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下当兵,台上演兵
2010年的“八一”建军节,对于只有5
年兵龄的张红滨来说,是格外难忘和特别的。
张红滨是北京卫戍区某步兵团三营的一名
普通士兵。这位来自河北秦皇岛的小伙子,没
有什么文艺特长,也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
能上台表演,而且还是全军的“八一”晚会,
更不用说上电视了。8月1日晚上,当张红滨和
战友们在连队俱乐部收看“我是一个兵”“八一”
晚会,看到自己出现在屏幕上时,张红滨仍然
有点亦真亦幻的感觉。看着自己穿着连队配发
的作训迷彩服、作战靴,手握吉他,张着嘴哈
哈大笑、神采奕奕的样子,张红滨对自己的形
象还算满意,暗暗笑了,之前的辛苦付出总算
有了回报。张红滨能够被选中参加演出,是因
为平时队列训练身体协调性比较好,而且个头
长相都比较符合要求。但他音乐节奏感比较差,
加上表演要求抱吉他扫弦,一开始总是合不上
拍子,不是快就是慢,常常吉他碰到身旁的战
友。虽然张红滨之前并不知道这次能够为军委
首长演出、能够上电视,但从来没有上过舞台
的他,很珍惜这次演出机会,一心只想把节目
演好。为了能够和大家动作一致,他不断地听
音乐记下动作对应的节拍,每次自己数着拍子
完成动作。节目评审的那段日子,张红滨和战
友每天从早上6点排练到晚上10点,结束后,
他总是要再多练习一遍熟悉节拍。7月24日的
演出,张红滨格外紧张,虽然之前彩排的四五
场自己都没有出错,但一想到当晚的演出军委
首长要亲临观看,小腿肚子就不听使唤地抖。
上台前,张红滨努力让心情平静下来,将整套
动作和音乐节拍在脑中过了一遍,不断地提醒
自己表演时眼睛盯着一个地方不要乱动,一定
要专心。这是张红滨总结的表演“真经”,果然
很有效,这场表演他表现得很好,没有出错。
张红滨参加表演的《军营擂台赛》是整
台晚会的开场节目,共有70多人表演,演员
除了领舞的何平是师里的文化干事,其他都
是三营的战士。因此,当晚连队俱乐部电视
机前,心情激动不已的不只张红滨一个。班
长仇明敬也参加了开场节目的表演,但他没
有张红滨那么好运气,由于队列位置和拍摄
角度的原因,仇明敬没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
自己。节目是录播的,录制完后,战士们是
没有机会看到的,所以自己有没有出镜,也
是完全不清楚的。因此,之前仇明敬还特意
给父母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自己的演出要在
中央电视台播出。当晚晚会播出,仇明敬也
是第一次看到自己和战友们的表演,虽然没
能在镜头里找到自己,但这并没有影响他激
动的心情。“70多人的节目,不可能每个人都
能露脸,看到身边的战友一样特别高兴,关
键是我参与了。这个过程,对于从沂蒙老区
农村出来的我来说,很难忘很珍贵。不管咋说,
我也算是上过台、见过大场面了,至少今后
参加军事会操、比武这样的大场面,更加有
自信心了。”这位28岁的上士班长谈起这次
演出,淡定中俨然透着兴奋自豪的情绪。
何平是表演唱《军营擂台赛》中唯一的一
名干部演员。这位一直从事基层部队文化工作
的上尉军官不仅是这个节目的领舞,也是编导
和领队。谈起这次表演,何平提及频率最高的
一个词就是“压力大”。这次代表军区参加全
军业余文艺会演,又是“八一”晚会的开场节目,
何平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这个节目是以
连队拉歌为表演元素,表现生龙活虎、青春向
上的官兵形象,兵味很浓,因此必须做到整齐
划一。如果有一个兵跟不上节奏,表现不到位,
整个节目的效果就出不来了。尤其作为开场节
目,是为整台晚会风格定性的,活生生、火辣
辣的比武气息必须烘托出来,否则会影响到整
台晚会的表现力。”8月1日晚会开播前,何平
坐在电视机前心情是有点揪着的。当看到大幕
开启,“军营擂台赛/你也来/我也来/比一
比/赛一赛/比得本领更过硬/赛得豪气冲天
外……”狂风烈火般的旋律,战士们手持吉他,
仿佛紧握钢枪,举手投足透着帅气整齐的军姿,
何平的心顿时舒展了:“太齐了!太好了!终
于完成任务了!”
