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语文课堂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love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课堂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与诱人的魅力呢?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能使教学如虎添翼,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再现文本,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习《特殊的葬礼》时,学生根本没看到过赛特凯达斯瀑布,对此非常的陌生,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老师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神奇的地方,参加一个特殊的活动——赛特凯达斯瀑布的葬礼。”然后通过电脑屏幕把赛特凯达斯瀑布的美景一下子展示到学生面前,在优美的抒情音乐声中,参天的古木、错落有致的瀑布,以及活泼可爱的珍禽异兽把学生们完全吸引住了,他们眼盯屏幕,侧耳细听变化多端的流水声,完全沉浸在那仙境一般的童话世界里。这时画面一转,音乐声变为低旋的哀乐,许多人身穿黑色葬礼服,站在面临枯竭的瀑布前,神情严肃,为瀑布举行葬礼。展示完后,学生情绪高涨,学习兴趣盎然,心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求知欲大大增强。
  二、烘托情境,架起情感的桥梁
  《燕子》是一篇介绍燕子的外形及活动情况的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教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燕子活泼可爱,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很快地,燕子就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让学生说说燕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燕子很美丽,真可爱,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燕子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有的说:“燕子来了,春天也就来了,我喜爱报春使者燕子。”……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我用这一问题让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燕子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转化为对燕子形象的回味,这不仅培养了他们形象思维的能力,而且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调动感官,插上想象的翅膀
  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能将课文的内容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鲜明的形象。《荷花》这篇看图学文,是文坛巨匠叶圣陶先生的杰作。从个体看,荷花色香俱全,姿态各不相同;从整体看,满池荷花挨挨挤挤,无风的静态极美,有风的动态更美。上飞蜻蜓,下游小鱼,意境如诗,犹如一幅活生生的图画,令人赏心悦目。根据本课教学要求,为了达到激发兴趣、深化认识、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媒体的组合使用:导入用插图,学文用投影,朗读用录音,在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制作动画,体会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美感,待到最后时播放荷花录像,这样循序渐进,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辅之以学生看听说想读写的训练,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化静为动,感知文字背后的精彩
  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我应用教学课件,展示黄河那浊浪排空、波涛汹涌的气势,通过这样的动态显示,让课文中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黄河的气势,以及在黄河上行驶羊皮筏子的危险,为感受艄公的勇敢作了铺垫。
  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支撑,我们的语文课堂由平面走向立体,有效延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这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的情感活动。当然,这样的信息化辅助教学还应做到理性与合理,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深入研读教材、研读学生、研读教法,不做“画蛇添足”之举,只做“画龙点睛”之功,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手段的最优化。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习题讲评课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常规课,如何提高习题讲评课的质量自然成为高中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多方的学习与思考,觉得语文习题讲评应当在落实“五要”上下功夫。  第一,习题一定要精选。我们知道,学生做习题是为了更好地消化运用知识与巩固知识,并在消化运用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但是并非所有的习题都能起到这样的效果,比如一些记忆的知识,如果学生已经掌握,那么就可
期刊
语文教材文本,首先是作为一种社会阅读文本存在的,具有知识传播、情意交流和消闲等价值,称之为“原生价值”。其次,作为语文教材,除了保留它的“原生价值”外,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教学价值”,即“如何获取传播信息的知识”。我们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获取信息,这只是语文教学一个显性的行为,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则是一个更为本质的行为。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依据学生特点、文本特点以及时
期刊
2014年5月20日,我有幸和校长及部分语文教师一起赴河南省林州市,参加第八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近距离、真实地感受了“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的魅力,在短短一天半的时间里,既有名师的精彩展示,又有专家的理论指导,确实很过瘾,尤其是林州侯华丽、方晓玉、李晓林等老师的课,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语文主题学习”立足于大语文观,建设高效课堂。教师把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把
期刊
作为一线的教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有效认知问题水乳交融在一起呢?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呢?现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草虫的村落》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思考。  一、给学生营造一个“学有所感”的课堂  “学有所感”在阅读教学中是绝对离不开咬文嚼字的,唯有抓住字眼,深入意境才能走进去,读出来。  课堂回放一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想象丰富,感
期刊
郭爱德,河南林州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先后担任乡镇中心学校校长、教体局办公室主任等职务,获得河南省“两基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现任河南省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借助“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有力推动了本校及河南省林州市的语文阅读教学。  “好校长是‘做’出来的,不是‘当’出来的。”河南省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申华老师这样评价他们的校长——郭爱德。因为,身材不算高大却又极
期刊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是教师用智慧化的语言来启发学生的思维,点化学生的语言悟性,唤醒学生的灵性,而师生之间的对话在这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智慧化的语言是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是照亮学生思维的火源,是引导学生前进的纤绳。教师的智慧理答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何谓理答?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
期刊
经典回放  师:今天我们准备上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这篇文章是我从课外选来的。我先问问同学们,你们课外看不看小说?看过小说的同学请举手。(看学生的反应)看来很多同学都看过小说。(问一个学生)你看的什么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①  ……  师:你们听说过微型小说吗?(部分学生:听说过)今天我选的是一篇微型小说,它又称小小说。这种小说在现在的杂志上,比方说《知音》啊,《读者》啊,几乎每期都
期刊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相同的授课内容而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与构思。‘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是指针对相同的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来进行教学实践的一种教学活动。”“同课异构”已经成为一般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探究“同课异构”的教研价值自然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课题。  一、一次“同课同构”教研活动的启发  为探讨高三语文复习的有效性,在我
期刊
2016年6月12-13日,为期两天的第十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观摩研讨会(东北区)暨沈阳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大会”在历史悠久的古城盛京——沈阳市隆重召开,来自辽宁、黑龙江、河北、陕西、山东省等各地的语文教育同人们同聚沈阳市第五中学。参加本次大会的还有当代教育家、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新学校(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黎青山副院长,新学校(北京)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陆世德局长、陈文局长,辽宁省小语会
期刊
贾平凹的散文《月迹》一文很难上,文章结构行云流水而又滉漾潆洄,文理清新质朴而又静虚深远,对初一学生而言,要读通读懂这篇散文确实有一定难度,甚至有老师埋怨说这篇文章我自己都读不太懂,怎么去教学生?  静心阅读《月迹》,不难发现,无论文章结构、语言还是主旨思想,都能很明显地显出作者的细心雕琢之处。月行之迹与孩童成长之迹双轨明暗交互推进的叙述结构、立体鲜活而极富动感的画面美感、活泼而极富想象力的儿童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