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医药商业的一线生机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an616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前几期中,本刊相继刊登了王伟先生、杨伟强先生关于我国医药商业即将加速整合的文章。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近万家医药商业,其中大多数都是区域型中小商业,在整合浪潮中,他们还有没有继续发展的机会?未来的生存、发展之道又在哪里?
  


  医药资本看到了药品物流环节中绝好的鲸吞机会相机杀人;流通大鳄靠规模赢得品种结构优势,赢得进货价格优势,正在狂热扩张;国家整理流通体制,挂网招标等制度直接将众多中小商业挤出市场。整合浪潮中,数千家中小商业被挤压在生死边缘,一时间,何去何从前路不明。
  但也有一些中小商业公司慎思独醒,不畏强压,奋然崛起,在方圆数百里内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方式,从被动迎战逐步走向日益强大。
  
  第一步:攘外必先安内
  
  去年,在川中的一个地级市,由一家势力较强的医药公司牵头,联合另外六家公司组建了行业协会,开始重新分配该区域的市场格局。这个行业协会实质上是一个区域性垄断商业平台,通过联合的区域规模优势,将其他十余家小医药公司逐渐压迫出局。
  区域性垄断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上游垄断,即通过联合采购取得厂家的供货特权,尤其是与某些品牌药合作,区域专销;二是下游阻击,市县主力医院计划绑定,通过品种优势吸引下游客户,大鱼吃小鱼,直接抢夺其他商业的下游客户。
  他们第一阶段的任务是减少区域内的竞争对手数量,今年上半年开始了第二轮整合,即原七家企业通过资金融合、业务合并等方式淘汰两家出局。
  完成内部竞合,该协会有了一定优势:组织结构保持单纯化发展趋势,销售规模增大,在该地级市场拥有了相当的市场份额,逐渐凸显区域性品牌效应。在市区站稳脚跟后,他们开始向下蚕食低端市场,从高向下打。这与传统的区域性商业经营策略不同——一般的商业是先抢入低端市场,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全国大整合,区域小整合。如果他们能在区域内顺利完成区域整合,形成区域性垄断优势,那么当流通巨鳄进入该市场,其传统打法就会出现问题,至少在博弈战中互有优势,鹿死谁手实难料定。
  大物流商业进军区域,往往先建桥头堡(分公司或办事处)。这样操作,配送战线长,管理层级多,严重摊薄盈利。对大商业来说,死拼血本不是上策,也不具备地缘优势,最后肯定走以夷制夷之路,招安了事。
  与跨区域大商业公司相比,区域性公司优势有:地缘优势、人脉优势、综合运营成本低、配送战线短、控制力强等。但具备这些优势还不够,地区商业公司要找到与大公司互补的地方。因为,没有互补就只能成为附庸,有了互补才能获得合作地位,大商业公司在建设网络时,是不会排斥与这种区域对手合作的,因为这种合作能节省人力物力,减少销售成本,扩大采购规模。
  区域商业这种战法的核心是:立足于自己熟悉并擅长的领域,打造自己持续的核心竞争力。纵深开拓而不是去托管医院或托管药房,替政府收拾烂摊子,也不急于赔本赚吆喝地抢占第三终端。因为此时,从第一终端溃败出来的厂家迫于生存,已在为你在第三终端烧钱开道了。
  一言以蔽之,区域商业公司未来的生存之道在于自己在区域的强大。只有自己强大起来,在区域内拥有一定分量的话语权,才能获得对手的尊重和合作,其他全是废话。
  