台上台下,巾帼不让须眉
“一直想创作一个表现女兵的作品,展现
我们女兵独有的青春朝气和良好的军人素质,
希望大家能够记住我们女兵。”这位说话带着
些豪爽和倔强的女兵叫李启媛,是济南军区
某集团军战士业余演出队的战士。李启媛没
有想到自己一个很纯粹的想法,成就了她登
上“八一”晚会的舞台。她编导并参与表演
的敲打乐《步调一致》,将部队配发的折叠凳
作为道具,把部队日常队列训练、会操等情
景融人舞蹈表演中,其强烈的节奏感,整齐
划一的动作,青春靓丽的女兵形象,一出场
就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阵阵掌声背后的努力与坚持,只有李启媛
和她的姐妹们最清楚。为了给今年的全军业余
文艺汇演准备节目,春节刚过,李启媛来到新
兵连体验生活。部队近年新配发的单兵铁质折
叠椅引起了李启媛的注意,觉得很新鲜。回去
后,在战友们的启发下,李启媛想到用折叠凳
作为道具,编排一个敲打乐的舞蹈。这个创意
很新颖,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接下来,排
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李启媛之前没有想到
的。铁质折叠凳有八九斤重,将近4分钟的节
目,演员要一直翻转折叠凳,这对于细胳膊细
腿的小女兵来说,的确有点困难。第一天排练
还好,到第二天大家就胳膊疼得抬不起来。于
是,想着做一个类似的道具,但为了有军营生
活的真实感,大家咬咬牙克服了。
声源对于敲打乐节目是最为关键的,用什
么做声源成为李启媛遇到的又一個难题。仅仅
以铁质折叠椅为声源,声音太单一,而且铁质
的声音很难让人激动,无法与舞蹈融合。为了
让声音好听,李启媛她们将拍手、跺脚以及口
令、口号声都融合进去,并添加了水桶、水壶、
脸盆等生活元素,并与演出队队长林海军~起
创作背景音乐,以丰富音源形成音响冲击力。
声音元素的增加,要求李启媛她们提前将各种
声音录制好。每种道具的声音,每个演员的跺
脚声、拍手声,以及背景音乐的融合,看起来
很简单,但是操作起来很困难,只要一个节拍
不清晰或者出错,就得重新过。有时道具也不
听使唤,折叠凳时常耍脾气打不开。录音遇到
的难题是李启媛没有想到的,每天早上8点走
进录音室,录到晚上12点才结束,有一次甚
至到了凌晨4点多。3分50秒的节目,整整录
了一个星期。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但大家坚持
下来了,参加演出的44个小女兵没有一个人
有怨言,她们都憋着一股劲,要把女兵的真风
采展现出来。尤其对于23岁的中士李启媛来
说,是不容易的。第一次上“八一”晚会,她
的初衷很单纯,“就是想展示女兵的日常生活,
所以我们的舞蹈元素也是部队日常训练的一些
情景,很生活,比较难的就是一定要达到步调
一致,视觉效果要饱满整齐,高兴的是我们做
到了”。对于这次演出,李启媛很满意,说:“当
节目结束时,我们所有的姐妹都大喊‘值啦’!”
