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城1、2#隧道双色温照明控制方案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w62084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9年,甘肃省在G248线兰州至马关公路康乐至卓尼段试验段(康乐至拉石)及(新城至卓尼、西寨连接线)机电工程首先试点推行公路隧道双色温照明控制方案,做为G248线兰州至马关公路康乐至卓尼段试验段(康乐至拉石)及(新城至卓尼、西寨连接线)机电工程KZJD-2标施工负责人,就该方案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隧道照明;色温调节;隧道
   本系统中,新城1#、2#隧道做为一个隧道群,设一个监控中心。所有的设备通过智能控制网络互相连接,传递、交换数据。智能控台与监控中心连接采用光纤介质的以太网;智能控台与灯具之间采用的是屏蔽双绞线的RS-485总线。
   隧道照明智能监控软件安装在控制室的服务器上,而服务器,控制终端和控制柜内的智能控台通过光纤联接,组成一个以太网,可在此网络内高速、大量的传递数据。而控制柜中的智能控台与安装在灯具背板上的智能电源之间是通过RS-485总线传输信号的。
   日照强度调节隧道灯光功能:
   采用隧道光亮度(辉度)检测器来实现光照强度的检测。由于它输出的是4—20mA的直流模拟量信号,所以需要另外配合一个直流模拟量采集器,将输出信号数字化后通过RS485总线上报给集中控制器再接入系统。
   每个洞的入口处装1台检测器,测试洞外路面照度。灯具安装完毕后经过实地测试得到洞外照度与入口段调光等级的对应关系,将对应关系输入灯控系统软件,软件自动依据试验得到的对应关系对入口段的照明进行控制。
  1 色温调节功能
  1.1 调整色温原則与方案
   (1)调色温原则:隧道变色温照明作为近年来一种新的理念和技术,目前国内外尚缺少相关标准。
   本项目隧道照明系统设计中,参考国内外相关科研成果,在隧道入、出口加强照明段采用了变色温控制技术。
   色温、亮度智能控制器根据洞外、洞内的色温、亮度检测结果对加强照明进行自动跟踪控制。控制原则如下:
   洞外光强越强(越亮),洞内照明功率越大即洞内照明亮度也越强,反之亦然。
   由于色温调控没有可依据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因此,色温调控也暂按洞外色温越高,洞内灯具色温也越高考虑。
   (2)调色温方案:隧道照明智能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洞内外光亮、色温数据、交通量变化以及白天、黑夜等情况,控制隧道的照明系统,调节隧道入、出口加强照明灯具的亮度和色温,保证行车的安全,同时对洞内照明以及照明控制设备的状况进行监视。
   根据洞外色温变化情况,将隧道内色温分为六级进行调控。为避免软件中可能出现发生误判,对接近每一级的色温数值均可作为所接近级数进行处理。
   由于色温调控缺少成熟的经验,本项目采用案例比对的方法进行调控:
   项目初期,各项目在设备安装时,承包人应进行不同天气(晴、阴、重阴等)的测试,对照当地不同天气情况不同时间段的色温数据,得到初步的色温与时间对照关系。在此基础上,由色温、亮度智能控制器进行加强照明的自动跟踪控制。
   在设备安装后的一年内,承包人应按季节进行不少于4次的晴天测试,并结合色温检测仪的全年检测值,确定本项目4个季节的色温变化趋势,得到项目全年的色温与时间对照关系,为色温、亮度智能控制器的精细控制提供对照依据。
  1.2 调光系统构成
   (1)色温亮度均可调控制系统。可调光(色温、亮度)控制系统由主服务器计算机和监控管理软件、集中控制器、亮度、色温数据采集器、通讯与驱动电源、可调色温灯具等组成。每条隧道是一个不受外部影响的独立系统。单条隧道的故障不会影响其它隧道的正常工作。
   亮度、色温数据采集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到集中控制器,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下行通讯系统至灯具上配置的通讯与驱动电源,分别对灯具进行亮度与色温的调节。
   通讯与驱动电源具有独立的身份编码,可在通讯中断和应急时使灯具最亮。
   集中控制器可通过TCP/IP方式与主服务器计算机联接。可在隧道照明控制计算机上对集中器和节点控制器进行实时检测和控制。
   (2)定色温仅亮度可调控制系统。基本照明控制器以时间调控为主,控制原则如下:
   预先设置基本照明的时间--亮度对应关系,系统据此进行亮度控制。
   (3)系统兼容与安全保护。调光系统应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调节方式,可进行实时、精细化调光。
   当调光、调色温控制器故障时,系统可自动报警。当洞外亮度、色温检测器故障时,加强照明可自动转入最高亮度和原始色温模式,并向用户提供报警。
   当调光控制器与控制计算机通讯故障时,调光控制也可自动转入最高亮度模式,并向用户提供报警。
   当灯具调光控制线断路时,灯具自动转入最高亮度。
  2 隧道照明智能监控软件
   监控软件功能简介:采用Windows 平台的Web 界面,易用性好。
   软件包括了系统配置,工具,设备管理,监控中心,报警处理,统计分析,系统管理这7大块功能。
  3 隧道照明智能控台
   (1)隧道照明智能控台采用主频400 MHz,32 bit 数
