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它包括戏曲、话剧、歌剧等,是最为普及的文艺活动形式。前苏联著名电影导演普多夫金说“无论在戏剧还是在电影中,演员工作的基础,总是在于创造完整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因此人物形象塑造与戏剧创作有着重要关系。
[关键词]剧本写作 人物形象 塑造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艺术的内涵就在于它来源于生活却又站在生活之上。人物是戏剧的灵魂,是戏剧情节展开及演进的载体。可以说,古今中外所有优秀的剧目,无一不是因为其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丰满可感的人物形象。戏剧作为舞台表演艺术,需要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必须写好剧中人物。
一、塑造戏剧人物形象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创造典型人物。
恩格斯曾经说过“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正确地表现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因此,所谓塑造典型人物,就是要写出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和高度概括性的人物。在我国戏剧宝库中,曾经创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像古典戏剧中的窦娥、红娘、白素贞及现代戏的焦裕禄、新风霞等。这些典型人物代表着某种社会力量,影响着许多观众,帮助人们加深理解生活,认识人生。作品中人物的典型性愈高,教育作用就愈大。
2、注意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搞清楚人物所生活的典型环境,或者说将一些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典型环境中,是刻画人物必不可少的手段。恩格斯所说“正确地表现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就是指的这一点。典型的环境也是典型的社会矛盾、典型的人物关系,典型的生活现象。我们创作时,对剧情进展的一切生活环境,诸如时代背景、道德标准、风俗习惯、以至时间、地点和人物关系的衣、食、住、行等,都要做出具体而细致的考虑,在思索过程中,要根据历史材料和现实生活,认真分析和研究,以求正确的再现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3、注意人物与事件的关系。
我们平时常听人说:听其言、观其行。所谓“观其行”就是指人要做的事。戏剧是依靠人物行动来表现生活的艺术,其行为只有通过“事”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一个戏必须选择能够选择人物性格的事件来塑造人物。如戏剧《杨家将之破洪州》中,穆桂英挂帅印,杨宗保当先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事件,在这男尊女卑、妻以夫为纲的封建社会中,是非同小可的,因为这件事把人物的关系颠倒过来了。于是围绕这个事件,矛盾冲突不断向前发展,这对小夫妻开展了他们思想性格上的冲突,从而很好的表现了穆桂英果敢机敏、执法如山的性格特征。
4、注意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高尔基曾说过:“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和构成的历史”。没有情节,整个戏平淡无奇,观众会不屑一看,根本谈不上人物性格表现;反过来说,情节的存在,最主要的作用却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例如:去年由广东梅州山歌剧团演绎的《客魂·家风》,该剧讲述的是客家先民为躲避战乱,从中原南迁至岭南的故事。剧中开始以李广传与赵水德私人恩怨为主线,从报仇到共御外敌,人物和情节随着剧情推进都发生了根本改变,完整的塑造了主要演员的形象,将客家人崇文重教、坚忍不拔等性格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无数创作实践表明,情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人物性格之中萌生出来的,必须符合人物性格的自身逻辑。如中国古代智慧人物的代表诸葛亮,其三气周瑜,七擒孟获、造木牛流马等许多情节,都是与他足智多谋的性格特点相关,如将这些情节用在张飞上,表现其勇猛、粗鲁的性格特点,那就相差万里;但张飞的鞭打督邮、大闹长坂坡之类的情节,则只适合于张飞的性格特点,如果放在诸葛亮身上,那未免滑稽。因此人是诸葛亮其人,事是诸葛亮其事,旁人不能取代;人物性格与情节需融为一体,人物性格萌生情节,情节反过来表现人物。由此可知,在创作中要注意从人物性格出发,要刻画人物个性,从人物性格中去生发情节,求得情节的发展变化。
5、注意人物与冲突的关系。
戏剧人物形象是否鲜明、生动,决定的因素还在于戏剧冲突。戏剧中人物的塑造,一般要注意在真实而深动的激烈冲突中促成人物的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将矛盾推向高潮。如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新编汉剧《诗娘》,面对封建社会礼教束缚和爱情的背叛,以诗娘走出家门终身不嫁,追寻人性自由和自尊的故事为线索,在抢亲、意外怀孕、大家姐秘密等矛盾和纠葛的情节推进中,让观众了解神秘自梳女群落,发现和感悟她们的内心世界。