最有生命力的作品在战士生活中
这是浙江省军区战士业余演出队队长
蒋巍第四次参加全军业余文艺会演,但登上
“八一”晚会的舞台还是第一次。今年“八一”
晚会将主题定位为“我是一个兵”,将舞台完
全交给基层官兵,“兵写兵、兵演兵”,以鲜
活生动的时代气息、生龙活虎的战士形象、
真实感人的士兵故事,打造昂扬向上、威武
雄壮、青春时尚的当代士兵艺术。这对于蒋
巍来说,是令人振奋和鼓舞的。
话剧表演专业出身的蒋巍,1991年从地
方省艺校毕业后参军到部队,从事基层部队业
余文艺创作和演出。多年的创作演出,蒋巍总
结得出:“最有生命力的作品来自战士的生活,
战士们需要和喜欢的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最好作
品。”因此,每次创作,蒋巍都要深入连队生活,
挖掘素材,认真准备。今年全军业余文艺会演
也不例外。去年年底,蒋巍就开始琢磨创作一
个有军营气息的小品奉献给战士。于是,他深
入南京军区某炮兵团,和战士们生活在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有几点引起了蒋巍的思考。90
后战士已逐渐成为部队士兵的主体,这些战士
思维活跃、喜欢新事物、有个性也有思想,政
治教育作为部队的中心工作,对引导战士坚定
政治信念、强化战斗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一堂教育课》的主
题内容就这样确定了。
用什么样的形式,从什么角度切人,蒋
巍一直没有考虑好。直到有一天,他在连队
翻看战士们自己编辑的杂志《战神文艺》,其
中有一篇战士写的文章《假如我是领导》。这
让蒋巍茅塞顿开,联想到连队干部利用连队
小讲坛让战士开展演讲,于是他结合90后战
士特点运用动漫的表现手法,创作了军营动
漫《一堂教育课》。作品中的主人公战士王小
毛,形象亲切真实,就好像自己身边的战友。
虽然是严肃的主题,但是运用动漫诙谐幽默
的手法,使观众眼前一亮,轻松娱乐的同时,
对于基层连队如何搞好政治教育进行了颇具
深意的探索。
蒋巍回忆《一堂教育课》的创作过程,说:
“没有部队生活是无法创作出好的作品的,为了
贴台战士的真实生活,不断征求大家的意见,《一
堂教育课》改了三四十稿,过程很艰辛,但是
很愉快。尤其是能够在‘八一’晚会的舞台上
演出得到认可,并且引起大家对基层经常性思
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感到很荣幸也很欣慰。”
2010年的“八一”建军节,对于只有5
年兵龄的张红滨来说,是格外难忘和特别的。
张红滨是北京卫戍区某步兵团三营的一名
普通士兵。这位来自河北秦皇岛的小伙子,没
有什么文艺特长,也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
能上台表演,而且还是全军的“八一”晚会,
更不用说上电视了。8月1日晚上,当张红滨和
战友们在连队俱乐部收看“我是一个兵”“八一”
晚会,看到自己出现在屏幕上时,张红滨仍然
有点亦真亦幻的感觉。看着自己穿着连队配发
的作训迷彩服、作战靴,手握吉他,张着嘴哈
哈大笑、神采奕奕的样子,张红滨对自己的形
象还算满意,暗暗笑了,之前的辛苦付出总算
有了回报。张红滨能够被选中参加演出,是因
为平时队列训练身体协调性比较好,而且个头
长相都比较符合要求。但他音乐节奏感比较差,
加上表演要求抱吉他扫弦,一开始总是合不上
拍子,不是快就是慢,常常吉他碰到身旁的战
友。虽然张红滨之前并不知道这次能够为军委
首长演出、能够上电视,但从来没有上过舞台
的他,很珍惜这次演出机会,一心只想把节目
演好。为了能够和大家动作一致,他不断地听
音乐记下动作对应的节拍,每次自己数着拍子
完成动作。节目评审的那段日子,张红滨和战
友每天从早上6点排练到晚上10点,结束后,
他总是要再多练习一遍熟悉节拍。7月24日的
演出,张红滨格外紧张,虽然之前彩排的四五
场自己都没有出错,但一想到当晚的演出军委
首长要亲临观看,小腿肚子就不听使唤地抖。
上台前,张红滨努力让心情平静下来,将整套