  据位宽,高性能汽车级处理器;64MByte DDRSDRAM;256MByte Nand Flash;内置RTC时钟;内置硬件看门狗;操作系统为裁剪后 Linux。
   (2)智能电源控制接口:四路RS-485总线(默认通信速率9600bps)。
   (3)预留有一路独立的485总线接口,可用来联接外部仪器仪表比如功率计等。
   (4)上位机通信接口:1个以太网电口(10/100 Mbps通信速率),1个无线接口(GPRS/3G)。
   (5)控制模式:支持手动、时控和远程控制两种模式。1)手动:通过控台上的旋钮与开关,在本地对所有下属灯具进行开关与亮度调节。2)时控:控台按照本地存储的调光时刻和亮度值,对联接的智能电源,以天为周期循环控制。3)远程控制:控制软件发送命令通过以太网或3G无线网络送到控台,控台将命令解析后送到联接的智能电源上。完成调光回传状态等操作。
   (6)无线上位机通信接口支持GPRS,EVDO,TDSCDMA,
  WCDMA,天线接口为SMA。
   (7)与上位机通信支持TCP/IP/UDP/SNMP/Modbus/DHCP/HTTP SEVER/DNS 等协议。
   (8)通信异常处理功能:控台5分钟内与控制中心无信号通信的状态下,控台会启动上位机通信异常处理流程,自动切换到时控模式。按照控台内预存的控制计划,调节连接在控台上所有灯具的亮度。
   (9)基本参数:尺寸 250×205×45(mm),金属外壳,重量1 490 g,电源需求:输入AC200~240V,最大功耗10 W。
  4 总结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结合电力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隧道内基本照明的电源进行分路控制。
   智能集成电源与控台、控制软件的结合可以很方便地对入口段与加强段的灯具进行开关与调光。系统集成照度检测仪与车辆检测器后更可以实现随洞外亮度与车流自动调整光照,大大降低隧道运营能耗与开支。
   发生火灾时,可由值班人员手动或系统自动切换到100%亮度。
   根据在控制中心预设的一年中每天的昼夜灯亮度时间表,无线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灯具亮度;并且还可以根据不同天气场景下,亮度的不同,随时更换亮灯方案。
   软件中可以自由设定光照、车流、时间、场景等不同影响因素对灯光控制的方案组合。满足客户对灯光控制精细化、智能化的要求。
   值班人员可以按事先预设的场景手动调整隧道内的光照强度。
  参考文献:
  [1]朱合华,李谈词,冯守中,等.城市隧道不同照明段的灯具色温选取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20,57(z1):277-28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前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不断加速的情况下,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呈现出日益复杂的趋势,居民的出行效率和出行安全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复杂道路平面交叉口,往往是城市交通网络当中交通效率最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最高的地点。因此,对城市复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改造是关键。本文基于此,首先介绍了复杂道路平面交叉口改造时需要遵循的原则,并结合设计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如何对复杂平面交
期刊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在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加大了投入,进而也极大的推动了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让公路建设慢慢延伸到了山区,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所以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困难重重。  关键词:云南山区;高速公路;选线  道路路线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选线,所选路线的合理性将对道路质量、工程造价、道路使用安全、年限等产生直接影响[1]。尤其是在山岭地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故选线工
期刊
摘 要:为解决传统公交出行“候车久、行车慢、行程长、换乘不便捷,公交吸引力下降”的痛点,本研究在长沙市11条核心路段的39条客流量较大的公交线路打造智能网联公交,改造139个路口。研究采用智能网联手段,从端(车)、路(路侧)、管(网络)和云(云控平台)等四个方面构建端到端的C-V2X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建设具备前瞻性的智慧公交应用场景,符合技术演进趋势及未来可扩展需求。  关键词: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期刊
