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探究性教学的应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a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动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可以从备课入手,转变教学理念;从课堂入手,创设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探究,自发交流提问;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教师答疑点拨,适时强化拓展;联系日常生活,自我体验归纳等方面,进行互动探究性教学。
  关键词:转变教学理念;互动探究;认知冲突;质疑释疑;答疑点拨;体验归纳
  
  互动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发展。互动探究性课堂教学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新世纪的创造性人才j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尝试进行互动探究性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从备课入手,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开展互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较大变化。过去教师备课主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体现的是教师的教,以教定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互动探究性教学法及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为学服务。因此,该教学法要求老师在备课时,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操之有策略。在教学目标上,由偏重传授知识,向落实三维目标,注重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方面转变;在教与学关系上,由侧重主导与教法,向重视学生与学法方面转变;在教学手段上,由常规教学手段向组合教学手段转变。授课教师要做到把握学科本身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易引发学生探究热情和兴趣的疑问点或关键点,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掌握知识,发现规律的空白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的德育点,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创新点等等。如在讲《叶的形态》一节时,先让学生在生物园中按课前拟定的提纲以及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使学生们能够较快地掌握叶形、叶脉、叶序、单叶和复叶等多个概念。这些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习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从课堂入手。引导学生互动探究
  
  1.创设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
  问题情景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情景。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是实施互动探究性教学法的前提。问题情景的设置就是要促使學生产生疑问,“疑”是学生心理活动的内驱力,它会打破学生心理上的平衡,引起学生动机、注意力和情感态度的变更,激化学生意识中的矛盾。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应使问题的难易要适度,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激发学生固有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增强求知欲。授课教师要善于运用直观教具、实验探究、多媒体动画、趣味实验等手段,使过程生动直观,努力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原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比如,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是比较难理解的,笔者先让学生课前采集一丛狗尾草然后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段木质杨树茎。上课伊始,让学生对比狗尾草和杨树枝:为什么狗尾草茎杆较细,容易弯曲?而杨树枝不容易弯曲、折断,并且能逐年长粗?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后,再结合标本观察、探究,模式图讲解,学生也就很容易理解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引导学生探究,自发交流提问
  与传统教学中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相比,互动探究活动中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若干个使学生困惑的有引导作用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思考,也可以让学生们动手实验,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探究活动中,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带来另一个问题的开始,教师要因势利导地调控讨论进程,有意识有目的地要求学生汇报“学”的结果,在讨论交流中暴露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纠正。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探究过程中的不同见解,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自己的疑问大胆地提出来,同时又要注意对学生的讨论及时进行恰如其分的启发,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在学习《鸟卵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自己去寻找答案。
  (1)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形成胚胎,胚胎也需要氧,可外面是蛋壳,氧是哪里来的呢?
  (2)生活中,鸡蛋被视为人类必要的食品,是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营养。你认为卵白、卵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卵黄始终位于卵白的内部。根据系带在卵中的位置,你认为系带有何作用?
  (4)未受精卵的胚盘小而色浅,已受精卵的色浓而略大,你认为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
  (5)卵黄与卵白界线分明,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一种特殊的透明结构呢?
  课堂讨论是实施互动探究性教学法的重要方式Z--,也是--促进师生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教学形式。在讨论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能顺利完成讨论的学生,更要关注讨论时出现困难的学生。在全班集体讨论时,往往有学习困难的同学没有发言的机会,这就需要通过分组讨论来弥补。分组讨论时,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地进行异质分组,合作学习,鼓励优生,扶持困生,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共享学习成果,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
  
  3.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
  在互动探究性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一方面教师可以弄清学生学习的疑难之处,调控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另一方面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励他们独立思考,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敢于提问并不困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非常强烈。”学生有了“问”的勇气,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发现学生思维的缺陷,逐步培养学生在思考中善于抓住本质的东西,不断提高质疑能力,使他们会问。在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还要让学生学会释疑。老师对待学生的质疑要做恰当地处理,不要指责,而要给予鼓励,同时要分析学生产生疑问的原因。如果是由学生阅读不认真而产生的疑问,应指导学生反复阅读,学生自己经过学习,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就要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如果学生的疑问是偏离学习任务的,要相机采用转移话题的方法使之转到教学中;教师只对那些较难的问题给予点拨、引导、启发,并组织讨论研究,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在进行“疫苗、预防接种”教学时,当时刚好是非典型肺炎肆虐时,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现在非典型肺炎流行,是不是也可以用疫苗来预防呢?”此问题一提出,其他同学纷纷议论,有的说:“非典肆虐也有一段时间,很多人都盼望着疫苗的产生,但已经好几个月了,一点踪影都没有,长此下去,感 染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说:“如果能预防,我们的疫情就不会那么严重了。”……笔者首先肯定了他们敢于大胆提出问题,然后列举了种牛痘预防天花的经典例子。还介绍了2001年美国培育出能产生乙肝疫苗蛋白的马铃薯,并证明了这种马铃薯喂养的老鼠体内可产生乙肝抗体。然后,让他们讨论在非典肆虐时期,在没有疫苗预防的情况下,应如何防治非典型肺炎?学生情绪高涨,由开始对非典的恐惧到慢慢了解,然后提出了预防的建议,并得出了“非典可防可治不可怕”的观点,使学生们意识到,彻底地预防疾病,并非单靠疫苗的防治,最重要的是从自身做起,注意个人卫生,公共卫生以及积极锻炼身体,乐观面对一切。这样的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才能。
  
