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著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文中,马克思为人们了解唯物史观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并得出革命的结论,这对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注重两大社会基本矛盾相互作用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经济建设不光是为了夯实物质基础,还要促进人类自由平等的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启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8-0051-02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自马克思笔下诞生至今,其中所包含的诸多理论一直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理论指导。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狂飙突进,全世界诞生了15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运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基本原理指导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其中也包括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善于总结经验,敢于推陈出新,最终成功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唯物史观的指导。党的十九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即便是在新的时代,《〈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存在着十分巨大的启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注重社会两对基本矛盾相互作用
  据《〈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论述,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对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们不断相互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注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明确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1]8-9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有着两方面的内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首先表现为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其次表现为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2]111-112这一对基本矛盾是侧重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面,并且在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党的十九大正式宣布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74,正是因为注意到了这一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的进程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整体上的跃升。另外他还意识到生态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他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与中华民族的可持续性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他指出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保护生产力,防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激化。说明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经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注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除了要注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之外,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写道:“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9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这一对矛盾中,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决定着上层建筑各方面内容;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并集中体现在它为经济基础的服务上,具体地说,“上层建筑通过‘保护自己’和‘排除异己’的方式巩固和完善自己的经济基础,通过控制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2]113这一对基本矛盾是侧重于人类物质、精神生活方面的矛盾。中国在对待这对矛盾时,习近平总书记采取了统筹协调的方式,实行“五位一体”的策略将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统筹推进。因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存在着不同的性质,当它与经济基础的发展程度相适应时,它就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体现了国家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对矛盾作用的充分重视。今天,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浮现出许多新的挑战,要想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助力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它们统筹起来共同推进,这样便能保证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上层建筑能与经济基础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重要理论,“两个必然”即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写道:“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4]43它揭示了人类社会阶段发展的总趋势;“两个绝不会”即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1]9它强调了我们要想实现“两个必然”的客观条件,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依据,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坚定了信心。
  (一)要准确地理解“两个绝不会”理论
  “两个绝不会”告诉我们,在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上,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有着巨大的优势,所以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时间并不长,所以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完善,但它仍有着资本主义难以企及的优势,它更新更高的生产关系,使得中国在短短六十多年时間里伴随着国际地位与国家实力的不断飞速上升,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因此,我们需要准确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两个绝不会”理论,而绝不是只看表面,浅尝辄止。
  (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根据马克思的“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理论,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已然确定的,但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必将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艰难的过程。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中国共产党人在执政建设的过程中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20世纪90年代,世界社会主义阵营遭受了巨大磨难,在此时邓小平同志通过南方谈话表达了他对社会形态更替的科学分析,他认为苏联、东欧的失败不能代表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时间仅九十多年,非常之短,所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展现出来,但社会主义的胜利仍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不过很显然这份胜利必然是需要我们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去夺取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3]70,他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7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中国人民的福祉,中华民族的复兴,也只有秉持着初心,背负着使命,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才有动力,夺取胜利的进程才会加快。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旨在实现人自由平等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人类社会发展在经过人与人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两个阶段后最终会到达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类作为人的历史才是真正开始,“人”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人类劳动的“异化”也就不复存在,并且能够为了劳动而去劳动,而不是为了生存而去劳动。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实现人这一本质上的飞跃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对人的自由发展都是保持着高度的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思想,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待人民的态度与马克思主义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一部优秀的著作,马克思在文中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划时代革命的标志。他剖析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的启示。当前,一些受西方反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人对其指导意义持怀疑态度,但这并不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正如邓小平所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5]382因此,我们应该加快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与大众化的进程,要让更多的人民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2]中共中央理论部宣传局.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经济周刊,2017(10).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摘 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它以新的姿态表明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指导了人类实践,推动了社会发展。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简称《提纲》)为视角,通过分析马克思实践观演进过程,从思维的真理性与实践、人的本质与实践、社会生活与实践角度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基本内涵,并根据新的历史环境,分析了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
期刊
摘 要:为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本文以贵州省毕节市城镇化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分析显示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生态优势,正确认识毕节市经济水平低、城乡差距大、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劣势,以客观实际为基础,规避生态环境方面的风险,利用好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坚持合理布局,产业整合,坚持文化引领,坚持山地特色发展,坚持走生态、绿色路线,可在提高毕节市城镇化率的同时提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受学生、教师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实效性面临诸多挑战,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基于协同创新机制下的中高职衔接的意义、存在的主要模式,并针对当下中高职衔接出现的四大问题,从协同创新的视角提出了四点对策:一是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制定统一的专业教学课程标准;二是强化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衔接,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三是成立职业教育集团,搭建中高职衔接平台;四是探索教育模式的衔接,实现评价手段的统一。  关键词:协同创新;中高职衔接;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52
期刊
摘 要: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在思政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之“三进”,包括“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个一以贯之的环节。本文从笔者本学期讲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出发,阐述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三进”的提出,揭示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三进”的原因,探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三进”的
期刊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地给人以阵痛。从现实性反思出发,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范畴,从劳动价值认同视角,论证了疫情形势下劳动趋向于劳动本真目的的转变。这种转变对最终实现劳动幸福起到了促进作用。劳动的价值作为人本质上的价值,劳动价值的实现就等于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等于劳动幸福,而对这种价值的认同,即是一种主观上对劳动幸福的积极追求。  关键词:劳动幸福;价值论;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B0-0
期刊
摘 要:王阳明特别重视对《大学》中“诚意”和“致知”的阐释。“诚意”与“致知”都与心体以及精神境界相关,这正是王阳明经典解释圆融通达的特点,也是阳明心学与朱子理学重要区别所在。通过分析王阳明对《大学》中“诚意”和“致知”的解释,并与朱子相关思想进行比较,以呈现阳明心学的特色。  关键词:诚意;良知;大学;阳明心学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
期刊
摘 要: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审视自身和外部关系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然而,自然界的发展演化是缓慢的,人类社会从自然界中攫取大量的资源实现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走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要在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反思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融合基本国情创新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逐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
期刊
摘 要:高校共青团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新特点,为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高等艺术院校共青团应立足实际、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努力探索出适合高等艺术院校共青团工作的实践育人模式。艺术院校共青团将主题创作、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探索出主题创作与大学生社会实践联
期刊
摘 要:将全面育人方式渗透进“三进”工作全过程,有助于增强“三进”工作实效。将受教育者作为全面育人基点,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与把握教学规律的同时,从教师与学生不同角度切入,探寻激发主观能动性的发生机制。有效利用第二课堂、课程思政以及创新反馈机制,以求多角度、多范围地挖掘“三进”工作全面育人深度。  关键词:全面育人;“三进”工作;第二课堂;课堂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