。[2]在这种尊卑有序的社会政治体制之下,每一级对其官职都有不同的称谓。虽然这种封建等级制度已经被不断更替的社会所淘汰,然而这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最直观的表现就在对称呼的表达上,不会对长辈或者有身份的人直呼其名,这就衍生出来一套中国完整的称谓,体现了严格的等级观念和宗族观念。对没有亲缘关系的长辈,人们也会根据其年龄大小和自己亲人做对比选择合适的称谓,有时还会在前面加上他们的姓氏,这也是一种亲疏关系的体现,例如“刘奶奶、王阿姨、张叔叔、李姨”等。对有身份的人或者地位高的人,在称呼他们时会在姓氏后面加上他们的职业称呼或者地位称呼,例如“王老师、赵医生、郑院长、刘经理、胡老板、李教授”等等,以此来表示对其职业和地位的认同和尊重。
  4.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主要体现在死亡委婉语中,也显示了人们对死者的祝福,将对死者的思念寄托在语言中,也对生者起到安慰作用,主要受鬼魂信仰、道教、佛教等影响。
  调查抽取了部分比较常用的死亡委婉語,看人们是否知道它们出处,由此了解人们对语言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从问卷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多数人可以正确地判断出这些死亡委婉语出自何处,最明显的是79.71%的人知道“圆寂”这个词出自佛教,85.51%的人知道“见上帝”出自基督教。那么最不容易区分的就是道教和鬼魂信仰这两种说法产生的委婉语,主要是因为这两种说法都由本土产生,界限并不清楚。
  (四)委婉语使用的社会意义
  委婉语的使用也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重视,对那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更多的使用医学名词来称呼他们,例如对其称呼从“残废”到“残疾”再到“残障”。也看得出社会正在正式和尊重弱势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他们的歧视态度,也是对其的一种安慰。
  从大家使用委婉语的态度上,可以发现在交往过程中,即使是朋友,选择委婉语的情况也有不同,更多地取决于和朋友的熟悉程度,由此就有了社会距离方面的问题。从社会交往角度可以看出,在选择委婉语使用的对象上,对于权势关系(老师、领导、长辈)、陌生人、亲密关系(朋友、兄弟姐妹)选择使用委婉语的人数比例分别是88.41%、68.12%、36.23%,由此可以看出在与陌生人和权势关系人交往时,说话人往往更多地考虑听话者的感受,人们担心不当的言语会引起交谈对象的不适,导致交际失败,所以会选择更为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描述一些会令人感觉尴尬的事物和场景。
  三、小结
  本文通过调查人们日常使用委婉语的情况,主要从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这三个角度分析人们使用委婉语的原因,以及使用委婉语背后的价值观念。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委婉语体现了人们的禁忌与避讳心理,礼貌与尊重心理,求雅和文化心理等。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汉语委婉语映射出尊卑有序的社会体制,中庸和谐的秩序观念,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念,宗教观念、文学观念等中华文化观念。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委婉语由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到反映当代平民心声,不断转变社会观念,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陶清.儒家思想现代诠释的路径选择与当代中国哲学的重建[J].学术界,2008,(5):68.
  [2]栗劲.封建等级制度和法及其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3):39-46.
  作者简介:
  孔雪,女,吉林集安人,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 土家族是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北、湖南省内的一个少数民族,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与习俗,其所特有的一种把丧事喜办的古老葬俗歌舞,有着独特的形态特征。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法、影像资料研究法、访谈法对桑植土家族跳丧舞的形态特征及其舞台化创作进行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 跳丧舞;形态特征;舞台化创作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
期刊
【摘要】 《奇葩说》作为一个娱乐辩论节目,自2014年在网络视频平台爱奇艺推出之后,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在传统电视辩论赛日渐式微的今天,《奇葩说》这类新型娱乐辩论节目的出现给辩论赛增添了活力。本文基于凯姆·帕尔曼的论辩理论与说服策略,以《奇葩说第六季》中各辩手的辩词为研究对象,分析各辩手所使用的辩论技巧,探索娱乐辩论话语的语言特点及其传达的价值。  【关键词】 《奇葩说》;娱乐辩论话语;
期刊
【摘要】 长沙棕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过去人们劳作产生的智慧结晶,也记录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童年记忆。本文首先阐述了长沙棕编的基本概况与现状,通过当今社会对长沙棕编工艺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引发的系列思考,并对处于新时代下长沙棕编工艺未来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路径,希望能对棕编工艺以及其他传统工艺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棕编;传承发展;路径思考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本文分析了《白蛇:緣起》的叙事特色和叙事美学,并从获得国民的认可、推动国内文化国际化传播等方面阐述《白蛇:缘起》的叙事策略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白蛇:缘起》;叙事策略;叙事美学;特色;重构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8-0086-02  动画电影在人类生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艺术行业也是具
期刊
【摘要】 “香椿树街”与“枫杨树乡”是苏童小说文本中的两个象征性地标,内中蕴含着作者极为复杂的情感态度。这一现象的生成,源于苏童小说创作的深层心理因素。运用精神分析学理论,可以发现“想象”性的“苏北”乡村与“象征”性的“苏南”城市共同影响了苏童小说的空间建构,导致他在叙述“香椿树街”和“枫杨树乡”的故事过程中产生了“失根”情结。苏童小说创作呈现了“苏南”与“苏北”的双重空间映像,这种文学现象表明了
期刊
【摘要】 日本的动漫中不乏关于“妖怪”的精彩作品,例如《夏目友人帐》《野良神》《滑头鬼之孙》等等,动漫作品中出现的各种妖怪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意欲以日本动漫中体现的妖怪文化为研究对象,探讨日本妖怪文化的起源,日本动漫中妖怪的形象与特点,以及日本妖怪文化的现状和发展。  【关键词】 日本动漫;妖怪;传统文化;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 文化遗产是记录国家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但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仍属于一个亟需成长的领域,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专著欠缺。《科学方法与文化遗产》一书由牛津大学于2010年出版,其作者在材料学、动力学、文化遗产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学科背景。本文希望通過此类专著的推介和翻译,探索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径。  【关键词】 科学方法;遗产保护;材料科学;文物  【中图分类号】G0
期刊
【摘要】 民族文化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命脉,更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所以延续和传承当今民族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发展而言十分关键。而当前,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彝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使传承彝族文化陷入了困境。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之下,如何做到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突破现有障碍,成了当今社会致力去研究的一个方向。而图形用户界面,用户是通过图像进行判别和执行操作的,所以将彝族文
期刊
【摘要】 “近取诸身”的认知模式决定了人的认知是从自身出发的。北宋以降,同属基本范畴词的人体词“体”和“面”在以意合形式连用的过程中,逐步凝固成词。人的“躯体”和“脸面”为意象图式的建构提供了原型,人们通过把它们的形状、部位或功能同外界对应而引申出了更多的义项。在词汇化的历程中,随着人们认知的发展,“体”和“面”两个语素间的边界被进一步模糊化,并最终偏向了“面”义。“体面”一词也通过转喻机制抽象出
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尤其是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因此加强室内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室内设计有多种元素形式,不同形式所带来的室内设计效果也不相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能够充分发挥审美作用,真正体现出我国历史文化的内涵。本文对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展开讨论,同时提出具体的文化元素应用方法,进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