  4.教师答疑点拨,适时强化拓展
  有些同学在探究过程中,并没有观察到书本上描述的现象,如在“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实验时,有的同学在淀粉中加入稀碘液时,溶液没有变蓝色;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时,有的同学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这时候可以通过教师当场答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实验改进的方法,并做出适当的引申与拓展,如在“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实验时,为什么要用“3TC”水浴,而不用“0℃”或“50℃”水浴呢?通过这些方式,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唯师”、“唯书”的束缚,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联系日常生活,自我体验归纳
  
  生物学科的内容贴近日常生活,生物学较多内容是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生物知识只有在应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学生也只有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才能把知识学活,才能提出新的问题。如学习了胆汁的乳化作用后,有位同学回家让爸爸买回一条大鱼,取出胆囊进行了对照实验;学习了“酶的特性”一课后,同学们联想到“加酶”洗衣粉能够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胃消化不好时,医生会给病人开些“多酶片”,体检肝功能时,要检测血液中的“转氨酶”等;在学习种子萌发的条件时,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他们不仅设计了实验,还把实验现象拍摄下来,并随时向教师报告他们种植的丝瓜、花生发芽的情况。实验结束后,同学们一坚持把最初实验的花生精心培養到开花,并把花生开花的照片发到笔者邮箱里等。这些都带给笔者无比的震惊和欣喜。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真正体现“学中用,用中学”,不断探究知识的奥妙,从而激发学生以更大热情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去,并关注我们身边发生的社会热点和人类生存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终生的探索热情。
  互动探究性的课堂不但是基础教育本身的需要,更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需要。互动探究性教学法的实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容器”变成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学习资源的开拓者,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得轻松、学得快活、学得主动。同时也使学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自主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恕,等生物教育与素质教育[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2]周美珍,等,生物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苏海针,等探究教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郝魁府)
其他文献
2014年7月28日,广东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和广州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在广州联合召开成立大会。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广东省关工委主任张帼英,广州市政协原主席、广东省老区建设促
摘要:“电工电子学”是高等工科院校非电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针对学生基础差异大、学时数量有限等课程特,最,江苏大学从教学实际出发,整合、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及加强实践教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把更多、更新、更广的内容融入课堂和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工电子学;教学改革;网络平台;虚拟仿真    “电工电子学”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非电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江苏
“网”这个字眼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中可谓盛行,拥有现代化科学技能并十分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们会经常浏览各种家庭教育网站,阅读教育文章,了解新书及讲座资讯,甚至在网上咨询
摘要:“电子技术’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工程应用性。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动手能力,本文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三方面作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电子技术;实践能力;教学改革;素质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高性能的电子元器件片式化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电子电路及芯片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如今的SOPC在工业、生活等方面随处可见
摘要:“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是通信类专业本科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文针对“信息论与编码”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信息专业特最。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对如何改革“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方面进行实践。结果表明,教学改革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论与编码;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信息论是信息科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它是在长期通信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4-094-01 一.提升教学自主性,努力适应新课改  教育教学改革使教师经常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手段与方法,这既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观念体系,不断调适自身的教学情感和行为,也要求教师参与到改革中,成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协助者和使用者,而不是被动实施者。目前,我国为了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推进素质
摘要:针对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结合“信息论与编码”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为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有较强科技运用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信息论;编码;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    信息论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数学家香农提出的。对“信息论”的研究内容一般有三种理解:即狭义信息论也称经典信息论、一般信息论以及广义信息论。狭义信
摘要:本文介绍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含义及特点,针对单片机课程内容的特点和传统讲授教学方法的不足,对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单片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通过实例对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字:行为导向;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单片机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机在国民经济建设、军事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单片机应用课程已成为高等教育中各
电影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我们可能就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待:rn如果简单地把电影当作放松,那就很简单地走进电影院和孩子一起笑、一起哭就可以了,这无可非议地也是一种很好的
摘要:在“液压与气动技术’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了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理念,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实例和经验。  关键词:工作过程;行动导向;项目教学;职业能力  工作过程就是以一个教学内容为项目,从项目的计划、预算、实施、监督、完成和验收的整个实际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  图1所示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