动作和音乐节拍在脑中过了一遍,不断地提醒
自己表演时眼睛盯着一个地方不要乱动,一定
要专心。这是张红滨总结的表演“真经”,果然
很有效,这场表演他表现得很好,没有出错。
张红滨参加表演的《军营擂台赛》是整
台晚会的开场节目,共有70多人表演,演员
除了领舞的何平是师里的文化干事,其他都
是三营的战士。因此,当晚连队俱乐部电视
机前,心情激动不已的不只张红滨一个。班
长仇明敬也参加了开场节目的表演,但他没
有张红滨那么好运气,由于队列位置和拍摄
角度的原因,仇明敬没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
自己。节目是录播的,录制完后,战士们是
没有机会看到的,所以自己有没有出镜,也
是完全不清楚的。因此,之前仇明敬还特意
给父母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自己的演出要在
中央电视台播出。当晚晚会播出,仇明敬也
是第一次看到自己和战友们的表演,虽然没
能在镜头里找到自己,但这并没有影响他激
动的心情。“70多人的节目,不可能每个人都
能露脸,看到身边的战友一样特别高兴,关
键是我参与了。这个过程,对于从沂蒙老区
农村出来的我来说,很难忘很珍贵。不管咋说,
我也算是上过台、见过大场面了,至少今后
参加军事会操、比武这样的大场面,更加有
自信心了。”这位28岁的上士班长谈起这次
演出,淡定中俨然透着兴奋自豪的情绪。
何平是表演唱《军营擂台赛》中唯一的一
名干部演员。这位一直从事基层部队文化工作
的上尉军官不仅是这个节目的领舞,也是编导
和领队。谈起这次表演,何平提及频率最高的
一个词就是“压力大”。这次代表军区参加全
军业余文艺会演,又是“八一”晚会的开场节目,
何平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这个节目是以
连队拉歌为表演元素,表现生龙活虎、青春向
上的官兵形象,兵味很浓,因此必须做到整齐
划一。如果有一个兵跟不上节奏,表现不到位,
整个节目的效果就出不来了。尤其作为开场节
目,是为整台晚会风格定性的,活生生、火辣
辣的比武气息必须烘托出来,否则会影响到整
台晚会的表现力。”8月1日晚会开播前,何平
坐在电视机前心情是有点揪着的。当看到大幕
开启,“军营擂台赛/你也来/我也来/比一
比/赛一赛/比得本领更过硬/赛得豪气冲天
外……”狂风烈火般的旋律,战士们手持吉他,
仿佛紧握钢枪,举手投足透着帅气整齐的军姿,
何平的心顿时舒展了:“太齐了!太好了!终
于完成任务了!”
台上台下,巾帼不让须眉
“一直想创作一个表现女兵的作品,展现
我们女兵独有的青春朝气和良好的军人素质,
希望大家能够记住我们女兵。”这位说话带着
些豪爽和倔强的女兵叫李启媛,是济南军区
某集团军战士业余演出队的战士。李启媛没
有想到自己一个很纯粹的想法,成就了她登
上“八一”晚会的舞台。她编导并参与表演
的敲打乐《步调一致》,将部队配发的折叠凳
作为道具,把部队日常队列训练、会操等情
景融人舞蹈表演中,其强烈的节奏感,整齐
划一的动作,青春靓丽的女兵形象,一出场
就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阵阵掌声背后的努力与坚持,只有李启媛
和她的姐妹们最清楚。为了给今年的全军业余
文艺汇演准备节目,春节刚过,李启媛来到新
兵连体验生活。部队近年新配发的单兵铁质折
叠椅引起了李启媛的注意,觉得很新鲜。回去
后,在战友们的启发下,李启媛想到用折叠凳
作为道具,编排一个敲打乐的舞蹈。这个创意
很新颖,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接下来,排
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李启媛之前没有想到
的。铁质折叠凳有八九斤重,将近4分钟的节
目,演员要一直翻转折叠凳,这对于细胳膊细
腿的小女兵来说,的确有点困难。第一天排练
还好,到第二天大家就胳膊疼得抬不起来。于
是,想着做一个类似的道具,但为了有军营生
活的真实感,大家咬咬牙克服了。