摘 要:文章对路网容量可靠性分析的核心模型进行了优化,上层规划模型加入服务水平系数;下层规划模型选取随机用户均衡模型,并加入了容量约束条件,优化后的均衡解更符合实际情况。之后,文章对路网容量可靠性分析算法流程进行了设计。最后,文章以算例进行了敏感度及可靠性分析的应用,验证了设计算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路网容量;可靠性分析;敏感度分析;储备容量  “可靠性”的定义最早出现在系统工程中,指在特定的时
期刊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深化,中欧班列在中国同欧洲的经贸往来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各地区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大幅增长,开行线路不断增多,开行频率也逐步提升。在此背景下,对区域中欧班列发运量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对于区域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川渝地区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区域中欧中亚班列发运量预测进行分析:(1)区域开行兑现情况;(2)运行图线路铺排情况;(3)重箱率及重箱折算列情
期刊
摘 要:对于我国城市发展中遇到的交通拥堵问题,轨道交通工程是当前来看最好的解决对策。所以近年来我国的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不断加快。轨道交通工程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工程,其建设质量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风空调系统作为轨道交通工程中的重要施工内容,深入研究和探讨其施工质量问题将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轨道交通工程;空调系统;施工质量问题  0 引言   我国近年来在轨道交通工程方面投入较
期刊
摘 要:针对城市交通大数据的来源、数据量大、种类繁多等特征,指出城市交通大数据在存贮、可用性、处理等方面的挑战;结合云计算技术,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在城市交通大数据背景下对城市短时交通流并行预测方法,缩短了预测时间,提高了对大数据的处理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并行化随机森林算法在不同数据集的预测精度均明显高于决策树,并能较快的处理城市交通大数据。  关键词:智慧城市;大数据;随机森林算法;云计算  
期刊
摘 要:为了实现物质世界管理的智能化,远程化以及信息的数字化,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当前物联网技术已经被应用在铁路货运管理方面,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本文主要阐释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介绍物联网在铁路货运管理中的实际运用,并对如何加強物联网技术与铁路货运管理的技术创新融合提出对策。  关键词:铁路货运管理;物联网;技术创新  0 引言  物联网中的传感器与嵌入式两种关键技术对于铁路货运管理的技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交通的便利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错综复杂,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多,在城市中出现堵车已经成为日常现象,行车难已经成为了通病,尤其是道路的交叉口已经成为了交通的关键所在,因此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直接影响到了车辆的同行效率。由此可知,为了能够有效的减少城市交通道路交叉口车辆堵塞的现象产生,必须要加强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的优化设计,不断改善道路交叉口主要存在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飞速发展,以及为了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公路和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才能使人们出行更加安全与舒适,并且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由于公路和城市道路建筑物的设计条件和质量控制要求各不相同,尤其是在设计立交桥时尤为明显。本文从公路和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差异性及分析入手,根据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进行简要的对比。  关键词:公路道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