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m36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美丽乡村是十九大提出的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大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全国整体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大荔县安仁镇大力推进“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幸福乡村”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已取得成效。大荔县安仁镇的成功实践为正处于急剧变革的中国乡土社会提供了一份弥足珍贵的个案启示。
  关键词:美丽乡村 “三村”建设 大荔县安仁镇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3-0243-02
  建设美丽乡村是十九大提出的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大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惠及民生、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系统工程,对提升农业产业,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美丽乡村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也是文化概念,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进步概念。在这一点上,大荔县委敢为人先地闯出了一条富有个性特色的希望之路。从全域整县推进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的1.0版,上升到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四位一体共同发展的4.0版,大荔在全县15个乡镇272个行政村同步展开“四个美丽”和“五个唱响”主动战。位于大荔县城东北的安仁镇为美丽乡村建设理念进行了生动而准确的诠释。安仁镇大力推进“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幸福乡村”建设。安仁镇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物质方面的支撑,更注重人的文明素养与现代意识的全面增强,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每个大荔人内心的和谐。大荔县安仁镇的成功实践为正处于急剧变革的中国乡土社会提供了一份弥足珍贵的个案启示。
  一、大荔县安仁镇简介
  安仁镇位于大荔县城东北,有22个行政村,207个村民小组,12899户,5.3万人,镇域面积12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8万亩,以冬枣为主导产业。安仁镇抓住美丽乡村建设“迎头赶上”的关键年机遇,美丽乡村建设整镇推进。启动实施美丽乡村整镇推进追赶超越攻坚行动,发展冬枣优势产业,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实现追赶超越、全面提升的目标。
  二、大荔县安仁镇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依据《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和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结合大荔县实际,提出大荔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幸福乡村的标准。将“三村”建设作为载体,制定了相应的指标体系,使美丽乡村建设有标准、可衡量、能考核,真正纳入科学管理轨道。近年来,安仁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建设全域农业公园”的总要求,坚持“追赶超越精细化、乡村振兴齐发展、全面工作大提升”的工作思路,积极实施“七项工程”(一个总目标,两轴大提升,三区调结构,四馆忆乡愁,五个精细化,六个全覆盖,七村大振兴),奏响安仁乡村全面振兴最强音。在“三村”建设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
  (1)清洁乡村。清洁乡村是美丽乡村的基本标准。通过环境整治,达到建设布局合理、环境整洁卫生、无污染,实现整齐化、清洁化。安仁镇已完成100%清洁乡村建设,建成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综合处理站。解决了“脏、乱、差”的环境问题,集中垃圾收集点,为每家每户配备垃圾箱。清洁工程的实施为“清洁乡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百姓乐于维持现有的环境更是“清洁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生态乡村。生态乡村是指在建成清洁乡村的基础上,对村庄内外、主要道路、重点区域进行较高标准的绿化亮化美化,形成了“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格局。自“美丽乡村”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全镇陆续开展道路硬化措施。安仁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五年大栽树”的精神部署,按照“见缝插绿、造景栽绿、建园增绿”的绿化思路,抢抓春季、秋冬季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努力扮靓“美丽乡村”。同时,安仁镇建有多个水渠,硬件设施的提供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此外,安仁镇将涝池建设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点工作,并且已经建设涝池共50个,村村建設涝池,并配套了绿化、美化、亮化等设施,让涝池成为改善生态、美化环境、蓄水排涝、村民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的民生工程。
  (3)幸福乡村。幸福乡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按照“村容整洁、生态秀美、文化浓郁、设施完善、宜居宜业”的要求,着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建设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幸福乡村。安仁镇“一村一品”发展模式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新动力。安仁镇共有22个村,均以冬枣作为“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其中安仁镇小坡村的万亩科技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集冬枣种植、观光、采摘、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全镇总面积12万亩,其中冬枣种植面积约8万亩,每亩冬枣种植年收益可达1.5亿元,总收益12亿元。剩余4万亩种植杂果,每亩年收益达5000元,总收益2亿元。辛勤的付出和可观的收益真正实现了“一村一品”的发展,龙头企业的带动已然使(下转第242页)(上接第243页)得冬枣成为大荔县乃至陕西省的一张名片。同时,安仁镇积极开展扶贫工作。其脱贫攻坚工作覆盖全镇22个村、207个小组,以4个贫困村为重点,以全镇1429户、5026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为重点扶持对象,按照“党建促产业、产业促发展思路”,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建立完善“党员示范棚”,示范引领带动贫困户发展冬枣产业,充分发挥无职党员作用,对272户枣农搭建钢架棚进行全程安全监督。为每户建立“扶贫小账本”,量身打造帮扶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安仁镇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清洁乡村已经基本全部完成;生态乡村方面突出抓好整镇推进、植树造林、涝池建设三项工作;幸福乡村建设方面努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积极开展扶贫工作,农民满意度显著提高。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前文的分析和结论,有以下经验可供分享:第一,清洁乡村是建立美丽乡村的基础保障,在推进清洁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提升农民清洁意识,100%清洁乡村建设需要政府及农民的高度配合。第二,美丽乡村建设需强化在村庄规划、村庄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以提高农民相应的满意程度。第三,打好攻坚脱贫战,积极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走好“一村一品”发展模式,为农民带来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黄天柱,李颖.基于SWOT分析陕西“大荔模式”[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1):449—452.
