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lix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目标的具体实现,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手段。历史活动课目的是改革历史课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体制,创造符合教育要求的新体制,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活动课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通过活动课教学,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 历史活动课的特点
  
  1、历史活动课是历史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弥补了历史学科课程功能的不足,使学生巩固、深化、验证了所学的学科知识,并将直接经验的获得和间接知识的学习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2、历史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历史学科的内容上下几千年,横贯全世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给历史活动课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题材和多样的形式。
  
  二、历史活动课的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主体性的发展需要通过主体的活动,活动课必须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前提,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真正使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成为内在的理解,作为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主体活动的气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促使他们自我发动,自我组织,挖掘教材的外延,独立思考,自我评价,帮助他们形成对不同观点进行评价并作出自己判断的勇气和能力,让学生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人。如:八年级上册活动课四“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让学生通过学到的课本知识,以及电影、电视上所看到的情节,了解六十多年前血淋淋的南京大屠杀的史实,结合日本右翼分子歪曲侵略史实,以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等,培养学生憎恶痛恨战争、热爱维护和平的责任感。告诉日本同龄人,要和平世代友好,反对侵略,不能让南京大屠杀再次重演,这一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明辨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
  
  2、客观性原则
  历史史实是人类经历过的,是客观存在的,在活动课教学中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史实,不能随意删减、增添不存在的史实,更不能脱离实际,像文学作品那样随意夸谈。活动课应充分发挥学生思维,形象生动地再现历史“镜头”。如:八年级上册活动课——“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就让学生以富有正义感的当事人的身份,模拟进行新闻时事报道——向世人报道发生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军民的抵抗。让学生搜集资料,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近代史的了解,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
  
  3、完整性原则
  历史活动课要实施完整的人的教育。其一,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教师要把教学生看作是培养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认知活动。学生在价值、态度、情感、行为调节和交往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对他们未来发展产生影响的素质和能力等因素,都是教师应关注的。其二,教学对象的完整性。教师应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单纯以成绩评价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4、开放性原则
  历史活动课的开放性是以历史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为前提的,开放性是指:活动内容、形式的丰富多样和活动课过程的发展。教师和学生的任务不是完成教师预定的教案,应把学生达到的理解水平、课堂需求作为调整教学进度的根据;活动空间的扩展:由教室到户外,由固定座位到重新组合;人际关系的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谐的合作关系。如:八年级上册活动课二“历史小论坛——近代化的探索”,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为主线,进一步探讨:戊戌变法为什么不能成功?康有为为什么要依靠光绪帝搞变法?孙中山与康有为的不同?孙中山让位袁世凯该不该?…… 通过近代中国人救国救民之路的讨论,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前途和祖国命运的社会责任感。
  
  三、历史活动课的形式
  
  1、动手型
  动手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教学中,我曾组织学生制作历史人物面具比赛,进行各朝疆域图的制作,历史贺卡的制作。对历史故事进行连环画设计。通过动手、制作比赛,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结合现代教育,再现历史,对历史进行创新。
  
  2、互动型
  教师通过年级、班级、课堂、小组活动,形成课堂教学的互动系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2004年我组织学生对活动课“唐玄宗的功过”进行辩论,由学生组织,分班准备材料,分正方和反方辩论,结果效果良好,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答辩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学生的合作、团结精神也得到培养。
  
  3、体验型
  教师结合史实,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根据当时的背景,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将部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体验,提高审美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创作剧本,自己排练,自制道具,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体验历史学科的真正内涵。
  
  4、创造型
  通过组织学生考察、辩论、表演、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超常想象力、辨别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新见解,学会创新,以解决未知问题。
  总之,历史活动课的尝试仅仅是个探索,它的出现为历史教师提供了素质教育的极好形式,尽管活动课目前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实践证明,它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是新课改下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作者单位:641421 四川简阳市贾家镇久隆初中)
其他文献
目前的高三物理复习,一般采用的是三轮复习法。第一轮是逐知识点地复习,第二轮是物理学科内的专题综合复习,第三轮是物理学科的综合并与生化一起构成的理综形式的复习。第一轮复习是整个复习的基础和重点,但很多学生在此过程中方法不当,效果欠佳。现就第一轮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第一轮复习应注意基础,不丢课本    第一轮复习就是要把书读厚,在自己已学过一遍的基础上,加深对各知识点的重新认识和
期刊
高中物理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只定性地知道超重与失重状态下浮力的变化,至于为何变化,变化多少并不知晓,究其原因在于不理解浮力产生的根本原因。现依浮力产生的原因对超重与失重状态下浮力的变化加以说明,供大家参考。
期刊
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如何恰当地加以运用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通常,把黑板、粉笔、挂图等称为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把使用电气化器材进行视听教学等手段称为电化教学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的普及,实现多种教学媒体综合化已成为教学技术现代化的一个主要趋势。  如何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呢?    一、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从明确教学目标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
期刊
差量法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技巧与策略。运用差量法,既方便又快捷,这不仅给试题的解决方式带来了新意,同时也给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所谓差量法,就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改变,找出所谓的“理论差值”。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气体物质的体积、物质的量、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等。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有关量成正比。差量法就是借助于这种比例关系,解决
期刊
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特别是在中学化学实验中自然、和谐、生动地渗透“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全面提高科学素质,是摆在化学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全新的课题。    一、如何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个化学过程中使用的物质或物质形态,应考虑尽量减小实验事故的潜在危险,如气体的释放、爆炸和着火等”,这是“绿色化学”中的一条安全原则,可将其渗透到中学化学实验中。  例如:在演示白磷和红磷着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生物教学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重要。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预习    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不重视甚至不会课前预习,要么认为没有必要,要么感到无从下手,要么就是一览了之。因此,为了提高预习的有效性,我先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指定的课文,对不懂问题做出笔记。课堂上首先
期刊
为加强教研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教研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能力,我市教育局组织了全市教研员“走进新课程”教学展评活动。笔者有幸参与其中,所上的一节初一英语课在“展评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这节课之所以获得成功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韵味”,二是值得“回味”,通过创设一种优美、智慧、亲切的氛围,将知识教学融入到富有情趣的情境中,使英语课堂充满“乐”感。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译林
期刊
化学这门课,实验教学必不可少。作为一个化学教师做好每一个实验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实验应采用什么方法来进行呢?这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般来说,要求学生按照材料的编排,然后按照已设计好的实验程序去完成。其实化学实验应该采用多样性,不能只用单一的一种模式。本人根据平时的教学,在此谈谈平时常用的几种教法。    一、 先阐述理论知识,再通过实验来验证    在讲述氯气的化学性质时,先分析其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在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中,运用举例法、逻辑法、推理论证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 研究性学习 创新    要适应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特点,不仅需要改进我们的教法,也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改变学习的习惯、方法、态度和精神。教育不但要关注对有限信息的记忆,而且还应促进发现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  科学研究性学习也叫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期刊
【摘要】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的过程中,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基础教育的途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通过研究、参与、体验、实践性学习等方式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地参与学习,满足不同的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体现。  【关键词】个性风采 情感体验 人品塑造 内心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