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有相,色无形

来源 :大众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_xu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音色,绝对不是“音”和“色”的简单组合,我们精妙的耳朵可以将各种乐器的频谱转换成了绚丽的音乐色彩
  清晨,一片空旷的原野,略带寒气的地面薄雾轻拢。即将破晓,天色渐渐由蓝转白,景致清晰起来,目力所及,原野尽头是葱茏的森林,旁边还有一条小河。
  东方由白转红,太阳就要从地面跃起了,仿佛只是一瞬间,一条金光冲出了地面,染红天际,但天边的一团乌云又立即将它挡了回去。在云层的狭缝中穿行,阳光时而探出金色的触角,时而收敛,大地上因而有了斑驳的光影,而云团已然染上红晕。
  一番较量之后,太阳终于冲破云团探了出来,林木、原野 、河流都有了新生命,整个大地光辉一片。
  阳光普照,薄雾消散,新的一天开始了,河水载着金色的阳光,伴着小鸟的鸣唱,奔向远方。
  上面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好友易卜生的诗剧《皮尔·金特》创作的《皮尔·金特组曲》中的第一首——《晨曲》所描绘的场景。金特漂泊到摩纳哥时回想起了家乡的早晨,遂写下这些音符。如果你觉得它不够美,那只能怪我的文字太贫乏。
  音乐一开始,清亮孤单的长笛就带来了天色见亮时的清冷气息,而小提琴低低的颤音仿佛薄雾在地面扰动,时而浮现的双簧管给发白的天边抹上了一丝温暖。
  突然增大音量提高音高的小提琴拉出回旋音,金色的阳光一泻而下。
  其后大提琴低沉的声音遮盖了其他音色,乌云挡住了喷薄的太阳。
  在大提琴浑厚的低音之上,双簧管温暖的颜色和小提琴金色的嗓音纠缠在一起,阳光时隐时现,光影交错。
  而当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巴松管、英国管一起拼出各种颜色的合声的时候,太阳洒下光辉,旷野一览无余,乐曲的张力趋于平和,
  末尾,提琴的轻微波动,加上长笛的短暂连接音,河流淡出视线。
  整幅图景终止于管弦乐合奏的E音,天光大亮。
  格里格仿佛画家一般,用旋律勾勒出线条,用合声和配器填满色彩,呈现给我们一副随时间变动的风景画。这其中,重要的颜料就是每种乐器的音色。
  仔细分辨,每个乐器发出的乐音都不是单个音高,否则,它们的声音就会扁平得好像拿起电话听见的滴滴声,钢琴和铜管也就没有分别了。
  用小提琴拉出一个音符的时候,因为弦的振动叠加,会同时发出若干个高于预期频率的波,好像图上画的这样,声强最大的这个频率就是我们平常唱的哆来咪,实际上是振动中的基音,而在它频率的整数倍频率上,一般会出现多个泛音,泛音的声音强度迅速衰减,未经训练的耳朵经常觉察不到它们的存在。
  不同乐器的发音原理不同,共鸣腔结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泛音结构。好像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人声的频谱确定人的身份一样,这样一张频谱图,就成了各种乐器的身份证,比如说,小提琴、大提琴这样的弦乐器,泛音的衰减很快,波形是在基音之后每一级泛音迅速减弱,把每个波峰的顶点连起来看是一个比较陡的坡;而双簧管、英国管这样的木管乐器,泛音衰减的很慢,把波的顶点连起来看,从基音的陡坡下来后就是很平缓的小坡了;打击乐中的三角铁、铃鼓的低频泛音微弱而高频泛音特别突出。
  所有这些频谱经过我们精妙的耳朵,传到饱尝各类感觉的脑子里,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不需要看频谱仪分析的结果,不需要在脑子里存储频谱图数据库,单是听一听,我们就能分辨出哪个是钢琴,哪个是人声。而且,我们还能听出每个声音的色彩。
  泛音衰减快的乐器,听上去给人感觉柔和,声音的穿透力强;而木管乐器这样衰减慢的乐器,音色显得坚硬而有金属质地;高频突出的打击乐常常让人觉得金光四射;中频泛音影响着音乐的清晰度;低频泛音让人感到浑厚和空间感……每一种流传下来的乐器,都是用人耳选择的,不同频率泛音完美组合的进化杰作。
  所以你看,决定一个音是什么的,是它的振动频率,但,决定它是什么颜色,够不够美,是哪种美的,却是看不见、摸不着、听不清楚的泛音。最近时常在想,决定一个人活得有没有美感的,大概也不是那些在一生中时常能被回忆起的大事件?
