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阅读指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f0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科文阅读不同于文学类文本阅读,没有文学文本那么多的文学想象,社科文阅读实实在在,读懂即理解。既然社科文有如此“实”的特点,阅读社科文就要以“实”对“实”。
  首先,搞清楚寫作对象,一般情况下,文题即写作对象,如《简笔与繁笔》、《说数》、《南州六月荔枝丹》。看这篇文章的题目《谈书写规范的文化传承》,写作对象也是一目了然,即书写规范的文化传承。围绕“书写规范的文化传承”这一对象,快速整体把握文章写作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写作思路?不妨尝试以下方法。
  第一步,圈划每段的关键词句,注意“语言信息标”,为的是尽快勾连,理解每段的段意。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段句子的功能意义指向非常清楚,“书法之‘法’,是指书写的规范,是对书法艺术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书写的规范是书法艺术规律的外在表现”,“书写的规范”两次出现,并且以“是”字标志的判断句呈现,根据语法知识,可以断定这是典型的概念阐释句,所以第一段其实是在阐释书法规范的概念。再看第二段,借助关联词“既……也……”,而且“体现”一词两次出现,基本可以明确本段在谈书写的规范的体现。第三段紧承第二段“书写的规范既体现在正体字的确立上”这一点展开对“正体字”的概念及其意义的阐释。第四段顺承第三段“正体字”总说常用字正体的传承,并引出下文第五、六段的“常用字正体的确立与推行的通常方式”。其中有非常有指向性的指示代词“这样”,指代词的指代内容通常在所在句的前面,但这里的指代意却在后面。借助“语言信息标”“一是”,很容易判断第五段是写第一种确立与推行的方式:官方的认定。以时间顺序,按“周秦汉唐”的朝代顺序谈四种常用字正体大篆、小篆、隶书和楷书的确立与推广历程。同样方法,借助“语言信息标”“二是”,第六段是写常用字正体的第二种确立与推广方式:通过制度。借助段首句,第七段是谈各种书体书写秩序的规范的体现,其中出现三个关键词“笔法”、“结字”、“章法”,再看本段落内部的结构层次,先总后分,先总说三个体现“笔法”、“结字”、“章法”,再分说“笔法”、“结字”、“章法”。第八段紧承第七段,抓关键词“表现”、“体现”,谈书法的笔法、结字、章法的注意事项。“书法所强调的笔法、结字、章法无一不表现出对书写秩序的构建与遵循,是书法艺术自觉意识的体现……在一篇书法作品中,如果有一处书写失范会导致书法作品的局部秩序被打乱而成为败笔。”这一部分文字结构上构成总分关系,并和第七段有“笔法”对“笔法”、“结字”对“结字”、“章法”对“章法”的内容上的对应关系。“书写秩序以法书为载体得以完美呈现。法书乃书法作品之楷模,……文字形体的规范和书法艺术的审美在法书中得到圆融的结合。”这部分是对本段内容的补充说明,谈法书这一书法作品的楷模的形体规范和艺术审美的融合。
  第二步,借助“语言信息标”,理清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先从大的语义层来看,第一、二段都提到同一个关键词“书写的规范”,这两段内容是同一语义层,即书写的规范的概念及其体现。第三至八段是一个大的语义层,围绕“正体字”展开阐述,即正体字的概念、意义、确立方式以及各种书体书写秩序的构建。再从小的语义层来看,第一段谈书写的规范的概念,第二段谈书写的规范的体现,第三至第六段谈正体字的概念、意义及其确立方式。第七至第八段谈各种书体书写秩序的构建这一书写的规范的体现。
  第三步,在以上两步的基础上整合信息,尤其是在分清层次的语义层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谈书写规范的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是书写的规范的概念及其体现,正体字的概念、意义及其确立方式以及各种书体书写秩序的构建。
  以上所谈主要基于高效阅读的特点而言。虽然有现实功利性的应试因素在内,但社科文阅读重思路、讲方法也的确重要。当然,我们不能为了阅读而阅读。在理解文章内容的时候,不要遗弃文章蕴含的人文养料,提取文章的人文思想,涵养自己的精神,提升自己的素养,正所谓“语义理解与精神建构齐飞,语文知识共语文能力一色”。
其他文献
通常意义上,散文可分为叙事、哲理、抒情散文。散文的类型不同,对之解读切入的角度或路径各异。萧红的《祖父死了的时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对叙事性散文的观照,我们可以通过找寻文本的文眼来拎起全篇。文眼是厘清全文脉络的基点,窥看主题意蕴的窗口,感知写作意图的关键。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征,文眼是散文的神之所在,抓住文眼是读懂文本的一个前提。  《祖父死了的时候》,由关于对祖父的回忆与因祖父之死给“我”带来的
