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改的“度” 寻找教学的“魂”

来源 :辽宁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feng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教学改革在探索中走过了15个年头。各地区、各学校不同程度、选择不同切入点研究尝试,经历了“无模”—“有模”—“出模”的发展阶段,倡导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各种课改模式,有的用时间界定师生活动的区间;有的提倡开放课堂,让学生自由碰撞,激情飞扬;但无论如何课改,如何追求高效,如何提升能力,均要把握“度”,这样才能避免过犹不及。深入基层,走进课堂,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改革在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还存在以下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找到课堂教学的“魂”,课改才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一、提问的单一性
  在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教师最怕学生答错或无法按教师思维回答问题,因此提问只局限于几个人,忽视了学生的整体参与,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这种做法从心灵深处刺伤了学生的上进心,给学生以虚假的印象,教师心理上得到满足,学生对这种不公平现象产生了鄙视。要想克服此类问题,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备出提问的层次,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分类回答,发挥每一名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多动笔,小组间相互多交流,提问的权利由教师转向学生,提问的层面由一人转向多人,问题答案由单一转向多元,从而使提问更有代表性、实用性,调动学生的探究思维,让学生从心理上得到愉悦和满足。
  二、环节的表演性
  课改的过程也是建模的过程。课堂教学从无模式到有模式,从有模式再到无模式,才算高级的课堂。而为了模式而模式,为达到符合模式的标准,步步不落,特别是合作交流环节,按时间走步,按步分时间,多的只几分钟,少的只有几秒钟。所谓交流、探究,有时只是增加一个环节,给一个表演的机会,让听者云里雾里,让管理者有苦难言。部分教师误以为环节不少,路数走到,就是好课。结果是课程中的问题没暴露,课程中的拓展延伸、目标培养有影无踪,有形无神,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挫伤了学生的锐气,严重违背了学生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重实效,重实用,重过程,重本质,挖掘和提炼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不能用教师的“演”代替学生的学,用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想”。
  三、提问的随意性
  课堂不能没有问题的设计,不能不抛出观点让学生讨论;但何时提,何时抛,要拿捏得恰到好处,不能有用无用均设,简单疑难统上,偏怪旧杂全摆,问得学生晕头转向,不知所云,这也是教师备课不精,没有更好地挖掘教材,不能深入思考问题的层次性、拓展性、探究的价值性的表现。要想提问精到,有牵引性、追源性、激励性,必须掌握问题的目的性,再研究如何发问,才能让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合作意识。
  四、授业的急躁性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大小问题都自我设置,总觉得知识简单无比,希望学生似空瓶注入快速接受;又希望学生是海绵放水即吸。而实际上,学生对于各种知识的领悟运用,都要有一个咀嚼的过程。要想改变,教师不能不停地传输,应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主动探索的欲望,有自由的空间和时间。教师也应该有条不紊,深入学生中,同学生一道探究合作,同学生一起交流质疑,如润物细雨,以衬托青笋拔地。
  五、评价的片面性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复杂的事情,那些不切实际、无激励性和挑战性的评价,会使课堂评价无序和片面。几个人代表不了全班,个别代表不了整体,局部代表不了全面。应有监督机制来规范、约束教学评价,强化自我评价的实效性。可采取组内互评,边研讨边评议,给学生一个激励的原则,一个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公平公正对待问题的机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究能力。
  六、探究的务虚性
  有效課堂要求每一名学生都在课中自主探究,而有的课堂却是无探究之形,就现交流之热;无探究之法,就催交流之果;无探究之果,即放点拔之语。可谓形式热热闹闹,过程“步步坚定”,而内容却空无聊赖,虚而不实,蜻蜓点水,花样繁多。从未呈现姹紫嫣红的花朵,何谈累累硕果呢?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备好每一环节,备好每一过程,备好每一目标,备好每一方案,备好每一学生,这样才能使得课堂教学高效,课改落到实处。
  七、合作的无助性
  课改提倡学生间的合作探究,但有些课堂的所谓合作是表面化、程式化的,学生之间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互助的对象,没有合作的空间。要想改变无助的合作交流现象,就应充分调动小组同学间的互助积极性,激发同学间的交流、同学间的质疑、同学间的点评、同学间的研讨,使彼此吸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八、交流的浅显性
  师生、生生的交流对于教学效果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现在的课堂经常有这样的现象:一是不该交流的问题让学生交流,不该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不该研究的问题让学生研究,不该列入的交流环节硬加入一个环节;二是交流时间不够,没有充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要想让学生交流得深刻、充分,教学中必须懂得“听一听不如看一看,看一看不如写一写,写一写不如说一说,说一说不如辩一辩”,高度重视交流,重视相互间的研讨。可以让学生当一回老师,每课都坚持,每人在课内至少发一次言,思维就会时刻保持活跃,并向纵深发展。
  (作者单位:东港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李阳)
其他文献
国防生培养模式是按照依托培养的客观规律、基本特点和实践要求等,构建一个全面性、前瞻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结构体系。经过13年国防生培养实践,我军还没有形成符合依托培养特
文介绍321-230/100型锅炉大汽包焊缝缺陷挖补处理过程。校核在不同条件下汽包的弯曲强度,计算在挖补处理中采用整体内加热元件的功率,整体热处理对变形影响进行探讨。
本文介绍了对张掖电厂4炉汽包环焊缝超标缺陷及缺陷处各种应力分布状况的测试、分析和处理过程,采用断裂力学的方法对该汽包的安全性及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出该超标
该文主要论述汽包分散性降水管座角焊缝无损检测工艺方法。
一次小组合作的公开课,笔者听了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数学下册《优化》一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首先创设了一个准备给客人沏茶的情境,学生汇报如何烧水、洗茶杯,最后沏茶的过程。此活动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统筹方法的好处。为了让学生能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烙饼的活动来让学生体会。活
期刊
本研究工作是在完成豆坝电厂1号锅炉汽包电渣焊缝环向裂纹和八字裂纹超声检测的基础上,针对HG-230/100-3型锅炉汽包,建立力学简化和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汽包进行有限元应力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区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开发课程内容,因此学生在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那么,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怎样发挥指导作用?笔者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  转变校长观念。学校是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而校长是新课程实施的掌舵者,只有校长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意义,才能了解每一位教师
期刊
本文应用《压力容器缺陷评定规范》CVDA-1984及拟定中的《在役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规程》SAPV-1995,对该汽包沟槽缺陷的安全性分别进行了初级及常规评定,结果表明,该汽包
摘要:理想与实际、预设与生成、真实与虚假,在课堂教学上往往构成诸多的矛盾冲突。品德课程因其特有的性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因此没有唯一的标准。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元化地处理教学矛盾,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矛盾冲突;认知冲突;情感冲突;言语冲突  “矛盾冲突”一词多出于文学作品和戏剧作品。在这两种载体中,矛盾冲突都是起着至关重要的
汽包水位是锅炉正常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对水位进行准确测量,可以保证锅炉汽包的安全,确保汽轮发电机的正常运行。该文介绍了一种具有压力补偿作用的平衡容器装置对高压锅炉汽包