  第二步:上马高利润业务
  
  医药商业在一定规模后应调整代理产品结构,提升自己获利能力。
  西北某商业公司在确定自己的区域领袖地位后,成立了新药代理部。利用自己良好的人脉关系,介入新药的临床推广全程业务。并与某些中型药企结成战略同盟,由经销变成区域代理,成为药企的远程堡垒,形成新型的以教育营销、服务营销、学术营销为代表的厂商一体操作模式。
  不少商业曾涉足过新特药这一领域,但都止步于表皮。以前的新特药品牌,无论是经销还是总代,几乎全以省为单位。受制于此,地市医药公司吃的都是残羹冷炙,代理的都是小厂家品种。因此,接受专业化推广理念熏陶的机会较少,掌握的营销手段单一,比较依赖临床回扣等简单的关系营销。
  在医药新政不断深化的今天,庞大的营销成本已成为制药企业的瓶颈,如何在降价与招标双剑合围之下寻找新出路新模式?厂家也在找答案。毫无疑问,打破总代理制度,导入区域代理制,是厂家找到销量增长点、用规模效应抵消单产利润减低的机会。这也是地市医药公司进入新特药领域的机会。
  新特药的全程代理专业化要求较高,利润也远远高于大物流线上的一些品种。相比大物流2%以下的利润率,新药即使再透明,亦可保持10%的利润,这无疑是更快捷的利润增长点。
  但新特药对推广方法的要求甚高。传统的底价接过来就卖,盲目追求操作简单、利润巨大的想法是不符合现状的。行业逐渐透明,意味着利润要合理,需要比过去付出更多,提供更多的利益附加值,才能获得销售机会。可以说,新特药的推广难易程度和运营成本及收入成正比。
  
