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输电线路运行中,若发生冰害事故,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影响着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益,比如造成大规模停电。因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具有现实的意义。现针对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做简单的论述,总结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事故处理和防范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安全性;效益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5-0089-02
近年来,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大面积冰害事故频繁发生,尤其是2008年1~2月份,我国南方电网出现了严重的冰害,造成了1252条110~500kV线路倒塔7377基、3092基受损,13888条10~35kV线路故障停运,损失重大。自此之后,不断加强输电线路建设和运维管理力度,提升建设标准,强化运行管理,获得了不错的成效。现结合具体实践,总结防范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方法。
1 覆冰的类型
输电线路覆冰指的是,云中、雾中或者空气中的水分,在0℃条件或者更低时,同输电线路导地线表面碰撞并且冻结的现象。依据覆冰的危害,以及覆冰表现特性,具体分为以下类型:①雨凇。雨凇较为坚硬,密度在0.8~0.9g/cm3范围内或者更大,粘附力比较强。此类覆冰发生在低海拔地区,形成温度为-2~0℃;山地输电线路,雨凇形成的条件,包括大风、冰晶/水滴、气温-4~0℃。因此结构比较紧密,而且附着力很强,给输电线路造成的危害极大。②雾凇。雾凇密度范围为0.3~0.6g/cm3,在物体迎风面冻结。形成条件包括中等风速、气温-13~-7℃,造成的危害很大。③混合淞。主要由透明和不透明冰层交错形成,密度范围为0.6~0.8g/cm3。在低地的形成条件为,冰晶/雨滴、气温范围-5~0℃;在山地的形成条件为,冰晶/雨滴、气温范围为-10~3℃,对输电线路的危害极大。④雪淞。此类覆冰对输电线路不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不过积雪过大,当融化时,会引发绝缘子融冰闪络事故。
2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与原因分析
2.1 过荷载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中,过荷载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过荷载指的是导线覆冰的增加,使得所有支持结构以及金具的垂直荷载增加。随着导线迎风面覆冰厚度的不断增加,输电线路的水平荷载也会随之增加。若覆冰严重,会造成导线和地线断裂以及杆塔倒塌等问题。事故发生的机理如下:随着覆冰的积累,达到相应体积以及重量后,輸电线路的重量会增加,弧垂也会增大,导线对地间距不断减小,极易发生闪络事故。当弧垂增大,加之风力作用的影响,使得两根导线或者导线与地之间产生碰撞,进而引发短路跳闸事故,烧伤或者烧断输电导线。若覆冰的重量增加,超出导线和金具等的机械强度,使得导线从压接管内抽出,或者外层铝股全部断裂、钢芯抽出。除此之外,导线覆冰超出线路杆塔的额定荷载,极易引发杆塔基础下沉或者倾斜等事故。
2.2 冰 闪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中,冰闪较为常见,为污闪的一种。发生严重覆冰时,绝缘子的强度会不断降低,泄漏距离不断缩短。受到晶释效应的影响,融冰期间,冰层表面水膜的电导率能力较强,使得泄漏电流增加。除此之外,冰棱间隙会使得绝缘子串电压分布产生变化,以及单片绝缘子表面电压分布产生畸变,使得覆冰绝缘子串闪络电压减少。在产生闪络时,持续电弧会烧伤绝缘子,造成绝缘强度降低。
2.3 覆冰舞动
受到风的作用,不均匀覆冰导线处于低频率(0.1~3Hz)以及大振幅(超过10m)的自激振动下,会产生舞动的情况。振动的表现形态,具体为一个档距内仅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半波。若产生舞动,会引发各类事故,比如闪络和跳闸等,甚至造成断股和断线等事故。一般来说,造成输电线路舞动的原因如下:①覆冰。此因素为舞动产生的必要条件,覆冰多发于风作用下的雨凇以及雾凇等堆积在输电线路的天气下。②风。风也是造成覆冰舞动的必要条件,决定了线路舞动的大小以及状态。③线路参数。从覆冰舞动产生的原因来说,线路参数是造成舞动的内在因素。一般来说,大截面和多分裂导线扭转刚度大,极易造成偏心覆冰,所以大截面导线照比常规截面的导线,更容易产生舞动。除此之外,分裂导线照比单导线更容易造成舞动。导线的表面越粗糙,那么就越容易结冰,进而引发严重的导线覆冰情况,产生覆冰舞动。除此之外,导线的张力越大,则弧垂就越效,则产生覆冰舞动以及相间碰线的可能性就越小,不过张力越大,就更容易使得微风振动的增强。若档距大,那么导线吸收的能量就越大,覆冰舞动的幅度就越大,因此在易舞动区域要尽量减小档距[1]。
2.4 脱冰跳跃
一般来说,覆冰输电线路在气温增加或者自然风力的作用下,或者人为振动敲击的作用下,极易产生不均匀脱冰或者不同期脱冰情况。覆冰厚度的不断增加,使得导线拉力随之增加,造成导线弧垂在增大。若出现大段或者整档脱冰的情况,因为导线弹性储能的快速转变,变成导线的动能以及位能,使得导线向上跳跃,并且减小导线对地线的间距,使得导线对地线放电,引发线路跳闸故障。
