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邻里友情UP第一式:
擅用“外交官”
叩门榜样:朱蒂,30岁,孕妇
半年前,朱蒂怀孕了,因为是高龄产妇,朱蒂在家人的建议下辞了工作,正式在家休养。随着她的小腹渐渐隆起,朱蒂发现自己在小区的人缘渐渐好起来了:每次在小区里晒太阳都会有热心的阿姨问她肚子几个月啦、反应大不大、吃得好不好等等。就连那些平日里很少打招呼的同龄人,只要在电梯里碰到她,都会很自然地给她一个很善意的微笑。这些变化,让性格内敛的朱蒂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她也开始主动和邻居们打招呼了。
这些“外交官”,最会“来事儿”
1. 孩子: 邻里之间若是不熟悉,贸然聊成人间的话题似乎不大合适,但将“小人儿”作为话题由头可就简单多了。当你想跟隔壁屋打招呼却不知道如何开口时,也可以借助你家宝贝的嘴:“这就是住我们家隔壁的漂亮阿姨哟,来,跟妈妈说,阿姨好。”
2. 老人:和年轻人不同,老年人对邻里之间亲密相处的需求度更高,想和对门那家工程师探讨业务问题但又不好意思主动敲门?没关系!打发老妈打前阵,给人家送上一份老家的特色酱骨头,等人家和“阿姨”熟了,还怕他不搭理阿姨她闺女?
3. 宠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相同喜好的人在一起交流交流“养宠”心得,是一件很自然很轻松的事情。想跟对面楼里那个帅哥认识是吧,嘿,趁着一起遛狗時,先问问他家小狗狗的趣闻吧!
邻里友情UP第二式:
巧设“邻居节”
叩门榜样:孙浩,35岁,公关经理
1999年5月30日,首届“邻居节”在巴黎17区举办,八百多所公寓一万多市民踊跃参加。第二年,法国政府正式将5月的最后一个周二确定为“邻居节”。从法国留学回来的孙浩将这个节日如法炮制,他挑了个周末作为“邻居节”的开幕,那天他邀请同小区的十几户人家,带上自家的拿手好菜等来到自己精心布置的小区聚会厅,大家自我介绍后,女人们交流育儿心得、理财妙招,男人则聊聊政治侃侃足球,一下午的时光,让这十几个小家庭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很多,而孙浩,转眼就成为了小区红人。
“邻居节”,离你并不远
小链接:人气不断上升的“邻居节”,早就已走向欧洲其他国家,成为一项国际性的社区活动。而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倡导“邻居节”,政府也积极号召大家去“叩响邻居的门”。从2004年中国首个“邻居节”——杭州第一届“邻居节”开幕,到2010年台州市“邻居节”启动,再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社区积极倡导“邻居节”,其实,“邻居节”近在你身边。
小提示:假如觉得由自己来倡导“邻居节”实在太不现实,那么试着利用小区里的居委会吧。贡献出你的建议和创意,具体让空闲的阿姨们来实施,保证比你自己来号召更有人气。当然,节日只是由头,关键是如何能持久地维系邻里间的友情,如果同为年轻人,留下彼此常用的网络联系方式,可能比留下手机更容易沟通;若是阿姨奶奶,那么出门旅游时带一点小特产,就是最好的叩门礼。
邻里友情UP第三式:
筹建“共同家园”
叩门榜样:齐昂,28岁,网络工程师
齐昂家住一个高层小区里,邻居之间几乎没什么来往。后来,齐昂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网上建立了一个“22号社区”(他家住22号楼),随后将网址公布在电梯口。慢慢地,这个楼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加入进这个网络社区,有的在上面分享装修经验;有的在上面介绍烹饪技巧;有的分享旅游心得……而在线下,随着了解的加深,整个楼的人都变得熟络起来。
“共同家园”小贴士
1.听说过“拼养孩子”吗?也许你和点点妈的上班时间正好可以错开,也可能你和老公都要加班的周末豆豆妈却正好空闲。那么,你们几家就换着带孩子吧!你和邻居的家,就是你们的“共同家园”,谁说“家园”一定要很大呢?