  扯得远了,还是回来说我们的音色吧。
  不单是每种乐器泛音频谱不同,甚至于每件乐器都有自己的泛音特征。有人做过测试,提琴大师斯特拉迪瓦里做出来的小提琴拉响后,能排列出15个泛音倍频,它们整齐地逐步下降,而且在人耳最敏感的第8、第9泛音处略有突出,而人耳认为是噪音的超高频衰减的特别快,几乎听不到,所以音色很纯净。
  不单是每个乐器有自己的特征谱,甚至一件乐器,在它不同的年龄段,频谱还会有变化,就像刚买来的新琴总有些泛音出不来,用过一段时间后,好像久不唱歌的人把嗓子打开了一样,音色开始渐渐变得柔和。所以,琴不像其他商品,它总是希望你来摸摸,才会越变越漂亮。
  好吧,我承认,就算你给我一把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小提琴,一本《梁祝》的谱子,经我手拉出来的,只能是后现代派的“木匠协奏曲”。
  演奏者的手法往往是决定一首乐曲音色的关键因素。所以,当年我学吉他的时候,每天练琴前热身的第一步就是——磨爪子,经常是一磨十几分钟,又有事不能练琴了,就这样荒废掉了。磨好了爪子,只是保证音色的第一步,拨弦的时候,爪子放在琴弦上的位置,爪子拨动时指甲的不同位置会造成完全不同的色彩,有时空旷,有时柔软,有时,那就是噪音。还有一些技巧,比如揉弦,会使音色更有感染力,适合抒情的段落。记得老师说过,好的吉他音色,不是“大珠小珠落玉盘”,那是琵琶的理想音色,而应该是——汤圆,内心很坚定,但外表要柔和。当然,如果不磨爪子,弹出来的就成了钢丝球。
  这些手法造成的音色变化,如果深究,总是能找出一些振动变化的依据,但为什么有些让我们觉得曼妙,有些却难以忍受,听者不需要知道这其中的曲折原因,就能凭自己的耳朵和心灵判断。
  所以,不要纸上谈兵啦,我们去听音乐吧。(来源:科学松鼠会)
其他文献
李昕晢有两个孩子,女儿14岁,在美国念书;儿子9岁,李昕晢为他选了北京本地学校。  在工作日,李昕晢忙得几乎看不见孩子,但到周末,她会把时间全部留给孩子。作为母亲,李昕晢认为陪伴的意义在于“要点亮孩子心中那一盏灯”“在精神层面,让他们迸发一些火花,这才是质量。”  作为百度首席财务官,李昕晢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她每天都很繁忙,常常早上8点出门,晚上9点还在办公室。“工作日,我几乎看不见孩子。”但是
摘要:绘本阅读能开辟学生课外阅读的新空间,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从而培养多方面的语文思维素养。笔者结合我校较为完善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条件,提出了“新技术下绘本教学培养低年级学生多元思维能力”这个研究方向,并通过提升教师解读绘本的能力,有目标、有梯度地制定绘本阅读课程,尝试利用电子书包课堂、轻智慧课堂、绘本导读微课等新技术手段,探究多元的绘本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选购家装灯具时已不再像以前一样,只要能照明就行,现在人们对于家装灯具的选购越来越精细,家中各个空间的灯具要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灯光颜色,灯具选购则更对选购者的专业知识、审美水平有比较高的要求。  灯具市场鱼龙混杂,有些商家在销售灯具时会以次充好,消费者在选购家装灯具时一定要仔细谨慎。那么如何选购即美观又实用的灯具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如何选购家装灯具吧。  选购灯具,安全第
在贵阳市修文县扎佐镇,一片5000亩的土地上,伫立着一个动物种类繁多、使人流连忘返的大型动物园——贵州森林野生动物园。  200多种5000余只动物在园区内栖息,它们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高大机灵的长颈鹿、温驯雅致的斑马、背如山峰的骆驼……园区内森林茂密,地形起伏有致,有缓坡、山坳、宽谷、山峰、石林、溶洞等多种地貌。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还原了野生动物“野性”的真面目,动物的兽性、野性和灵性得以全面展
女儿雯子喜欢动脑筋,脑子里机灵古怪的念头数不胜数,常会变着法子玩出新花样,同龄的孩子都喜欢跟她玩。这主要得益于我们从小重视她想象力的培养。拥有丰富的想象力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生存经验;其次要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好奇心;再次,应善于捕捉创造性想像的产物,进行思维加工。回想十年来雯子的成长之路,对于她的想象力的培养,我们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    注重经验知识的积累  表象是想象的基础
【摘 要】当前出现的“重算法、轻算理”和“重算理、轻算法”两个极端现象,都是由于没有处理好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感悟算理、理解算法的基础上,将算理和算法进行有效衔接,做到既重算理又重算法。同时在应用数形结合策略时,要注意选用材料的贴切性、呈现时机的精确性、结合效果的深刻性和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才能使数形结合在计算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写字量和熟练了写字的基础上可进行写字速度的训练,写字速度是重要的写字目标,又快又好地写字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基本功。目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字速度慢的原因有:书写机会少、写字态度不端正、缺乏有效训练。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字速度的教学指导策略如下:随堂写字,限时进行写字训练;举办写字比赛,激发写字热情;家校合作,加强写字练习。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写字训练;写字速度;
一个落魄了的音乐家马修,一座名叫“池塘底教养院”的学校,一群因被看扁了而叛逆、无所不为的孩子,一个虚伪自私冷漠的院长,一位喜爱音乐的数学老师,一个热爱运动的体育老师,一个老好人门卫,一个有着失望透顶的孩子的漂亮母亲,一个趴在铁门前期待星期六父亲回来接他的孤儿……种种个性鲜明、身份各异的人物构成了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这部电影里充斥着成人世界的虚伪卑劣、狂妄独断以及不动脑筋的无能和专横,
摘 要: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割裂的困境,表现为思想认识不深入、思政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不贯通、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挖掘不充分、评价机制缺乏价值引领等问题。英国教育家罗素的教育目的观指出:只有在知识与价值的彼此融合中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这与課程思政的内涵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对课程思政融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具有启发意义。课程思政应该用基于知识和价值融合的思路来建构
[摘要]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工科类大学生教育的核心之一,提供合适的培养环境和实践条件越来越成为专业建设的重点。以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改革和实践的对象,从科研与教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出发,提出了实验室、教研室和课题组“三位一体”专业建设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实现实验室的高效管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学科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