3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防范和处理策略
3.1 提升巡视水平
输电线路覆冰情况的发生,具有必然性,为更好的应对,需要加强线路巡视。随着输电线路建设的增加,使得巡视工作量随之增加,若采取人工巡视的方式,难以保证巡视工作到位[2]。因此建议引入智能巡视技术,利用大数据智能巡视系统,辅助输电线路巡视工作。以某电力公司,使用此系统,一周完成了4条输电线路以及400多基铁塔的远程巡视,节约了大量的资源,而且提高了巡视工作的质量,使得巡视工作更加全面和精准。目前,此公司利用大数据智能巡视技术,采集了图像14422张,采集覆冰数据43200条。在覆冰严重时期,对产生的冰害事故,结合运行数据,快速制定解决对策,避免了事故扩大。
3.2 提升输电线路建设标准
从当前电力企业实际来说,通过不断提升设计规范和标准,使得输电线路的抗冰害能力水平得以有效提升。以某公司为例,将500kV输电线路抗灾能力标准,从30年一遇,提升为50年一遇;将220kV以及110kV输电线路的抗灾能力标准,从15年一遇,提升为30年一遇;对于特高压线路,按照100年一遇建设。不断加强设计和建设环节的把控,提升线路的抗冰害能力水平。
3.3 制定合理应急预案
结合输电线路冰害特点,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理预案,做好防范和处理。从多年的工作实践来说,对于输电线路冰害的处理,可采取以下措施:①热力除冰法。利用电阻性磁铁以及断流电流,实现除冰。在实际应用中,此方法成本较高,所以多用于覆冰期。②机械除冰法。在我国多数地区,机械除冰法的应用,能够获得不错的成效,应用较为广泛。不过在青海和西藏等地区,此方法不适用。③被动法。基于地球引力和风力等作用机理,并且应用附加能量,实现覆冰的预防或者除冰[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发生,是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若产生冰害,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比如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做好防范和治理。在具体实践中,要从线路建设和运维方面入手,加大控制力度。
参考文献
[1]周思明,易资兴.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南方农机,2017,48(19):71+78.
[2]陈兴旺,梁鹏飞.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冰害及防冰害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2017(36):105~106.
[3]马晓红,穆青青,潘哲哲.输电线路大范围冰害事故分析及对策[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3):245~246.
收稿日期:2018-11-2
作者简介:周金发(1986-),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输电线路相关工作。
关键词: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安全性;效益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5-0089-02
近年来,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大面积冰害事故频繁发生,尤其是2008年1~2月份,我国南方电网出现了严重的冰害,造成了1252条110~500kV线路倒塔7377基、3092基受损,13888条10~35kV线路故障停运,损失重大。自此之后,不断加强输电线路建设和运维管理力度,提升建设标准,强化运行管理,获得了不错的成效。现结合具体实践,总结防范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方法。
1 覆冰的类型
输电线路覆冰指的是,云中、雾中或者空气中的水分,在0℃条件或者更低时,同输电线路导地线表面碰撞并且冻结的现象。依据覆冰的危害,以及覆冰表现特性,具体分为以下类型:①雨凇。雨凇较为坚硬,密度在0.8~0.9g/cm3范围内或者更大,粘附力比较强。此类覆冰发生在低海拔地区,形成温度为-2~0℃;山地输电线路,雨凇形成的条件,包括大风、冰晶/水滴、气温-4~0℃。因此结构比较紧密,而且附着力很强,给输电线路造成的危害极大。②雾凇。雾凇密度范围为0.3~0.6g/cm3,在物体迎风面冻结。形成条件包括中等风速、气温-13~-7℃,造成的危害很大。③混合淞。主要由透明和不透明冰层交错形成,密度范围为0.6~0.8g/cm3。在低地的形成条件为,冰晶/雨滴、气温范围-5~0℃;在山地的形成条件为,冰晶/雨滴、气温范围为-10~3℃,对输电线路的危害极大。④雪淞。此类覆冰对输电线路不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不过积雪过大,当融化时,会引发绝缘子融冰闪络事故。
2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与原因分析
2.1 过荷载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中,过荷载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过荷载指的是导线覆冰的增加,使得所有支持结构以及金具的垂直荷载增加。随着导线迎风面覆冰厚度的不断增加,输电线路的水平荷载也会随之增加。若覆冰严重,会造成导线和地线断裂以及杆塔倒塌等问题。事故发生的机理如下:随着覆冰的积累,达到相应体积以及重量后,輸电线路的重量会增加,弧垂也会增大,导线对地间距不断减小,极易发生闪络事故。当弧垂增大,加之风力作用的影响,使得两根导线或者导线与地之间产生碰撞,进而引发短路跳闸事故,烧伤或者烧断输电导线。若覆冰的重量增加,超出导线和金具等的机械强度,使得导线从压接管内抽出,或者外层铝股全部断裂、钢芯抽出。除此之外,导线覆冰超出线路杆塔的额定荷载,极易引发杆塔基础下沉或者倾斜等事故。