2.在这个群落遍地的时代,还怕没有属于你和邻居们的“私领地”?QQ群、微博微群、豆瓣小组、微信群……你只要费点工夫要来邻居们的账号,结伴去买菜也就是明天的事。
3.把你家小区的名字打进网络搜索引擎,说不定,早就有个成熟的社区论坛等着你!接下来,你想要为你的邻居们做点什么呢?发帖吧!
邻里友情UP第四式:
巧心“示弱”
叩门榜样:Anjoy,32岁,行政
Anjoy的宝贝闺女今年刚进幼儿园,可她和老公都在外企工作,整天忙得脚打后脑勺的,老人又没在身边,所以经常很晚才去接女儿放学。那天,看到女儿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幼儿园门口等她,她心一酸,抱着女儿就哭了起来。这一幕刚好被他们家楼上的一位阿姨看到,恰巧阿姨家的孙子也在这个幼儿园,得知Anjoy家的情况后,阿姨当即表示每天可以顺带帮Anjoy接女儿回家。
小技巧:并非哭哭啼啼才算“弱”,向隔壁的长辈请教某一道菜的烹饪技巧、向楼下身材姣好的同龄女孩抱怨一下自己的腰围,都能赢得更多友情。甚至向你们家大楼的门卫感慨下工作太忙回家太晚,从此后你网购的快递就不愁没人签啦!
小叮咛:人往往不会忘记帮过自己的人,同时也会惦念自己帮助过的人。所以,在邻居帮助过你后,下次见面记得向对方“汇报”事情的后续——“上次多亏你帮我看家,我出门旅游特别放心!”“孩子就在你那待了一下午,到现在还说要去你家玩呢!”让对方了解到你感恩的心,下次你再开口求帮忙会变得更容易哦。
擅用“外交官”
叩门榜样:朱蒂,30岁,孕妇
半年前,朱蒂怀孕了,因为是高龄产妇,朱蒂在家人的建议下辞了工作,正式在家休养。随着她的小腹渐渐隆起,朱蒂发现自己在小区的人缘渐渐好起来了:每次在小区里晒太阳都会有热心的阿姨问她肚子几个月啦、反应大不大、吃得好不好等等。就连那些平日里很少打招呼的同龄人,只要在电梯里碰到她,都会很自然地给她一个很善意的微笑。这些变化,让性格内敛的朱蒂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她也开始主动和邻居们打招呼了。
这些“外交官”,最会“来事儿”
1. 孩子: 邻里之间若是不熟悉,贸然聊成人间的话题似乎不大合适,但将“小人儿”作为话题由头可就简单多了。当你想跟隔壁屋打招呼却不知道如何开口时,也可以借助你家宝贝的嘴:“这就是住我们家隔壁的漂亮阿姨哟,来,跟妈妈说,阿姨好。”
2. 老人:和年轻人不同,老年人对邻里之间亲密相处的需求度更高,想和对门那家工程师探讨业务问题但又不好意思主动敲门?没关系!打发老妈打前阵,给人家送上一份老家的特色酱骨头,等人家和“阿姨”熟了,还怕他不搭理阿姨她闺女?
3. 宠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相同喜好的人在一起交流交流“养宠”心得,是一件很自然很轻松的事情。想跟对面楼里那个帅哥认识是吧,嘿,趁着一起遛狗時,先问问他家小狗狗的趣闻吧!