声源对于敲打乐节目是最为关键的,用什
么做声源成为李启媛遇到的又一個难题。仅仅
以铁质折叠椅为声源,声音太单一,而且铁质
的声音很难让人激动,无法与舞蹈融合。为了
让声音好听,李启媛她们将拍手、跺脚以及口
令、口号声都融合进去,并添加了水桶、水壶、
脸盆等生活元素,并与演出队队长林海军~起
创作背景音乐,以丰富音源形成音响冲击力。
声音元素的增加,要求李启媛她们提前将各种
声音录制好。每种道具的声音,每个演员的跺
脚声、拍手声,以及背景音乐的融合,看起来
很简单,但是操作起来很困难,只要一个节拍
不清晰或者出错,就得重新过。有时道具也不
听使唤,折叠凳时常耍脾气打不开。录音遇到
的难题是李启媛没有想到的,每天早上8点走
进录音室,录到晚上12点才结束,有一次甚
至到了凌晨4点多。3分50秒的节目,整整录
了一个星期。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但大家坚持
下来了,参加演出的44个小女兵没有一个人
有怨言,她们都憋着一股劲,要把女兵的真风
采展现出来。尤其对于23岁的中士李启媛来
说,是不容易的。第一次上“八一”晚会,她
的初衷很单纯,“就是想展示女兵的日常生活,
所以我们的舞蹈元素也是部队日常训练的一些
情景,很生活,比较难的就是一定要达到步调
一致,视觉效果要饱满整齐,高兴的是我们做
到了”。对于这次演出,李启媛很满意,说:“当
节目结束时,我们所有的姐妹都大喊‘值啦’!”
最有生命力的作品在战士生活中
这是浙江省军区战士业余演出队队长
蒋巍第四次参加全军业余文艺会演,但登上
“八一”晚会的舞台还是第一次。今年“八一”
晚会将主题定位为“我是一个兵”,将舞台完
全交给基层官兵,“兵写兵、兵演兵”,以鲜
活生动的时代气息、生龙活虎的战士形象、
真实感人的士兵故事,打造昂扬向上、威武
雄壮、青春时尚的当代士兵艺术。这对于蒋
巍来说,是令人振奋和鼓舞的。
话剧表演专业出身的蒋巍,1991年从地
方省艺校毕业后参军到部队,从事基层部队业
余文艺创作和演出。多年的创作演出,蒋巍总
结得出:“最有生命力的作品来自战士的生活,
战士们需要和喜欢的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最好作
品。”因此,每次创作,蒋巍都要深入连队生活,
挖掘素材,认真准备。今年全军业余文艺会演
也不例外。去年年底,蒋巍就开始琢磨创作一
个有军营气息的小品奉献给战士。于是,他深
入南京军区某炮兵团,和战士们生活在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有几点引起了蒋巍的思考。90
后战士已逐渐成为部队士兵的主体,这些战士
思维活跃、喜欢新事物、有个性也有思想,政
治教育作为部队的中心工作,对引导战士坚定
政治信念、强化战斗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一堂教育课》的主
题内容就这样确定了。
用什么样的形式,从什么角度切人,蒋
巍一直没有考虑好。直到有一天,他在连队
翻看战士们自己编辑的杂志《战神文艺》,其
中有一篇战士写的文章《假如我是领导》。这
让蒋巍茅塞顿开,联想到连队干部利用连队
小讲坛让战士开展演讲,于是他结合90后战
士特点运用动漫的表现手法,创作了军营动
漫《一堂教育课》。作品中的主人公战士王小
毛,形象亲切真实,就好像自己身边的战友。
虽然是严肃的主题,但是运用动漫诙谐幽默
的手法,使观众眼前一亮,轻松娱乐的同时,
对于基层连队如何搞好政治教育进行了颇具
深意的探索。
蒋巍回忆《一堂教育课》的创作过程,说:
“没有部队生活是无法创作出好的作品的,为了
贴台战士的真实生活,不断征求大家的意见,《一
堂教育课》改了三四十稿,过程很艰辛,但是
很愉快。尤其是能够在‘八一’晚会的舞台上
演出得到认可,并且引起大家对基层经常性思
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感到很荣幸也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