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余生

来源 :音像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u2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这样解释节日的诞生:工作太忙了总得找点借口让自己放纵一下。于是乎,我们能记得起名字的节日越来越多。节前的期盼和节后的遗憾也应运而生,似乎乐趣越来越少,激情越来越淡,似乎乏了口舌,疲了耳目。
  同样,想想热闹非凡的电影圈,越来越频繁的电影节、电影展、颁奖典礼、表彰大会和排行榜庆功宴,每个季节的电影节都火热的得好像农历新年一样。节前的期盼和节后的遗憾同样明显,有人说过:“只要是评选的奖项,就非有争议不可。往好处想,表示这个奖受到重视;往坏处想,可能是对评审制度与水准而发的警讯。”所以,可视性和功能性成了各种电影节之后可以把玩的话题,“节”后余下的生活就像新年伊始的愿望,要么从未来开始,要么从未来终止。
  电影节的兴起,对于从业者来说,是一次总结表彰的大会;对于影迷来说,是一次走马观花的补习;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道刺激眼球的风景;对于商业机制来说,是一年掘金收官的战役——看过很多颁奖礼的朋友们都有这样的感觉——眼见“金球金像金熊金狮金棕榈”如霓虹一般璀璨,耳闻致辞间隐隐透出来年的一番光景,觉得一年就如此流转,倒也不觉得拿奖与否的惊心动魄。唯一遗憾,就是流年暗转、年年如此。
  电影节的荣誉,归根结底该是属于导演的。导演作为一部电影作品最核心的作者,这个定义已经被彰显得更加具体和量化了。把导演更多地看作是一位影响写作的作者而非拍摄图像的匠人,这是电影节的内蕴所在。从近年来的各种获奖名单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类别化和功能化已经十分明显,今年的奥斯卡小金人之争,可以说不无新意但又情理之中——斯旺可二度封后,黑人兄弟也扬眉吐气了,而老马丁也最终惨败给了伊斯特伍德——日趋功利的马丁·西科塞斯输给了捍卫“电影作者尊严” 的伊斯特伍德,也输掉了他当年《好家伙》时期的作者锋芒。所以,导演与作者这两种身份的统一越来越成为电影盛会中潜移默化的主题,就像戛纳电影节的作者论,就像圣丹斯电影节的独立精神。
  电影节的受众,无非就是在现场和通过屏幕观看的观众。观看是人类最自然的行为,人的眼睛总是积极主动地寻找想要观看的对象,所以“星光熠熠”最容易获得观众的亲近。作为任何一种电影节的观众,他们的目的多数都很单纯,无非是看到自己这一年喜欢的电影和演员,而电影节的受众又是那些可能没怎么看过影片却保留一种惯性思维的追星族们。所以,好像今年的柏林影展一样, “金熊”在目睹了柏林苍穹之下欲火中烧的“艳福”之后,牵着《卡雅利沙的卡门》的手去了南非,这大概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事情。一部源自比才戏剧《卡门》的电影,一个又黑又胖、操着班图语的南非女子用最朴素的命运悲剧搞定了“金熊”,值得国人高兴的是,平静的《孔雀》带回了银熊,但无法阻止那个充满嘘声的结局。不过整个寡欲的得奖名单倒是可以平衡观众和受众之间的心理。这样的“看”与“被看”彼此交织,构成一整套的话语系统和空间规划。尽管这是种最常见的行为,在电影节的操作上却并非是最简单的。我们的金鸡和百花双奖时间并不短,影响力却日渐式微,政府为了扶持电影不断地设立华表奖、金爵奖等等,但对于刺激电影发展也作用不大,国际A级的上海电影节也变得寡淡乏味。既然打开了门做场秀给老百姓,好看是很重要的,就好像奥斯卡的预热期,就好像金钟奖的艳光四射。
  电影节的支柱,对于业内人员而言,影片买卖的商业交流绝对重要,而他们交易的结果也直接影响到观众们的消费心理,也就决定了票房的潜在实力。好莱坞的成功,首先就是市场的成功。在波德里亚对于大众消费的理解之中,消费是被作为工业文明的一种典型模式的,消费是对人的一种强制力量。套用詹姆逊的理论,电影作为视象文化的一种,在整个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被消费——在购物,在工作,在各种休闲的节目形式里,甚至在每天生活中最隐秘的皱折和角落里被消费。照此看来,电影节或者电影从业人员的聚会应该搭建出一个更广阔的平台,长期以来的单一购买渠道应该被更加自由的市场空间所取代,或许就像会做生意的日本人和他们的东京电影节,就像严谨实干的德国人和他们的柏林电影节。
  电影节的喧嚣移植在中国电影之上,其现状是从纯粹意义上的作者化、市场化创作降格为贴贴标签、发发奖杯,中国各大电影节越来越不能提起观众们的重视,并且越来越滑向一个孤芳自赏、闭门练功的境界——视野不大不小,眼界不高不低,受众不清不楚——尴尬与自大可谓是“交相辉映”。让别人开心已经够难的了,让自己开心当然更难。转念想想自己,早过了那个过年期待一碗红烧肉的年代,也过了大年夜有资格拿压岁钱的年纪,剩下的,只有陪乐、花钱以及谋杀时间的份儿了,不过还好,还没到那种临近年关就开始张罗佳肴、奔波苦命的境地。可是电影节毕竟还是个竞赛的项目,竞争总好过见者有份。年年如此,还有什么,戛纳4月就要来了,“节”后是否还是一样?我很期待。