邻里友情UP第二式:
巧设“邻居节”
叩门榜样:孙浩,35岁,公关经理
1999年5月30日,首届“邻居节”在巴黎17区举办,八百多所公寓一万多市民踊跃参加。第二年,法国政府正式将5月的最后一个周二确定为“邻居节”。从法国留学回来的孙浩将这个节日如法炮制,他挑了个周末作为“邻居节”的开幕,那天他邀请同小区的十几户人家,带上自家的拿手好菜等来到自己精心布置的小区聚会厅,大家自我介绍后,女人们交流育儿心得、理财妙招,男人则聊聊政治侃侃足球,一下午的时光,让这十几个小家庭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很多,而孙浩,转眼就成为了小区红人。
“邻居节”,离你并不远
小链接:人气不断上升的“邻居节”,早就已走向欧洲其他国家,成为一项国际性的社区活动。而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倡导“邻居节”,政府也积极号召大家去“叩响邻居的门”。从2004年中国首个“邻居节”——杭州第一届“邻居节”开幕,到2010年台州市“邻居节”启动,再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社区积极倡导“邻居节”,其实,“邻居节”近在你身边。
小提示:假如觉得由自己来倡导“邻居节”实在太不现实,那么试着利用小区里的居委会吧。贡献出你的建议和创意,具体让空闲的阿姨们来实施,保证比你自己来号召更有人气。当然,节日只是由头,关键是如何能持久地维系邻里间的友情,如果同为年轻人,留下彼此常用的网络联系方式,可能比留下手机更容易沟通;若是阿姨奶奶,那么出门旅游时带一点小特产,就是最好的叩门礼。
邻里友情UP第三式:
筹建“共同家园”
叩门榜样:齐昂,28岁,网络工程师
齐昂家住一个高层小区里,邻居之间几乎没什么来往。后来,齐昂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网上建立了一个“22号社区”(他家住22号楼),随后将网址公布在电梯口。慢慢地,这个楼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加入进这个网络社区,有的在上面分享装修经验;有的在上面介绍烹饪技巧;有的分享旅游心得……而在线下,随着了解的加深,整个楼的人都变得熟络起来。
“共同家园”小贴士
1.听说过“拼养孩子”吗?也许你和点点妈的上班时间正好可以错开,也可能你和老公都要加班的周末豆豆妈却正好空闲。那么,你们几家就换着带孩子吧!你和邻居的家,就是你们的“共同家园”,谁说“家园”一定要很大呢?
2.在这个群落遍地的时代,还怕没有属于你和邻居们的“私领地”?QQ群、微博微群、豆瓣小组、微信群……你只要费点工夫要来邻居们的账号,结伴去买菜也就是明天的事。
3.把你家小区的名字打进网络搜索引擎,说不定,早就有个成熟的社区论坛等着你!接下来,你想要为你的邻居们做点什么呢?发帖吧!
邻里友情UP第四式:
巧心“示弱”
叩门榜样:Anjoy,32岁,行政
Anjoy的宝贝闺女今年刚进幼儿园,可她和老公都在外企工作,整天忙得脚打后脑勺的,老人又没在身边,所以经常很晚才去接女儿放学。那天,看到女儿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幼儿园门口等她,她心一酸,抱着女儿就哭了起来。这一幕刚好被他们家楼上的一位阿姨看到,恰巧阿姨家的孙子也在这个幼儿园,得知Anjoy家的情况后,阿姨当即表示每天可以顺带帮Anjoy接女儿回家。
小技巧:并非哭哭啼啼才算“弱”,向隔壁的长辈请教某一道菜的烹饪技巧、向楼下身材姣好的同龄女孩抱怨一下自己的腰围,都能赢得更多友情。甚至向你们家大楼的门卫感慨下工作太忙回家太晚,从此后你网购的快递就不愁没人签啦!
小叮咛:人往往不会忘记帮过自己的人,同时也会惦念自己帮助过的人。所以,在邻居帮助过你后,下次见面记得向对方“汇报”事情的后续——“上次多亏你帮我看家,我出门旅游特别放心!”“孩子就在你那待了一下午,到现在还说要去你家玩呢!”让对方了解到你感恩的心,下次你再开口求帮忙会变得更容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