  第三步:尤其要在下游打响品牌
  
  要重塑商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使用价值,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功能。大物流的规模化营运是优势,小商业特色营销也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他们谁也离不开谁。
  但仅仅发现自己的使用价值还不够,还要让别人知道、认可你的价值,这就是品牌。
  地区医药商业的品牌,应是对自己的上游、区域内的下游造成知名效应。过去,某些地级医药公司比较注重自己在上游企业心目中的形象塑造,体现在:回款好、开户快等,从而得到知名品牌的垂青。一个医药公司只要有几个知名品牌的产品,那么今年的药品品种的结构就能构造得比较好,完成销售比较顺利。
  因此,不少医药公司老板标榜自己的优势时,最先谈及的往往是“我和某某知名企业有合作,有哪些知名品种由我经销”云云,没有体现自己独特的东西。
  塑造品牌应该是360度的,而非仅仅在上游企业中口碑好。这不算是品牌,下游客户认可的只是你代理的产品,并不是你的品牌和服务,这种影响力是没有持续性的。
  那么,区域医药商业的下游有哪些呢?除了传统的客户群体,还要渗透到医生层面、老百姓中间。同城的两大药房,同品种、同价格的产品,消费者会去服务好、口碑好、名气大的那一家购买。药店之间打擂时可以这样做,医药公司也应在该地区竭力做响品牌。
  树立品牌的方法很多。比如,地区级医药公司可以围绕着大夫、药剂师做一些继续教育的项目,为下游提供更独到、更全面、层次更高的服务。
  比如,商业公司履行的一种功能——公示药检,也是一种树立品牌的手段。你可以向医院作质量承诺,这样,在敢于承担责任的同时也有了口碑。
  医药公司的未来之路在于品牌化运作,而不是目前的除了向医院拿计划、向上游拿品种外就没事了。你的品牌建立了,在医院中的口碑好了,会影响到其他终端;名气大了,反过来又影响医院的销售行为,甚至影响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因为,你已成了一个地方一种行业的标志性代表。
  编辑:陈思延
其他文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前有准备,事到好办事。新任经理在与前任交接时,要紧记以下五项注意。    1.对账。  账目核对清楚是交接的重中之重。正规厂家有审计部门,交接同时进行离任审计,这减轻了新任经理很多工作量。    对账要有客户方的公章确认。3~6个月以上账款应弄清楚是否超期,并核实原因;6~12个月期间账款重点关注,此时风险已经很大,稍有不慎,责任就落在你头上了;一年以上账款,又不合作的客户
期刊
销售人员的生产力管理始终是销售管理的核心和难点之一。其难点在于销售人员是分散作业,管理人员无法随时随地地了解销售人员的工作行为,因此也无法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虽然目前许多企业建立了管理人员随同拜访客户的制度,但对于规模较大、拜访客户较多的快速消费品销售领域,仍显得力不从心。  终端行销管理系统是在康师傅原有零售研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它是以销售人员的生产力管理为应用方向的管理信息系统工具。该系
期刊
年底正值区域经理换防高潮,经销商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既解决好前任遗留问题,避免损失,又能与继任经理良好合作呢?  1.未报销的各类促销费用和垫付的人员工资等,要及时整理,争取让前任经理帮忙说话。  区域经理交接时,经销商应多提醒老经理,并从新经理处侧面印证,不清楚的立即拿出有力证据,争取两任经理完善交接内容。  对许多不规范的厂家,经销商要小心了,一是打听企业有无因区域交接造成经销商损失的先例;二是
期刊
方法一:畅销货物控制法  控制畅销货物供应数量,与回款挂钩,逼经销商回款。  T公司是西北一家大型企业,其主打产品家喻户晓,竞争力很强。年终为实现现金流快速周转,减少货款占压损失,T公司出台了相应政策。  同时,T公司要求业务人员给每个经销商算清楚一笔账,让他们清楚:如果主打产品供应不足会损失多少利润。结果,T公司年终回款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方法二:特殊产品专供法  给经销商提供专供产品,
期刊
有这样一类企业,在人们眼中似乎总带有一抹尴尬的色彩:从规模上看,它们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在行业排名中位居前席,市场覆盖广泛,拥有不错的盈利状况;然而从市场影响上看,它们却没有赢得与其规模相当的影响力,也难以被业界公认为强势品牌“俱乐部”中的一员。  金星啤酒,就是这类企业的一个典型代表。  用13年时间,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厂发展成为河南最大的啤酒企业,进而稳居中国啤酒行业四强;在中西部省份抢占先
期刊
案例回放    时间:2006年10月50日。  地点:河南省P市中心商圈。  事件:F牌男鞋专卖店,推出为期七天的“庆开业全场五折,进店就送礼,免费试穿”活动,活动前期发放2万份宣传彩页,在两条主干道上悬挂上百条过街条幅。据悉,F牌P市专卖店专门为此次活动准备了10双皮鞋试穿和500套市场价为15元的套装鞋油。  反应:  同街的杂牌服装店老板:“做品牌就是赚钱啊!看看人家,这手笔多大,肯定有厂
期刊
企业几乎都要考评业务员绩效,但很少定期审计经销商绩效。即便有,也是根据经理的个人经验和感觉走,缺乏全面、定量的绩效评估机制。  以下是国内某大企业对经销商的“定量”绩效审计办法,兹做框架性介绍。定量绩效审计包括四个阶段:1.选择审计对象;2.制定度量绩效标准;3.定量绩效;4.采取正确行动。图解如左:    选择审计对象    把经销商、批发商直至零售商的各个层级都纳入审计,既自不量力,也无此必要
期刊
年年大考核,岁岁走形式。一到年底,交总结、面谈、打分,上上下下都在敷衍唱戏。流于形式的绩效考核制度,要怎样才有用有效?    三大原则    一、制定目标从上而下,尽量量化  绩效管理系统要有效,前提是目标是科学的。首先企业要有科学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部门目标和员工目标。但多数公司制定目标刚好相反,都是员工先做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然后经理汇总上报,大区经理再汇总上报。最后的汇总目标
期刊
家美好的坏账不仅给公司带来了损失,也给公司在应收账款方面敲响了警钟。对我来说,这既是一次挫折又是一次教训。但是公司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全面否定我的工作,经理诚恳地对我说:“羊圈里丢了一只羊,牧羊人是有责任,但问题的根本是羊圈有漏洞。所以,只有完善公司自身的风险防范制度才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在经理的主持下,我与公司销售部、财务部和法务部的同事总结这次“丢羊”事件,并拟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信用管理制
期刊
公司老总上马了“销售人员的过程考核”,学习外资大公司“过程做好了结果才会有保证”。谁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过程考核沦为报表游戏,反而毒化了企业文化。是过程考核先天不足,还是本土企业理解有误?  T公司的赵总这几天很是郁闷。年底大节迫在眉睫,为了打好节日这一仗,他有选择性地走访了一下市场,结果令他大失所望。    虽然产品依然畅销,但员工的表现却让他大跌眼镜。以往业绩不好时,销售人员总会说:“对手投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