6、注意人物与细节的关系。
写戏应该注重细节描写。用细节表现典型人物,也是戏剧文学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因为戏剧往往是用对话或歌唱来叙述故事、表现人物的。有时候一句话交代不清楚就滑过去了,不像小说那样可以回过头来再看,因此,选择准确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就更显重要了。再如戏剧《杨家将之破洪州》中,佘太君说杨家将死的死、亡的亡、老的老、小的小、已没有兵将,但当八贤王由寇准陪着到校场去看时,却发现了地上的马蹄印,于是他们判断,杨家不单有人,而且还操练兵马。这个细节不仅表现了八贤王和寇准求贤若渴的品格,而且也表现了以穆桂英为代表的杨家将的爱国主义精神。
7、注意人物与语言的关系。
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语言的作用是重要的。语言是交代情节揭示思想、展现冲突、感染观众的重要手段,用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个性,是戏剧重要手段之一。高尔基曾指出艺术作品有3个基本要素,即主题、语言与情节。戏剧语言需要口语化和行动性,每个人物的语言应该表现出他的经历和教养特点,要表现出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他的气质与心理、职业和习惯特点,以上也是对戏剧台词、唱词的一般要求。此外,戏剧语言还有提示语,他务求简练,有旁白或旁唱,这种语言可以把人物的心里话告诉观众,既写了心理活动,又可以推动剧情情节的发展。
有意思的是,戏剧里潜台词也是通过人物的对白、表情流露、表达出来的,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指的就是话中有话。具有丰富的潜台词是戏剧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可以给观众留下意会和回味的余地。所以人物语言的关系不能仅仅把表面的意思说出来,如果话说的直来直去,就会显得淡而无味,无须观众去思考,要把语言写得深刻有味道,必须深刻了解熟悉人物,也就是要把台词背后的潜伏着的更深的一层意思含义说出来,往往要留点空间,让演员充分发挥表现。例如在《雷雨》中,当侍萍述说自己流浪外乡,艰辛倍尝时,周朴园貌似仁慈地问:“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呢?”侍萍则回答:“大概她不愿意吧。”意即“我鲁侍萍就是饿死,也不会求到你周家的门上的。我没有那么贱!”这句话既表现了她对周朴园的蔑视,也表现了她“贫贱不能移”的人格尊严。 至于戏曲语言,台词有对白、独白、旁白、表现为唱则有独唱、对唱、旁唱、合唱等。一般人物情绪激动,内心感情按捺不住时安排唱词为好,这样方可以起到书法感情,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二、刻画人物应该避免的问题。
在戏剧创作中,有一些作品的主题很高,情节设置很巧妙,却不能成为一个好的文艺作品,主要是因为:
1、就是论事,人物本身的特点没刻画出来。
如笔者有一个赞扬社区干部的戏剧作品,只停留在表现干部努力工作,一心为民的精神上。因为就事论事,只是平面铺写,所以给人深思的东西不多。要知道,优秀社区干部事迹,展现了一位社区工作者甘当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情怀,反映了改革开放时代条件下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主人公身上的不懈干劲、亲民情结和高尚人格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高贵财富。可惜笔者当时没有从亲民情结提炼人物个性,让读者觉得千篇一律的形象不够深动感人。在这方面,梅县山歌剧《古寨牛人》是值得学习的。《古寨牛人》讲述的是古老的山村九龙寨在新时期建设和谐幸福家园的故事,作品以拆迁为主线,演绎出了一连串亦悲亦喜的故事,折射出古老山寨人情社会的温暖和纠结。“牛人”王鸣生,在众乡亲的资助下上了大学,当上县长后,他受命回乡主持开发九龙寨工作,作者没有就事论事写他如何迎难而上,而将笔墨重点刻画“烂勺嫲”、风水佬等人物,打出“亲情牌”,获得大部分群众的支持,最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脱离实际,任意拔高人物。
创作中碰到一些“命题作文”,往往错误的不顾剧情发展,让英雄人物多上场,多讲一些豪言壮语,或者任意给一些“小事”上“大纲”,以为可以提高主题思想,刻画好人物。其实不然,脱离人物本身特征,尽量把人物往“高”处拎,不但不能刻画好人物思想,反而会损害作品的本身意义,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反而成了缺乏具体战斗行动的空话,让人觉得不可信。
3、头绪繁杂,漫无中心。
在写大戏作品时,当几件事情的交织,容易进入头绪繁杂,漫无中心的困境。如:笔者赞扬社区干部的作品,一会儿表现共产党员革命精神,一会写他孝子情怀,一会又批判不良分子的假恶丑。人物因没铺垫好彼此缺乏联系,显得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在写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最根本要从生活出发,要观察生活。生活中没有一个人物的性格是完全相同的,作者应当认真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人物,不但要善于摄取那些特殊的和戏剧性强的人物、关系和变化,要善于捕捉挖掘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加以概括、集中、提炼、加深,使他们典型化,然后遵照人物个性逻辑、生活逻辑和事件发展的逻辑,精心塑造好人物,这样才能创作出绝不雷同的,既有人物、又有情节、也有思想意义的高质量戏剧文艺作品来。