  [2]李平衡.“大荔模式”对重构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启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10):164-165.
  [3]和沁.西部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模式与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9):187-190.
  [4]郑向群,陈明.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框架与模式设计[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32(2):106-115.
  [5]柳兰芳.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解析“美丽乡村”的生态意蕴[J].理论月刊,2013(9):165-168.
  [6]刘彦随,周扬.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32(2):97-105.
  [7]翁贞林,阮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模式、内在逻辑 与区域案例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33-39.
  责任编辑:刘健
其他文献
摘要:立德树人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发展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民族高校为例,分析提出民族高校应在立德树人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自身的专业学习和多种课程联系起来,在教学、管理、校园建设、实践活动等策略选择上进行不断的研究与探索,进而提高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率,同时为其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
摘要:介绍了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的基本情况,探讨其既不靠城,又无资源,却能实现由乱到治、脱贫致富、振兴发展的原因:一个好的带头人;坚实的组织基础;政府引导和农民主体协同发力;因地制宜找准方向、走对路子;既重“硬件”更重“软件”。这五方面原因使中郝峪村成为淄博市实施乡村振兴的优秀代表,其带来的启示值得深思,经验做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乡村振兴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
摘要:为了了解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研究的现状,梳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揭示其发展的轨迹与特征,故利用CiteSpace 对相关的2977条文献题录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已有的研究现状进行评估后发现,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讨还存在以下不足: 地区间研究多,群体间研究少;制度性研究多,实证性剖析少。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加注重实证研究,注重国内外对比研究,本文将为今后的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提供一个新
摘要:网络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图书馆服务受到了极大冲击。图书馆如何在阅读环境多元化的今天更好地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功能,值得每一个图书馆人去认真思考。本文从传统服务创新和网络服务创新两个方面,结合工作创新尝试,积极探索提高服务效能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创新 服务 网络 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7-0100-03  
摘要: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报业转型发展40周年。中国报业既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推动者。在这一历程中,中国行业报历经五次整顿规范,大浪淘沙,至今留下一批勇立潮头、各具特色的行业媒体。它们或是屡创佳绩的舆论主流媒体,或是大刀阔斧革新求变的市场化典范。站在40年这一新起点,行业报应该走何种道路?本文从内容、资源、平台等方面与您探讨。  关键词:改革开放 行业报  中图分类号:G219 文
摘要:从库区移民的产生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政策、生产扶持开发及基础设施改善等几方面介绍了汾河水库库区移民问题处理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适当的建议参考,以促进移民工作顺利进行,并为其他地区移民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生态移民 汾河水库 移民安置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4-0065-03  生态移民(ecomigr
摘要:《飘》以美国南北战争为线索,着力塑造了女主人公斯佳丽的人生经历。斯佳丽这个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本文主要从拒绝虚伪的生命本色、爱情的变奏以及永不绝望的个性等几个方面赏析了斯佳丽的魅力形象。  关键词:《飘》;斯佳丽;魅力  中图分类号:I7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102-01  《飘》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生动再现了美国南方从经历战
摘要:中国共产党历年来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党中央近年更是不断强调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本文在前人理论基础上,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党组织为载体,通过对软件学院与金蝶集团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的实践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建设高校基层党组织以及校企党支部。  关键词:校企合作 结对共建 临时党支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2-004
摘要:以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为切入点,以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探讨目前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协同发展情况,并从内容、导向、协同机制等层面指出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终为如何正确引导、发展与建设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东北 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G641
摘要:家风是一个家族特有的精神传承,在中华民族的人格培养、道德教化、安民治国、文化传承和对外交流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家风更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在新时代,传承优秀家风,利用优秀家风中蕴含的有利因素,结合时代的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提升个人品德,提升家庭与社会的风气,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服务。  关键词:传承 优秀家风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