期刊
书法之“法”,是指书写的规范,是对书法艺术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书写的规范是书法艺术规律的外在表现。因此书法必然强调以书写规范为根本。  书写的规范既体现在正体字的确立上,也体现在各种书体书写秩序的构建上。  正体字是指遵从某种选字规范,确立了官方地位的字,它代表了书写的正统和规范,也可以说它是规范与优美的结合。正体字往往是在长期运用中最后由官府颁布认定的。它的确立明确代表着官方意志,使得汉字的书写样
期刊
洛最多竹,樊圃棋错[1]。包箨榯[2]笋之赢,岁尚十数万缗,坐安侯利,宁肯为渭川下。然其治水庸[3],任[4]土物,简历[5]芟养,率须谨严。家必有小斋闲馆在亏蔽间,宾欲赏,辄腰舆[6]以入,不问辟疆,恬无怪让[7]也。以是名其俗,为好事。  壬申之秋,人吏率持镰斧,亡公私谁何,且戕且桴,不竭不止。守都出令:有敢隐一毫为私,不与公上急病,服王官为慢[8],齿王民为悖。如是累日,地榛园秃,下亡有啬色
期刊
余至高溪之七日,有虎夜逾某子甲垣攫[1]其豕,豕咿然作声,甲意穿窬[2]也,亟[3]举火烛之,不见豕,而见虎迹焉。黎明,与二弟俱蹑虎迹觅豕,行至黄土陇,见两虎丛薄[4]中,呼曰:“虎在此!虎在此!乡党乡里,幸与我共杀之。不者,不惟吾豕被其攫,诸公家之豕亦恐不免;不惟豕不免害,且恐及人。”  于是环高溪一聚[5]。壮者操刀与梃[6],弱者声铜铁器往助甲。虎见从前,且行且咆哮作声威,冀以惧众。众不为惧
期刊
梅勒洛夫被判入狱四年,惩罚措施有两种可能:去医院当护士,或者再接受一次文化教育。梅勒洛夫可不想每天去医院给病人倒尿桶,所以就选择了后者。  梅勒洛夫的任务是要大声朗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四卷《战争与和平》,而且还要把每天的内容向监狱官转述一遍,这大出梅勒洛夫的意料,但他已无路可退。刚读第一页时,就有几个词把梅勒洛夫难住了,他怎么看也看不懂。  “读啊!”监狱官吩咐说:“你,不是文盲吧?”  “我中学毕
期刊
读写事记人的散文首先要了解文章的背景,本文写的是发生在洛阳的一起戕害竹林的事件。明道元年(1032年)八月,开封内廷火灾,烧毁了崇德、长春、滋福等八殿。宰相吕夷简负责修葺工作,下令各地供给建筑用材,洛阳茂密竹林,为之砍伐一空。是时,作者在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对这种不问实际需要而横征暴敛的做法,十分不滿,写了这篇记,并就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文章先写洛竹之利,养竹之艰辛,竹林之美,主人之好客,“岁
期刊
2015年10月4日,四川广元的游客肖先生一家和南京游客朱先生,在青岛一家名为“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餐馆用餐时,均点了一份标价38元的大虾,点餐时咨询服务员“是按只还是按份”,被明确告知是“按份”。结账时,店老板却按每只虾38元收费。两家分别收费1380元和2700元。肖先生和朱先生同时报警投诉,派出所声称“我们管不了”,物价局说“等明天再处理”。最后他们在店家的威逼和派出所民警的协调下,分别付
期刊
《百年孤独》是一本奇特的书,经得起反复阅读;也只有反复阅读,才领略到它内容的博大精深,语言表达或故事讲述的充实匀称。初读之下,可能会感到书中的人物、事件太过繁杂热闹,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唯恐迷失在热气腾腾歧路莫辨的原始密林里。  有人说《百年孤独》是一本快活之书,这也有道理。但我以为,这本书透露的快活,与庄子的化蝶、逍遥游、击缶而歌、跟骷髅交谈、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等等,可以相提并论,与其说那是一种快
期刊
唱到阳关[1]第四声。香带轻分。罗带轻分。  杏花时节[2]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  更没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满,空有啼痕。  一般离思两销魂。马上黄昏。楼上黄昏。  【注释】  [1]阳关:曲调名。又名《渭城曲》。即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诗入乐所谱之曲。  [2]杏花时节:清明时杏花盛开,故又称清明时节为杏花时节。
期刊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有这样的说明:“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体。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和2016年《考试说明》的最大的变化就是将“传记”和“新闻”换了位置,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