[关键词]剧本写作 人物形象 塑造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艺术的内涵就在于它来源于生活却又站在生活之上。人物是戏剧的灵魂,是戏剧情节展开及演进的载体。可以说,古今中外所有优秀的剧目,无一不是因为其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丰满可感的人物形象。戏剧作为舞台表演艺术,需要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必须写好剧中人物。
一、塑造戏剧人物形象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创造典型人物。
恩格斯曾经说过“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正确地表现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因此,所谓塑造典型人物,就是要写出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和高度概括性的人物。在我国戏剧宝库中,曾经创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像古典戏剧中的窦娥、红娘、白素贞及现代戏的焦裕禄、新风霞等。这些典型人物代表着某种社会力量,影响着许多观众,帮助人们加深理解生活,认识人生。作品中人物的典型性愈高,教育作用就愈大。
2、注意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搞清楚人物所生活的典型环境,或者说将一些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典型环境中,是刻画人物必不可少的手段。恩格斯所说“正确地表现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就是指的这一点。典型的环境也是典型的社会矛盾、典型的人物关系,典型的生活现象。我们创作时,对剧情进展的一切生活环境,诸如时代背景、道德标准、风俗习惯、以至时间、地点和人物关系的衣、食、住、行等,都要做出具体而细致的考虑,在思索过程中,要根据历史材料和现实生活,认真分析和研究,以求正确的再现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3、注意人物与事件的关系。
我们平时常听人说:听其言、观其行。所谓“观其行”就是指人要做的事。戏剧是依靠人物行动来表现生活的艺术,其行为只有通过“事”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一个戏必须选择能够选择人物性格的事件来塑造人物。如戏剧《杨家将之破洪州》中,穆桂英挂帅印,杨宗保当先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事件,在这男尊女卑、妻以夫为纲的封建社会中,是非同小可的,因为这件事把人物的关系颠倒过来了。于是围绕这个事件,矛盾冲突不断向前发展,这对小夫妻开展了他们思想性格上的冲突,从而很好的表现了穆桂英果敢机敏、执法如山的性格特征。
4、注意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高尔基曾说过:“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和构成的历史”。没有情节,整个戏平淡无奇,观众会不屑一看,根本谈不上人物性格表现;反过来说,情节的存在,最主要的作用却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例如:去年由广东梅州山歌剧团演绎的《客魂·家风》,该剧讲述的是客家先民为躲避战乱,从中原南迁至岭南的故事。剧中开始以李广传与赵水德私人恩怨为主线,从报仇到共御外敌,人物和情节随着剧情推进都发生了根本改变,完整的塑造了主要演员的形象,将客家人崇文重教、坚忍不拔等性格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无数创作实践表明,情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人物性格之中萌生出来的,必须符合人物性格的自身逻辑。如中国古代智慧人物的代表诸葛亮,其三气周瑜,七擒孟获、造木牛流马等许多情节,都是与他足智多谋的性格特点相关,如将这些情节用在张飞上,表现其勇猛、粗鲁的性格特点,那就相差万里;但张飞的鞭打督邮、大闹长坂坡之类的情节,则只适合于张飞的性格特点,如果放在诸葛亮身上,那未免滑稽。因此人是诸葛亮其人,事是诸葛亮其事,旁人不能取代;人物性格与情节需融为一体,人物性格萌生情节,情节反过来表现人物。由此可知,在创作中要注意从人物性格出发,要刻画人物个性,从人物性格中去生发情节,求得情节的发展变化。
5、注意人物与冲突的关系。
戏剧人物形象是否鲜明、生动,决定的因素还在于戏剧冲突。戏剧中人物的塑造,一般要注意在真实而深动的激烈冲突中促成人物的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将矛盾推向高潮。如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新编汉剧《诗娘》,面对封建社会礼教束缚和爱情的背叛,以诗娘走出家门终身不嫁,追寻人性自由和自尊的故事为线索,在抢亲、意外怀孕、大家姐秘密等矛盾和纠葛的情节推进中,让观众了解神秘自梳女群落,发现和感悟她们的内心世界。
6、注意人物与细节的关系。