2.2 冰 闪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中,冰闪较为常见,为污闪的一种。发生严重覆冰时,绝缘子的强度会不断降低,泄漏距离不断缩短。受到晶释效应的影响,融冰期间,冰层表面水膜的电导率能力较强,使得泄漏电流增加。除此之外,冰棱间隙会使得绝缘子串电压分布产生变化,以及单片绝缘子表面电压分布产生畸变,使得覆冰绝缘子串闪络电压减少。在产生闪络时,持续电弧会烧伤绝缘子,造成绝缘强度降低。
2.3 覆冰舞动
受到风的作用,不均匀覆冰导线处于低频率(0.1~3Hz)以及大振幅(超过10m)的自激振动下,会产生舞动的情况。振动的表现形态,具体为一个档距内仅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半波。若产生舞动,会引发各类事故,比如闪络和跳闸等,甚至造成断股和断线等事故。一般来说,造成输电线路舞动的原因如下:①覆冰。此因素为舞动产生的必要条件,覆冰多发于风作用下的雨凇以及雾凇等堆积在输电线路的天气下。②风。风也是造成覆冰舞动的必要条件,决定了线路舞动的大小以及状态。③线路参数。从覆冰舞动产生的原因来说,线路参数是造成舞动的内在因素。一般来说,大截面和多分裂导线扭转刚度大,极易造成偏心覆冰,所以大截面导线照比常规截面的导线,更容易产生舞动。除此之外,分裂导线照比单导线更容易造成舞动。导线的表面越粗糙,那么就越容易结冰,进而引发严重的导线覆冰情况,产生覆冰舞动。除此之外,导线的张力越大,则弧垂就越效,则产生覆冰舞动以及相间碰线的可能性就越小,不过张力越大,就更容易使得微风振动的增强。若档距大,那么导线吸收的能量就越大,覆冰舞动的幅度就越大,因此在易舞动区域要尽量减小档距[1]。
2.4 脱冰跳跃
一般来说,覆冰输电线路在气温增加或者自然风力的作用下,或者人为振动敲击的作用下,极易产生不均匀脱冰或者不同期脱冰情况。覆冰厚度的不断增加,使得导线拉力随之增加,造成导线弧垂在增大。若出现大段或者整档脱冰的情况,因为导线弹性储能的快速转变,变成导线的动能以及位能,使得导线向上跳跃,并且减小导线对地线的间距,使得导线对地线放电,引发线路跳闸故障。
3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防范和处理策略
3.1 提升巡视水平
输电线路覆冰情况的发生,具有必然性,为更好的应对,需要加强线路巡视。随着输电线路建设的增加,使得巡视工作量随之增加,若采取人工巡视的方式,难以保证巡视工作到位[2]。因此建议引入智能巡视技术,利用大数据智能巡视系统,辅助输电线路巡视工作。以某电力公司,使用此系统,一周完成了4条输电线路以及400多基铁塔的远程巡视,节约了大量的资源,而且提高了巡视工作的质量,使得巡视工作更加全面和精准。目前,此公司利用大数据智能巡视技术,采集了图像14422张,采集覆冰数据43200条。在覆冰严重时期,对产生的冰害事故,结合运行数据,快速制定解决对策,避免了事故扩大。
3.2 提升输电线路建设标准
从当前电力企业实际来说,通过不断提升设计规范和标准,使得输电线路的抗冰害能力水平得以有效提升。以某公司为例,将500kV输电线路抗灾能力标准,从30年一遇,提升为50年一遇;将220kV以及110kV输电线路的抗灾能力标准,从15年一遇,提升为30年一遇;对于特高压线路,按照100年一遇建设。不断加强设计和建设环节的把控,提升线路的抗冰害能力水平。
3.3 制定合理应急预案
结合输电线路冰害特点,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理预案,做好防范和处理。从多年的工作实践来说,对于输电线路冰害的处理,可采取以下措施:①热力除冰法。利用电阻性磁铁以及断流电流,实现除冰。在实际应用中,此方法成本较高,所以多用于覆冰期。②机械除冰法。在我国多数地区,机械除冰法的应用,能够获得不错的成效,应用较为广泛。不过在青海和西藏等地区,此方法不适用。③被动法。基于地球引力和风力等作用机理,并且应用附加能量,实现覆冰的预防或者除冰[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发生,是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若产生冰害,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比如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做好防范和治理。在具体实践中,要从线路建设和运维方面入手,加大控制力度。
参考文献
[1]周思明,易资兴.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南方农机,2017,48(19):71+78.
[2]陈兴旺,梁鹏飞.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冰害及防冰害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2017(36):105~106.
[3]马晓红,穆青青,潘哲哲.输电线路大范围冰害事故分析及对策[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3):245~246.
收稿日期:2018-11-2
作者简介:周金发(1986-),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输电线路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