其他文献
女人把自己装饰起来有很多种办法,有智慧的那些会选择老去,另外一些则不然,但她们也是聪明的。  整个凋敝的夏天,坐在房间里,和窗外的鸣蝉为伴,听到第一片叶子开始往下落的时候,悄然起身。如果墙角那块镜子没有骗人,我想自己并不愿意看到:因为缺水,皮肤已经和临近的秋天一样泛黄。  Marianne Faithfull《Broken English》,1979年的经典,此时此刻适合的陪伴之物……这般优雅沉着
期刊
这支来自英格兰利物浦的当红流行组合,出道的1998年,正逢一股承袭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Synth-pop和New wave风格、以老式类比合成器为主要音色手段的Electroclash复古潮流冲进欧美主流电子界,他们当仁不让地也加入到这场未来派的怀旧运动中,Ladytron的前两张专辑《604》和《Light and Magic》作为近年来较有影响的舞曲唱片,竞相打入了Billboard
期刊
日本  小说、电视、电影三位一体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刮起纯爱旋风    电影版  导演:行定勋  主演:柴崎幸,大泽隆夫,森山未来,长泽雅美    电视版  导演:堤幸彦、石井康晴、平川雄一朗  主演:山田孝之,绫濑遥香,绪形直人,三浦友和    2003年,日本第一畅销纯爱小说《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感动了250万日本人,去年改编成电视电影成功,再次刮起了爱的旋风。  小说讲述了无法和爱人共守
期刊
听何训田的唱片,一转眼,差不多已有10多年的光景了。从最早他在“雨果”出品的那张《黄孩子》,到让他在世界范围扬名立万的《阿姐鼓》;再到《央金玛》;一直到前年“中唱”出的那张佛教气氛甚浓的《波罗密多》,何训田的作品一直给我振聋发聩的听觉感受。他的音乐被誉为“从东方到西方,表现了所有人类的感情”。他擅长将代表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民族音乐造型融合在一起,用超凡脱俗的音乐表现出人类最质朴的真善美的情感,我
期刊
秋天来了。  阿莫斯也来了。  阿莫斯是抱着小猪来的。  起初,我是先看到这盘磁带的封套非常有意思,才听这盘磁带的。封套上的漂亮的托莉·阿莫斯(Tori Amos)一头棕红色的长发披肩,敞着怀抱着一头小猪正在喂奶。那头微微有些发红的小猪那样听话,伸出嘴巴咬着阿莫斯的乳房吮吸。  不知道为什么阿莫斯要拍这样一幅照片?因为小猪在西方是吉祥的象征?还是因为阿莫斯自己就喜欢小猪?或是因为别的?或是什么也不
期刊
Metro-sexual当道,很少人说任贤齐是那样的花样美男,而man却是这个时代稀罕的形容词。2005年预计7部连续剧还有洽淡中的电影让我们不得不对“亚洲铁人”这个称呼频频点头——“和刘德华相比还差一点”,任贤齐对着我们憨憨地笑。  作为歌手任贤齐不算高产,2005年初推出的《两极》封面任贤齐穿着深蓝色潜水服,容易让人联想到年初《韩城攻略》里的桥段。按照文案的解释,“两极”不是南极和北极,而是世
期刊
采访许巍的那段时间正是他的宣传期,抱着吉它留着中发个子不高的许巍俨然成为了大众偶像,和一些更“娱乐”的明星出现在一块儿。对于许巍来说,这样大规模的专辑宣传实际上是从2年前的第三张专辑《时光·漫步》才开始的——更早的《在别处》和《那一年》的许巍还不能算是一个主流歌手。  “我现在是个签约歌手,这些都是我的义务。”——许巍说。    一段斟酌了7个月的《旅行》    说起生活状态,许巍说除了唱片宣传期
期刊
华语音乐新精神——Chinked-out    他是个安静、话不多的大男孩,十年的演艺圈生涯并没被媒体训练成一个能说会道且张扬的艺人,在他的世界里永远保持着一份独有的矜贵。我们时常听到某个女人不食烟火,但眼前的这位浑身缠绕着无数光环的大男生却也有着此番味道:双眼中只闪烁着音乐的智慧光芒,其余时候完全像个不谙事故的孩童,一切等着他人安排。然而就在这样一个表象下面,却释放出一种无与伦比的音乐热情,这回
期刊
唱片公司的企宣说黄立行不管是出什么通告甚至拍封面从来都不化装;同行的女孩说黄立行有容易让人联想到神经质的修长白皙的手指……完美主义,一点点洁癖,偶尔疯狂,看起来黄立行是一个典型处女座男人。  面对恐惧,驼鸟会把头埋在沙子里面,而人面对恐惧或者被逼着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就会变得不会讲话变得很沉默。这是黄立行新专辑《忙与盲》里的“驼鸟式沉默”想表达的东西。  在唱Rap的时候,黄立行立刻显得滔滔不绝,甚
期刊
人的命运,如一场赌博,有时又是一场玩笑。相信相同的环境给人的选择是一样的。比如,在恐怖时代里的偷鸡摸狗,还有五颜六色环境里的扔去包袱。  这个人,总是在灰色的人生尾巴上装上狂笑的火箭,一溜眼,沉重的土地被翻搅,但很快你又明白:生命的增厚是带上杂质的。库斯图里卡——前南斯拉夫导演手握左轮手枪,朝着太阳穴放空枪,然后把子弹射向天空。  他就是这样夸张,甚至有点歇斯底里地迎接着背叛的发生。不瞒你说,他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