写戏应该注重细节描写。用细节表现典型人物,也是戏剧文学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因为戏剧往往是用对话或歌唱来叙述故事、表现人物的。有时候一句话交代不清楚就滑过去了,不像小说那样可以回过头来再看,因此,选择准确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就更显重要了。再如戏剧《杨家将之破洪州》中,佘太君说杨家将死的死、亡的亡、老的老、小的小、已没有兵将,但当八贤王由寇准陪着到校场去看时,却发现了地上的马蹄印,于是他们判断,杨家不单有人,而且还操练兵马。这个细节不仅表现了八贤王和寇准求贤若渴的品格,而且也表现了以穆桂英为代表的杨家将的爱国主义精神。
7、注意人物与语言的关系。
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语言的作用是重要的。语言是交代情节揭示思想、展现冲突、感染观众的重要手段,用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个性,是戏剧重要手段之一。高尔基曾指出艺术作品有3个基本要素,即主题、语言与情节。戏剧语言需要口语化和行动性,每个人物的语言应该表现出他的经历和教养特点,要表现出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他的气质与心理、职业和习惯特点,以上也是对戏剧台词、唱词的一般要求。此外,戏剧语言还有提示语,他务求简练,有旁白或旁唱,这种语言可以把人物的心里话告诉观众,既写了心理活动,又可以推动剧情情节的发展。
有意思的是,戏剧里潜台词也是通过人物的对白、表情流露、表达出来的,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指的就是话中有话。具有丰富的潜台词是戏剧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可以给观众留下意会和回味的余地。所以人物语言的关系不能仅仅把表面的意思说出来,如果话说的直来直去,就会显得淡而无味,无须观众去思考,要把语言写得深刻有味道,必须深刻了解熟悉人物,也就是要把台词背后的潜伏着的更深的一层意思含义说出来,往往要留点空间,让演员充分发挥表现。例如在《雷雨》中,当侍萍述说自己流浪外乡,艰辛倍尝时,周朴园貌似仁慈地问:“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呢?”侍萍则回答:“大概她不愿意吧。”意即“我鲁侍萍就是饿死,也不会求到你周家的门上的。我没有那么贱!”这句话既表现了她对周朴园的蔑视,也表现了她“贫贱不能移”的人格尊严。 至于戏曲语言,台词有对白、独白、旁白、表现为唱则有独唱、对唱、旁唱、合唱等。一般人物情绪激动,内心感情按捺不住时安排唱词为好,这样方可以起到书法感情,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二、刻画人物应该避免的问题。
在戏剧创作中,有一些作品的主题很高,情节设置很巧妙,却不能成为一个好的文艺作品,主要是因为:
1、就是论事,人物本身的特点没刻画出来。
如笔者有一个赞扬社区干部的戏剧作品,只停留在表现干部努力工作,一心为民的精神上。因为就事论事,只是平面铺写,所以给人深思的东西不多。要知道,优秀社区干部事迹,展现了一位社区工作者甘当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情怀,反映了改革开放时代条件下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主人公身上的不懈干劲、亲民情结和高尚人格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高贵财富。可惜笔者当时没有从亲民情结提炼人物个性,让读者觉得千篇一律的形象不够深动感人。在这方面,梅县山歌剧《古寨牛人》是值得学习的。《古寨牛人》讲述的是古老的山村九龙寨在新时期建设和谐幸福家园的故事,作品以拆迁为主线,演绎出了一连串亦悲亦喜的故事,折射出古老山寨人情社会的温暖和纠结。“牛人”王鸣生,在众乡亲的资助下上了大学,当上县长后,他受命回乡主持开发九龙寨工作,作者没有就事论事写他如何迎难而上,而将笔墨重点刻画“烂勺嫲”、风水佬等人物,打出“亲情牌”,获得大部分群众的支持,最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脱离实际,任意拔高人物。
创作中碰到一些“命题作文”,往往错误的不顾剧情发展,让英雄人物多上场,多讲一些豪言壮语,或者任意给一些“小事”上“大纲”,以为可以提高主题思想,刻画好人物。其实不然,脱离人物本身特征,尽量把人物往“高”处拎,不但不能刻画好人物思想,反而会损害作品的本身意义,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反而成了缺乏具体战斗行动的空话,让人觉得不可信。
3、头绪繁杂,漫无中心。
在写大戏作品时,当几件事情的交织,容易进入头绪繁杂,漫无中心的困境。如:笔者赞扬社区干部的作品,一会儿表现共产党员革命精神,一会写他孝子情怀,一会又批判不良分子的假恶丑。人物因没铺垫好彼此缺乏联系,显得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在写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最根本要从生活出发,要观察生活。生活中没有一个人物的性格是完全相同的,作者应当认真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人物,不但要善于摄取那些特殊的和戏剧性强的人物、关系和变化,要善于捕捉挖掘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加以概括、集中、提炼、加深,使他们典型化,然后遵照人物个性逻辑、生活逻辑和事件发展的逻辑,精心塑造好人物,这样才能创作出绝不雷同的,既有人物、又有情节、也有思想意义的高质量戏剧文艺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